图书介绍
通典 校点本【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02587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661页
- 文件大小:184MB
- 文件页数:5775页
- 主题词:古代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典 校点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食货典 凡十二卷2
卷一 食货一2
田制上2
卷二 食货二26
田制下26
水利田32
屯田40
卷三 食货三54
乡党 土断版籍并附54
卷四 食货四69
赋税上69
卷五 食货五88
赋税中88
卷六 食货六106
赋税下106
卷七 食货七142
历代盛衰户口142
丁中154
卷八 食货八167
钱币上167
卷九 食货九186
钱币下186
卷十 食货十213
漕运213
盐铁224
卷十一 食货十一241
鬻爵241
榷酤245
算缗246
杂税248
平准 均输附251
卷十二 食货十二275
轻重 平籴 常平 义仓275
亲告 告社则荐玉帛及进熟告庙则晨祼及馈食300
选举典 凡六卷308
卷十三 选举一308
选举序308
历代制上309
内册皇太子320
卷十四 选举二326
历代制中326
卷十五 选举三353
历代制下353
考绩366
卷十六 选举四380
杂议论上380
卷十七 选举五402
杂议论中402
卷十八 选举六441
杂议论下441
历代官制总序462
职官典 凡二十二卷462
卷十九 职官一462
要略479
官数480
官品481
设官沿革482
封爵486
三公488
宰相489
三老五更490
禄秩491
卷二十 职官二502
三老五更502
三公总叙 四辅二大附504
太师509
太傅510
太保511
太宰512
太尉513
司徒514
司空516
大司马518
总叙三师三公以下官属520
卷二十一 职官三533
宰相 并官属533
门下省544
侍中545
侍郎549
给事中551
散骑常侍551
谏议大夫554
起居555
补阙556
拾遗556
典仪557
城门郎558
符宝郎558
弘文馆校书559
中书省559
中书令560
侍郎562
舍人563
通事舍人565
集贤学士567
史官567
主书568
卷二十二 职官四587
尚书上587
尚书省 并总论尚书587
录尚书591
尚书令592
仆射594
左右丞598
左右司郎中601
员外郎601
历代尚书 八座附601
历代郎官603
历代都事主事令史608
行台省611
卷二十三 职官五628
尚书下628
吏部尚书628
侍郎632
郎中 员外郎632
司封郎中 员外郎634
司勋郎中 员外郎634
考功郎中 员外郎634
户部尚书635
侍郎636
郎中 员外郎636
度支郎中 员外郎637
金部郎中 员外郎638
仓部郎中 员外郎638
礼部尚书638
侍郎639
郎中 员外郎639
祠部郎中 员外郎640
膳部郎中 员外郎640
主客郎中 员外郎640
兵部尚书641
侍郎642
郎中 员外郎642
职方郎中 员外郎642
驾部郎中 员外郎642
库部郎中 员外郎643
刑部尚书643
侍郎644
郎中 员外郎645
都官郎中 员外郎645
比部郎中 员外郎645
司门郎中 员外郎645
工部尚书646
侍郎646
郎中 员外郎646
屯田郎中 员外郎647
虞部郎中 员外郎647
水部郎中 员外郎647
卷二十四 职官六658
御史台658
御史大夫661
中丞662
侍御史668
殿中侍御史673
监察侍御史674
主簿676
卷二十五 职官七689
诸卿上689
总论诸卿 少卿附690
太常卿691
丞693
主簿693
博士694
太祝694
奉礼郎694
协律郎695
两京郊社署695
太乐署695
鼓吹署696
太医署696
太卜署697
廪牺署697
汾祠署 太公庙署697
光禄卿697
丞698
主簿699
太官署699
珍羞署699
良醖署699
掌醢署699
卫尉卿700
丞701
主簿701
武库署701
武器署702
守宫署702
公车司马令702
左右都候702
宗正卿703
丞704
主簿704
崇玄署704
诸陵署704
太庙令705
太仆卿705
丞707
主簿707
乘黄署707
典厩署707
典牧署708
车府署708
诸牧监708
大理卿709
正711
丞712
主簿712
狱丞712
司直712
评事712
监713
卷二十六 职官八723
诸卿中723
鸿胪卿723
丞725
主簿725
典客署725
司仪署725
司农卿726
丞727
主簿727
上林署727
太仓署728
钩盾署728
导官署728
苑总监728
诸仓监728
司竹监729
温泉汤监729
诸屯监729
騪粟都尉等官729
典农中郎将等官729
太府卿730
丞730
主簿730
诸市署731
平准署731
左右藏署731
常平署731
秘书监732
丞734
秘书郎734
秘书校书郎735
秘书正字735
著作郎736
佐郎 校书郎正字附737
太史局令738
丞739
殿中监741
丞742
尚食局奉御 直长742
尚药局奉御 直长742
尚衣局奉御 直长743
尚舍局奉御 直长743
尚乘局奉御 直长743
尚辇局奉御 直长744
卷二十七 职官九754
诸卿下754
内侍省754
内侍757
内常侍757
内给事757
内谒者监757
内寺伯757
掖庭局757
宫闱局757
奚官局758
内仆局758
内府局758
少府监758
监759
丞759
主簿759
中尚署759
左尚署760
右尚署760
织染署760
掌冶署760
暴室丞 海丞 果丞761
将作监761
监761
丞762
主簿762
左校署762
右校署762
甄官署762
中校署762
东园主章令762
国子监763
祭酒763
司业765
丞765
主簿765
国子博士 助教765
太学博士 助教767
广文博士 助教767
四门博士 助教767
书学博士 典学768
律学博士 助教768
算学博士 典学768
军器监768
监 丞 主簿769
甲坊署769
弩坊署769
都水使者769
丞771
主簿771
舟楫署771
河渠署771
卷二十八 职官十779
武官上779
将军总叙779
左右卫 并亲卫783
左右骁卫785
左右武卫786
左右威卫786
左右领军卫787
左右金吾卫788
左右监门卫789
左右千牛卫790
左右羽林军790
左右龙武军 左右神武等军附792
卷二十九 职官十一797
武官下797
大将军 并官属797
车骑将军800
卫将军801
前後左右将军801
四征将军802
四镇将军802
四安将军802
四平将军803
杂号将军803
监军 军师祭酒、理曹掾属附804
三署郎宫叙805
中郎将 五官中郎将 左右中郎将807
虎贲中郎将808
四中郎将 东西南北808
杂中郎将809
折冲府 果毅别将等附809
