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电磁场简明手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鹏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30284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电磁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电磁场简明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2.6单位圆内到单位圆内的映射(圆|z|<1
1-9.2.6单位圆内到单位圆内的映射(圆|z|<1
目录3
1.电磁场中的工程数学3
1-1坐标系及坐标变换3
1-1.1正交曲线坐标系3
1-1.2直角坐标系3
1-1.2直角坐标系3
1-1.1正交曲线坐标系3
1-1坐标系及坐标变换3
1.电磁场中的工程数学3
目录3
1-1.3圆柱坐标系4
1-1.3圆柱坐标系4
1-1.5椭圆柱面坐标系5
1-1.4球坐标系5
1-1.5椭圆柱面坐标系5
1-1.4球坐标系5
1-1.7长旋转椭球坐标系6
1-1.6抛物柱面坐标系6
1-1.7长旋转椭球坐标系6
1-1.6抛物柱面坐标系6
1-1.8扁旋转椭球坐标系7
1-1.8扁旋转椭球坐标系7
1-1.9旋转抛物面坐标系8
1-1.10圆锥曲面坐标系8
1-1.10圆锥曲面坐标系8
1-1.9旋转抛物面坐标系8
1-1.11椭球坐标系9
1-1.11椭球坐标系9
1-1.12抛物面坐标系10
1-1.13三种常用坐标系间的坐标变换10
1-1.13三种常用坐标系间的坐标变换10
1-1.12抛物面坐标系10
1-1.15拉梅系数的计算公式11
1-1.14正交曲线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间基本单位矢量的变换11
1-1.14正交曲线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间基本单位矢量的变换11
1-1.15拉梅系数的计算公式11
1-2.1.3矢量的点积12
1-2矢量分析与场论12
1-2.1矢量基本运算公式12
1-2.1.1矢量的加法12
1-2.1.2矢量的数乘12
1-2.1.3矢量的点积12
1-1.16三种常用坐标系间基本单位矢量的变换12
1-2矢量分析与场论12
1-2.1矢量基本运算公式12
1-2.1.1矢量的加法12
1-2.1.2矢量的数乘12
1-1.16三种常用坐标系间基本单位矢量的变换12
1-2.1.7矢性函数的导数和微分13
1-2.1.7矢性函数的导数和微分13
1-2.1.4矢量的叉积13
1-2.1.5矢量的夹角13
1-2.1.6矢量的混合积13
1-2.1.8矢性函数的积分13
1-2.1.4矢量的叉积13
1-2.1.6矢量的混合积13
1-2.1.8矢性函数的积分13
1-2.1.5矢量的夹角13
1-2.2.2微分表示式14
1-2.2梯度、散度和旋度的表示式14
1-2.2.1积分表示式14
1-2.2梯度、散度和旋度的表示式14
1-2.2.2微分表示式14
1-2.2.1积分表示式14
·三种常用坐标系中的表示式·15
1-2.3二次微分算子(?2,??,?×?×)在三种常用坐标系中的表示式15
1-2.3.1算子?215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表示式·15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表示式·15
1-2.3.1算子?215
1-2.3二次微分算子(?2,??,?×?×)在三种常用坐标系中的表示式15
·三种常用坐标系中的表示式·15
1-2.3.2算子??16
1-2.3.3算子?×?×16
1-2.3.3算子?×?×16
1-2.3.2算子??16
1-2.4.1算子?的常用恒等式17
1-2.4矢量分析公式17
1-2.4.1算子?的常用恒等式17
1-2.4.2常用积分公式17
1-2.4矢量分析公式17
1-2.4.2常用积分公式17
·运动回路和曲面的积分公式·18
·高斯公式·18
·斯托克斯公式·18
·格林积分公式·18
·运动回路和曲面的积分公式·18
1-2.5亥姆霍兹定理18
1-2.5亥姆霍兹定理18
·格林积分公式·18
·斯托克斯公式·18
·高斯公式·18
1-2.6.2圆柱坐标系中的矢量公式19
1-2.6三种常用坐标系中的矢量公式19
1-2.6.1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公式19
1-2.6三种常用坐标系中的矢量公式19
1-2.6.2圆柱坐标系中的矢量公式19
1-2.6.1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公式19
1-2.6.3球坐标系中的矢量公式20
1-2.6.3球坐标系中的矢量公式20
1-2.7场点与源点间距离的微分公式21
1-2.7场点与源点间距离的微分公式21
1-3.1矩阵及其分类22
1-3.1.2各类矩阵22
1-3矩阵及其运算22
1-3.1.1矩阵22
1-3.1.2各类矩阵22
1-3.1.1矩阵22
1-3.1矩阵及其分类22
1-3矩阵及其运算22
·厄米特共轭矩阵·24
·逆矩阵·24
·复共轭矩阵·24
·特殊矩阵·24
1-3.2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矢量24
1-3.2.1特征值与特征矢量的定义24
1-3.2.2特征值与特征矢量的性质24
·转置矩阵·24
·伴随矩阵·24
·厄米特共轭矩阵·24
·复共轭矩阵·24
·伴随矩阵·24
·逆矩阵·24
·特殊矩阵·24
1-3.2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矢量24
1-3.2.1特征值与特征矢量的定义24
1-3.2.2特征值与特征矢量的性质24
·转置矩阵·24
1-3.3矩阵的迹25
1-3.5矩阵的运算法则25
1-3.4矩阵的范数25
1-3.3矩阵的迹25
1-3.4矩阵的范数25
1-3.5矩阵的运算法则25
1-3.6矩阵的变换26
1-3.6矩阵的变换26
1-3.7.1矩阵的转置运算公式27
1-3.7矩阵运算的常用公式27
1-3.7.1矩阵的转置运算公式27
1-3.7.2矩阵的共轭运算公式27
1-3.7.2矩阵的共轭运算公式27
1-3.7矩阵运算的常用公式27
1-3.7.3矩阵的求逆运算公式28
1-3.7.4矩阵的行列式运算公式28
1-3.7.3矩阵的求逆运算公式28
1-3.7.4矩阵的行列式运算公式28
1-3.7.5伴随矩阵运算公式28
1-3.7.5伴随矩阵运算公式28
1-4并矢和张量的运算29
1-4.1并矢29
1-4.2笛卡尔张量29
1-4.3张量的表示29
1-4并矢和张量的运算29
1-4.1并矢29
1-4.2笛卡尔张量29
1-4.3张量的表示29
1-4.4并矢的转置及乘法运算30
1-4.5.1点乘运算30
1-4.4并矢的转置及乘法运算30
1-4.5张量的乘法运算30
1-4.5.1点乘运算30
1-4.5张量的乘法运算30
1-4.5.4乘法运算的常用公式31
1-4.5.2叉乘运算31
1-4.5.3乘法运算的性质31
1-4.5.4乘法运算的常用公式31
1-4.5.2叉乘运算31
1-4.5.3乘法运算的性质31
1-4.6张量的微分运算32
1-4.6.1基本微分算子32
1-4.6.1基本微分算子32
1-4.6张量的微分运算32
1-4.6.2微分运算公式34
·球坐标系中的基本微分算子·34
·圆柱坐标系中的基本微分算子·34
1-4.7张量的积分定理34
1-4.7张量的积分定理34
1-4.6.2微分运算公式34
·球坐标系中的基本微分算子·34
