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情国策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国情国策概论
  • 彭承福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10455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情国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情的空间结构和民情民意13

第一节 国情的空间结构13

一 地理环境13

二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征15

三 国情的空间状况与制定国策的关系23

第二节 国情中的民情民意27

一 民情民意在国情中的地位与功能28

二 民情民意与国策34

三 民情民意的掌握37

一 大一统的封建社会41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41

第二章 中国国情的历史发展41

二 封建社会的经济42

三 封建社会的政治48

四 封建社会的文化52

五 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55

第二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7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58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64

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文化71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78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及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78

二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81

三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85

四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88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93

第一节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3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94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03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策106

一 民主革命时期党对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115

第二节 认识中国国情的曲折道路115

二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4

三 “空想论”和“机械论”对国情认识的影响133

第四章 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和基本国策138

第一节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38

一 发展商品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139

二 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46

三 发展商品经济必须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150

第二节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53

一 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153

二 建立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159

三 坚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68

第三节 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176

一 我国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状况176

二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失衡的原因183

三 努力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186

第四节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91

一 新中国人口发展概况和特点192

二 中国人口现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199

三 中国的人口政策205

一 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与现状214

第五章 中国现阶段的政治状况和基本国策214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14

二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和指导原则220

第二节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227

一 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历史和现状227

二 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237

第三节 发展新时期的统一战线243

一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与任务243

二 统一战线与“一国两制”249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55

第四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防建设255

二 建设国防现代化264

第六章 中国现阶段的文化状况和基本国策271

第一节 努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271

一 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271

二 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277

第二节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286

一 马克思主义是立国之本286

二 抵制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思潮286

一 我国文化体制的现状299

第三节 改革文化体制299

二 教科文体制改革302

三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08

第四节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312

一 我国知识分子的状况313

二 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315

三 正确贯彻社会主义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321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25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与成就325

二 两个文明建设的失调333

三 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再认识336

结束语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