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据学原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陈浩然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81328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证据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证据的理论基础16
第一节 证据的认识论原理17
一、认识可能与认识目的17
二、证据认识的特殊性24
第二节 证据与法现实主义27
一、法现实主义的思想原则27
二、“规范怀疑主义”与“事实怀疑主义”30
三、法现实主义与证据理论34
第三节 证据的伦理学要求37
一、刑事证据的伦理学要求37
二、民事证据的伦理学要求45
第四节 证据的自然科学基础49
一、证据的科学立场50
二、证据的物理学基础53
三、证据的心理学原理57
四、数字证据与计算机技术66
一、数理统计与证据力72
第五节 概率论与证据法72
二、概率论在证据学中的地位78
三、概率学与间接反证制度81
第二章 证据的法律属性85
第一节 证据的法律定义86
一、证据的基本概念86
二、证据的基本特征90
一、证据法的定义95
第二节 证据法的基本特征95
二、英美证据法的基本特征98
三、大陆证据法的基本特征104
四、中国证据法的基本特征108
第三节 证据的合法性117
一、证据方法的合法性118
二、证据程序的合法性120
一、证据的关联性126
第四节 证据的关联性与可采性126
二、证据的可采性131
第五节 证据法与实体法的相互关系135
一、证据与行为事实136
二、证据与因果关系142
三、证据与客体要件145
第三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148
第一节 史前证据途径149
一、证据意识的缘起149
二、神明裁判与占卜用刑151
第二节 朦胧证据制度157
一、古罗马证据制度158
二、日耳曼与法兰克证据制度161
第三节 法定证据制度164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起源164
二、形式法定证据制度166
第四节 自由心证主义169
一、自由心证的基本特征170
二、自由心证理论的历史沿革173
三、自由心证的哲学基础184
四、不合理心证的控制途径198
第四章 证据方法211
第一节 证据分类原则211
一、形式性证据分类214
二、证据的综合类型220
第二节 对称性证据221
一、本证与反证222
二、主体证据与补强证据224
第三节 功能性证据225
一、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225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228
三、一般证据与辅助证据229
一、计算机数据231
第四节 新型证据方法231
二、测谎结论238
三、麻醉性精神分析报告243
四、视听资料249
五、测速与体内酒精测试255
六、声纹鉴定与气味鉴别261
第五节 常用证据方法264
一、证人证言265
二、被告人供述270
三、书证271
四、鉴定结论274
第五章 证据规则277
第一节 传闻法则277
一、传闻证据的定义278
二、传闻证据与对审权281
三、传闻法则的适用范围286
四、以证明力争议为目的的证据292
五、传闻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294
第二节 自白任意法则298
一、自白任意法则的缘起299
二、自白的定义302
三、自白的形态与内容308
四、自白任意性的判断标准312
五、非任意自白的表现形式316
六、共同被告人自白325
第三节 证据补强规则329
一、证据补强规则的概念和特征330
二、证据补强规则的适用范围333
第四节 推定与认知规则339
一、推定规则339
二、司法认知344
第六章 举证责任348
第一节 举证责任的定义349
第二节 举证责任的分配353
一、举证责任分配理论354
二、举证责任分配的实现360
第三节 举证责任的逆转370
一、举证责任倒置371
二、举证责任的转换、转移与消灭374
第七章 证明方法377
第一节 证明原理378
一、证明的定义378
二、证明的对象381
第二节 证明体系389
一、证明的程度390
二、证明的形式393
三、证明的体系397
第三节 证明方法398
一、证据评价398
二、综合性判断405
第一节 司法制度与证据程序409
第八章 证据程序409
一、当事人主义410
二、职权主义417
三、综合主义421
第二节 程序空间与实体空间428
一、英美法证据展示制度428
二、大陆法证据展示途径431
第三节 证据运用程序433
一、证据收集和证据保全程序434
二、证据调查程序437
第四节 违法证据的法律效力445
一、违法证据排除法则的缘起446
二、违法证据排除法则的理论依据451
主要参考书目455
索引458
后记466
热门推荐
- 647462.html
- 1192545.html
- 827840.html
- 3224237.html
- 89652.html
- 2647948.html
- 3544772.html
- 1863943.html
- 1027123.html
- 1685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9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0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2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3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5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7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3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4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