·圆柱坐标系中的基本微分算子·34
·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微分算子·34
·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微分算子·34
1-5.1 直角坐标系中?2?=0解的模式组合35
变量解35
1-5拉普拉斯方程及亥姆霍兹方程的分离35
1-5拉普拉斯方程及亥姆霍兹方程的分离35
变量解35
1-5.1 直角坐标系中?2?=0解的模式组合35
1-5.2圆柱坐标系中?2?=0解的模式组合36
1-5.2圆柱坐标系中?2?=0解的模式组合36
1-5.3球坐标系中?2?=0解的模式组合37
1-5.4直角坐标系中?2?+K2?=0解的模式组合37
1-5.3球坐标系中?2?=0解的模式组合37
1-5.4直角坐标系中?2?+K2?=0解的模式组合37
1-5.5 圆柱坐标系中?2?+K2?=0解的模式组合38
1-5.5 圆柱坐标系中?2?+K2?=0解的模式组合38
1-5.6 球坐标系中 ?2?+K2?=0解的模式组合39
1-5.6 球坐标系中 ?2?+K2?=0解的模式组合39
1-6.2贝塞尔函数的递推公式40
1-6.1贝塞尔函数的分类40
1-6贝塞尔函数40
1-6.3贝塞尔函数的渐近公式40
1-6贝塞尔函数40
1-6.1贝塞尔函数的分类40
1-6.2贝塞尔函数的递推公式40
1-6.3贝塞尔函数的渐近公式40
1-6.5 Jn(x),Nn(x)函数曲线及J?(x),J′n(x)的零点41
1-6.4各种朗斯基行列式41
1-6.4各种朗斯基行列式41
1-6.5 Jn(x),Nn(x)函数曲线及J?(x),J′n(x)的零点41
1-6.7贝塞尔函数的积分公式42
1-6.6 Jn(z)的母函数及有关公式42
1-6.7贝塞尔函数的积分公式42
1-6.6 Jn(z)的母函数及有关公式42
1-6.9.1表示式44
1-6.9半整数阶贝塞尔函数44
1-6.8贝塞尔函数的加法公式44
1-6.9.2递推公式44
1-6.9.1表示式44
1-6.9半整数阶贝塞尔函数44
1-6.8贝塞尔函数的加法公式44
1-6.9.2递推公式44
1-6.10.2 Ip(x)与Kp(x)函数曲线图45
1-6.10修正的贝塞尔函数45
1-6.10.2 Ip(x)与Kp(x)函数曲线图45
1-6.10.1函数的分类45
1-6.10修正的贝塞尔函数45
1-6.10.1函数的分类45
1-6.10.3递推公式46
1-6.10.4渐近公式46
1-6.10.3递推公式46
1-6.10.4渐近公式46
1-6.10.5常用公式47
1-6.11.1函数的分类47
1-6.11.3渐近公式47
1-6.11.2递推公式47
1-6.11.1函数的分类47
1-6.11球贝塞尔函数47
1-6.11.2递推公式47
1-6.11.3渐近公式47
1-6.11球贝塞尔函数47
1-6.10.5常用公式47
1-6.11.4常用公式48
1-6.11.5 jn(x)、nn(x)函数曲线及jn(x),j′n(x)的零点48
1-6.11.4常用公式48
1-6.11.5 jn(x)、nn(x)函数曲线及jn(x),j′n(x)的零点48
1-6.11.6另一种球贝塞尔函数49
1-7.1勒让德多项式49
1-7勒让德函数49
1-7.1勒让德多项式49
1-6.11.6另一种球贝塞尔函数49
1-7勒让德函数49
1-7.2.2低阶Qn(z)的表示式50
1-7.2.2低阶Qn(z)的表示式50
1-7.2.1低阶Pn(z)的表示式50
1-7.2.1低阶Pn(z)的表示式50
1-7.2低阶Pn(z)、Qn(z)的表示式、曲线图和特殊值50
1-7.2低阶Pn(z)、Qn(z)的表示式、曲线图和特殊值50
1-7.2.3曲线图51
1-7.2.3曲线图51
·Qn(cosθ)对θ的曲线图·52
1-7.2.4 Pn(z)和Qn(z)的特殊值52
1-7.3勒让德多项式的递推公式52
1-7.4勒让德多项式的正交性和积分值52
·Qn(z)对z的曲线图·52
·Pn(cosθ)对θ的曲线图·52
·Pn(z)对z的曲线图·52
1-7.4勒让德多项式的正交性和积分值52
1-7.3勒让德多项式的递推公式52
1-7.2.4 Pn(z)和Qn(z)的特殊值52
·Qn(cosθ)对θ的曲线图·52
·Qn(z)对z的曲线图·52
·Pn(cosθ)对θ的曲线图·52
·Pn(z)对z的曲线图·52
1-7.6常用低阶连带勒让德函数及特殊值53
1-7.6常用低阶连带勒让德函数及特殊值53
1-7.5连带勒让德函数53
1-7.5连带勒让德函数53
1-7.9.2 曲线图54
1-7.9规格化连带勒让德函数54
1-7.7连带勒让德函数的递推公式54
1-7.8连带勒让德函数的正交性54
1-7.9.1表示式54
1-7.9.2 曲线图54
1-7.9.1表示式54
1-7.9规格化连带勒让德函数54
1-7.8连带勒让德函数的正交性54
1-7.7连带勒让德函数的递推公式54
1-7.11球谐函数的正交性56
1-7.12球汉开尔函数和勒让德多项式的加法公式56
1-7.10球谐函数56
1-7.10球谐函数56
1-7.11球谐函数的正交性56
1-7.12球汉开尔函数和勒让德多项式的加法公式56
1-8.2一维δ函数的性质和常用公式57
1-8.2一维δ函数的性质和常用公式57
1-8.1一维δ函数的表示式57
1-8狄拉克δ函数57
1-8狄拉克δ函数57
1-8.1一维δ函数的表示式57
1-8.4三维δ函数的性质及常用公式58
1-8.3三维δ函数的表示式58
1-8.3三维δ函数的表示式58
1-8.4三维δ函数的性质及常用公式58
1-9保角映射59
1-8.5 δ(r-r′)在三种常用坐标系中的表示形式59
1-8.5 δ(r-r′)在三种常用坐标系中的表示形式59
1-9保角映射59
1-9.1几种初等函数所构成的映射59
1-9.1几种初等函数所构成的映射59
1-9.1.1幂函数59
1-9.1.1幂函数59
1-9.1.2指数函数60
1-9.1.2指数函数60
1-9.1.3正弦函数61
1-9.1.4儒可夫斯基函数61
1-9.1.4儒可夫斯基函数61
1-9.1.3正弦函数61
1-9.2.1平移映射62
1-9.2.3反演映射62
1-9.2简单分式线性映射62
1-9.2.2伸缩与旋转映射62
1-9.2.3反演映射62
1-9.2.1平移映射62
1-9.2.2伸缩与旋转映射62
1-9.2简单分式线性映射62
1-9.2.4半平面到半平面的映射63
1-9.2.5上半平面到单位圆内的映射(z=α映射到ω=0)63
1-9.2.4半平面到半平面的映射63
1-9.2.5上半平面到单位圆内的映射(z=α映射到ω=0)63
内一点α映射到ω=0)64
内一点α映射到ω=0)64
1-9.3多边形映射(许瓦兹映射)64
1-9.3.1映射特点64
1-9.3.2几种常用的多边形映射64
1-9.3.2几种常用的多边形映射64
1-9.3.1映射特点64
1-9.3多边形映射(许瓦兹映射)64
1-9.4常用的区域变换表66
1-9.4常用的区域变换表66
1-10.1.6傅立叶级数69
1-10.1.5三维泰勒级数69
1-10常用级数、积分和积分变换69
1-10.1级数69
1-10.1.1泰勒级数69
1-10.1.2多变量泰勒级数69
1-10.1.4多变量马克劳林级数69
1-10.1.3马克劳林级数69
1-10.1.6傅立叶级数69
1-10.1.5三维泰勒级数69
1-10.1.4多变量马克劳林级数69
1-10.1.3马克劳林级数69
1-10.1.2多变量泰勒级数69
1-10.1.1泰勒级数69
1-10.1级数69
1-10常用级数、积分和积分变换69
1-10.1.7二重傅立叶级数70
1-10.1.7二重傅立叶级数70
1-10.1.8广义傅立叶级数71
1-10.1.8广义傅立叶级数71
1-10.1.9傅立叶-贝塞尔级数72
1-10.1.9傅立叶-贝塞尔级数72
1-10.1.10解析函数的级数展开73