三都尉 奉车 驸马 骑 奉朝请附810
卷三十 职官十二817
东宫官817
东宫官叙817
太子六傅 三太 三少819
太子宾客822
太子詹事823
丞824
主簿824
司直824
太子庶子824
中允826
司议郎826
中舍人827
舍人827
通事舍人828
谕德828
赞善828
崇文馆学士828
洗马828
文学829
校书829
正字830
典膳郎830
药藏郎830
内直郎830
典设郎830
宫门郎831
太子家令831
丞832
主簿832
食官署832
典仓署832
司藏署832
太子率更令833
丞833
主簿833
太子仆834
丞834
主簿834
厩牧署834
左右卫率府 副率以下官属834
左右司御率府836
左右清道率府837
左右监门率府837
左右内率府838
太子旅贲中郎将838
太孙官属838
卷三十一 职官十三848
王侯总叙848
历代王侯封爵 公主并官属附851
卷三十二 职官十四880
州郡上880
司隶校尉880
州牧刺史883
总论州佐889
别驾890
治中890
主簿891
功曹书佐891
部郡国从事891
典郡书佐891
祭酒从事891
中正891
都督 总管、节度、团练、都统等使附892
都护896
卷三十三 职官十五901
州郡下901
京尹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河南尹 留守附901
郡太守904
总论郡佐910
郡丞911
别驾911
长史911
司马911
录事参军912
司功912
司仓913
司户913
司兵913
司法914
司士914
参军事914
经学博士914
医博士915
中正915
通守915
五官掾915
?邮915
郡尉916
县令917
总论县佐920
丞920
主簿921
尉921
五百 附922
乡官922
镇戍关市官924
致仕官925
卷三十四 职官十六932
文散官932
开府仪同三司932
特进934
光禄大夫以下934
武散官939
骠骑将军939
辅国将军939
镇军将军以下940
诸校尉941
勋官943
后妃 及内宫命妇附945
卷三十五 职官十七955
俸禄955
禄秩 干力 白直 仗身 庶仆 亲事 帐内执衣 防合 邑士 士力 门夫等并附955
致仕官禄968
职田公廨田968
卷三十六 职官十八980
秩品一 唐 虞 夏 商 周 秦 汉 後汉 魏980
卷三十七 职官十九1003
秩品二 晋 宋 齐 梁1003
卷三十八 职官二十1032
秩品三 陈 後魏 北齐1032
卷三十九 职官二十一1064
秩品四 後周 隋1064
卷四十 职官二十二1093
秩品五 大唐1093
礼典 凡一百卷1119
卷四十一 礼一 沿革一1119
礼序1119
目录1123
卷四十二 礼二 沿革二 吉礼一1161
郊天上1161
小敛1182
卷四十三 礼三 沿革三 吉礼二1192
郊天下1192
大雩1200
大享明堂 明堂制度附1214
卷四十四 礼四 沿革四 吉礼三1214
朝日夕月1230
禋六宗1233
大?1235
灵星1240
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1241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1255
方丘 神州后土附1255
社稷1263
卷四十六 礼六 沿革六 吉礼五1279
山川1279
籍田1284
先蚕1288
卷四十七 礼七 沿革七 吉礼六1298
天子宗庙1298
后妃庙1318
皇太子及皇子宗庙1322
卷四十八 礼八 沿革八 吉礼七1335
诸侯大夫士宗庙 庶人祭寝附1335
天子皇后及诸侯神主1344
卿大夫士神主及题板1346
诸藏神主及题板制 追加易主附1347
兄弟相继藏主室1349
移庙主1351
师行奉主车1352
立尸义1353
时享 荐新附1364
卷四十九 礼九 沿革九 吉礼八1364
祫禘上1372
祫禘下1393
卷五十 礼十 沿革十 吉礼九1393
功臣配享1408
卷五十一 礼十一 沿革十一 吉礼十1418
天子七祀 诸侯附1418
宗室助祭议1421
庶子摄祭1423
庶子在他国不立庙议1424
兄弟不合继位昭穆议1424
兄弟俱封各得立祢庙议1428
遭难未葬入庙议1430
亡失其亲立庙议1430
卷五十二 礼十二 沿革十二 吉礼十一1437
丧废祭议1437
旁亲丧不废祭议1440
缌不祭议1441
夺宗议1442
殇及无後庙祭议1442
祭殇1443
未立庙祭议1445
公除祭议1445
上陵 拜扫及诸节上食附1446
大学 小学庠序附1459
卷五十三 礼十三 沿革十三 吉礼十二1459
诸侯立学1469
释奠1471
祀先代帝王 名臣附1475
老君祠 先贤附1478
孔子祠 先儒及弟子附1479
太公庙1483
卷五十四 礼十四 沿革十四 吉礼十三1499
巡狩1499
封禅1507
卷五十五 礼十五 沿革十五 吉礼十四1536
告礼1536
历代所尚1543
享司寒 藏冰开冰附1547
萗1548
禳祈1549
高禖1551
祓禊1553
诸杂祠1554
淫祀兴废1557
天子加元服1571
卷五十六 礼十六 沿革十六 嘉礼一1571
皇太子冠 皇子皇孙附1576
诸侯大夫士冠1579
大功小功末冠议1587
女笄1590
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1600
卷五十七 礼十七 沿革十七 嘉礼二1600
冕1601
缁布冠1606
牟追冠1607
通天冠1608
长冠1609
远游冠1609
高山冠1610
建华冠1611
法冠1611
赵惠文冠1612
巧士冠1613
方山冠1613
却非冠1614
樊哙冠1614
术氏冠1614
却敌冠1615
进德冠1615
翼善冠1615
皇1616
皮弁1616
韦弁1617
帻1618
?1619
帽1620
葛巾1622
巾子1622
幅巾1622
卷五十八 礼十八 沿革十八 嘉礼三1622
天子纳后 册后附1632
天子册妃嫔夫人1640
皇太子纳妃 皇子诸王附1641
公侯大夫士婚礼1644
宗子父殁母命婚父母俱殁自命婚及支子称宗弟称宗兄等婚议1667
卷五十九 礼十九 沿革十九 嘉礼四1667
舅姑俱殁妇庙见1668
公主出降 拜舅姑附1669
不亲迎婿见外舅姑 反马送女附1670
婚礼不贺议 上礼附1671
婚不举乐议1673
男女婚嫁年几议1674
嫁娶时月议1676
已拜时而後各有周丧迎妇遣女议1679
已拜时婿遭小功丧或妇遭大功丧可迎议1680
拜时妇三日妇轻重议1681
卷六十 礼二十 沿革二十 嘉礼五1689
周丧不可嫁女娶妇议 斩缞公除附1689
周服降在小功可嫁女娶妻议1692
大功末可为子娶妇议1694
祖无服父有服可娶妇嫁女议1695
降服大功末可嫁姊妹及女议1696
同姓婚议1700
降服丧已除犹在本服月内可嫁议1700
内表不可婚议1703
外属无服尊卑不通婚议1703
卷六十一 礼二十一 沿革二十一 嘉礼六1713
君臣服章制度 袍附1731
