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版
  • 耿骞,韩圣龙,傅湘玲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2686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信息系统-系统分析-高等学校-教材;信息系统-系统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系统概要1

1.1 信息与信息资源开发1

1.1.1 信息的内涵及特征1

1.1.2 信息化及其意义2

1.1.3 信息资源开发3

1.2 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类型4

1.2.1 信息系统的功能4

1.2.2 信息系统的类型5

1.3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7

1.3.1 信息系统的组成7

1.3.2 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8

1.4 信息系统开发12

1.4.1 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13

1.4.2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15

1.4.3 系统开发的过程模型17

1.4.4 系统开发的方法23

1.4.5 开发工具与环境28

本章小结32

习题33

第2章 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35

2.1 管理信息系统35

2.1.1 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35

2.1.2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38

2.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41

2.1.4 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43

2.2 决策支持系统49

2.2.1 决策支持及相关概念49

2.2.2 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54

2.2.3 模型管理技术57

2.2.4 其他决策支持技术58

2.3 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62

2.3.1 数据仓库的概念与特点62

2.3.2 多维模型和体系结构63

2.3.3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操作67

2.3.4 数据集市70

2.4 专家系统70

2.4.1 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70

2.4.2 专家系统的结构71

2.4.3 知识表示与机器推理74

2.5 办公自动化系统82

2.5.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82

2.5.2 工作流管理与工作流管理系统86

2.6 电子商务系统90

2.6.1 电子商务概述90

2.6.2 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91

2.6.3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95

2.6.4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100

本章小结101

习题102

第3章 信息系统规划与业务流程重组104

3.1 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步骤104

3.1.1 ISP的主要内容框架105

3.1.2 信息系统规划过程106

3.2 战略规划的方法107

3.2.1 战略集转化方法107

3.2.2 关键成功因素法110

3.2.3 企业系统规划法111

3.2.4 其他规划方法117

3.3 可行性研究120

3.3.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120

3.3.2 可行性研究的过程120

3.3.3 可行性研究的文档121

3.4 业务流程重组123

3.4.1 企业流程和业务流程重组123

3.4.2 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和工具125

3.4.3 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128

本章小结129

习题130

第4章 系统分析的结构化方法132

4.1 系统分析的任务与方法133

4.1.1 系统分析的目的与任务133

4.1.2 需求分析与需求获取134

4.1.3 需求变更与需求变更管理139

4.1.4 需求规格说明142

4.2 JAD与RAD144

4.2.1 JAD144

4.2.2 RAD144

4.3 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146

4.3.1 数据流分析方法和数据流图146

4.3.2 数据流图的层次结构148

4.3.3 数据流图的绘制步骤和工具154

4.3.4 数据字典159

4.3.5 处理过程描述161

4.4 数据存储分析与设计162

4.4.1 数据库系统下的数据管理162

4.4.2 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164

4.4.3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167

4.4.4 数据依赖与关系规范171

本章小结174

习题174

