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社会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社会学
  • 侯力,左伟清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31875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学的历史1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1

二、社会学发展简史5

第二节 社会学的性质15

一、社会学的对象及特点15

二、社会学的框架20

三、社会学的地位22

一、社会学的功能25

第三节 社会学的运用25

二、社会学在中国28

第二章 社会与文化32

第一节 社会与社会结构32

一、社会的涵义32

二、社会的特征36

三、社会的类型38

四、社会的功能42

五、社会结构43

第二节 文化的构成44

一、文化的概念45

二、文化的构成47

三、文化的特性53

四、文化的社会功能55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57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57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61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63

第一节 社会化的必要性63

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63

二、社会化的意义66

一、个体条件68

第二节 社会化的可能性68

二、社会条件70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73

一、社会化与文化传递73

二、社会化与个性形成75

三、社会化与角色培养76

第四节 社会化的过程81

一、少儿时期的社会化81

二、青年时期的社会化84

三、成年时期的社会化85

四、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特殊社会化86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89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89

第四章 社会群体89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91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92

第二节 初级群体95

一、初级群体的特征95

二、初级群体的功能96

三、当代社会初级群体的衰落及其社会影响97

第三节 家庭99

一、家庭的概念99

二、家庭的历史演变101

三、家庭的结构与类型103

四、家庭的功能105

五、当代中国家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06

第五章 社会组织112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112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113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114

三、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115

四、社会组织的功能120

第二节 组织目标122

一、什么是组织目标122

二、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123

三、组织手段125

第三节 组织结构126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126

二、组织内的正式结构127

三、组织内的非正式结构129

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组织结构130

五、组织的外部关系131

第四节 组织运行与组织管理132

一、组织运行的概念与流程132

二、组织管理的概念与基本职能133

三、组织管理理论135

四、组织管理方式137

五、组织管理中的官僚主义问题142

第六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44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144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144

二、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与标准150

三、社会分层的社会功能156

第二节 阶级与阶层159

一、社会的阶级和阶层159

二、阶层划分的基本方法160

三、我国现阶段阶级与阶层关系的变化160

第三节 社会流动163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163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164

三、影响和制约社会流动的原因165

四、社会流动的合理性及其意义167

第七章 社区169

第一节 社区概述169

一、社区的概念169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170

三、社区的分类与层次172

四、社区研究的意义174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区175

一、农村社区175

二、城市社区178

三、集镇社区180

第三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183

一、城市化183

二、城乡关系187

第四节 社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190

一、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的提出190

二、社区建设的内容与实践193

三、社区服务195

第八章 社会制度200

第一节 社会制度概述200

一、社会制度的概念200

二、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202

三、社会制度的特征203

四、社会制度的类型205

五、社会制度的功能206

第二节 经济制度206

第三节 政治制度208

一、政治制度的内涵208

二、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209

第四节 家庭、教育与宗教制度215

第五节 制度化与制度改革219

一、制度化219

二、制度改革219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221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221

第九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221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221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223

四、有计划的社会变迁225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227

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227

二、社会现代化的标志228

三、社会现代化的理论231

四、社会现代化的途径234

一、中国社会的变迁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36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变迁与现代化236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237

三、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239

第十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244

第一节 社会问题244

一、社会问题的涵义与特征244

二、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248

三、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问题254

第二节 社会控制262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与功能263

二、社会控制的手段266

三、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270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274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特点与功能274

一、社会保障的特点274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277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内容与形式284

一、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284

二、社会保障的模式289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和发展291

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291

二、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292

三、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295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发展趋势296

第四节 社会工作299

一、社会工作概述299

二、社会工作原理301

第十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05

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概述305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与特点305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307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流程309

四、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310

第二节 调查与资料收集的方法314

一、访谈法315

二、问卷法316

三、观察法320

四、文献法321

第三节 整理与研究资料的方法322

一、资料整理方法322

二、定量分析方法324

三、定性分析方法325

第四节 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的方法328

一、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328

二、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329

三、撰写调查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