1-10.1.10解析函数的级数展开73
1-10.3.1用级数表示的几种积分74
1-10.3常用积分74
1-10.2欧拉公式及其推论74
·罗朗级数展开·74
·泰勒级数展开·74
1-10.2欧拉公式及其推论74
1-10.3常用积分74
1-10.3.1用级数表示的几种积分74
·罗朗级数展开·74
·泰勒级数展开·74
·余弦积分·76
·正弦积分·76
·指数积分·76
·对数积分·76
·菲涅尔(Fresnel)积分·76
1-10.3.2含有贝塞尔函数的积分76
1-10.3.3椭圆积分76
·余概率积分(余误差函数)·76
·概率积分(误差函数)·76
1-10.3.2含有贝塞尔函数的积分76
·菲涅尔(Fresnel)积分·76
·对数积分·76
·指数积分·76
1-10.3.3椭圆积分76
·余弦积分·76
·正弦积分·76
·余概率积分(余误差函数)·76
·概率积分(误差函数)·76
1-10.3.4几个定积分公式77
·可化为椭圆积分的积分·77
·完全椭圆积分及其级数表示式·77
1-10.3.4几个定积分公式77
·可化为椭圆积分的积分·77
·完全椭圆积分及其级数表示式·77
1-10.4.1傅立叶变换78
1-10.4积分变换78
1-10.4.1傅立叶变换78
1-10.4积分变换78
1-10.4.2拉普拉斯变换79
·变换例表·79
·变换的性质·79
·变换公式·79
·变换公式·79
·变换的存在条件·79
·变换的性质·79
·变换例表·79
1-10.4.2拉普拉斯变换79
·变换的存在条件·79
1-10.4.3汉开尔变换82
·变换例表·82
·变换公式·82
·变换的存在条件·82
·变换的性质·82
·变换的主要公式表·82
·变换例表·82
·二维拉普拉斯变换公式·82
·变换公式·82
·变换的存在条件·82
·变换的性质·82
·变换的主要公式表·82
1-10.4.3汉开尔变换82
·二维拉普拉斯变换公式·82
2-1.1 电荷与电荷密度87
·变换公式·87
·变换例表·87
2.电磁场的基础知识87
2-1电磁场的物理量87
2-1.1 电荷与电荷密度87
2-1.2电流与电流密度87
2-1.2电流与电流密度87
2-1电磁场的物理量87
2.电磁场的基础知识87
·变换例表·87
·变换公式·87
2-1.3电场强度与磁通密度88
2-1.3电场强度与磁通密度88
2-1.5电通密度和磁场强度89
2-1.4电极化强度、磁化强度和磁极化强度89
2-1.4电极化强度、磁化强度和磁极化强度89
2-1.5电通密度和磁场强度89
2-1.6库仑场强、非库仑场强与电动势90
2-1.7力线90
2-1.6库仑场强、非库仑场强与电动势90
2-1.7力线90
2-1.8通量91
2-1.8通量91
2-1.9标位与矢位92
2-1.9标位与矢位92
2-1.11导体系统的电位系数、电容系数和部分电容93
2-1.10孤立导体的电容和电容器的电容93
2-1.11导体系统的电位系数、电容系数和部分电容93
2-1.10孤立导体的电容和电容器的电容93
2-1.12电阻与电导94
2-1.13磁链94
2-1.12电阻与电导94
2-1.13磁链94
2-1.14自感与互感95
2-1.14自感与互感95
2-1.15电磁能96
2-1.15电磁能96
2-1.16电磁能密度和坡印廷矢量97
2-1.17电磁场的应力张量97
2-1.16电磁能密度和坡印廷矢量97
2-1.17电磁场的应力张量97
2-1.18电场力与磁场力98
2-1.18电场力与磁场力98
2-1.19电磁场的动量和动量流99
2-2.1偶极子的场99
2-2典型问题的物理量公式99
2-2.1偶极子的场99
2-2典型问题的物理量公式99
2-1.19电磁场的动量和动量流99
2-2.2几种分布电荷的电场100
2-2.2几种分布电荷的电场100
2-2.3球形电荷的电场和电位101
2-2.3球形电荷的电场和电位101
2-2.4导体腔和导体平板内、外的电场和电位102
2-2.4导体腔和导体平板内、外的电场和电位102
2-2.5常见电容器中的电场和电位104
2-2.5常见电容器中的电场和电位104
2-2.6几种电流的磁标位和磁矢位105
2-2.6几种电流的磁标位和磁矢位105
2-2.7典型分布电流的磁场106
2-2.7典型分布电流的磁场106
2-2.8常见电容器和传输线的电容107
2-2.8常见电容器和传输线的电容107
2-2.9几种形状导线和传输线的电感109
2-2.9几种形状导线和传输线的电感109
2-2.10几种形状导线间的互感公式111
2-2.10几种形状导线间的互感公式111
2-2.11规则形状导体间的电导及埋地电阻114
2-2.11规则形状导体间的电导及埋地电阻114
2-2.12电容器中的电场力115
2-2.12电容器中的电场力115
2-2.13作用于表面S上单位面积的电场力116
2-2.13作用于表面S上单位面积的电场力116
2-2.14几种电流间的磁场力117
2-2.14几种电流间的磁场力117
2-3媒质的电磁特性118
2-3.1媒质的电特性分类118
2-3.2导电媒质的性质118
2-3.2.1导电媒质的分类118
2-3.2导电媒质的性质118
2-3.2.1导电媒质的分类118
2-3.1媒质的电特性分类118
2-3媒质的电磁特性118
2-3.2.2导体在电场中的性质119
2-3.2.2导体在电场中的性质119
2-3.2.4导体的电阻率ρ120
2-3.2.3导体的弛豫时间120
2-3.2.4导体的电阻率ρ120
2-3.2.3导体的弛豫时间120
·金属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122
2-3.3电介质的性质122
2-3.3.1电介质的分类122
2-3.3.1电介质的分类122
2-3.3电介质的性质122
·常用材料的电阻率表·122
·金属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122
·常用材料的电阻率表·122
2-3.3.2电介质的极化123
2-3.3.2电介质的极化123
2-3.3.3常见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P为1个大气压)124
2-3.3.3常见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P为1个大气压)124
2-3.3.4电介质的损耗125
2-3.3.5电介质的击穿125
·几种物质的电介质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125
·几种物质的电介质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125
2-3.3.5电介质的击穿125
2-3.3.4电介质的损耗125
·热击穿·127
·化学击穿·127
·化学击穿·127
·热击穿·127
·电击穿·127
·击穿强度·127
2-3.4磁介质的性质127
2-3.4.1磁介质的分类127
2-3.4.2抗磁质与顺磁质的磁化127
·电击穿·127
·击穿强度·127
2-3.4磁介质的性质127
2-3.4.1磁介质的分类127
2-3.4.2抗磁质与顺磁质的磁化127
2-3.4.4几种顺磁物质的常温磁化率128
2-3.4.5几种常用材料的相对磁导率128
2-3.4.3几种抗磁物质的常温磁化率128
2-3.4.4几种顺磁物质的常温磁化率128
2-3.4.3几种抗磁物质的常温磁化率128
2-3.4.5几种常用材料的相对磁导率128
2-3.4.6铁磁物质的磁化129
2-3.4.6铁磁物质的磁化129
2-3.4.7软磁和硬磁131
2-3.4.7软磁和硬磁131
·磁滞回线·131
·磁化曲线·131
·正常磁化曲线·131
·磁滞损耗·131
·磁滞损耗·131
·正常磁化曲线·131
·磁滞回线·131
·磁化曲线·131
2-3.5简谐电磁场中的媒质性质133
2-3.5.1媒质参数的复数表示133
