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结构【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建筑结构
  • 王通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1

1.2 建筑结构的分类2

1.2.1 按材料分类2

1.2.2 按受力和构造特点分类2

1.3 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要点4

小结5

习题5

第2章 作用效应和抗力6

2.1 作用和作用效应7

2.1.1 作用7

2.1.2 作用的随机性质7

2.1.3 荷载取值8

2.1.4 作用效应11

2.2 结构的功能要求11

2.2.1 设计使用年限11

2.2.2 结构的功能要求概述12

2.2.3 结构抗力13

2.2.4 材料强度取值13

2.3 结构可靠度理论和极限状态设计法13

2.3.1 结构的可靠性和可靠度13

2.3.2 结构可靠度理论简介13

2.3.3 极限状态设计法17

小结20

习题21

第3章 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22

3.1 建筑钢材23

3.1.1 钢材的力学性能23

3.1.2 钢材的冷加工25

3.1.3 建筑钢材的品种26

3.1.4 钢材的选用27

3.2 混凝土28

3.2.1 混凝土的强度29

3.2.2 混凝土的变形30

3.2.3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原则33

3.3 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黏结力34

3.3.1 黏结力的概念34

3.3.2 保证钢筋和混凝土间可靠黏结的措施35

小结38

习题38

第4章 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40

4.1 轴心受拉构件41

4.1.1 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特点41

4.1.2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43

4.1.3 轴心受拉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44

4.2 轴心受压构件46

4.2.1 普通箍筋柱46

4.2.2 配有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51

小结54

习题54

第5章 混凝土受弯构件56

5.1 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规定57

5.1.1 板的构造规定57

5.1.2 梁的构造规定58

5.2 受弯构件正截面性能的试验研究60

5.2.1 梁受力的三个阶段60

5.2.2 梁的正截面破坏特征62

5.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63

5.3.1 计算基本假定63

5.3.2 基本计算公式64

5.3.3 公式的适用条件65

5.4 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设计计算66

5.4.1 单筋矩形截面67

5.4.2 双筋矩形截面71

5.4.3 T形截面75

5.5 剪弯段的受力特点及斜截面受剪破坏80

5.5.1 剪弯段内梁的受力特点81

5.5.2 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83

5.5.3 影响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84

5.6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85

5.6.1 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85

5.6.2 计算位置87

5.6.3 设计计算88

5.7 梁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及有关构造要求91

5.7.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的概念91

5.7.2 满足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纵向钢筋弯起位置92

5.7.3 纵向受力钢筋的截断位置92

5.7.4 纵向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93

5.7.5 弯起钢筋的锚固95

5.7.6 箍筋的构造要求96

5.7.7 梁腹部的构造钢筋97

5.8 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97

5.8.1 裂缝宽度验算97

5.8.2 梁的挠度验算98

小结100

习题100

第6章 混凝土偏心受力构件103

6.1 偏心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104

6.1.1 截面形式和尺寸104

6.1.2 纵向钢筋105

6.1.3 箍筋106

6.1.4 混凝土106

6.2 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106

6.2.1 试验研究分析107

6.2.2 大、小偏心受压的分界110

6.3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受压承载力计算110

6.3.1 基本计算公式110

6.3.2 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验算111

6.3.3 基本计算公式的应用111

6.4 对称配筋I形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117

6.4.1 偏心受压类型的判断117

6.4.2 大偏心受压的计算117

6.4.3 小偏心受压的计算117

6.5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20

6.5.1 偏心受拉构件分类和破坏特征121

6.5.2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概述122

6.6 偏心受力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22

6.6.1 截面应符合的条件122

6.6.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23

小结124

习题125

第7章 混凝土受扭构件127

7.1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128

7.1.1 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128

7.1.2 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129

7.2 矩形截面剪扭构件承载力130

7.2.1 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1130

7.2.2 剪扭构件的剪扭承载力130

7.3 矩形截面弯扭构件承载力131

7.3.1 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131

7.3.2 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32