卷六十二 礼二十二 沿革二十二 嘉礼七1735
后妃命妇首饰制度1735
后妃命妇服章制度1738
卷六十三 礼二十三 沿革二十三 嘉礼八1751
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1751
卷六十四 礼二十四 沿革二十四 嘉礼九1787
天子车辂1787
五辂1788
副车 五牛旗?附1796
戎车1797
猎车 蹋兽车?戟车附1798
指南车1799
记里鼓车1800
辟恶车1801
白鹭车1801
鸾旗车1801
皮轩车1802
耕根车1802
安车1803
四望车1804
游车1804
羊车1804
鼓吹车1805
画轮车1805
黄钺车1806
豹尾车1806
象车1806
建华车1807
卷六十五 礼二十五 沿革二十五 嘉礼十1818
皇太后皇后车辂1818
皇太子皇子车辂1821
公侯大夫等车辂1822
主妃命妇等车辂1828
辇舆1838
卷六十六 礼二十六 沿革二十六 嘉礼十一1838
旌旗1840
卤簿 属车附1842
卷六十七 礼二十七 沿革二十七 嘉礼十二1858
天子敬父1858
皇后敬父母1859
养老1862
天子拜敬保傅 太子及诸王见师礼附1868
诸王公主敬姑叔1869
群臣致敬太后父1870
群臣侍坐太子後来 并公卿致敬太子东宫臣上笺疏见公卿仪百官上表不称其名附1870
卷六十八 礼二十八 沿革二十八 嘉礼十三1881
天子诸侯大夫士养子仪 君薨後嗣子生附1881
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子事亲仪 妇事舅姑附1884
事先生长者杂仪1888
居官归养父母1889
侨居人桑梓敬1890
夫人不答妾拜1892
僧尼不受父母拜及立位1892
被召未谒称故吏议1894
二嫡妻议1894
甥侄名不可施伯叔从母议1895
二人各是内外兄弟相称议1896
从舅是族外弟相称议1896
卷六十九 礼二十九 沿革二十九 嘉礼十四1907
养兄弟子为後後自生子议1907
异姓为後议1914
读时令1922
卷七十 礼三十 沿革三十 嘉礼十五1922
元正冬至受朝贺 朔望朝参及常朝日附1926
策拜皇太子 皇太子称臣附1936
卷七十一 礼三十一 沿革三十一 嘉礼十六1948
皇太子监国及会宫臣议1948
皇太子监国有司仪注1951
春夏封诸侯议1954
锡命1955
诸王公城国宫室服章车旗议1956
策拜诸王侯 拜三公奏乐服冕议附1958
诸王公侯留辅朝政嫡子监国议1961
卷七十二 礼三十二 沿革三十二 嘉礼十七1968
天子追尊祖考妣 上尊号同1968
天子崇所生母 追崇同1973
诸侯崇所生母议1974
支庶立为天子追尊本亲议1976
王侯在丧袭爵议 夺情附1979
追锡命议1979
五宗1990
卷七十三 礼三十三 沿革三十三 嘉礼十八1990
公子二宗1996
继宗子 宗子孤为殇1998
事宗礼1999
九族2000
敦疏远外亲2001
乡饮酒2002
卷七十四 礼三十四 沿革三十四 宾礼一2015
天子受诸侯藩国朝宗觐遇 时会殷同附2015
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2022
天子遣使迎劳诸侯2023
三恪二王後2025
卷七十五 礼三十五 沿革三十五 宾礼二2039
天子朝位 诸侯附2039
天子上公及诸侯卿大夫士等贽 工商妇人等贽附2048
信节2051
卷七十六 礼三十六 沿革三十六 军礼一2061
天子诸侯将出征类宜造祃并祭所过山川2061
軷祭2064
天子诸侯四时田猎2064
出师仪制 扬兵讲武附2075
命将出征2083
宣露布2084
天子诸侯大射乡射 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射附2100
卷七十七 礼三十七 沿革三十七 军礼二2100
卷七十八 礼三十八 沿革三十八 军礼三2114
天子合朔伐鼓 诸侯附2114
冬夏至寝鼓兵2119
马政 马祭附2120
时傩2122
大丧初崩及山陵制 并为周以下亲哭及不视事附2132
卷七十九 礼三十九 沿革三十九 凶礼一2132
卷八十 礼四十 沿革四十 凶礼二2156
总论丧期2156
奔大丧 奔山陵附2170
未踰年天子崩诸侯薨议2175
天子为继兄弟统制服议2175
天子为皇后父母服议 皇后为父服附2177
天子不降服及降服议2177
卷八十一 礼四十一 沿革四十一 凶礼三2197
天子为庶祖母持重服议2198
天子立庶子为太子薨服议2199
天子为母党服议2200
天子吊大臣服议2201
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议2202
国有大丧使者章服及不爵命议2203
天子诸侯之庶昆弟及妾子为母服议2204
公主服所生议2204
诸王子所生母嫁为慈母服议2205
诸侯及公卿大夫为天子服议2206
诸侯之大夫为天子服议2207
皇太后长公主及三夫人以下为天子服杖议2209
诸王女孙女为天子服议2210
宗室童子为天子服制议2210
童子丧服议2211
皇后降服及不降服议2212
皇后为亲属举哀议2213
为皇后大祥忌日临哭议2214
皇后亲为皇后服议2215
诸侯及公卿妻为皇后服议2216
蕃国臣为皇后服议 天子将吏为皇后附2217
皇太子降服议2223
卷八十二 礼四十二 沿革四十二 凶礼四2223
皇太子为太后不终三年服议2224
皇太子为所生母服议 皇子附2225
诸王传重为所生母服议2227
诸王出後降本父母及所生母服议2228
为皇太子服议2231
为太子妃服议 诸王妃附2232
为太子太孙殇服议2233
为诸王殇服议2234
继殇後服议2236
王侯世子殇服议2236
丧制之一2243
初丧 终称附2243
卷八十三 礼四十三 沿革四十三 凶礼五2243
复 始卒事位及奠讣告等附2246
天子诸侯大夫士吊哭议 君遣使吊他国君附2250
三不吊议2258
卷八十四 礼四十四 沿革四十四 凶礼六2266
丧制之二2266
沐浴2266
含2268
袭2270
设冰2272
设铭2273
悬重2275
始死服变2277
始死襚 大敛襚附2281
卷八十五 礼四十五 沿革四十五 凶礼七2295
丧制之三2295
既小敛敛发服变2295
小敛奠 代哭附2296
棺椁制2298
大敛2300
国君视大夫士丧之大敛2302
大敛奠2303
殡 设熬附2306
将葬筮宅 卜日附2307
启殡朝庙2310
荐车马明器及饰棺2321
卷八十六 礼四十六 沿革四十六 凶礼八2321
丧制之四2321
祖奠2329
赗赙2331
遣奠2334
器行序2337
挽歌2339
葬仪 合葬附2340
卷八十七 礼四十七 沿革四十七 凶礼九2364
丧制之五2364
虞祭2364
既虞饯尸及卒哭祭2370
祔祭2372
小祥变2381
大祥变2383
禫变2384
五服成服及变除2389
五服缞裳制度2394
斩缞丧既葬缉缞议2396
五服年月降杀之一2417
卷八十八 礼四十八 沿革四十八 凶礼十2417
斩缞三年2417
孙为祖持重议2424