2-3.4.9居里温度133
2-3.4.8磁能积133
·一些硬磁材料的某些性质·133
·一些软磁材料的某些性质·133
·软、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133
2-3.5.2相对复介电常数133
·软、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133
2-3.5.2相对复介电常数133
2-3.5.1媒质参数的复数表示133
2-3.5简谐电磁场中的媒质性质133
2-3.4.9居里温度133
2-3.4.8磁能积133
·一些硬磁材料的某些性质·133
·一些软磁材料的某些性质·133
2-3.5.3相对复介电常数的频率特性134
2-3.5.3相对复介电常数的频率特性134
·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ε′r和ε′r的频率特性曲线··常见媒质的σ/ωε与频率的关系·电介质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复介电常数表·2-3.5.4简谐电磁场中介质、半导体和导体的分类137
·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ε′r和ε′r的频率特性曲线··常见媒质的σ/ωε与频率的关系·电介质在不同频率下的相对复介电常数表·2-3.5.4简谐电磁场中介质、半导体和导体的分类137
2-3.6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和双各向异性媒质137
2-3.6.1备向同性媒质137
2-3.6.2各向异性媒质137
2-3.6.2各向异性媒质137
2-3.6.1备向同性媒质137
2-3.6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和双各向异性媒质137
·电各向异性媒质·139
·单轴媒质和双轴媒质·139
·旋电媒质·139
·旋磁媒质·139
2-3.6.3双各向异性媒质和双各向同性媒质139
2-4电磁场方程139
2-4.1静态场方程139
·磁各向异性媒质·139
·电各向异性媒质·139
2-3.6.3双各向异性媒质和双各向同性媒质139
·旋磁媒质·139
·旋电媒质·139
2-4电磁场方程139
2-4.1静态场方程139
·单轴媒质和双轴媒质·139
·磁各向异性媒质·139
2-4.2时变场方程140
2-4.2时变场方程140
2-4.3静态场的边界条件141
2-4.3.1静电场的边界条件141
2-4.3.2恒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141
2-4.3.2恒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141
2-4.3.1静电场的边界条件141
2-4.3静态场的边界条件141
2-4.3.3恒定磁场的边界条件142
2-4.3.3恒定磁场的边界条件142
2-4.4时变场的边界条件143
2-4.4时变场的边界条件143
2-4.5运动边界的边界条件144
2-4.6电磁场的辐射条件144
2-4.7结构方程144
2-4.6电磁场的辐射条件144
2-4.5运动边界的边界条件144
2-4.7结构方程144
2-4.8波动方程146
2-4.8波动方程146
2-4.9能量方程147
2-4.9能量方程147
2-5电磁场的定律和定理148
2-5.1基本实验定律148
2-4.10动量方程148
2-5电磁场的定律和定理148
2-5.1基本实验定律148
2-4.10动量方程148
2-5.2基本定理149
2-5.2基本定理149
2-5.4.1静态场的唯一性定理150
2-5.4唯一性定理150
2-5.4唯一性定理150
2-5.3叠加定理150
2-5.4.1静态场的唯一性定理150
2-5.3叠加定理150
2-5.5.1广义麦克斯韦方程151
2-5.5对偶定理(二重性原理)151
2-5.4.2时变场的唯一性定理151
2-5.4.2时变场的唯一性定理151
2-5.5.1广义麦克斯韦方程151
2-5.5对偶定理(二重性原理)151
2-5.5.2电流源与磁流源的等效152
2-5.5.2电流源与磁流源的等效152
2-5.5.4简谐场的电流源与磁流源的对偶方程153
2-5.5.3电流源与磁流源场方程中的对偶量153
2-5.5.3电流源与磁流源场方程中的对偶量153
2-5.5.4简谐场的电流源与磁流源的对偶方程153
2-5.6.1静电场的镜象原理154
2-5.6.1静电场的镜象原理154
2-5.6镜象原理154
2-5.5.5对偶定理及其应用举例154
2-5.5.5对偶定理及其应用举例154
2-5.6镜象原理154
2-5.6.2恒定磁场的镜象原理155
2-5.6.2恒定磁场的镜象原理155
2-5.6.3时变场的镜象原理156
2-5.6.3时变场的镜象原理156
2-5.7等效定理157
2-5.7等效定理157
2-5.8感应定理159
2-5.9洛仑兹互易定理159
2-5.8感应定理159
2-5.9洛仑兹互易定理159
2-5.10惠更斯原理160
2-5.10惠更斯原理160
2-5.11.2各种情况巴俾涅原理表161
2-5.11巴俾涅原理161
2-5.11.1 电流源和一个电屏及其互补磁屏情况下的巴俾涅原理161
2-5.11.2各种情况巴俾涅原理表161
2-5.11巴俾涅原理161
2-5.11.1 电流源和一个电屏及其互补磁屏情况下的巴俾涅原理161
2-6电磁场中的辅助函数163
2-6.1.1时变场的矢位与标位163
2-6.1矢位与标位163
2-6电磁场中的辅助函数163
2-6.1矢位与标位163
2-6.1.1时变场的矢位与标位163
·库仑规范下的矢位与标位·164
·均匀导电媒质中的磁矢位与电标位·2-6.1.2简谐场的矢位与标位164
·均匀导电媒质中的磁矢位与电标位·164
·洛仑兹规范下的矢位与标位·164
·均匀导电媒质中的磁矢位与电标位·164
·均匀导电媒质中的磁矢位与电标位·2-6.1.2简谐场的矢位与标位164
·库仑规范下的矢位与标位·164
·洛仑兹规范下的矢位与标位·164
·洛仑兹规范下的矢位与标位·166
2-6.2.1时变场的赫兹矢量位166
2-6.2赫兹矢量位166
·库仑规范下的矢位与标位·166
2-6.2.1时变场的赫兹矢量位166
·洛仑兹规范下的矢位与标位·166
·库仑规范下的矢位与标位·166
2-6.2赫兹矢量位166
·电性源的电赫兹矢量位与磁赫兹矢量位··磁性源的电赫兹矢量位与磁赫兹矢量位··均匀导电媒质中的电赫兹矢量位·167
·电性源的电赫兹矢量位与磁赫兹矢量位··磁性源的电赫兹矢量位与磁赫兹矢量位·2-6.2.2简谐场的赫兹矢量位167
·电性源的电赫兹矢量位与磁赫兹矢量位··磁性源的电赫兹矢量位与磁赫兹矢量位·2-6.2.2简谐场的赫兹矢量位167
·电性源的电赫兹矢量位与磁赫兹矢量位··磁性源的电赫兹矢量位与磁赫兹矢量位··均匀导电媒质中的电赫兹矢量位·167
2-6.3得拜(Debye)位168
2-6.3得拜(Debye)位168
2-6.3.1得拜位与赫兹矢量位及电磁场的关系169
2-6.3.2得拜位与矢位及电磁场的关系169
2-6.3.1得拜位与赫兹矢量位及电磁场的关系169
2-6.3.2得拜位与矢位及电磁场的关系169
2-6.4标量波函数170
2-6.4.1平面波函数170
2-6.4标量波函数170
2-6.4.1平面波函数170
2-6.4.3球面波函数171
2-6.4.2柱面波函数171
2-6.4.2柱面波函数171
2-6.4.3球面波函数171
2-6.5.1一般关系式172
2-6.5矢量波函数172
2-6.4.4波的变换172
2-6.4.4波的变换172
2-6.5矢量波函数172
2-6.5.1一般关系式172
2-6.6电磁场中常用的格林函数173
