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方言地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项梦冰,曹晖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681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文艺理论-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方言地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什么是方言和方言学1
1.2 方言地理学的兴起2
1.3 汉语方言学的产生及其学术传统4
1.4 方言地理学和方言地图的介绍、探索10
1.4.1 外文著作的引进、翻译和评论10
1.4.2 方言地理学和汉语方言地理学的介绍、探索14
1.4.3 方言地图的介绍和探索18
1.5 汉语方言地理学的实践21
第二章 方言地图39
2.1 方言地图的形式39
2.2 方言地图的布点44
2.3 方言地图的绘制48
第三章 语言特征的地理分布类型及同言线理论53
3.1 语言特征的地理分布类型53
3.1.1 语言特征的地理分布类型53
3.1.2 非连续分布的常见成因54
3.1.3 Matteo Bàrtoli的“区域模式”假设58
3.2 同言线理论61
3.2.1 什么是同言线61
3.2.2 同言线的两种画法62
3.2.3 同言线作用于方言分布区域的方式62
3.2.4 同言线和语言特征分布的关系63
3.2.5 同言线的类型65
3.2.6 同言线之间的空间关系66
3.2.7 同言线束66
3.2.8 同言线或同言线束的等级69
3.2.9 同言线的地理和文化关联73
3.3 创新与存古78
3.3.1 区分创新与存古以及共同创新和平行创新是保证同言线能正确区分方言类别的基本前提78
3.3.2 创新特征与存古特征在方言分类中的效能100
3.4 方言分类的模型101
第四章 汉语方言分区图102
4.1 最早的汉语方言分区图102
4.2 《申报地图》中的语言区域图106
4.3 高教教材中的汉语方言区示意图108
4.4 百科全书及学术著作中的汉语方言分区图111
4.5 《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的汉语方言地图111
4.6 官话分区图113
4.7 台湾省的语言方言地图114
第五章 专题研究116
5.1 汉语方言的宏观分区116
5.1.1 南北对立及官话的定义116
5.1.2 晋语的地位120
5.1.3 南方方言的分区121
5.1.4 客赣方言的分合125
5.1.5 徽州方言的归属139
5.1.6 平话的归属141
5.1.7 汉语方言分区的一般原则144
5.2 汉语方言的微观分区159
5.2.1 粤语的第一层下位划分159
5.2.2 客家话中心区的第一层下位划分160
5.2.3 客家话惠州片问题160
5.3 从古微母字今读看粤语对客家话的影响175
5.4 闽西客话“寅”字的读音183
本书的语料出处190
参考文献191
后记201
方言地图目录207
图1-01 扬雄《方言》地名并引次数图207
图1-02 六朝诗文用韵中所考见的鱼虞两韵方音分合趋势图208
图1-03 “入声-k,-t,-p分布现状图”示意209
图1-04 湖北方言分区图210
图1-05 湖北方言地图第九图211
图1-06 关中方言地图第九图212
图1-07 关中方言综合地图213
图1-08 湖南方言地图第三十三图214
图1-09 大同方言地图:构成“弘州线”的同言线215
图1-10 大同方言地图:啄木鸟216
图1-11 宣化方言地图(蝴蝶)217
图1-12 宣化方言地图(蝴蝶)218
图1-13 澎湖方言地图219
图1-14 苏州方言地图(“雷”与“来”的韵母是否相同)220
图1-15 用GWBASIC程序绘制的陕北方言地图221
图1-16 昌黎方言地图综合图222
图1-17 北京官话分布图223
图1-18 北京市及附近地区“爱安藕恶”四字的声母224
图1-19 浦城县内南北两片方言同语线图225
图1-20 吴语未然体反复问句句型地理分布图226
图1-21 “锅”各种说法的分布227
图1-22 母鸡:性别成分的位置228
图2-01 全国45处汉语方言的归类229
图2-02 全国45处汉语方言“下雨”的说法230
图2-03 全国45处汉语方言分不分尖团的情况231
图2-04 同言线示例图232
图2-05 官话方言分区图233
图2-06 点状分布和同言线的结合234
图2-07 点状分布、同言线和方言区面状分布的结合235
图2-08 汉语方言古微母字今读双唇音的计量分布236
图2-09 汉语方言古微母字今读双唇音的计量分布237
图2-10 汉语方言古微母字存古的高程模拟图238
图2-11 苏南和上海吴语方音间距地图239
图2-12 方言间距分区示意图240
图2-13 湖南东北部地点方言接近率图241
图2-14 以百分比计算的语言距离242
图2-15 表示方言亲疏关系的聚类树图243
图2-16 全国44处汉语方言“五”字的读音(A图)244
图2-17 全国44处汉语方言“五”字的读音(B图)245
图2-18 全国44处汉语方言“五”字的读音(C图)246
图2-19 全国44处汉语方言“五”字的读音(D图)247
图2-20 粤语和平话“五”字的读音类型248
图2-21 32开幅面的全国布点效果(a)249
图2-22 32开幅面的全国布点效果(b)250
图2-23 32开幅面的湖北省布点效果251
图2-24 汉语方言调查用基础地图252
图2-25 连城县地理区域划分图253
图2-26 连城政区与方言254
图2-27 连城地势与方言255
图2-28 苗栗卓兰镇“猪血”的叫法256
图2-29 平度方言地图257
图2-30 连城县方言分区258
图2-31 闽西客家话“猪”字的声母259
图2-32 浦城县内方言字音比较例图260
图2-33 用WINDOWS的画图工具加工后的图2-32261
图3-01 语言特征的分布类型262
图3-02 语言特征的分布类型262
图3-03 众星拱月式的分布263
图3-04 放、网两字带i介音的分布264
图3-05 客家话、粤语、闽语nl不分的分布265
图3-06 客家话古来母字今读t的渐变符号分类图266
图3-07 江西方言来母细音字读法的分布267
图3-08 侧翼区域模式示意图268
图3-09 同言线的两种画法269