孙为庶祖持重议2428
嫡孙亡无後次孙为祖持重议2430
嫡孙持重在丧而亡次孙代之议2430
卷八十九 礼四十九 沿革四十九 凶礼十一2438
五服年月降杀之二2438
齐缞三年2438
後妻子为前母服议 前母卒在?国2441
前妻被掠没贼後得还後妻之子为服议2444
为高曾祖母及祖母持重服议2446
齐缞杖周2448
父卒母嫁复还及庶子为嫡母继母改嫁服议2453
父在为出母服议2454
父卒为嫁母服2455
五服年月降杀之三2464
齐缞不杖周2464
卷九十 礼五十 沿革五十 凶礼十二2464
齐缞三月2469
五服年月降杀之四2487
卷九十一 礼五十一 沿革五十一 凶礼十三2487
大功殇服九月七月 不为殇议附2487
大功成人九月2491
为众子妇2496
卷九十二 礼五十二 沿革五十二 凶礼十四2500
五服年月降杀之五2500
小功殇服五月2500
小功成人服五月2501
嫂叔服2505
缌麻殇服三月2509
缌麻成人服三月2510
舅之妻及堂姨舅2516
两妾相为服2517
卷九十三 礼五十三 沿革五十三 凶礼十五2523
王侯兄弟继统服议2523
未踰年大丧不立庙议2526
未踰年君称议2526
三公诸侯大夫降服议2529
诸侯夫人及大夫妻降服议2532
诸侯大夫子降服议2532
贵不降服议2533
诸侯为所生母服议2534
公子为其母服议 为妻附2535
卷九十四 礼五十四 沿革五十四 凶礼十六2541
奔丧及除丧而後归制2541
士为所生母服议 两妄子相为附2545
庶子父在为出嫡母服议2546
为父後出母更还依己为服议2546
为人後为出母及出祖母服议2547
为父後为嫁母及继母嫁服议2548
为出继母不服议2549
继母亡前家子取丧柩去服议2550
出母父遗命令还继母子服议2550
父卒继母还前亲子家继子为服议2552
父卒继母还前继子家後继子为服议2553
大夫士为慈母服议2555
卷九十五 礼五十五 沿革五十五 凶礼十七2562
前母党为亲及服议2562
母出有继母非一当服次其母者议2564
亲母无党服继母党议2564
从母被出为从母兄弟服议2565
继君母党服议2566
妻已亡为妻父母服议2567
娶同堂姊之女为妻姊亡服议2567
从母适族父服议2569
为内外妹为兄弟妻服议2570
族父是姨弟为服议2572
妾为先女君党服议2574
庶子为人後其妻为本舅姑服议2575
卷九十六 礼五十六 沿革五十六 凶礼十八2580
总论为人後议2580
夫为祖曾祖高祖父母持重妻从服议2582
出後者却还为本父服及追服所後父议2583
出後者为本父母服议2587
出後子为本亲服议2588
父为高祖持重子当何服议2591
出後子为本庶祖母服议2591
为庶子後为庶祖母服议2592
所後之母见出服议2593
为族曾祖後服议2593
卷九十七 礼五十七 沿革五十七 凶礼十九2597
并有父母之丧及练日居庐垩室议2597
父未殡而祖亡服议2599
父丧内祖亡作二主立二庐议2600
居重丧遭轻丧易服议 变除附2600
长殇中殇变三年之葛议2604
居亲丧既殡遭兄弟丧及闻外丧议2605
居亲丧除旁亲服议2606
妇人有夫丧而母亡服议2607
有祖丧而父亡服议2608
居所後父丧有本亲丧服议2608
祖先亡父後卒而祖母亡服议2609
为祖母持重既葬而母亡服议2610
既练为人後服所後父服议2610
兼亲服议2614
卷九十八 礼五十八 沿革五十八 凶礼二十2619
生不及祖父母不税服议2619
小功不税服议2622
庶祖母慈祖母服议2623
君父乖离不知死亡服议2624
父母乖离知死亡及不知死亡服议2624
卷九十九 礼五十九 沿革五十九 凶礼二十一2635
为姑姊妹女子子无主後者服议2635
叔母寡姑遣还未嫁而亡为服议2637
已拜时而夫死服议 夫父母丧附2638
寡叔母守志兄迎还密受聘未知而亡服议2638
郡县守令迁临未至而亡新旧吏为服议2640
吏受今君使闻旧君薨服议2642
与旧君不通服议2642
秀孝为举将服议2645
郡县吏为守令服议2646
卷一百 礼六十 沿革六十 凶礼二十二2651
丧遇闰月议2651
忌日议 子卯日附2660
纳后值忌月议2661
卷一百一 礼六十一 沿革六十一 凶礼二十三2666
为废疾子服议2666
罪恶绝服议2667
师弟子相为服议2670
朋友相为服议2671
周丧察举议2672
除心丧议2672
改葬服议2677
卷一百二 礼六十二 沿革六十二 凶礼二十四2677
嫡孙有父丧未练改葬祖服议2681
有小功丧及兄丧在殡改葬父母服议2682
改葬父母出适女服议2682
改葬前母及出母服议2683
母非罪被出父亡後改葬议2683
改葬反虞议2684
父母墓毁服议 曾祖从祖墓毁附2685
卷一百三 礼六十三 沿革六十三 凶礼二十五2692
假葬墙壁间三年除服议2692
三年而後葬变除议2693
久丧不葬服议2695
父母死亡失尸柩服议2697
妇丧久不葬服议2698
禁迁葬议2700
招魂葬议2701
疑墓议 修墓附2704
卷一百四 礼六十四 沿革六十四 凶礼二十六2710
帝王谥号议2710
皇后谥及夫人谥议 国妃命妇附2713
太子无谥议 国君嗣子附2714
诸侯卿大夫谥议2715
君臣同谥议2717
单复谥议2718
卒哭後讳及七庙讳字议2725
上书犯帝讳及帝所生讳议2728
已迁主讳议2730
山川与庙讳同应改变议2730
上表称太子名议2731
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及官位犯祖讳议2733
父讳与府主名同议2733
内讳及不讳皇后名议2734
卷一百五 礼六十五 沿革六十五 凶礼二十七2740
丧礼杂制2740
礼废2753
卷一百六 礼六十六 开元礼纂类一 序例上2761
五礼篇目2761
卜日礼2764
筮日礼2765
神位 用乐及笾豆等数附2766
大驾卤簿2778
卷一百七 礼六十七 开元礼纂类二 序例中2778
皇太后皇后卤簿2783
皇太子卤簿2784
皇太子妃卤簿2787
亲王卤簿2787
群官卤簿2788
内命妇四妃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卤簿 太子良娣以下同2789
外命妇卤簿2790
卷一百八 礼六十八 开元礼纂类三 序例下2798
君臣冕服冠衣制度2798
皇后王妃内外命妇服及首饰制度2805
斋戒2807
祈祷2808
杂制2809
皇帝冬至祀圆丘 正月上辛祈?孟夏雩祀及摄事 并附2821
卷一百九 礼六十九 开元礼纂类四 吉礼一2821
斋戒2821
陈设2822
省牲器2826
銮驾出宫2827
奠玉帛2829
进熟2833
銮驾还宫2838
卷一百十 礼七十 开元礼纂类五 吉礼二2846
皇帝季秋大享於明堂 摄事附2846
陈设2847
省牲器2849
銮驾出宫2849
奠玉帛2849
进熟2850
皇帝立春祀青帝於东郊 立夏祀赤帝於南郊、季夏土王日祀黄帝於南郊、立秋祀白帝於西郊、立冬祀黑帝於北郊及摄事并附2852
斋戒2852
陈设2852
省牲器2854
銮驾出宫2854
奠玉帛2854
进熟2856
皇帝腊日?百神於南郊 摄事附2858
斋戒2858
