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技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建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7183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1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
1.1.1 联机系统1
1.1.2 计算机互联网络2
1.1.3 标准化网络3
1.1.4 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3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4
1.2.1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4
1.2.2 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5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
1.3.1 按网络服务的对象分类6
1.3.2 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6
1.3.3 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6
1.3.4 按网络控制方式分类7
1.3.5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7
1.3.6 按网络传输介质分类8
1.3.7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8
1.4 计算机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11
1.4.1 开放和大容量的发展方向11
1.4.2 一体化和方便使用的发展方向11
1.4.3 多媒体网络的发展方向11
1.4.4 高效、安全的网络管理方向12
1.4.5 为应用服务的发展方向12
1.4.6 智能网络的发展方向13
1.5 计算机网络相关职业技能认证13
1.6 思考与练习15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16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6
2.1.1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16
2.1.2 数据通信方式17
2.1.3 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19
2.1.4 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20
2.2 数据编码技术21
2.2.1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21
2.2.2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2
2.2.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2
2.3 数据交换技术23
2.3.1 电路交换23
2.3.2 报文交换24
2.3.3 分组交换25
2.3.4 各种数据交换技术的性能比较25
2.4 多路复用技术25
2.4.1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26
2.4.2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27
2.4.3 波分多路复用27
2.5 差错控制技术28
2.5.1 差错的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方法28
2.5.2 差错检验与校正29
2.6 思考与练习32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3
3.1 概述33
3.1.1 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划分所遵循的原则33
3.1.2 网络协议(Protocol)34
3.1.3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组织和通信标准35
3.2 OSI七层参考模型35
3.3 物理层协议37
3.3.1 物理层协议描述37
3.3.2 物理层协议示例38
3.4 数据链路层协议41
3.4.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41
3.4.2 差错控制42
3.4.3 流量控制43
3.4.4 数据链路层协议分类44
3.5 网络层协议45
3.5.1 网络层的功能45
3.5.2 路由选择45
3.5.3 阻塞控制47
3.6 传输层协议49
3.6.1 传输服务49
3.6.2 服务质量50
3.6.3 传输层协议等级50
3.6.4 传输服务原语50
3.7 高层协议50
3.7.1 会话层51
3.7.2 表示层51
3.7.3 应用层51
3.8 思考与练习51
第4章 TCP/IP协议52
4.1 TCP/IP协议栈52
4.1.1 应用层53
4.1.2 传输层53
4.1.3 网际层54
4.1.4 网络接口层55
4.2 IP地址56
4.2.1 IP地址分类56
4.2.2 子网划分的方法59
4.2.3 变长子网掩码(VLSM)61
4.2.4 超网化和无类域间路由64
4.3 地址解析协议65
4.3.1 同一子网内ARP地址解析65
4.3.2 非同一网段的ARP解析65
4.3.3 ARP解析过程分析66
4.4 TCP/IP故障排除工具67
4.4.1 ARP68
4.4.2 IPConfig68
4.4.3 Netstat69
4.4.4 Nslookup69
4.4.5 PathPing70
4.4.6 Ping70
4.4.7 Tracert70
4.5 上机实训71
4.6 思考与练习72
第5章 局域网技术74
5.1 局域网概述74
5.1.1 局域网的特点74
5.1.2 局域网的分类75
5.1.3 局域网的组成75
5.2 局域网的常用传输介质75
5.2.1 同轴电缆76
5.2.2 双绞线80
5.2.3 光缆84
5.2.4 无线88
5.3 局域网中的各种设备89
5.3.1 中继器和集线器89
5.3.2 网桥和交换机90
5.3.3 网卡91
5.3.4 服务器技术92
5.4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97
5.5 局域网的工作方式100
5.5.1 局域网标准概述100
5.5.2 信道分配101
5.5.3 以太网的工作方式101
5.5.4 令牌环网的工作方式103
5.6 局域网的规划与建设103
5.6.1 标准以太网103
5.6.2 百兆、千兆以太网104
5.6.3 网络建设105
5.7 局域网中的软件110
5.7.1 局域网中协议110
5.7.2 局域网中的操作系统112
5.8 上机实训113
5.9 思考与练习113
第6章 交换机原理与应用114
6.1 交换机基础114
6.2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116
6.3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116
6.3.1 共享与交换数据传输技术116
6.3.2 数据传递方式117
6.4 交换机的分类118
6.4.1 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118
6.4.2 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118
6.4.3 根据应用层次划分120