2-6.6.1各种常用方程的格林函数173
2-6.5.2表示式173
2-6.6.1各种常用方程的格林函数173
2-6.6电磁场中常用的格林函数173
2-6.5.2表示式173
2-6.6.3格林函数的分类174
2-6.6.2自由空间的格林函数174
2-6.6.3格林函数的分类174
2-6.6.2自由空间的格林函数174
·一维标量波动方程格林函数G(x,x′)的分类·?·并矢格林函数G(r,r′)的分类·2-6.6.4格林函数的对称性176
·一维标量波动方程格林函数G(x,x′)的分类·?·并矢格林函数G(r,r′)的分类·2-6.6.4格林函数的对称性176
·G(x,x′)的对称性·177
2-7.1洛仑兹变换177
2-7运动系统电磁场的变换177
·G(r,r′)的对称性·177
?177
·G(r,r′)的对称性·177
·G(x,x′)的对称性·177
?177
2-7.1洛仑兹变换177
2-7运动系统电磁场的变换177
2-7.2普通物理量的变换178
2-7.2普通物理量的变换178
2-7.3电磁场物理量的变换179
2-7.3电磁场物理量的变换179
2-7.4一级洛仑兹变换181
2-7.4一级洛仑兹变换181
2-7.5伽利略变换182
2-7.6结构矩阵的变换182
2-7.6.1一般变换式182
2-7.6结构矩阵的变换182
2-7.6.1一般变换式182
2-7.5伽利略变换182
2-7.6.2运动各向同性媒质的结构矩阵和结构方程183
2-7.6.3运动单轴媒质的结构矩阵183
2-7.6.3运动单轴媒质的结构矩阵183
2-7.6.2运动各向同性媒质的结构矩阵和结构方程183
2-7.7洛仑兹变换下的四维形式184
2-7.7.1时空变换的四维形式184
2-7.7洛仑兹变换下的四维形式184
2-7.7.1时空变换的四维形式184
2-7.7.2不变量185
2-7.7.3四维矢量185
2-7.7.3四维矢量185
2-7.7.2不变量185
2-7.7.4场方程的四维形式186
2-7.7.4场方程的四维形式186
2-8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187
2-8.1运动带电粒子的位与场公式187
2-8.1运动带电粒子的位与场公式187
2-8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187
2-8.2加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公式188
2-8.2加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公式188
2-8.4电子对电磁波的散射与吸收190
2-8.3电磁质量与辐射阻尼190
2-8.3.1 电子的电磁质量及经典半径190
2-8.3.2辐射阻尼190
2-8.4电子对电磁波的散射与吸收190
2-8.4.1电子散射190
2-8.4.1电子散射190
2-8.3.2辐射阻尼190
2-8.3.1 电子的电磁质量及经典半径190
2-8.3电磁质量与辐射阻尼190
2-8.4.2束缚电子的吸收191
2-8.4.2束缚电子的吸收191
3-1.1按波面形状分类195
3-1电磁波(简谱波)的分类195
3.电磁波195
3-1.1按波面形状分类195
3-1.2按波动特点分类195
3-1.2按波动特点分类195
3-1电磁波(简谱波)的分类195
3.电磁波195
3-2.1特性参量197
3-2.1特性参量197
3-1.3各类波的数学表示197
3-2平面波的传播特性197
3-2平面波的传播特性197
3-1.3各类波的数学表示197
3-2.2波矢量与射线矢量198
3-2.2波矢量与射线矢量198
3-2.3 K面、s面与色散曲线199
3-2.3 K面、s面与色散曲线199
3-3.2频段、波段的划分200
3-3.2.1频段、波段划分表200
3-3电磁波谱200
3-3.1电磁波的频谱表200
3-3.1电磁波的频谱表200
3-3电磁波谱200
3-3.2频段、波段的划分200
3-3.2.1频段、波段划分表200
3-3.2.3光的波长与频率表201
3-3.2.2微波波段划分表201
3-3.2.3光的波长与频率表201
3-4电磁波的极化201
3-3.2.2微波波段划分表201
3-4电磁波的极化201
3-4.1极化的分类202
3-4.1极化的分类202
3-4.3.1数学表示法203
3-4.3极化表示法203
3-4.2极化的分解与合成203
3-4.3.1数学表示法203
3-4.3极化表示法203
3-4.2极化的分解与合成203
3-4.3.2斯托克斯(Stokes)参数表示法204
3-4.3.2斯托克斯(Stokes)参数表示法204
3-4.3.4琼斯(Jones)矢量表示法205
3-4.3.3彭加勒(Poincare)球表示法205
3-4.3.3彭加勒(Poincare)球表示法205
3-4.3.4琼斯(Jones)矢量表示法205
3-4.4各种极化的极化参数表206
3-4.4各种极化的极化参数表206
3-4.5多色波的极化207
3-4.5多色波的极化207
3-5各向同性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08
3-5.1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08
3-5各向同性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08
3-5.1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08
3-5.2半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0
3-5.2半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0
3-5.3 良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1
3-5.3 良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1
3-5.4 良导体中的平面波212
3-5.4.1波的特性212
3-5.4 良导体中的平面波212
3-5.4.1波的特性212
3-5.4.2集肤深度及表面阻抗213
3-5.4.2集肤深度及表面阻抗213
·常见导体的集肤深度δ·215
·定义与表示式·215
·常见导体的集肤深度δ·215
·几种导体的表面电阻率·215
3-5.5各类媒质中波的传播特性比较表215
·定义与表示式·215
3-5.5各类媒质中波的传播特性比较表215
·几种导体的表面电阻率·215
3-6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6
3-6.1旋磁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6
3-6.1.2有耗旋磁媒质的张量磁导率216
3-6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6
3-6.1.2有耗旋磁媒质的张量磁导率216
3-6.1.1无耗旋磁媒质的张量磁导率216
3-6.1旋磁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6
3-6.1.1无耗旋磁媒质的张量磁导率216
3-6.1.3无耗旋磁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7
3-6.1.3无耗旋磁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17
3-6.1.4旋磁媒质中两种传播方向波的物理性质219
3-6.1.4旋磁媒质中两种传播方向波的物理性质219