陈设2858
銮驾出宫2860
奠玉帛2860
进熟2860
銮驾还宫2864
卷一百十一 礼七十一 开礼元纂类六 吉礼三2875
皇帝春分朝日於东郊 秋分夕月於西郊及摄事附2875
斋戒2875
陈设2876
銮驾出宫2877
奠玉帛2877
进熟2879
銮驾还宫2882
立春後丑日祀风2882
立夏後申日祀雨师2885
立秋後辰日祀灵星2885
立冬後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2885
卷一百十二 礼七十二 开元礼纂类七 吉礼四2889
皇帝夏至祭方丘 后土同孟冬祭神州及摄事并附2889
斋戒2889
陈设2889
省牲器2892
銮驾出宫2892
奠玉帛2892
进熟2894
銮驾还宫2897
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2897
卷一百十三 礼七十三 开元礼纂类八 吉礼五2904
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 摄事附2904
斋戒2904
陈设2904
銮驾出宫2907
奠玉帛2907
进熟2910
銮驾还宫2915
季冬?太社2915
卷一百十四 礼七十四 开元礼纂类九 吉礼六2919
皇帝时享於太庙 凡一岁五享谓四孟月及腊宗庙三年一袷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及诸享摄事并附2919
斋戒2919
陈设2920
省牲器2922
銮驾出宫2923
晨祼2923
馈食2927
祭七祀2932
祫禘以功臣配享2933
銮驾还宫2935
卷一百十五 礼七十五 开元礼纂类十 吉礼七2938
皇帝孟春吉亥享先农 摄事附2938
斋戒2938
陈设2939
銮驾出宫2940
馈享2940
耕籍2945
銮驾还宫2946
劳酒2946
皇后季春吉巳享先蚕 摄事附2946
斋戒2946
陈设2947
车驾出宫2949
馈享2950
亲桑2955
车驾还宫2956
劳酒2956
卷一百十六 礼七十六 开元礼纂类十一 吉礼八2961
皇帝拜陵2961
皇后拜陵2964
太常卿行诸陵2965
荐新於太庙2966
荐新物2967
有司享先代帝王2967
季夏祭中溜於太庙2972
孟冬祭司寒 纳冰开冰附2973
兴庆宫祭五龙坛2975
卷一百十七 礼七十七 开元礼纂类十二 吉礼九2983
皇帝皇太子视学2983
出宫2984
视学2984
车驾还宫2986
皇太子释奠於孔宣父 国学释奠仲春仲秋释奠於齐太公庙并附2986
斋戒2986
陈设2987
出宫2990
馈享2991
讲学2997
还宫2998
皇太子束修 国学束修附2999
卷一百十八 礼七十八 开元礼纂类十三 吉礼十3003
皇帝巡狩告圆丘 告社庙及归格礼并附3003
斋戒3003
陈设3004
銮驾出宫3005
銮驾还宫3011
巡狩告圆丘有司摄事 告社庙附3012
銮驾出宫3015
皇帝巡狩3015
燔柴告至3016
望秩於山川3018
銮驾还行宫3018
肆觐东后3022
考制度3025
銮驾进发3032
卷一百十九 礼七十九 开元礼纂类十四 吉礼十一3032
皇帝封祀泰山 禅社首山附3032
制度3033
斋戒3033
陈设3034
省牲器3038
銮驾上山3039
荐玉币3041
山下封祀坛3042
进熟3044
封玉册 封检附3046
燔燎3046
朝觐群臣3048
銮驾还行宫3048
考制度3049
时旱祈太庙3053
卷一百二十 礼八十 开元礼纂类十五 吉礼十二3053
时旱祈岳镇以下於北郊 报祠同3056
时旱祈太社3056
时旱就祈岳镇海渎3059
久雨萗祭国门3061
诸州祈社稷 县祈附3062
诸州祈诸神 县祈附3064
诸州萗城门 县萗附3066
诸州祭社稷 诸县祭社稷附3071
卷一百二十一 礼八十一 开元礼纂类十六 吉礼十三3071
诸州释奠於孔宣父 县释奠附3077
州学生束修 县礼同3080
诸里祭社稷3081
陈设3084
诸太子庙时享3084
斋戒3084
晨祼3085
三品以上时享其庙 四品五品六品以下附3086
馈食3086
三品以上祫享其庙 禘享附3091
王公以下拜扫 寒食附3094
卜日3104
卷一百二十二 礼八十二 开元礼纂类十七 嘉礼一3104
皇帝加元服3104
告宗庙3105
告圆丘 方丘附3105
临轩行事3106
谒太庙3109
见太后3109
亲谒3111
群臣上礼3112
会群臣3112
临轩命使3113
皇帝纳后3113
纳采3115
问名3117
纳吉3120
纳徵3121
告期3122
册后3123
告庙3123
命使奉迎3125
同牢3128
朝皇太后3130
皇后表谢3130
群臣上礼3132
皇后受群臣贺3132
皇帝会群臣3132
外命妇朝会3132
皇后庙见3133
车驾出宫3134
皇帝皇后正至受皇太子朝贺3146
卷一百二十三 礼八十三 开元礼纂类十八 嘉礼二3146
皇帝皇后正至受皇太子妃朝贺3149
皇帝正至受群臣朝贺3150
会3154
皇帝千秋节受群臣朝贺 并会3158
皇后正至受群官朝贺3159
皇后正至受外命妇朝贺3160
会3162
陈设3172
卷一百二十四 礼八十四 开元礼纂类十九 嘉礼三3172
皇帝於明堂读五时令3172
銮驾出宫3175
读令3176
銮驾还宫3179
皇帝於太极殿读五时令3180
陈设3183
皇帝养老於太学3183
养老3184
銮驾出宫3184
銮驾还宫3186
卷一百二十五 礼八十五 开元礼纂类二十 嘉礼四3192
临轩命使3193
临轩册命皇后3193
皇后受册3194
临轩册命3198
皇后受群臣贺3198
皇后表谢3198
朝皇太后3198
皇帝会群臣3198
群臣上礼3198
皇后会外命妇3198
皇后庙见3198
临轩册命皇太子3198
谒太庙3202
朝皇后3202
皇后会命妇3204
会群臣3204
群臣上礼3204
皇后受群臣贺3204
宫臣上礼3205
皇太子会群臣3205
皇太子会宫臣3205
临轩命使3206
皇太子受册3206
皇太子朝谒3207
临轩册命诸王大臣3208
宫臣上礼3208
谒太庙3208
皇帝会群臣3208
群臣上礼3208
皇后受群臣贺3208
皇后会外命妇3208
皇太子会群臣3208
皇太子会宫臣3208
朝堂册命诸臣3211
遣使册授官爵3212
册内命妇二品以上3212
朔日受朝3213
朝集使引见 奉辞附3215
临轩命宾赞3227
告太庙3227
卷一百二十六 礼八十六 开元礼纂类二十一 嘉礼五3227
皇太子加元服3227
冠3230
会宾赞3235
朝谒3236
皇太子谒太庙3237
会群臣3238
宫臣上礼3239
皇太子会宫臣3239
群臣上礼3239
临轩命使3247
皇太子纳妃3247
卷一百二十七 礼八十七 开元礼纂类二十二 嘉礼六3247
纳采3249
纳吉3250
问名3250
纳徵3251
册妃3252
告庙3252
告期3252
临轩醮戒3254
亲迎3256
同牢3258
妃朝见3261
