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岭南历史人文地理 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岭南历史人文地理 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
  • 司徒尚纪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1817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岭南历史人文地理 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岭南汉民系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1

一、相对封闭和开放的地理区位3

二、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与资源4

三、土著居民及其历史作用5

四、相对安定、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6

五、移民方式及其分布8

六、岭南地理环境内部差异11

第二章 岭南汉民系的形成、发展和变迁14

第一节 汉民系的划分与地理分布14

第二节 汉民系形成的比较17

一、广府、客家、福佬系族源18

二、广府系定型于唐宋22

三、客家系形成于宋元30

四、福佬系形成于唐宋36

第三节 汉民系的发展和变迁40

一、明清以来广府系鼎盛40

二、明清客家系大迁移44

三、宋元以来福佬系迁移琼雷及海外49

第三章 岭南汉民系地区历史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63

第一节 历史生态环境比较63

一、广府系地区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与变迁64

二、客家系地区山区生态环境与变迁68

三、福佬系地区临海生态环境与变迁72

第二节 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比较78

一、宋元以前广府系地区传统农业土地利用78

二、宋元广府系地区平原低地围垦高潮84

三、明清广府系地区商品农业兴盛88

四、广府系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98

五、客家系地区以梯田为主的农业土地利用103

六、客家系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114

七、宋元以来福佬系在潮汕地区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和发展120

八、福佬系在琼雷地区热作农业土地利用128

九、海洋开发在福佬系地区的特殊地位133

第四章 岭南汉民系地区城镇与交通网络历史发展与分布151

第一节 城镇体系和城镇特色比较151

一、历史早期政区中心型城镇在广府系地区勃兴152

二、宋元建制城镇的产生与分布157

三、明清商业城市和圩镇在广府系地区隆盛166

四、港澳崛起及其城市特色179

五、传统农业社会下的客家系地区城镇182

六、福佬系地区港市型城镇186

第二节 交通网络和分布格局比较192

一、历史早期树枝状交通线在广府系、客家系地区开辟192

二、秦汉以来海上交通在广府系、福佬系地区兴盛199

三、元明以来以广州为中心的河运发展202

四、近代新式交通在广府系、福佬系地区兴起205

第五章 岭南汉民系地区聚落与建筑文化地理比较220

第一节 聚落选址布局比较220

一、广府系地区历史建筑蠡测220

二、形式多样的广府系聚落选址223

三、山区客家系聚落与风水选址232

四、临海环境下的福佬系聚落235

第二节 建筑文化地理比较238

一、广府系风格多样的建筑文化238

二、风格独特的客家屋式243

三、精巧的潮汕民居246

四、热带临海条件下的琼雷地区建筑文化249

第六章 岭南汉民系方言地理比较255

第一节 方言形成历史比较255

一、粤方言形成于唐,定型于宋255

二、客家方言形成于宋末元初256

三、闽南方言形成于唐宋257

第二节 方言文化内涵比较258

一、粤方言多元文化层次258

二、发达的商品经济与粤方言260

三、浓重中原文化内涵的客家方言261

四、反映自然经济为主的客家方言262

五、突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内涵的闽南方言262

第三节 方言地名特色比较263

一、古越语在粤方言地名中的特殊地位263

二、蓝色文化地名在粤方言地名中占优势267

三、商业文化地名在广府系地区至为触目269

四、特殊的客家方言地名反映山区地理环境269

五、畲地名集群表示客家地区游耕和梯田文化271

六、矿冶地名反映客家系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兴盛272

七、厝聚落地名反映福佬系地区移民文化273

八、海洋文化地名在闽南方言中的地位274

第七章 岭南汉民系风俗文化地理比较277

第一节 风俗历史渊源比较278

一、广府系保留古越人大量古风遗俗278

二、客家系继承中原风俗及其变异281

三、福佬系风俗与闽风俗同源282

第二节 风俗文化内涵比较283

一、神灵崇拜283

1.广府系多神崇拜并存283

2.客家系突出祖宗神和功名神崇拜289

3.福佬系重海神和其他自然神崇拜291

4.狗崇拜在福佬系、客家系中的特殊地位298

二、饮食风俗300

1.广府系品类繁多的饮食风俗300

2.客家系浓重厚味的饮食风俗303

3.福佬系以海产品为主的饮食风俗304

4.特殊的潮汕功夫茶305

三、丧葬风俗307

1.广府系流行多种葬法307

2.客家系特别盛行二次葬310

3.福佬系葬法地区差异大312

四、社会风气313

1.广府系重商313

2.客家系重教314

3.客家妇女的特殊地位315

4.福佬系坚强的内聚力318

第八章 岭南汉民系宗教地理比较325

第一节 宗教在各民系的传播历史325

一、广府系地区为外来宗教首途之区325

二、宗教传入客家系地区相对较晚329

三、宗教在福佬系地区传播历史悠久332

第二节 宗教在各民系地区分布比较336

一、广府系地区为各类宗教在岭南荟萃之区336

二、港澳是中西宗教在我国最大的中心城市347

三、西方宗教在客家系地区后来居上353

四、福佬系地区发展为宗教在岭南分布最集中之地356

第三节 宗教文化特色在各民系区域比较359

一、佛乐在广府系和福佬系地区差异359

二、潮州成为佛教在岭南的教育基地361

三、诸神空间共存在潮汕比其他地区明显362

四、佛教在客家系地区从神圣空间到世俗空间364

第九章 岭南汉民系文化圈接触和文化整合369

第一节 广府文化圈与客家文化圈接触369

一、锋面接触371

二、外缘接触372

三、内缘接触373

四、外缘切线接触374

第二节 广府文化圈与福佬文化圈接触376

一、锋面接触376

二、外缘接触376

第三节 客家文化圈与福佬文化圈接触377

一、锋面接触378

二、环形接触379

三、切线接触379

第四节 民系区域文化整合379

一、可视文化景观趋同380

二、语言差异减少384

三、风俗文化趋近386

四、人才区域互补388

五、文化整合创新390

六、乡土观念趋于淡化392

第十章 建立岭南汉民系人文地理新格局397

第一节 民系历史人文地理格局评估397

一、民系历史人文地理格局总体特征398

二、正面历史效应399

三、负面历史效应402

第二节 建立民系人文地理新格局的意义406

一、历史经验的启示407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民系区域优势互补409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410

第三节 建立民系人文地理新格局的对策与措施412

一、保持民系文化特色,淡化民系界线412

二、完善沟通各民系地区的交通信息网络413

三、大力推广普通话,克服语言和心理障碍414

四、移风易俗,改造环境415

五、提高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15

六、加强建设民系文化特色的中心城市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