3-6.2等离子体中的均匀平面波220
3-6.2.1等离子体的介电常数220
3-6.2等离子体中的均匀平面波220
3-6.2.1等离子体的介电常数220
3-6.2.2无耗磁化等离子体中的均匀平面波221
3-6.2.2无耗磁化等离子体中的均匀平面波221
3-6.2.3磁化等离子体中两种传播方向波的物理性质223
3-6.3.1波的一般性质223
3-6.3单轴媒质中的平面波223
3-6.2.3磁化等离子体中两种传播方向波的物理性质223
3-6.3.1波的一般性质223
3-6.3单轴媒质中的平面波223
3-6.3.2场矢量和极化225
3-7运动媒质中的平面波225
3-7.1KDB坐标系225
3-7.1.1坐标系的构成225
3-6.3.2场矢量和极化225
3-7.1.1坐标系的构成225
3-7.1KDB坐标系225
3-7运动媒质中的平面波225
3-7.1.2KDB坐标系与主坐标系的关系226
3-7.1.3KDB坐标系与主坐标系的比较226
3-7.1.3KDB坐标系与主坐标系的比较226
3-7.1.2KDB坐标系与主坐标系的关系226
3-7.2运动的各向同性媒质和运动的单轴媒质中的平面波227
3-7.2.1结构方程和结构参数227
3-7.2运动的各向同性媒质和运动的单轴媒质中的平面波227
3-7.2.1结构方程和结构参数227
3-7.2.2色散方程228
3-7.2.2色散方程228
3-7.2.3电磁波相速229
3-7.2.4运动媒质中平面波的电磁场229
3-7.2.3电磁波相速229
3-7.2.4运动媒质中平面波的电磁场229
3-7.2.5运动媒质的波面图及射线面图230
3-7.2.5运动媒质的波面图及射线面图230
·运动媒质的射线面图·232
3-8.1.1静止分界面上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232
3-8.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232
3-8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232
3-8.1.1静止分界面上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232
3-8.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232
3-8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232
·运动媒质的射线面图·232
·运动媒质的波面图·232
·运动媒质的波面图·232
3-8.1.2运动分界面上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233
3-8.2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233
3-8.1.2运动分界面上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233
3-8.2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233
3-8.3布鲁斯特角与临界角234
3-8.3布鲁斯特角与临界角234
3-8.4对非磁性(μr=1)理想介质分界面上的斜入射236
3-8.4对非磁性(μr=1)理想介质分界面上的斜入射236
3-8.5非磁性理想介质分界面上的全反射238
3-8.5非磁性理想介质分界面上的全反射238
3-8.6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239
3-8.6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239
3-8.7对半导电媒质分界面的斜入射240
3-8.7.1一般公式240
3-8.7.1一般公式240
3-8.7对半导电媒质分界面的斜入射240
3-8.7.2几种有耗媒质界面上反射系数曲线241
3-8.7.2几种有耗媒质界面上反射系数曲线241
3-8.8.1对理想介质和理想导体分界面的垂直入射244
3-8.8对界面的垂直入射244
3-8.8.1对理想介质和理想导体分界面的垂直入射244
3-8.8对界面的垂直入射244
3-8.8.2对导电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245
3-8.8.2对导电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245
3-8.9.1三层媒质对电磁波的反射246
3-8.9.1三层媒质对电磁波的反射246
3-8.9分层媒质对电磁波的反射246
3-8.9分层媒质对电磁波的反射246
3-8.10运动分界面对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247
3-8.9.2N层媒质对电磁波的反射247
3-8.10运动分界面对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247
3-8.9.2N层媒质对电磁波的反射247
3-9.1.1散射场与绕射场249
3-9.1一般概念249
3-9电磁波的散射和绕射249
3-9电磁波的散射和绕射249
3-9.1.1散射场与绕射场249
3-9.1一般概念249
3-9.1.2散射参数250
3-9.1.2散射参数250
3-9.2.1散射特性251
3-9.2理想导体圆柱对平面波的散射251
3-9.2理想导体圆柱对平面波的散射251
3-9.2.1散射特性251
3-9.2.2几种散射特性图252
3-9.2.2几种散射特性图252
3-9.4理想导体球对平面波的散射254
3-9.4.1散射特性254
·理想导体圆柱对E1沿轴向的垂直入射平面波的散射方向图··理想导体圆柱对H1沿轴向的垂直入射平面波的散射方向图··理想导电圆柱散射体上的面电流分布图··E1沿圆柱轴向的垂直入射平面波经理想导体圆柱散射后,沿入射方向的场分布图··散射截面与散射254
·理想导体圆柱对E1沿轴向的垂直入射平面波的散射方向图··理想导体圆柱对H1沿轴向的垂直入射平面波的散射方向图··理想导电圆柱散射体上的面电流分布图··E1沿圆柱轴向的垂直入射平面波经理想导体圆柱散射后,沿入射方向的场分布图··散射截面与散射254
3-9.4理想导体球对平面波的散射254
3-9.4.1散射特性254
3-9.4.2散射系数图表256
3-9.4.2散射系数图表256
3-9.5.1基尔霍夫绕射公式257
3-9.5孔、缝的电磁波绕射257
3-9.5.2绕射区域的划分257
3-9.5.1基尔霍夫绕射公式257
3-9.5孔、缝的电磁波绕射257
·散射系数数据表·257
·散射系数随ka的变化图·257
3-9.5.2绕射区域的划分257
·散射系数数据表·257
·散射系数随ka的变化图·257
3-9.5.3孔的夫琅和费绕射258
3-9.5.3孔的夫琅和费绕射258
3-10导行电磁波259
3-10.1传输线的结构图例259
3-10.2.1传输线波与均匀平面波的比较259
3-10.2 TEM波传输线259
3-10.1传输线的结构图例259
3-10.2.1传输线波与均匀平面波的比较259
3-10.2 TEM波传输线259
3-10导行电磁波259
3-10.2.2一些传输线的特性阻抗260
3-10.2.2一些传输线的特性阻抗260
3-10.2.3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261
3-10.2.3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261
·行波状态(无反射情况)·263
3-10.2.4有耗线与无耗线常用公式对比263
·行驻波状态(部分反射情况)·263
3-10.2.4有耗线与无耗线常用公式对比263