会群臣3262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群臣贺 并会3269
卷一百二十八 礼八十八 开元礼纂类二十三 嘉礼七3269
受朝3273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宫臣朝贺3273
会3275
皇太子与师傅保相见3277
皇太子受朝集使参辞3278
亲王冠 百官庶人附3279
亲王纳妃 一品以下至庶人并附3300
卷一百二十九 礼八十九 开元礼纂类二十四 嘉礼八3300
纳采3301
问名3302
纳吉3304
纳徵3305
册妃3306
请期3306
亲迎3308
同牢3311
妃朝见3313
婚会3314
飨丈夫送者3316
妇人礼会3316
飨妇人送者3317
册公主3318
公主出降3318
公主受册3320
问名3322
纳采3322
请期3323
纳徵3323
纳吉3323
同牢3324
亲迎3324
飨丈夫送者3325
妇人礼会3325
见舅姑3325
盥馈舅姑3325
婚会3325
飨妇人送者3326
卷一百三十 礼九十 开元礼纂类二十五 嘉礼九3336
朝集使於尚书省礼见 并辞3336
任官初上 诸州上佐附3337
京兆府河南牧初上 诸州刺史都督附3338
万年长安令初上 河南洛阳县令礼同诸县令附3340
乡饮酒 正齿位附3341
宣赦书3346
群臣诣阙上表3347
皇帝遣使诣蕃宣劳3348
群臣奉参起居3348
皇帝遣使诣诸州宣抚3349
皇帝遣使诣诸州宣制劳会3351
皇帝遣使诣诸州宣赦书 镇与州同3353
诸州上表3354
蕃主来朝以束帛迎劳3367
卷一百三十一 礼九十一 开元礼纂类二十六 宾礼3367
遣使戒蕃主见日3368
蕃主奉见 奉辞礼同3369
受蕃国使表及币3371
皇帝宴蕃国主3372
皇帝宴蕃国使3375
纂严3381
皇帝亲征类於上帝 宜社附3381
卷一百三十二 礼九十二 开元礼纂类二十七 军礼一3381
陈设3382
斋戒3382
荐玉帛3383
銮驾出宫3383
銮驾还宫3384
进熟3384
銮驾出宫3385
陈设3385
皇帝亲征告於太庙3385
斋戒3385
解严3386
銮驾还宫3386
晨祼3386
馈食3386
皇帝亲征祃於所征之地3387
皇帝亲征及巡狩郊祭有司軷於国门3390
皇帝亲征及巡狩告所过山川3391
平荡寇贼宣露布3392
遣使劳军将3393
皇帝讲武3394
皇帝田狩3398
皇帝射於射宫3406
卷一百三十三 礼九十三 开元礼纂类二十八 军礼二3406
皇帝观射於射宫3409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宜於太社3412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告於太庙 齐太公庙附3414
仲春祀马祖3416
仲夏享先牧 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附3418
合朔伐鼓 诸州合朔伐鼓附3419
大傩 诸州县傩附3420
卷一百三十四 礼九十四 开元礼纂类二十九 凶礼一3429
赈抚诸州水旱虫灾 赈抚蕃国水旱附3431
劳问诸王疾苦 问外祖父后父大臣都督刺史及蕃国主附 中宫问外祖父及诸王附东宫问外祖父及诸王附 其问师傅保宗戚上台贵臣同劳问诸王礼3433
劳问外祖母疾苦 中宫问外祖母附 其问王妃宗戚妇女同 东宫问外祖母附 其问妃主妃母疾苦同3434
五服制度3435
缞冠3436
义服3436
斩缞三年3436
正服3436
加服3436
总论制度3437
絻3437
绖带屦3437
杖3437
缞冠3438
义服3438
齐缞三年3438
正服3438
加服3438
义服3439
正服3439
绖带屦3439
杖3439
齐缞杖周3439
义服3440
降服3440
齐缞不杖周3440
正服3440
加服3440
义服3441
加服3441
齐缞五月3441
正服3441
齐缞三月3441
正服3442
大功殇 长殇九月 中殇七月3442
义服3443
降服3443
义服3443
成人九月3443
正服3443
义服3444
降服3444
小功五月殇3444
正服3444
义服3445
降服3445
成人3445
正服3445
义服3446
降服3446
缌麻三月殇3446
正服3446
义服3447
降服3447
成人3447
正服3447
缞裳制度3448
改葬缌3448
卷一百三十五 礼九十五 开元礼纂类三十 凶礼二3454
皇帝为外祖父母举哀3455
讣奏3455
为诸王妃主举哀3457
为皇后父母举哀3457
为蕃国主举哀3458
为贵臣举哀3458
为内命妇宗戚举哀3458
皇帝临诸王妃主丧3459
临丧3459
除服3462
临外祖父母丧3462
除外祖父母丧服3463
吊诸王妃主丧3464
敕使吊3464
除皇后父母丧服3464
赗赙3465
敕使吊外祖父母丧3465
敕使策赠诸王3466
策赠3466
会丧3466
制遣百僚会王公以下丧3466
敕使致奠诸王妃主丧3468
致奠3468
敕使策赠外祖父母3468
会葬3468
遣百僚会王公以下葬3468
敕使致奠外祖父母丧3469
卷一百三十六 礼九十六 开元礼纂类三十一 凶礼三3473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为父母祖父母举哀3474
中宫举哀3474
为父母祖父母3476
成服3476
后奔父母祖父母丧3477
奔丧3477
后临外祖父母丧3480
临丧3480
后除父母祖父母丧服3481
除服3481
临内命妇丧3481
吊诸王妃主丧及吊宗戚丧3483
吊外祖父母丧3483
遣使吊3483
皇太子为诸王妃主举哀3484
东宫举哀3484
为外祖父母举哀 并成服除服妃父母附3485
临诸王妃主丧3487
临丧3487
临外祖父母丧3490
遣使致奠3491
赙赠3491
遣使吊3491
卷一百三十七 礼九十七 开元礼纂类三十二 凶礼四3495
闻父母祖父母丧3496
东宫妃闻丧3496
奔父母祖父母丧3498
奔丧3498
临外祖父母丧3501
临丧3501
除父母祖父母丧 除外祖父母丧附3502
除丧3502
临良娣以下丧3502
初终3506
三品以上丧上 四品以下至庶人附3506
卷一百三十八 礼九十八 开元礼纂类三十三 凶礼五3506
设床3508
复3508
沐浴3509
奠3509
袭3510
赴阙3511
含3511
铭3512
敕使吊3512
奠3513
陈小敛衣3513
重3513
奠3514
敛发3514
小敛3514
奠3515
陈大敛衣3515
奠3516
大敛3516
成服3517
庐次3517
朝夕哭奠3518
宾吊3519
刺史遣使吊3520
州县官长吊3520
亲故哭3520
殷奠3521
亲故遣使致赙3521
卜宅兆3522
卜葬日3524
启殡3525
亲宾致奠3526
赠谥3526
将葬陈车位3535
三品以上丧中 四品以下至庶人附3535
卷一百三十九 礼九十九 开元礼纂类三十四 凶礼六3535
进引3536
陈器用3536