6.4.4 根据交换机的结构划分122
6.4.5 根据交换机工作的协议层划分122
6.4.6 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划分123
6.5 交换机技术124
6.5.1 交换机的交换方式124
6.5.2 主流堆栈交换技术125
6.5.3 交换机的技术指标127
6.6 交换机的配置128
6.6.1 本地配置方式129
6.6.2 远程配置方式133
6.7 交换机VLAN 的配置134
6.7.1 VLAN的概念135
6.7.2 VLAN划分方法135
6.7.3 VLAN的优点136
6.7.4 配置三层交换机创建VLAN137
6.8 上机实训140
6.9 思考与练习140
第7章 网络操作系统141
7.1 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141
7.1.1 光盘安装141
7.1.2 网络安装141
7.1.3 安装启动盘142
7.1.4 磁盘复制142
7.2 Windows 2000 Server的网络模型144
7.2.1 工作组模型网络144
7.2.2 域模型网络145
7.2.3 域服务器类型145
7.2.4 委托关系146
7.2.5 域模型147
7.2.6 Active Directory的逻辑结构148
7.2.7 Active Directory的安装149
7.2.8 Active Directory的删除151
7.2.9 在域中加入新的域控制器151
7.3 登录到域152
7.3.1 把Windows XP客户机加入域152
7.3.2 把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加入域152
7.3.3 把Windows 2000独立服务器加入域153
7.4 用户账户管理153
7.4.1 用户账户的类型153
7.4.2 域用户账户的创建154
7.4.3 建立本地用户账户154
7.5 组的管理155
7.5.1 组的类型155
7.5.2 Windows 2000 Server的内建用户组156
7.5.3 域组的管理157
7.5.4 本地组的建立158
7.6 NTFS权限和共享文件夹权限158
7.6.1 NTFS权限的类型159
7.6.2 文件和文件夹NTFS权限设置160
7.6.3 用户的有效权限162
7.6.4 共享文件夹163
7.7 上机实训165
7.8 思考与练习166
第8章 网络服务配置167
8.1 DNS服务器167
8.1.1 DNS概述167
8.1.2 在Windows 2000 Server计算机上安装DNS服务167
8.1.3 创建DNS正向解析区域168
8.1.4 测试DNS服务器169
8.2 DHCP服务器170
8.2.1 DHCP服务概述170
8.2.2 DHCP服务的工作过程170
8.2.3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上安装DHCP服务170
8.2.4 为域中的DHCP服务器授权171
8.2.5 在DHCP服务器上创建作用域171
8.2.6 设置计算机成为DHCP客户端172
8.2.7 在DHCP客户端查看TCP/IP配置173
8.2.8 配置DHCP服务器选项173
8.3 打印服务器174
8.3.1 打印服务器的配置174
8.3.2 客户端的配置174
8.4 WWW服务器175
8.4.1 安装IIS中的WWW服务器175
8.4.2 用Apache配置WWW服务器179
8.5 FTP服务器182
8.5.1 IIS的FTP服务器183
8.5.2 Server-U FTP服务器183
8.6 上机实训185
8.7 思考与练习185
第9章 路由器186
9.1 路由器基础186
9.1.1 路由器概述186
9.1.2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187
9.1.3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188
9.1.4 路由器的发展过程及趋势188
9.1.5 路由器的分类190
9.2 路由器原理192
9.3 路由器的主要技术193
9.3.1 路由器的技术指标193
9.3.2 IP路由技术195
9.3.3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195
9.3.4 RIP路由协议196
9.3.5 OSPF路由协议197
9.3.6 BGP和BGP-4路由协议200
9.3.7 路由算法200
9.4 路由器的接口与硬件连接201
9.4.1 路由器接口201
9.4.2 路由器硬件连接203
9.5 路由器的配置206
9.5.1 路由器配置基础206
9.5.2 路由器的配置实例209
9.6 路由器配置实训211
9.6.1 路由器基本配置实训211
9.6.2 路由器配置和子网划分实训214
9.7 上机实训216
9.8 思考与练习217
第10章 广域网218
10.1 广域网概述218
10.2 广域网技术218
10.2.1 PSTN218
10.2.2 ISDN220
10.2.3 ATM221
10.2.4 xDSL222
10.2.5 X.25224
10.2.6 帧中继224
10.2.7 DDN224
10.3 Internet基础225
10.3.1 Internet的概念与组成225
10.3.2 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226
10.3.3 Internet体系结构框架228
10.3.4 Internet所提供的服务229
10.4 上机实训234
10.5 思考与练习234
第11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235
11.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235
11.1.1 网络安全235
11.1.2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236
11.1.3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237
11.2 网络安全主要技术239
11.2.1 病毒防范技术239
11.2.2 防火墙技术242
11.2.3 加密型技术252
11.2.4 入侵检测技术254
11.2.5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255
11.3 网络管理技术256
11.3.1 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256
11.3.2 网络管理系统的构成257
11.3.3 网络管理协议258
11.4 思考与练习259
热门推荐
- 1394883.html
- 1314362.html
- 511404.html
- 648514.html
- 1324500.html
- 2031983.html
- 1631680.html
- 656146.html
- 3922.html
- 3268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3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0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2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7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9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5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1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0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