第5章 面向对象分析与建模177

5.1 面向对象分析177

5.1.1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过程177

5.1.2 面向对象分析的任务180

5.1.3 面向对象分析的方法182

5.2 统一建模语言(UML)183

5.2.1 UML的产生及特点183

5.2.2 UML的构成183

5.2.3 视图184

5.2.4 图186

5.2.5 模型元素187

5.2.6 通用机制191

5.2.7 UML中的图在建模中的作用192

5.3 统一过程下的UML建模193

5.3.1 需求捕获工作流193

5.3.2 分析工作流194

5.3.3 设计工作流194

5.3.4 实现工作流195

5.3.5 测试工作流196

5.4 UML分析建模197

5.4.1 用例建模197

5.4.2 静态建模204

5.4.3 动态建模212

5.5 UML建模工具224

5.5.1 Visio224

5.5.2 Rational Rose225

本章小结229

习题230

第6章 结构化设计244

6.1 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244

6.1.1 系统设计的任务244

6.1.2 系统设计的原则245

6.2 结构化设计249

6.2.1 概要设计249

6.2.2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252

6.2.3 内聚与耦合262

6.2.4 过程设计及其工具267

6.2.5 设计规格说明276

6.3 面向数据结构的过程设计方法280

6.3.1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思想280

6.3.2 Jackson方法281

6.3.3 Warnier方法283

6.4 代码设计284

6.4.1 代码的作用及设计方法285

6.4.2 分类标识及其设计287

6.4.3 代码标识体系的标准化291

本章小结294

习题294

第7章 面向对象设计315

7.1 面向对象设计的任务和原则316

7.1.1 面向对象设计的任务316

7.1.2 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320

7.2 软件系统构架与构架模式326

7.2.1 软件构架的概念和作用326

7.2.2 分层构架模式328

7.2.3 黑板模式331

7.2.4 管道/过滤器模式332

7.2.5 代理模式333

7.2.6 MVC模式342

7.2.7 PAC模式344

7.2.8 反射模式347

7.2.9 微核模式348

7.3 设计模式351

7.3.1 什么是设计模式351

7.3.2 设计模式的类型351

7.3.3 工厂方法与抽象工厂模式352

7.3.4 单例模式355

7.3.5 享元模式356

7.3.6 门面模式357

7.3.7 桥接模式359

7.3.8 代理模式360

7.3.9 适配器模式361

7.3.10 调停者模式363

7.3.11 策略模式364

7.3.12 观察者模式365

7.3.13 命令模式367

7.3.14 解释器模式368

7.3.15 访问者模式369

7.3.16 状态模式371

7.4 数据存储与对象持久性372

7.4.1 对象持久性的意义和方案372

7.4.2 将逻辑对象映射到关系374

7.4.3 持久化框架376

7.4.4 使用可视化建模工具来生成DDL377

7.5 UML设计与实现模式382

7.5.1 UML中的实现模型382

7.5.2 Struts框架对MVC模式的实现384

本章小结390

习题391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393

8.1 人-机界面设计的任务与原则393

8.1.1 人-机界面设计的任务393

8.1.2 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395

8.2 人-机界面的类型396

8.2.1 基于文本的命令界面397

8.2.2 图形界面397

8.2.3 直接操纵界面398

8.2.4 多媒体界面398

8.2.5 多通道界面399

8.3 输入/输出设计400

8.3.1 输入设计400

8.3.2 输出设计406

8.4 用户体验设计408

8.4.1 界面设计中的用户理念408

8.4.2 用户体验的推进模型409

8.4.3 用户体验设计的层次411

8.4.4 系统界面的内部映射——信息空间构建412

8.5 信息可视化414

8.5.1 信息可视化的概念和相关技术414

8.5.2 信息可视化交互技术417

8.5.3 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419

本章小结425

习题426

第9章 系统实施与运行维护428

9.1 系统实施的任务及管理428

9.1.1 系统实施的任务428

9.1.2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与开发管理430

9.2 编码与开发环境433

9.2.1 程序设计语言433

9.2.2 集成开发环境436

9.2.3 极限编程439

9.2.4 正向工程和逆向工程442

9.3 开放源码446

9.3.1 什么是开放源码软件446

9.3.2 开放源码软件的特点447

9.3.3 LAMP stack开源解决方案448

9.4 软件系统测试449

9.4.1 测试的目的与任务450

9.4.2 测试模型与过程451

9.4.3 测试的方法454

9.4.4 软件测试活动455

9.5 系统部署457

9.5.1 服务器部署457

9.5.2 存储部署460

9.6 系统转换464

9.6.1 系统转换前的准备工作464

9.6.2 系统初始化465

9.6.3 系统转换的方式465

9.7 系统运行与维护466

9.7.1 系统运行466

9.7.2 系统维护467

本章小结468

习题469

参考文献4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