图3-10 同言线作用于域的两种方式270
图3-11 同言线和语言特征分布的关系271
图3-12 同言线的基本空间关系271
图3-13 不同空间关系的组合272
图3-14 重合的同言线画成平行线的实际例子273
图3-15 横贯法国的同言线束274
图3-16 纵贯英格兰南部的同言线束275
图3-17 以非敷奉母保留重唇读法绘制的规律同言线276
图3-18 “斧”字同言线(辖例同言线)277
图3-19 “妇”字同言线(辖例同言线)278
图3-20 “粪”字同言线(辖例同言线)279
图3-21 规律同言线和辖例同言线的综合280
图3-22 著名的莱茵扇281
图3-23 贵州省方言分片和历史政区关系图282
图3-24 贵州省汉语方言分区图(1998)283
图3-25 上海、苏南吴语四种语音特征分界线284
图3-26 “茶”字声母读音特征图285
图3-27 赣语次清化浊分布示意图285
图4-01 中国语言区域分划图286
图4-02 《申报地图》之语言区域图(1933)287
图4-03 语言区域图(1933)之东南部分288
图4-04 《申报地图》之语言区域图(1948)289
图4-05 汉语方言区示意图A种290
图4-06 汉语方言区示意图B种291
图4-07 汉语方言区示意图B种292
图4-08 用蜡版油印的汉语方言分布区域示意图之一293
图4-09 用蜡版油印的汉语方言分布区域示意图之二294
图4-10 抽象的汉语方言分布区域示意图295
图4-11 汉语方言区示意图(百科全书版)296
图4-12 汉语主要方言的分布区域297
图4-13 汉语方言区域图(Chinese dialect areas)298
图4-14 《中国语言地图集》B1示意图299
图4-15 《中国语言地图集》B2示意图300
图4-16 《中国语言地图集》B3示意图301
图4-17 《中国语言地图集》B4示意图302
图4-18 《中国语言地图集》B5示意图303
图4-19 《中国语言地图集》B6示意图304
图4-20 《中国语言地图集》B7示意图305
图4-21 《中国语言地图集》B9示意图306
图4-22 《中国语言地图集》B10示意图之一307
图4-23 《中国语言地图集》B10示意图之二308
图4-24 《中国语言地图集》B11示意图309
图4-25 《中国语言地图集》B12示意图310
图4-26 《中国语言地图集》B13示意图之一311
图4-27 《中国语言地图集》B13示意图二312
图4-28 《中国语言地图集》B14示意图之一313
图4-29 《中国语言地图集》B14示意图之二314
图4-30 《中国语言地图集》B14示意图之三315
图4-31 《中国语言地图集》B14示意图之四316
图4-32 《中国语言地图集》B14示意图之五317
图4-33 《中国语言地图集》B15示意图318
图4-34 汉语官话方言分布简图319
图4-35 普通话基础方言分区示意图(1996)320
图4-36 汉语北方方言分区图(刘勋宁1998)321
图4-37 台湾语言分布图(1907)322
图4-38 台湾居民语言分布图(1972)323
图4-39 台湾各县市闽南话、客家话分布图324
图4-40 台湾语言方言分区图(洪惟仁2002)325
图4-41 台湾语言方言分区图(洪惟仁2004)326
图5-01 古微母字的今读所体现的南北对立327
图5-02 东南方言古微母字今读重唇的百分比328
图5-03 古日母字的今读所体现的南北对立329
图5-04 “五”字所体现的南北对立330
图5-05 有入声的官话方言331
图5-06 山西方言古微母字的今读表现332
图5-07 山西方言古日母字的今读表现333
图5-08 山西方言“五”字的读音表现334
图5-09 区分南北的古微母字今读同言线335
图5-10 汉语方言的分组336
图5-11 “桌”读t-,d-同言线337
图5-12 “大”不送气、“头”送气同言线338
图5-13 “齿”读kh-h-x-同言线339
图5-14 闽语中心区示意图340
图5-15 客家话中心区示意图341
图5-16 塞音、塞擦音三分同言线342
图5-17 “打”读德冷切同言线343
图5-18 吴语中心区示意图344
图5-19 以80%为标准画的古微母字同言线345
图5-20 以11%为标准画的古非敷奉母字同言线346
图5-21 “头弟大毒”声母同言线347
图5-22 客赣方言古全浊上字今读阴平的计量分布348
图5-23 客赣方言古次浊上字今读阴平的计量分布349
图5-24 客家话次浊上归阴平不明显的方言350
图5-25 具有阳上调的赣语351
图5-26 阳上调在吴语、徽语中的分布352
图5-27 平话、粤语古微母字的存古表现353
图5-28 平话、粤语古浊上字的今读表现354
图5-29 平话、粤语古非敷奉母字的创新表现355
图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平话、西南官话的分布356
图5-31 忽略负同言线原则模型图357
图5-32 粤语古日母字的今读计量分布358
图5-33 弱势方言的逾越扩展原则模型图359
图5-34 客家话中心区的下位划分360
图5-35 客家话古微母字今读m-的分类361
图5-36 粤语古微母字今读m-的分类362
图5-37 客家话、粤语古微母字今读m-的分类363
图5-38 “寅”读以脂切在客、闽、赣、粤诸方言中的分布364
图5-39 “寅”读以脂切在闽西地区的分布365
热门推荐
- 1746385.html
- 280584.html
- 597660.html
- 1291880.html
- 3784444.html
- 450188.html
- 2286934.html
- 1156653.html
- 1145130.html
- 2322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3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5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7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7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9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7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