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占萍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20847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学校-教育政策-研究-中国-清后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1
(一)教育政策的社会学意义1
(二)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2
(三)进行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6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9
(一)基础史料的搜集和整理10
(二)清末《奏定学堂章程》有关研究的评述11
三、研究方法18
(一)坚持科学人文主义原则19
(二)运用学科分析方法19
(三)综合运用研究方法20
第一章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的历史条件22
第一节 中国近代学校教育溯源22
一、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概况23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23
(二)以选士制度为核心的目标导向29
二、晚清开明改革派论中西教育的差距32
(一)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34
(二)设计近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目标35
(三)建立新教育制度的构想36
第二节 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的近代转型38
一、西方传教士东来38
(一)开办教会学校39
(二)探讨中国学制的出路42
二、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的酝酿45
(一)洋务教育的实践46
(二)洋务教育的反思50
第三节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问题的形成55
一、学校教育问题进入公众舆论视野55
(一)早期改良派的倡导56
(二)维新派的活动与力量58
(三)各级各类学堂的兴办61
二、学校教育问题纳入政府议程62
(一)政府职能的扩大62
(二)书院改学堂67
(三)《京师大学堂章程》的出台69
第二章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的制定74
第一节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厘定74
一、清末学校教育政策产生的教育背景74
(一)庚子兴学75
(二)新教育发展中的困惑77
(三)学校教育政策议程的确立80
二、仿效日本近代学校教育政策82
(一)留学日本与日本学务考察82
(二)有关教育政策方案的议论85
三、《钦定学堂章程》87
四、《奏定学堂章程》90
(一)教育决策者的协作90
(二)教育官员的抉择94
第二节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的增订98
一、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增订的背景98
(一)立宪运动对学校教育的影响98
(二)教育行政决策力量的强化102
二、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修补103
(一)女子教育章程的增补103
(二)学校教育政策的变通109
第三节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制定的评价113
一、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思考113
(一)学校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114
(二)学校教育政策方案抉择的过程115
二、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内容的分析116
(一)开启近代新教育的步伐117
(二)实施学校教学管理120
(三)推行学校常规管理122
三、以日本近代教育政策为参照的比较分析123
(一)学校教育政策决策人员的差距124
(二)学校教育政策中政治意识的体现127
第三章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的推行130
第一节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初步推广130
一、设立学务处与兴学活动的倡导131
二、各地兴学活动方兴未艾137
(一)督抚向学137
(二)各省兴学141
第二节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实施的重大举措144
一、废科举144
二、建学部150
(一)明确教育行政管理权限151
(二)规范学校教育行政体制152
第三节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全面实施154
一、学部推行新教育的规划与实践154
(一)颁行教育宗旨154
(二)设计教育实施方案156
(三)教育实践中的指挥与协调161
(四)教育督导与管理164
二、各省的兴学实践活动167
(一)完善地方教育组织167
(二)全方位办学170
(三)实施兴学的个案举例176
(四)小学教育的辅助措施177
第四节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推行的评价183
一、创设学校教育政策规范的实施程序183
(一)推行学校教育政策的主体183
(二)推行学校教育政策的步骤184
(三)推行学校教育政策的手段187
二、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推行结果的分析188
(一)学校教育数量方面的区域性分布189
(二)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196
第四章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推行的区域案例分标205
第一节 直隶省学校教育政策的实施205
一、学校教育政策的实施准备205
(一)传统教育概述205
(二)近代学校教育的推行者206
二、学校教育政策实施概况208
(一)大力劝学208
(二)倾力办学215
(三)普及教育217
(四)改进提高221
(五)硕果累累224
第二节 湖北省学校教育政策的实施228
一、学校教育政策的实施准备228
(一)传统教育概述228
(二)近代学校教育的推行者229
二、学校教育政策实施概况231
(一)健全学务组织231
(二)实验推广233
(三)加强礼仪规范教育241
(四)继续推进243
第三节 直隶省与湖北省学校教育政策推行的比较分析246
一、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政策推行的决定性因素246
二、袁世凯与张之洞的教育政策推行模式比较248
(一)同路:相同的政策推行之途249
(二)异径:不同的政策推行路径251
第五章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与社会发展256
第一节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社会功能256
一、政治功能257
二、经济功能262
三、文化功能267
(一)文化传递与传播功能269
(二)文化创造功能270
第二节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与利益冲突273
一、利益冲突273
二、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实施中的利益冲突275
(一)显性的利益冲突276
(二)隐性的利益冲突280
第三节 责任政府的建立285
一、责任政府的产生285
二、清末学校教育政策与责任政府287
(一)责任政府与教育民生意识287
(二)责任政府与行政组织体制290
(三)责任政府与学校教育的责任能力293
第四节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历史反思296
一、中国近代教育政策史的开端296
(一)规范的学校教育政策制定过程296
(二)学校教育政策推行过程的重要性298
二、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现实启迪299
(一)提升责任能力,保障学校教育政策过程的推进299
(二)加强行政组织体制建设,高效地进行学校教育政策实践300
参考文献305
后记315
热门推荐
- 446596.html
- 3378194.html
- 1031708.html
- 1286994.html
- 1320834.html
- 100371.html
- 1245604.html
- 759189.html
- 447998.html
- 3099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3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0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6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4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5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1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9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5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