引輴3537
輴出升车3538
祖奠3538
輴在庭位3538
器行序3539
遣车3539
遣奠3539
宿止3540
诸孝乘车3540
诸孝从柩车序3540
郭门亲宾归3540
亲宾致赗3541
行次奠3541
宿处哭位3541
到墓3542
茔次3542
墓中置器序3543
入墓3543
陈明器3543
下柩哭序3543
祭后土3544
掩圹3544
反哭3545
虞祭3546
卒哭祭3548
小祥祭3549
大祥祭3551
禫祭3552
祔庙3553
三品以上丧下 四品以下至庶人附3566
卷一百四十 礼一百 开元礼纂类三十五 凶礼七3566
举柩3567
开坟3567
改葬3567
卜宅3567
启请3567
敛3568
升柩车3568
奠3568
进引3569
设灵3569
奠3569
哭柩车位3570
告迁3570
宿止3571
轜车发3571
设遣奠3571
虞祭3572
到墓3572
举哀3573
王公以下居丧杂制3573
奔丧3574
三殇3575
食饮节3576
初丧聚主3576
居常节3577
哭节3577
外丧3578
不及期葬3578
丧冠嫁娶3579
追服3579
讳名3579
婚遇丧3580
主诸丧3580
乐禁3580
居重问轻3581
室次节3581
乐典 凡七卷3587
卷一百四十一 乐一3587
乐序3587
历代沿革上3589
卷一百四十二 乐二3607
历代沿革下3607
卷一百四十三 乐三3632
十二律3632
五声八音名义3635
五声十二律旋相为宫3638
五声十二律相生法3641
历代制造3644
卷一百四十四 乐四3669
权量3669
八音3671
乐悬3684
卷一百四十五 乐五3697
歌3697
杂歌曲3700
舞3705
杂舞曲3707
卷一百四十六 乐六3716
清乐3716
坐立部伎3718
四方乐3722
散乐3727
前代杂乐3730
卷一百四十七 乐七3741
郊庙宫悬备舞议3742
郊庙不奏乐庙诸室别舞议3750
祭日不宜遍舞六代乐议3753
舞佾议3754
宗庙迎送神乐议3755
散斋不废乐议3756
临轩拜三公奏乐议3757
三朝行礼乐失制议3758
三朝上寿有乐议3759
三朝不宜奏登歌议3759
彻食宜有乐议3760
巴渝舞杂武舞议3761
皇后乐议3762
东宫宴会奏金石轩悬及女乐等议3762
国哀废乐议:3764
遏密不设悬议3764
皇帝幸东宫鼓吹作议3764
大丧而弟嗣位未三年废乐议3765
大丧在寇梓宫未返废乐议3765
皇后崩服未终废乐议3766
太后父丧废乐议3766
皇后母丧废乐议3767
太子所生丧废乐议3768
大臣丧废乐议3768
公主丧废乐议3768
忌月不废乐议3769
卷一百四十八 兵一3779
兵序3779
兵典 凡十五卷3779
叙兵3784
选择 附3790
立军3790
收众3790
今制 附3794
论将3795
搜才 附3798
卷一百四十九 兵二3807
法制3807
杂教令 附3818
卷一百五十 兵三3831
料敌制胜3832
敌十五形帅十过 附3842
察而後动3844
验虚声知无实3847
敌降审察3848
卷一百五十一 兵四3856
间谍3858
行师先在量力不可穷兵3863
临敌易将3866
军政不一必改3867
军无政令败3869
推诚3870
示信3870
示义3871
卷一百五十二 兵五3880
抚士3880
赏宴不均致败3884
行赏安众3884
明赏罚3884
分赏取敌3885
行赏招降3885
示惠招降3886
军师志坚必胜3887
军将骄败3888
敌屡胜骄不备可败3889
军行自表异致败3890
师行众悲恐则败3891
声感人 附3891
守则有余3892
守拒法 附3893
卷一百五十三 兵六3908
示弱3908
示怯3910
示缓3912
声言击东其实击西3914
示形在彼而攻於此3915
示无备设伏取之3921
示强3922
敌军攻城久不下师老击败之3928
卷一百五十四 兵七3937
佯败引退取之3937
伪称败怠敌取之3940
引退设伏取之3940
声言退诱敌破之3942
引退设伏潜兵袭其营3944
设伏引敌斗袭其营3945
示退乘懈掩袭3945
敌退追奔3947
纵敌退於归路设伏取之3948
兵机务速3950
掩袭3955
甘言厚币乘懈袭之3958
卷一百五十五 兵八3967
避锐3968
坚壁持久候隙破之3969
坚壁挫锐3970
不战挫锐3973
敌饥以持久弊之3973
因敌饥乘其弊而取之3975
因敌三鼓气衰败之3976
致敌力疲夹攻败之3977
阵久疲致败3978
出其不意3979
击其不备3985
攻其不整3986
先设备而胜3987
卷一百五十六 兵九3998
以逸待劳3998
师不袭远4000
饵敌取胜4001
军胜虏掠被追袭多败4002
抽军 附4003
卑辞怠敌取之4004
称降及和因懈败之4004
两军相对取背破之4005
两军相对继遣军助即胜4007
兵多力有余宜分军相继4008
我寡敌众自远至乘疲败之4008
挑战4010
敌处高勿攻4012
敌党急之则合缓之则离4013
假托安众4013
卷一百五十七 兵十4022
行军下营审择其地4022
乡导4024
下营斥候并防捍及分布阵 附4025
先据要地及水草4038
识水泉隔山取水越山度险 附4041
据仓廪4043
卷一百五十八 兵十一4048
攻其必救 先取根本同4048
军师伐国若中路城大兵多须下方过4052
必攻其易4055
轻易致败4057
乘敌乱而取之4058
分敌势破之4059
审敌势破之 附4061
布阵大势分易败4062
惜军势4063
力少分军必败4063
卷一百五十九 兵十二4072
按地形知胜负4075
自战其地则败4079
据险隘4080
塞险则胜否则败4082
死地勿攻4084
总论地形 附4088
励士决战4089
众寡势百相悬励士攻其帅4093
乘卒初锐用之4093
激怒其众4094
卷一百六十 兵十三4105
围敌勿周4107
围师量无外救缓攻取之4108
攻城战具 附4109
绝粮道及辎重4112
火攻4116
火兵火兽火禽火盗火弩 附4118
乘风取胜4119
水攻4120
水平及水战具 附4122
敌半涉水击必胜4124
军行渡水 附4125
御敌水军绝下流败之4126
因机设权4136
卷一百六十一 兵十四4136
多方误之4150
先攻其心4155
夺敌心计4156
卷一百六十二 兵十五4166
敌无固志可取之4166
归师勿遏4168
大阵动则乱因乘之而败4170
先设伏乘势逐敌败之4171
乘胜4172
乘势先声後实4174
因敌惧遂取之4175
推人事破灾异4176
散众4176
风云气候杂占4177
卷一百六十三 刑法一4189
刑法序4189
刑法典 凡八卷4189
刑制上4190
卷一百六十四 刑法二4216
刑制中4216
卷一百六十五 刑法三4243
刑制下4243
卷一百六十六 刑法四4284
杂议上4284
卷一百六十七 刑法五4312
杂议下4312
卷一百六十八 刑法六4332
肉刑议4332
详谳4342
决断4346
考讯 附4348
卷一百六十九 刑法七4366
守正4366
赦宥4384
