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林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621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古代民族-民族历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序论1
一、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族系的划分1
二、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概况5
三、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舞台——大漠南北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地理10
四、西域各族16
第二章 匈奴、突厥、东胡三大族系的民族面貌23
一、三大族系各族的形成及其内部的民族结构23
二、三大族系各族氏族部落的基本“细胞”——“落”与“邑落”31
三、三大族系中入主中原与没有入主中原的各族氏族、部落的两种解体形式37
四、三大族系各族原始氏族的遗迹与遗风42
第三章 匈奴是中国民族;稽胡(山胡)并非匈奴后裔49
一、匈奴族诞生地在今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49
二、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在公元前三世纪匈奴族兴起前已归中原诸侯国管辖52
三、西迁中亚、欧洲的北匈奴人仅占匈奴全部人口的十三分之一54
四、稽胡的异名及其分布58
五、从稽胡的民族特征证明稽胡不是匈奴后裔或西域胡种60
六、从稽胡人口证明不是匈奴后裔或西域胡种66
七、从稽胡的姓氏和部落证明不是匈奴后裔或西域胡种70
第四章 匈奴、突厥、东胡三大族系的社会面貌77
一、三大族系各族的游牧经济及其特点77
(一)畜牧业占主要地位77
(二)游牧经济的特点之一——流动性79
(三)游牧经济的特点之二——分散性80
(四)游牧经济的特点之三——不稳定性81
(五)游牧经济的特点之四——文化发展较慢,程度时高时低83
(六)游牧经济的特点之五——政权组织松懈,忽强忽弱,骤兴骤衰83
二、狩猎业、农业和手工业在各族社会经济中的地位85
(一)狩猎业成为练兵习战的手段85
(二)农业不如手工业重要88
三、三大族系各族是否经过奴隶制及没有入主中原的各族是否曾发展到封建制92
(一)匈奴的奴隶制93
(二)突厥与回纥的奴隶制96
(三)蒙古的奴隶制102
(四)对“飞跃论”的商榷105
(五)蒙古族在入主中原之前已进入封建制,西突厥没有进入封建制,乌桓未曾经过奴隶制109
第五章 三大族系各族的上层建筑——政治体制是三分制,不是“四分治理”119
一、匈奴政权的组织机构及其特点119
二、突厥政权的组织和官制121
三、檀石槐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及蒙古汗国的三分制127
四、对捏造匈奴“四分治理”论的批判131
第六章 匈奴、突厥、东胡三大族系的文化面貌——物质形态139
一、匈奴人的墓葬139
(一)诺颜山匈奴墓葬的发现139
(二)诺颜山匈奴贵族大型墓葬的形状和结构142
(三)诺颜山墓葬所反映的匈奴历史轨迹及其与中原汉族的关系144
二、古突厥文碑铭145
(一)古突厥文碑铭的发现和解读145
(二)《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的形状和主要内容147
(三)《暾欲谷碑》的主要内容及其他突厥碑铭155
(四)古突厥文碑铭的特色和学术价值159
三、回纥的突厥文碑铭161
(一)《磨延啜碑》及《铁尔痕碑》(磨延啜第二碑)162
(二)《铁兹碑》(牟羽可汗碑)及《九姓回鹘可汗碑》166
四、鲜卑和契丹的物质文化形态170
(一)拓跋鲜卑祖庙嘎仙洞石刻祝文的发现170
(二)东部鲜卑的物质文化形态175
(三)契丹女尸的出土及其在科学(医学)上的价值187
第七章 匈奴、突厥、东胡三大族系的文化面貌——意识形态191
一、阿尔泰语系及其语族191
二、匈奴人的语言193
三、突厥、回纥的语言文字200
四、鲜卑的语言和失传的鲜卑文字212
五、契丹的语言和契丹大小字219
六、蒙古的语言和文字226
第八章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北方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知多少235
一、尚待进一步发掘的匈奴遗迹和遗物235
二、新近发现(宇文鲜卑)北周大司空田弘墓出土东罗马金币及墓室壁画239
三、流失海外百年复归祖国的敦煌文物(文献)241
四、突厥墓葬与回鹘洞窟和活字印刷术242
五、岩画和石人像246
六、文献资料、档案和地方志249
第九章 如何正确阐明和正确处理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的关系255
一、应该明确分清各种民族关系的界限255
(一)首先要分清外蒙古独立前与独立后的界限255
(二)要分清国内民族与国外民族的界限256
(三)对国内民族之间的关系的处理257
二、北方民族经常南侵的原因不是“游牧文化圈与农业文化圈”的二元对立260
三、汉代的边防措施262
(一)长城及亭候障塞262
(二)烽燧制度267
(三)北部边防的军事部署274
(四)汉代北边防御工程的积极作用276
(五)与乌孙结盟,切断匈奴“右臂”279
四、唐朝的边防措施及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286
(一)以防御性的战争击灭突厥奴隶主的侵扰势力286
(二)唐朝对烽燧制度的改进288
(三)建筑三受降城和设置安西四镇289
(四)实行羁縻政策和优待政策292
五、明代的边防措施及俺答汗对建立蒙汉和平友好关系的贡献298
(一)建筑长城和设置九边重镇299
(二)设置羁縻卫、所和采用怀柔、优抚政策302
(三)俺答汗对建立蒙汉和平友好关系的贡献303
六、民族团结关系的建立与民族政策307
(一)民族团结的内涵、进程和基础307
(二)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313
(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315
第十章 匈奴、突厥、东胡三大族系各族与西方的关系319
一、从文献和考古反映匈奴与西方的接触和文化交流319
二、匈奴西迁的历程及其在欧洲建立的匈奴王国321
(一)匈奴人西迁的路线及沿途情景321
(二)匈奴人分三期入侵欧洲及以多瑙河中游为中心建立匈奴王国328
三、月氏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336
(一)月氏的概貌及其西迁中亚336
(二)月氏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339
(三)附论:张骞从西域、中亚传入的新事物342
四、突厥与回纥在西方的活动及其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346
(一)西突厥势力向西域和中亚扩张346
(二)西突厥与西方的贸易350
(三)塞尔柱和奥斯曼突厥人在西亚、北非和东南欧的建国354
(四)回纥在葱岭西建立的喀喇汗王朝356
(五)回纥与西方的丝绸贸易及摩尼教师对回纥文化的贡献360
五、契丹和蒙古在西方的活动及其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363
(一)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的黑契丹(西辽)363
(二)八剌黑在起儿漫建立的喀喇契丹(后西辽)367
(三)蒙古在西方建立的四大汗国及东西方文化在地中海东岸的接触370
附录一 突厥与回纥文物图片目录·历史地图377
一、文物图377
二、历史地图378
附录二 林幹主要著作目录379
热门推荐
- 1575929.html
- 3755085.html
- 3252846.html
- 2153050.html
- 2653970.html
- 951840.html
- 3503192.html
- 127761.html
- 2935201.html
- 111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4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6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9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9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6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5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7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0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