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原东部第四纪环境及其影响的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原东部第四纪环境及其影响的研究
  • 徐馨,朱明伦,刘玉梓等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ISBN:7805843449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原东部第四纪环境及其影响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中原东部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背景4

第一节 中原东部自然地理基本特点4

一、区域地貌特点与平原微地貌分析4

二、中原东部气候、水文、植被与土壤概况10

第二节 区域地层与岩浆岩18

一、区域地层简介18

二、岩浆岩19

第三节 区域地质构造19

一、区域地质构造演变过程19

二、断裂构造基本特征23

三、断陷构造特征24

第四节 第四纪构造运动24

一、第四纪构造运动的方式与表现25

二、第四纪构造运动性质与强度27

三、全新世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27

四、第四纪构造运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29

五、第四纪构造运动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29

第二章 第四纪沉积建造31

第一节 第四纪地层划分原则与标志31

一、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原则31

二、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标志34

第二节 第四纪沉积物岩石学特征38

一、沉积物的颜色及结构构造特征38

二、沉积物的矿物与化学成分40

三、沉积物的粒度分析40

四、沉积物的成因类型42

五、沉积物的层序与典型剖面分析48

第三节 中原东部第四纪地层划分55

一、晚第三纪地层简况55

二、第四纪下限55

三、更新世地层分层与特征56

四、全新世地层特征及底界59

五、第四纪地层的岩相分析61

六、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环境分析67

七、第四纪地层的分布规律73

八、第四纪地层与地下水的关系74

第三章 第四纪动植物群与人类文化的发展76

第一节 第四纪植物群的发展76

一、新第三纪植物群简况76

二、第四纪植物群的发展76

三、淮北平原西部第四纪植物群概况85

四、第四纪植物群的更替92

五、第四纪植物群生态环境与对比95

第二节 第四纪动物化石与人类文化98

一、第四纪动物化石与现在的野生动物群98

二、人类文化发展102

第四章 第四纪气候变迁与自然环境演变111

第一节 第四纪气候变化特点和规律111

一、气候变化的标志和特点111

二、气候变化的规律117

三、气候变化对海面升降和古水文网的影响123

第二节 第四纪环境演变124

一、新第三纪环境变迁梗概124

二、早更新世环境变迁125

三、中更新世环境变迁126

四、晚更新世环境变迁127

五、全新世环境变迁127

六、未来环境发展趋势128

第五章 中原东部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30

第一节 含水岩组类型及其分布130

一、含水岩组划分130

二、含水层分布及其特征130

三、含水层富水性136

第二节 地下水埋藏及动态特征139

一、浅层地下水位埋藏及变幅139

二、自流水分布140

三、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140

四、地下水动态类型145

五、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150

第三节 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152

一、地下水化学特征152

二、地下水水质评价155

三、特殊性质的地下水155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62

一、地下水资源162

二、地下水开采现状及供需形势分析162

三、开发地下水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164

四、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168

第六章 中原东部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171

第一节 地质灾害172

一、旱涝灾害172

二、地震179

三、地裂缝183

四、矿山地质灾害186

五、胀缩土188

六、盐碱土189

第二节 气象灾害189

一、暴雨189

二、连阴雨190

三、干旱191

四、干热风192

五、大风193

六、沙暴194

七、冰雹195

八、霜冻196

九、酸雨196

第三节 生物灾害198

一、病害198

二、虫害200

三、草害201

四、鼠害202

五、生物灾害发生的主要背景202

六、控制生物灾害的主要对策202

第七章 中原东部第四纪环境分区概述204

第一节 山地丘陵区204

一、山区地貌特征204

二、山区降水与供水供沙分析206

三、山地丘陵区自然环境对平原环境演变的影响209

四、山区水资源及地下水210

第二节 黄河平原区211

一、黄河平原物质组成211

二、黄河平原新构造运动特点213

三、黄河平原水系演变与微地貌形态特征214

四、黄河平原主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和影响的分析216

第三节 淮河上游谷地平原区217

一、淮河上游水系格局与来水来砂现状217

二、淮河上游古环境主要特点220

三、淮河上游自然灾害及地下水资源分析222

第八章 中原东部社会经济发展评估225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225

一、自然环境总特征225

二、自然资源现状与分布规律225

三、自然资源开发前景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预测227

四、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条件228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229

一、地下水资源赋存与利用现状229

二、地下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29

第三节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与对策230

一、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程度230

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诱发自然灾害的可能性230

三、防灾减灾对策应从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出发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