禁屠杀赎生 附4387
卷一百七十 刑法八4407
宽恕4407
囚系4414
舞紊4415
峻酷4417
开元格4430
州郡典 凡十四卷4450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一4450
州郡序4450
序目上4455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二4478
序目下4478
卷一百七十三 州郡三4503
古雍州上 今置郡府二十四4503
京兆府 雍州4508
华阴郡 华州4512
冯翊郡 同州4513
扶风郡 岐州4515
汧阳郡 陇州4516
新平郡 邠州4517
安定郡 泾州4518
彭原郡 宁州4519
安化郡 庆州4520
平凉郡 原州4521
灵武郡 灵州4522
五原郡 盐州4523
宁朔郡 宥州4523
洛交郡 ?州4524
中部郡 坊州4525
延安郡 延州4526
咸宁郡 丹州4527
上郡 绥州4527
银川郡 银州4528
新秦郡 麟州4529
朔方郡 夏州4530
九原郡 丰州4531
榆林郡 胜州4531
安北府4532
卷一百七十四 州郡四4543
古雍州下 今置郡府十八4543
天水郡 秦州4544
陇西郡 渭州4546
金城郡 兰州4546
会宁郡 会州4547
安乡郡 河州4548
临洮郡 洮州4549
和政郡 岷州4549
宁塞郡 廓州4550
西平郡 鄯州4551
武威郡 凉州4552
张掖郡 甘州4553
酒泉郡 肃州4554
晋昌郡 瓜州4555
炖煌郡 沙州4556
伊吾郡 伊州4557
交河郡 西州4557
北庭府 庭州4558
安西府4559
风俗4560
卷一百七十五 州郡五4572
古梁州上 今置郡府二十六4572
汉中郡 梁州4576
洋川郡 洋州4578
上洛郡 商州4579
安康郡 金州4580
房陵郡 房州4581
通川郡 通州4582
潾山郡 渠州4583
南平郡 渝州4583
涪陵郡 涪州4584
南川郡 南州4585
泸川郡 泸州4585
清化郡 巴州4586
始宁郡 壁州4587
咸安郡 蓬州4588
符阳郡 集州4589
巴川郡 合州4590
南宾郡 忠州4591
南浦郡 万州4591
阆中郡 阆州4592
南充郡 果州4593
安岳郡 普州4594
盛山郡 开州4595
云安郡 夔州4595
犍为郡 嘉州4596
阳安郡 简州4597
仁寿郡 陵州4598
卷一百七十六 州郡六4608
古梁州下 今置郡府三十七4608
和义郡 荣州4611
通义郡 眉州4611
资阳郡 资州4612
南溪郡 戎州4613
河池郡 凤州4614
同谷郡 成州4615
武都郡 武州4615
顺政郡 兴州4616
同昌郡 扶州4617
怀道郡 宕州4617
阴平郡 文州4618
交川郡 松州4619
江油郡 龙州4619
益昌郡 利州4620
合川郡 叠州4620
普安郡 剑州4621
巴西郡 绵州4622
梓潼郡 梓州4623
遂宁郡 遂州4624
蜀郡 益州4625
濛阳郡 彭州4627
德阳郡 汉州4627
唐安郡 蜀州4628
临邛郡 邛州4629
通化郡 茂州4630
卢山郡 雅州4630
临翼郡 翼州4631
江源郡 当州4632
静川郡 静州4633
归诚郡 悉州4633
恭化郡 恭州4634
蓬山郡 柘州4634
云山郡 奉州4635
维川郡 维州4635
越嶲郡 嶲州4636
洪源郡 黎州4637
云南郡 姚州4637
风俗4638
古荆河州 今置郡府十八4648
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4648
河南府 洛州4651
陕郡 陕州4657
弘农郡 虢州4659
临汝郡 汝州4660
荥阳郡 郑州4661
陈留郡 汴州4662
睢阳郡 宋州4664
谯郡 亳州4665
济阴郡 曹州4666
颍川郡 许州4667
淮阳郡 陈州4668
汝阴郡 颍州4669
汝南郡 荆河州4670
淮安郡 唐州4672
南阳郡 邓州4673
武当郡 均州4674
襄阳郡 襄州4675
汉东郡 随州4677
风俗4678
古冀州上 今置郡府二十二4689
卷一百七十八 州郡八4689
河内郡 怀州4693
汲郡 卫州4694
邺郡 相州4696
广平郡 洺州4697
钜鹿郡 邢州4699
信都郡 冀州4700
赵郡 赵州4701
常山郡 镇州4703
博陵郡 定州4704
河间郡 瀛州4705
文安郡 莫州4706
饶阳郡 深州4707
上谷郡 易州4708
范阳郡 幽州4709
归化郡4711
顺义郡 顺州4711
妫川郡 妫州4712
归德郡 燕州4712
渔阳郡 蓟州4713
密云郡 檀州4714
柳城郡 营州4715
北平郡 平州4715
古冀州下 今置郡府十九4724
卷一百七十九 州郡九4724
河东郡 蒲州4725
绛郡 绛州4727
平阳郡 晋州4729
高平郡 泽州4730
上党郡 潞州4731
乐平郡 仪州4732
阳城郡 沁州4733
文城郡 慈州4734
大宁郡 隰州4734
西河郡 汾州4735
太原府 并州4736
昌化郡 石州4739
雁门郡 代州4740
楼烦郡 岚州4740
定襄郡 忻州4741
安边郡 蔚州4742
马邑郡 朔州4743
单于府4744
云中郡 云州4744
风俗4745
古兖州 今置郡府十4753
卷一百八十 州郡十4753
灵昌郡 滑州4756
濮阳郡 濮州4757
济阳郡 济州4758
魏郡 魏州4760
博平郡 博州4761
热门推荐
- 169427.html
- 3526317.html
- 52202.html
- 2692080.html
- 2790748.html
- 1758954.html
- 2287095.html
- 764616.html
- 3616936.html
- 2468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6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3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7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1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1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3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3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9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9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