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毛德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960292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城市土地-土地利用-研究-长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义3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4
1.2.1 土地低碳利用的内涵4
1.2.2 影响碳排放的土地利用要素分析4
1.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效应机理6
1.2.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量与碳源、碳汇核算6
1.2.5 土地低碳利用结构评价与优化相关研究9
1.2.6 土地利用碳效应调控思路研究10
1.2.7 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10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
1.3.1 研究内容11
1.3.2 研究方法14
1.3.3 创新点15
第2章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17
2.1 系统理论17
2.2 生态系统理论18
2.3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20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20
2.5 灰色系统理论21
2.6 演化博弈理论22
2.7 脱钩理论23
第3章 长沙市概况与土地利用现状24
3.1 长沙市自然条件概况24
3.2 长沙市社会经济概况25
3.3 长沙市土地利用现状26
第4章 长沙市碳循环评估与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研究27
4.1 研究内容概述27
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7
4.2.1 研究方法27
4.2.2 技术路线28
4.3 城市系统碳循环机理分析29
4.3.1 城市系统碳循环框架分析29
4.3.2 城市土地利用的碳循环特征及碳源碳汇分析32
4.4 城市系统碳循环研究方法33
4.4.1 城市碳储量的核算方法33
4.4.2 城市碳输入通量的清算方法35
4.4.3 城市碳输出通量的清算方法37
4.4.4 城市系统碳循的环运行评估方法38
4.4.5 城市土地利用碳收支核算及碳效应评估方法41
4.5 长沙市城市系统碳循环评估及分析44
4.5.1 长沙市城市系统碳储量碳通量分析44
4.6 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沙市城市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分析51
4.6.1 长沙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储量51
4.6.2 长沙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通量52
4.7 基于低碳利用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分析54
4.7.1 基于碳蓄积量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56
4.7.2 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59
4.7.3 基于碳汇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60
4.7.4 长沙市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碳减排效果对比61
4.8 本章小结62
第5章 基于碳源-碳汇模型的长沙市土地低碳利用研究64
5.1 研究内容概述64
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64
5.2.1 研究方法64
5.2.2 研究技术路线65
5.3 长沙市土地碳源-碳汇估算模型建立65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65
5.3.2 指标体系的建立66
5.3.3 土地利用碳排放估算模型的建立及测算67
5.3.4 土地利用碳汇估算模型的建立及测算70
5.4 长沙市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估算及分析72
5.4.1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碳排放量测算及分析72
5.4.2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碳汇量测算及分析79
5.4.3 长沙市土地利用的碳源/碳汇以及净碳排放量测算及分析87
5.4.4 长沙市不同土地空间的碳足迹91
5.4.5 长沙市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碳排放量的脱钩分析95
5.5 本章小结97
第6章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长沙市住宅用地碳盘查98
6.1 研究内容概述98
6.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99
6.2.1 研究方法99
6.2.2 技术路线99
6.3 城市住宅用地碳盘查方法研究100
6.3.1 碳盘查的主要内容和标准100
6.3.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102
6.4 城市住宅用地碳盘查模型构建107
6.4.1 确定目标107
6.4.2 进程图和系统边界107
6.4.3 清单分析107
6.4.4 数据计算108
6.4.5 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的选择110
6.5 长沙市住宅用地碳盘查样本分析112
6.5.1 住宅用地样本介绍112
6.5.2 住宅用地生命周期碳盘查及分析113
6.6 长沙市住宅用地碳排放的演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128
6.6.1 长沙市住宅用地碳排放演化趋势分析128
6.6.2 长沙市住宅用地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128
6.7 本章小结130
第7章 长沙市工业用地碳排放核算132
7.1 研究内容概述132
7.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33
7.2.1 研究方法133
7.2.2 技术路线134
7.3 工业碳排放核算方法135
7.3.1 能源消耗碳排放核算方法135
7.3.2 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136
7.3.3 工业碳排放强度核算方法137
7.4 工业用地碳排放核算与分析137
7.4.1 核算说明137
7.4.2 工业用地碳排放核算138
7.4.3 工业用地碳排放分析140
7.5 工业用地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147
7.5.1 影响因素选取147
7.5.2 相关系数分析法148
7.5.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149
7.5.4 影响因素分析152
7.6 基于博弈分析的工业用地低碳利用对策研究154
7.6.1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154
7.6.2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156
7.6.3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演化博弈均衡结果分析160
7.6.4 启示与策略建议161
7.7 本章小结163
第8章 长沙市土地低碳利用水平综合评价与时空变化规律研究165
8.1 研究内容概述165
8.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66
8.2.1 研究方法166
8.2.2 技术路线166
8.3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系统的内涵及时空分析流程167
8.3.1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系统的内涵167
8.3.2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系统时空分析流程169
8.4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系统综合评价研究170
8.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170
8.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标准化172
8.4.3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175
8.4.4 系统要素真实贡献率和障碍度测算176
8.4.5 区际发展水平的SPSS聚类分析177
8.5 长沙市土地低碳利用系统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177
8.5.1 指标原始数据获取及处理177
8.5.2 权重的确定及指标标准化180
8.5.3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185
8.5.4 系统要素真实贡献率和障碍度计算与分析187
8.5.5 长沙市土地低碳利用水平的对比分析193
8.6 本章小结196
第9章 长沙市土地低碳利用对策198
9.1 完善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加强监督管理198
9.2 培育城市土地低碳利用观念199
9.2.1 发挥政府导向作用199
9.2.2 树立企业先锋榜样199
9.2.3 倡导社会个人低碳生活200
9.3 编制长沙市土地低碳利用规划200
9.4 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构建土地低碳利用调控体系201
9.5 实行低碳土地金融制度,建立土地低碳补偿机制202
9.6 实行住宅用地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202
9.6.1 住宅用地开发阶段的节能减排203
9.6.2 住宅用地运行阶段的节能减排204
9.6.3 住宅用地废弃阶段的节能减排206
9.7 构建工业用地碳减排共同体206
9.7.1 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能效改造207
9.7.2 加速新能源产业布局207
9.7.3 控制工业用地规模,引导工业区退出中心城区207
9.7.4 构建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碳减排共同体208
9.8 完善公共交通网络,降低交通用地碳排放量209
9.8.1 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实行公共交通优行导向209
9.8.2 实行高排放多尾气车辆淘汰和改造210
9.8.3 倡导自行车和步行方式出行210
9.9 保育城市碳汇210
第10章 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研究212
10.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12
10.1.1 研究内容212
10.1.2 技术路线213
10.2 华容县土地利用碳效应机理与核算215
10.2.1 土地利用碳效应机理215
10.2.2 土地利用碳效应核算219
10.3 华容县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碳效应评估与低碳型优化241
10.3.1 2006、2014、2020年华容县土地利用碳效应评估参数确定241
10.3.2 华容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碳效应评估分析243
10.3.3 华容县低碳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构建245
10.3.4 不同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综合碳蓄积能力对比分析251
10.4 低碳型的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体系构建探讨254
10.4.1 增加对土地利用碳效应现状分析254
10.4.2 制定土地利用低碳发展战略与土地利用规划低碳目标255
10.4.3 增设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碳效应评价指标255
10.4.4 新增低碳型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的分析256
10.4.5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低碳管理措施与政策261
10.5 本章小结262
参考文献265
热门推荐
- 2430582.html
- 2264317.html
- 2455441.html
- 1443002.html
- 3272662.html
- 2164869.html
- 1748379.html
- 3853729.html
- 2030901.html
- 1628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4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2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4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6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8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4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4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