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汉士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于迎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4751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1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秦汉士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秦朝的建立及与士人的尖锐冲突1
一 统一事业使秦国逐渐成为事功之士的重要选择1
二 士人在秦朝的不适感7
三 士人与专制政权的激烈冲突及“焚书坑儒”13
四 对“焚书坑儒”的舆论夸大23
五 士与秦朝矛盾的复杂性28
第二章 汉初社会由武向文的转化及诸侯—游士时代的真正结束33
一 汉初游士风盛及统治集团的普遍质木少文33
二 儒士对汉初社会政治的参与以及对君主用士的呼求41
三 游士风尚的渐趋式微50
四 对诸侯势力的全面抑夺55
第三章 士人文化思想在儒学基础上渐趋一统61
一 汉初黄老政治流行及儒学思想的抬头61
二 武帝对社会政治的新开启及儒学地位的上升69
三“儒术独尊”格局的确立75
四 儒学与社会政治现实之间关系的磨合80
第四章 选举制度的建立及士为社会政治所容纳与吸收87
一 西汉前期士人入仕门径的纷杂不一87
二 武帝使士人的仕进趋于规范化以及士与君关系的一些变化93
三 公卿大臣之养士与进士100
四 士人功名追求的现实性106
五 士与国家进一步结合及经明行修的士大夫标准的确立111
一 士人的学仕结合119
第五章 西汉后期社会的儒学化119
二 儒士的生活境遇及其精神价值126
三 儒学广泛的社会传播132
四 社会政治的士大夫化趋势139
五 以阴阳灾异学说为特色的社会政治批判146
六 儒术独尊意识的社会发展156
七 经术之士与事功之士的价值冲突160
八 儒、法相兼及以儒术为核心的思想整合171
第六章 士人在专制政治中所感受的压力及其作为出路的处世哲学180
一 专制政治的巩固及由此而来的对士人的约束180
二 士大夫的政治艰危188
三 在君本臣末的关系基础上皇帝与士大夫矛盾的必然性200
四 基于仕途失意的对屈原的新理解206
五 东方朔富于开启性的时代批判及朝隐的处世哲学214
六 扬雄的时势批判及其处世哲学和人生矛盾224
七 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的渐次流行235
第七章 王莽与士大夫的关系及西汉末年的士风247
一 西汉末年的社会衰乱247
二 士大夫的政治表现251
三 士大夫与权臣的关系以及王莽的崛起255
四 王莽与士的关系262
五 西汉晚期的清行高节之士270
六 士阶层的扩大及其社会交往的发展277
第八章 东汉社会进一步经术化及士人经行上的观念和实践284
一 刘秀及其功臣集团与汉初迥然不同的经学面貌284
二 东汉前期政治上层的充分经术化及学术活动288
三 社会经术化的深广程度296
四 学习观念和实践的益趋世俗化305
五 士大夫自我拘敛的道德实践314
六“孝”上升为士人百行之首321
七 士的其他主要社会人际关系及伦理328
八 经术对社会政治的影响越来越不容乐观338
九“道胜于事”的文化意识及士阶层内部的进一步融通342
十 图谶的兴盛及其与正统儒士的文化冲突353
第九章 东汉士大夫的政治处境和体验及其与社会政治势力的关系364
一 东汉初期的严刻吏治及士人入仕之途的日益拓宽364
二 对士人的荐拔和礼遇373
三 士人与各种社会政治势力的关系及士为国用的进一步明确378
四 士人的功名期待及为官任职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387
五 士人的政治被动性和对大一统专制政治的进一步适应390
六 德才之士的仕途困顿感以及对谗嫉的批判399
七 因仕事挫折而来的时命感伤407
八 士大夫对君臣和谐关系的憧憬及在现实的尊卑中对道义原则的持守412
第十章 东汉后期的政治衰坏与士大夫的推助和挽救418
一 士大夫对社会颓风败习的顺应和参与418
二 选官任职的虚滥不实和向社会人际关系的倾斜427
三 宗族力量的不断发展及士与宗教的结合435
四 世家大族对士人的影响440
五 朝廷的卖官鬻爵及商贾势力对社会政治的侵入444
六 在时势的衰乱中士大夫的政治抗争和顺从451
七 党锢之祸前的士大夫政治拯救458
第十一章 以党锢之祸为表征的汉末士大夫救世事业465
一 士的社会轻视与排斥465
二 士与宦官日益加剧的矛盾冲突468
三 士大夫社会的以言化救世运动476
四 党祸之前的士大夫救世悲剧482
五 党锢之祸与士大夫的政治慷慨488
六 党锢之祸与士林反响496
七 士大夫与宦官斗争的误区和局限501
八 士大夫救世护国活动的悲剧性终结507
第十二章 东汉中后期的不仕、隐逸之风及士人的人生安顿513
一 东汉前期士人的隐逸不仕513
二 儒术社会中的道家融渗以及退隐不仕的趋于日常化517
三 东汉后期不仕之士的有用与无用527
四 冯衍:在人生的严迫中不得己向隐逸出逃535
五 张衡:内在实现的归隐梦想542
六 蔡邕:在出处进退之间的难得其所548
七 不仕者的达生任性与崇道好仙556
第十三章 汉末士风的新变567
一 士的游动性和交游风盛567
二 交友之道和士友相结574
三 当今人际交往的与古不同579
四 建立在对人的深入认识基础上的人物评议潮流585
五 士风的浮华与时代的苦难598
主要征引书目609
后记612
热门推荐
- 3411706.html
- 2156391.html
- 3260389.html
- 1640844.html
- 3411174.html
- 2091766.html
- 1351417.html
- 3181081.html
- 1129781.html
- 1288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6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8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9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5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3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4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2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