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浮现语法 基于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浮现语法 基于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
  • 方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6170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汉语-口语-语法-研究;汉语-书面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浮现语法 基于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信息的句法表现1

第一章 反指零形主语小句与描写性关系小句的背景化功能3

1.0引言3

1.1 背景信息与句法整合4

1.2 反指零形主语小句6

1.3 描写性关系小句14

1.4 功能与形式19

1.5 小结21

第二章 “V着”小句与背景信息24

2.0引言24

2.1 “着”的性质25

2.2 “V着(NP)”的依附性特征28

2.3 前景、背景与时体33

2.4 小结36

第三章 关系小句的语序38

3.0 引言38

3.1 前置关系小句的“简单结构限制”39

3.2 后置关系小句43

3.3 口语中的特殊后置关系小句47

3.4 前置与后置的语义-功能差异51

3.5 小结53

第二部分 主句述谓语的去范畴化55

第四章 从认证义动词到语用标记57

4.0 引言57

4.1 去范畴化58

4.2 内部差异65

4.3 虚化条件73

4.4 小结79

第五章 从言说动词到从句标记82

5.0引言82

5.1 从言说动词到标句词84

5.2 从言说动词到非现实情态从句标记91

5.3 演变动因和机制95

5.4 小结98

第六章 从情态助动词到饰句副词101

6.0引言101

6.1 位置游移101

6.2 语义磨损105

6.3 句法属性110

6.4 小结114

第三部分 指称功能扩展与去指称化117

第七章 指示词的篇章功能与冠词用法的浮现119

7.0引言119

7.1 “指示词+名词”的篇章-语义属性120

7.2 指示词功能的扩展124

7.3 “这”“那”虚化的不对称132

7.4 “一”的不定冠词用法137

7.5 小结140

第八章 行为指称与话题结构144

8.0 引言144

8.1 指称形式与指称属性145

8.2 话题延续性148

8.3 两种行为指称形式的来源156

8.4 小结161

第九章 人称代词的功能扩展与去指称化163

9.0 引言163

9.1 指称功能的扩展164

9.2 去指称化170

9.3 去指称化与直指系统的对应性176

9.4 小结179

第十章 “里”从空间表达到时间表达182

10.0 引言182

10.1 意义和用法183

10.2 使用限制187

10.3 “里”的句法性质189

10.4 “里”的虚化轨迹191

10.5 小结195

第四部分 词类的活用与转类199

第十一章 修辞的转类与语法的转类201

11.0 引言201

11.1 “转类辞”的浮现意义201

11.2 名词动用的两种意义203

11.3 修辞性转类的解读207

11.4 修辞性转类的特点210

11.5 小结213

第十二章 儿化的形态和语义215

12.0 引言215

12.1 儿化词的来源216

12.2 自指和转指219

12.3 儿化的个体化功能222

12.4 小结227

第十三章 儿化词语阴平变调的语法意义229

13.0 引言229

13.1 状态形容词与副词之别230

13.2 阴平变调的扩散233

13.3 阴平变调的动因236

13.4 正在发生的演变238

13.5 小称与大称240

13.6 小结244

第五部分 句法成分的语用化247

第十四章 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249

14.0 引言249

14.1 连词的语义弱化250

14.2 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255

14.3 不对称性分布265

14.4 小结268

第十五章 会话结构与连词的浮现义271

15.0 引言271

15.1 连词在毗邻语对的特殊分布271

15.2 连词的浮现义274

15.3 言域用法与话语标记用法281

15.4 影响功能解读的篇章因素282

15.5 小结285

第十六章 “是不是”从疑问标记到话语标记287

16.0 引言287

16.1 在对话中的主要用法289

16.2 线性位置与信疑程度293

16.3 疑问标记的互动功能及其虚化298

16.4 小结300

第六部分 语体特征与语法特征303

第十七章 语气词变异形式的互动功能305

17.0引言305

17.1 现有关于语气词语音变异形式的分析305

17.2 不能从语流音变得到解释的用例308

17.3 分布差异312

17.4 清末民初的北京话319

17.5 施为性及其句法效应324

17.6 小结327

第十八章 语体特征对句法的塑造328

18.0引言328

18.1 在线生成的编码特点330

18.2 功能类型335

18.3 共时系统中的句法选择337

18.4 语体因素在语法演变中的作用342

18.5 小结346

第十九章 语体特征的句法语义表现347

19.0 引言347

19.1 句法特征的语体分布差异348

19.2 句法限制的语体相对性351

19.3 语义解读的语体依赖性353

19.4 小结357

第二十章 结语360

20.1 功能扩展与结构浮现361

20.2 语法范畴的浮现363

20.3 语用功能的浮现363

20.4 语音弱化364

20.5 语音强化365

20.6 类推机制与重新分析367

20.7 高频效应368

参考文献371

术语索引410

后记421

专家评审意见&陶红印422

专家评审意见&毕永峨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