·行驻波状态(部分反射情况)·263
·驻波状态(全反射情况)·263
·驻波状态(全反射情况)·263
·行波状态(无反射情况)·263
3-10.3矩形波导264
3-10.3.1结构示意图与坐标系264
3-10.2.5阻抗圆图264
3-10.2.5阻抗圆图264
3-10.3.1结构示意图与坐标系264
3-10.3矩形波导264
3-10.3.2波导内的电磁场分布265
3-10.3.2波导内的电磁场分布265
·几种模式的电磁场结构图·267
·表示式·267
·几种模式的电磁场结构图·267
3-10.3.3传输特性267
3-10.3.4传输功率与衰减267
·表示式·267
3-10.3.4传输功率与衰减267
3-10.3.3传输特性267
3-10.3.5主模TE10的特性268
3-10.3.5主模TE10的特性268
3-10.4圆柱形波导270
3-10.4.1结构示意图与坐标系270
3-10.4.1结构示意图与坐标系270
3-10.4圆柱形波导270
3-10.4.2波导内的电磁场分布271
3-10.4.2波导内的电磁场分布271
·几种低阶模式的场结构图·272
·表示式·272
3-10.4.3传输特性272
3-10.4.3传输特性272
·几种低阶模式的场结构图·272
·表示式·272
3-10.4.4传输功率与衰减273
3-10.4.4传输功率与衰减273
3-10.4.5三种主要波型的工作特性274
3-10.4.5三种主要波型的工作特性274
3-10.5介质板波导275
3-10.5.1结构示意图及坐标系275
3-10.5介质板波导275
3-10.5.2电磁场分布及特性275
3-10.5.2电磁场分布及特性275
3-10.5.1结构示意图及坐标系275
3-11.1基本参数277
3-11空腔谐振器277
3-11.2矩形谐振腔277
3-11.2矩形谐振腔277
3-11.1基本参数277
3-11空腔谐振器277
3-11.3圆柱形谐振腔278
3-11.3圆柱形谐振腔278
3-12电磁波的辐射280
3-12.1电偶极子的辐射280
3-12.1电偶极子的辐射280
3-12电磁波的辐射280
3-12.2小电流环、磁偶极子及缝隙的辐射281
3-12.2小电流环、磁偶极子及缝隙的辐射281
3-12.3对称振子辐射282
3-12.3对称振子辐射282
3-12.4天线阵辐射283
3-12.4天线阵辐射283
4.电磁场的基本解法289
4-1.1分布型问题的解289
4-1.1.1静电场的解289
4-1.1.1静电场的解289
4-1静态场的常用解析法289
4-1.1分布型问题的解289
4-1静态场的常用解析法289
4.电磁场的基本解法289
4-1.2边值型问题的解法290
4-1.1.2恒定磁场的解290
4-1.2.1分离变量法290
4-1.1.2恒定磁场的解290
4-1.2边值型问题的解法290
4-1.2.1分离变量法290
4-1.2.2镜象法(包括电轴法)292
4-1.2.2镜象法(包括电轴法)292
4-1.2.3复变函数法300
4-1.2.3复变函数法300
·几种简单的变换——复位函数·302
·概述·302
·几种简单的变换——复位函数·302
·许瓦兹变换·302
4-2若干边值型规则问题的静态场解302
4-2.1板形问题302
·概述·302
·许瓦兹变换·302
4-2若干边值型规则问题的静态场解302
4-2.1板形问题302
4-2.2圆柱形问题308
4-2.2圆柱形问题308
4-2.3球形问题312
4-2.3球形问题312
4-3简谐场的几种常用解析法314
4-3简谐场的几种常用解析法314
4-3.1已知源分布的积分解314
4-3.1.2积分解的表示式314
4-3.1.1常见非齐次方程的积分解314
4-3.1已知源分布的积分解314
4-3.1.2积分解的表示式314
4-3.1.1常见非齐次方程的积分解314
4-3.1.3均匀、无耗、各向同性媒质中无源区的电磁场解316
4-3.1.3均匀、无耗、各向同性媒质中无源区的电磁场解316
4-3.2.1展开表示式317
4-3.2场的标量波函数展开317
4-3.2场的标量波函数展开317
4-3.2.1展开表示式317
4-3.2.2简单应用实例319
4-3.2.2简单应用实例319
4-3.3场的矢量波函数展开320
4-3.3.1直角矢量波函数及其正交性320
4-3.3.1直角矢量波函数及其正交性320
4-3.3场的矢量波函数展开320
4-3.3.2圆柱矢量波函数及其正交性322
4-3.3.2圆柱矢量波函数及其正交性322
4-3.3.4矢量波函数展开式323
4-3.3.4矢量波函数展开式323
4-3.3.3球矢量波函数及其正交性323
4-3.3.3球矢量波函数及其正交性323
4-3.3.5球面波展开法324
4-3.3.5球面波展开法324
4-4.1平面分界面附近各种偶极子的电磁场329
·低阶单元球面波的等效电流源·329
·低阶单元球面波的表示式·329
·一般概念和公式·329
4-4典型问题的电磁场解329
·一般概念和公式·329
·低阶单元球面波的表示式·329
·低阶单元球面波的等效电流源·329
4-4典型问题的电磁场解329
4-4.1平面分界面附近各种偶极子的电磁场329
(柱坐标系中ez分量)表示式·330
4-4.2导电圆柱、导电劈和导电球附近的偶极子辐射场330
·偶极子的分置图与纵向场分量330
(柱坐标系中ez分量)表示式·330
4-4.2导电圆柱、导电劈和导电球附近的偶极子辐射场330
·偶极子的分置图与纵向场分量330
4-4.3导电半平面附近的偶极子辐射场332
4-4.3.1场表示式332
4-4.3导电半平面附近的偶极子辐射场332
4-4.3.1场表示式332
4-4.3.2辐射方向图333
4-4.3.2辐射方向图333
·半平面前的纵向偶极子的辐射方向图··半平面前的水平偶极子的辐射方向图··半平面前的竖直偶极子的辐射方向图·4-4.4导电圆柱和导电劈附近线源的电磁场336
·半平面前的纵向偶极子的辐射方向图··半平面前的水平偶极子的辐射方向图··半平面前的竖直偶极子的辐射方向图·4-4.4导电圆柱和导电劈附近线源的电磁场336
4-4.5各种孔缝的辐射场339
4-4.5各种孔缝的辐射场339
4-5.1.2二维问题及差分差商342
4-5电磁场数值方法342
4-5.1有限差分法342
4-5.1.1方法概要342
4-5.1.1方法概要342
4-5.1有限差分法342
4-5.1.2二维问题及差分差商342
4-5电磁场数值方法342
4-5.1.3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的差分格式343
4-5.1.3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的差分格式343
·常见二维椭圆方程·343
·差分和差商·343
·差分和差商·343
·常见二维椭圆方程·343
·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域内差分格式··直角坐标系中拉普拉斯方程媒质边界的差分格式··直角坐标系中泊松方程媒质边界的差分格式·4-5.1.4迭代方法350
·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域内差分格式··直角坐标系中拉普拉斯方程媒质边界的差分格式··直角坐标系中泊松方程媒质边界的差分格式·4-5.1.4迭代方法350
4-5.1.5简单实例352
4-5.1.5简单实例352
·迭代法的收敛定理·352
·泊松方程的迭代公式·352
·各种迭代方法的比较·352
·迭代法的收敛定理·352
·各种迭代方法的比较·352
·泊松方程的迭代公式·352
4-5.1.6差分法计算框图353
4-5.1.6差分法计算框图353
4-5.2矩量法354
4-5.2.1方法概要354
4-5.2.1方法概要354
4-5.2矩量法354
4-5.2.2基函数,离散化过程355
