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微生物学
  • 黄祖荫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0297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5

第一节 细菌5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5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7

三、细菌的群体形态和特征14

四、细菌的繁殖15

五、细菌的分类15

六、细菌的代表科或属18

七、细菌形态学检查法20

第二节 放线菌21

一、放线菌与人类生活及生产的关系21

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22

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22

四、放线菌的菌落特征23

五、放线菌的代表属23

第三节 立克次氏体、技原体、衣原体、蓝细菌24

一、立克次氏体24

二、枝原体24

三、衣原体25

四、蓝细菌25

第四节 酵母菌26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26

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26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27

四、酵母菌的菌落特征27

五、常见的酵母菌27

第五节 霉菌28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28

二、霉菌的菌落特征28

三、霉菌的繁殖方式29

四、常见的霉菌30

第六节 大型真菌32

一、蕈菌的形态特征32

二、常见的食用菌33

第七节 病毒34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35

二、病毒的增殖38

三、病毒的种类42

第二章 微生物的营养47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需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47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47

二、营养物质及功能47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9

一、光能自养型微生物49

二、光能异养型微生物49

三、化能自养型微生物49

四、化能异养型微生物49

第三节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50

一、单纯扩散50

二、促进扩散50

三、主动运输50

四、基团转位51

第四节 培养基51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51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51

第三章 微生物的生长53

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53

一、纯培养的概念和分离方法53

二、细菌的个体生长54

三、细菌的群体生长56

第二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理化因素58

一、温度59

二、PH值59

三、氧化—还原电位59

四、渗透压59

五、表面张力60

六、氧气60

第三节 抑菌、灭菌和化学治疗61

一、抑菌和灭菌的物理因素61

二、抑菌和灭菌的化学因素62

三、化学治疗剂对微生物的作用62

第四章 微生物代谢64

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中的酶64

一、氧化还原酶类64

二、水解酶类64

三、转移酶类64

四、裂合酶类64

五、异构酶类65

六、合成酶类65

第二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65

一、发酵作用65

二、呼吸作用68

三、无机物氧化70

四、光能转换71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72

一、淀粉的分解72

二、纤维素的水解72

三、果胶质的水解72

四、木素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分解73

五、含氮有机物的分解73

六、含硫、磷有机物的分解73

第四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74

一、多糖的合成74

二、蛋白质的合成74

三、脂肪酸的合成76

第五节 微生物的固氮作用76

一、固氮生物的种类76

二、根瘤菌和根瘤的形成77

三、生物固氮77

第六节 微生物代谢产物79

一、分解代谢产物79

二、合成代谢产物79

三、次生代谢产物79

第五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菌种选育81

第一节 微生物的突变81

一、基因突变及其主要特征81

二、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83

三、微生物突变体的主要类型85

第二节细菌的基因重组86

一、转化86

二、接合87

三、转导88

四、溶原转变89

第三节 诱变育种89

一、诱变育种的一般方法89

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92

第四节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93

一、菌种的退化93

二、退化菌种的复壮94

三、菌种的保藏94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态96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96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96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97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98

四、粮食和食品中的微生物99

五、正常人体及动、植物体上的微生物99

第二节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与污水的微生物处理99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99

二、污水的微生物处理102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物环境103

一、互生关系103

二、共生关系104

三、竞争关系104

四、拮抗关系105

五、寄生关系105

六、猎食关系105

第四节 微生物灾害及其防治106

一、微生物灾害的对象107

二、防止微生物灾害的杀菌剂107

第七章 微生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09

第一节 微生物肥料和农药109

一、根瘤菌肥料109

二、“五四〇六”菌肥109

三、微生物农药110

第二节 微生物饲料110

一、青贮饲料111

二、发酵饲料111

三、菌体蛋白饲料112

第三节 沼气发酵112

一、沼气发酵的微生物112

二、沼气发酵的条件112

三、沼气池及其管理113

第四节 饮料和食品酿造116

一、饮料116

二、食品酿造116

第五节 用微生物生产酶117

第八章 传染与免疫118

第一节 细菌性传染118

一、细菌性传染机制118

二、环境因素对细菌性传染的影响119

第二节 抗原120

一、抗原的性质和种类120

二、微生物的抗原物质122

第三节 非特异性免疫123

一、免疫屏障123

二、吞噬作用124

三、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抗微生物物质124

第四节 特异性免疫127

一、特异性免疫的概念127

二、特异性免疫的组织学基础127

三、抗体与体液免疫131

四、细胞免疫134

五、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135

六、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小结135

第五节 变态反应136

一、变态反应的概念136

二、变态反应的分类136

第六节 免疫学知识的应用138

一、血清学反应138

二、免疫学防治141

第九章 微生物学实验144

实验一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144

实验二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细菌形态、运动性的观察146

实验三 简单染色法及革兰氏染色法148

实验四 放线菌形态观察149

实验五 酵母细胞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染色鉴别150

实验六 霉菌的形态观察152

实验七 芽孢染色法153

实验八 荚膜染色法154

实验九 鞭毛染色法155

实验十 细胞壁染色法157

实验十一 伴孢晶体染色法158

实验十二 核染色法158

实验十三 显微镜测微技术159

实验十四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160

实验十五 细菌菌落制片162

实验十六 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63

实验十七 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法164

实验十八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化反应试验165

实验十九 水的细菌学检查170

实验二十 菌种保藏174

实验二十一 昆虫病毒的培养176

实验二十二 抗原与抗体的制备177

实验二十三 凝集反应179

附录182

一、常用玻璃器皿名称规格182

二、洗涤液配方184

三、细菌过滤器种类规格及清洗方法184

四、培养基配方186

五、用过的琼脂回收法191

六、染色液192

七、筛目、筛号与筛孔内径的关系(表—1)193

八、乙醇稀释(表—2)194

九、常用消毒剂和杀菌剂194

十、缓冲液195

十一、饱和水汽压力与温度关系198

十二、灭菌压力与灭菌器内温度关系1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