·简单实例·355
·矩量法所求解的算子方程性质·355
4-5.2.2基函数,离散化过程355
·简单实例·355
·矩量法所求解的算子方程性质·355
4-5.2.4矩量法求导体电荷分布和静电电容357
4-5.2.3选配方式357
·常用的基函数·357
·分段基函数导数·357
4-5.2.3选配方式357
·分段基函数导数·357
·常用的基函数·357
4-5.2.4矩量法求导体电荷分布和静电电容357
4-5.2.5矩量法求解柱形导体电流和散射358
4-5.2.5矩量法求解柱形导体电流和散射358
4-5.2.6矩量法求解天线辐射359
4-5.2.6矩量法求解天线辐射359
4-5.3边界元法362
4-5.3.1方法概要362
4-5.3.2二维电磁位问题362
·求解细线天线的支配方程·362
·双位方程的矩量解·362
·双位方程的矩量解·362
4-5.3边界元法362
·求解细线天线的支配方程·362
4-5.3.1方法概要362
4-5.3.2二维电磁位问题362
·H和K的矩阵单元·366
·方法流图·366
·H和K的矩阵单元·366
4-5.3.3简单实例366
·方法流图·366
4-5.3.3简单实例366
4-5.3.4边界元法求TEM模传输线的特性阻抗367
4-5.3.4边界元法求TEM模传输线的特性阻抗367
4-5.3.5二维交变场的边界元法368
4-5.3.5二维交变场的边界元法368
4-5.3.6波导不连续性的边界元解369
4-5.3.6波导不连续性的边界元解369
4-5.3.7多媒质问题的边界元解370
4-5.3.7多媒质问题的边界元解370
4-5.4.1方法概要371
4-5.4.1方法概要371
4-5.3.8边界元法计算框图371
4-5.4有限元法371
4-5.4有限元法371
4-5.3.8边界元法计算框图371
4-5.4.2能量泛函372
4-5.4.3 Ritz法372
4-5.4.3 Ritz法372
4-5.4.2能量泛函372
4-5.4.4剖分结构373
4-5.4.4剖分结构373
4-5.4.5有限元自然坐标中{Ni}的积分375
·基本单元和形状函数·375
4-5.4.5有限元自然坐标中{Ni}的积分375
·常用基本单元的形状函数·375
·基本单元和形状函数·375
·常用基本单元的形状函数·375
4-5.4.6简单实例377
4-5.4.6简单实例377
4-5.4.7二维泊松方程的有限元法(Dirichlet问题)378
4-5.4.7二维泊松方程的有限元法(Dirichlet问题)378
4-5.4.8二维亥姆霍兹方程的有限元法380
4-5.4.8二维亥姆霍兹方程的有限元法380
4-5.4.9典型有限元法计算框图381
4-6算子方程381
4-6.1 一般表述381
4-6.1 一般表述381
4-6算子方程381
4-5.4.9典型有限元法计算框图381
4-6.2算子解的变分原理382
4-6.2算子解的变分原理382
4-6.4误差理论383
4-6.3加权余量思想383
4-6.4误差理论383
4-6.3加权余量思想383
附录385
A常用数据表385
附录385
A-1常用物理常数表385
A-1常用物理常数表385
A常用数据表385
A-3常用数学常数表386
A-2地球、太阳和月亮的一些数据表386
A-2地球、太阳和月亮的一些数据表386
A-3常用数学常数表386
B常用数学符号387
B-1几何符号387
B-2杂类符号387
B-2杂类符号387
B-1几何符号387
B常用数学符号387
B-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符号388
B-4三角函数和双曲函数符号388
B-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符号388
B-4三角函数和双曲函数符号388
B-6矢量与张量符号390
B-5矩阵符号390
B-5矩阵符号390
B-6矢量与张量符号390
B-7特殊函数符号392
B-7特殊函数符号392
C国际单位制(SI)和常用量的单位393
C-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393
C国际单位制(SI)和常用量的单位393
C-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393
C-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394
C-3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394
C-3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394
C-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394
C-4国际单位制(SI)词冠395
C-5电磁学中目前与SI并用的单位395
C-6常用的力学量和单位395
C-6常用的力学量和单位395
C-5电磁学中目前与SI并用的单位395
C-4国际单位制(SI)词冠395
C-7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396
C-7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396
C-8常用的三基本量高斯CGS方程系和四基本量有理化方程系对照表399
C-8常用的三基本量高斯CGS方程系和四基本量有理化方程系对照表399
C-9 由SI制换成高斯制的电磁学公式的换算规则400
C-9 由SI制换成高斯制的电磁学公式的换算规则400
D-2电荷和电流各种单位换算表401
D单位换算表401
D-1等效值简表401
D-1等效值简表401
D单位换算表401
D-2电荷和电流各种单位换算表401
D-3电位和电阻各种单位换算表402
D-4电容和电感各种单位换算表402
D-5 磁通量和磁场强度各种单位换算表402
D-5 磁通量和磁场强度各种单位换算表402
D-4电容和电感各种单位换算表402
D-3电位和电阻各种单位换算表402
D-6分贝换算表403
D-6.1分贝与比值的换算403
D-6.1分贝与比值的换算403
D-6分贝换算表403
D-6.2分贝毫瓦与瓦的换算405
D-6.2分贝毫瓦与瓦的换算405
主要参考文献406
主要参考文献406
热门推荐
- 216246.html
- 1222985.html
- 1514151.html
- 323091.html
- 286891.html
- 2282420.html
- 2412136.html
- 912758.html
- 2914483.html
- 2045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9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0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8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7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1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4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7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2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0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