7.4 受扭构件的计算和构造要求132

7.4.1 受扭构件的计算内容和步骤132

7.4.2 主要构造规定133

小结135

习题135

第8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137

8.1 预应力混凝土的一般概念138

8.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受力特征138

8.1.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分类139

8.1.3 预应力钢筋的制图符号140

8.2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140

8.2.1 先张法140

8.2.2 后张法141

8.3 锚具和夹具141

8.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材料142

8.4.1 钢筋142

8.4.2 混凝土142

8.5 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143

8.5.1 张拉控制应力σcon143

8.5.2 预应力损失值σl及其组合143

8.6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148

8.6.1 应力分析148

8.6.2 计算内容151

8.6.3 设计计算例题155

8.7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157

8.7.1 应力分析158

8.7.2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161

8.7.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63

8.7.4 施工阶段验算164

8.8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规定164

8.8.1 先张法构件164

8.8.2 后张法构件165

小结167

习题167

第9章 混凝土梁板结构169

9.1 整浇楼(屋)盖的受力体系170

9.1.1 单向板肋形楼盖170

9.1.2 双向板肋形楼盖173

9.1.3 无梁楼盖173

9.2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计算174

9.2.1 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174

9.2.2 按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178

9.2.3 配筋设计及构造要求180

9.3 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计算195

9.3.1 单区格板的设计计算195

9.3.2 多区格双向板的实用计算方法195

9.3.3 双向板的配筋构造196

9.3.4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201

9.4 楼梯设计201

9.4.1 现浇梁式楼梯202

9.4.2 板式楼梯202

9.4.3 楼梯设计例题204

小结207

习题208

第10章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212

10.1 框架结构布置213

10.1.1 框架结构的组成和特点213

10.1.2 框架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213

10.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214

10.2.1 构件截面选择214

10.2.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概述215

10.3 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计算216

10.3.1 楼面活荷载的折减217

10.3.2 风荷载217

10.3.3 水平地震作用217

10.4 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19

10.4.1 分层法的计算假定219

10.4.2 计算步骤219

10.5 框架在水平作用下的内力和侧移计算220

10.5.1 反弯点法220

10.5.2 D值法221

10.5.3 水平作用下框架侧移的近似计算和验算222

10.6 框架的荷载效应组合223

10.7 框架的配筋计算224

10.7.1 框架梁配筋计算224

10.7.2 框架柱配筋计算225

小结226

习题226

第11章 砌体结构228

11.1 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229

11.1.1 砌体材料229

11.1.2 砌体的力学性能231

11.2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234

11.2.1 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234

11.2.2 局部受压238

11.2.3 其他构件的承载力244

11.3 配筋砌体构件简介245

11.3.1 配筋砖砌体构件245

11.3.2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246

11.4 混合结构房屋246

11.4.1 房屋的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246

11.4.2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和一般构造要求249

11.4.3 刚性方案房屋的墙体计算254

11.5 圈梁、过梁和挑梁259

11.5.1 圈梁259

11.5.2 过梁260

11.5.3 挑梁261

小结263

习题264

第12章 钢结构构件266

12.1 钢结构材料和钢结构的特点267

12.1.1 钢结构的材料267

12.1.2 钢结构的特点270

12.1.3 钢材及连接的强度设计值270

12.2 钢结构的构件类型271

12.2.1 轴心受力构件271

12.2.2 受弯构件273

12.2.3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273

12.3 受弯构件的计算274

12.3.1 受弯构件的强度274

12.3.2 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276

12.3.3 钢梁的局部稳定279

12.3.4 梁的挠度验算279

12.4 轴心受力构件的计算280

12.4.1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280

12.4.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281

12.4.3 允许长细比282

12.4.4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283

12.5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计算284

12.5.1 强度计算284

12.5.2 刚度和稳定性285

12.6 钢结构的连接286

12.6.1 焊缝连接286

12.6.2 螺栓连接293

12.6.3 连接节点板297

12.7 钢结构的防护和隔热298

12.7.1 钢结构的防护298

12.7.2 钢结构的隔热298

小结299

习题299

第13章 建筑地基基础301

13.1 基本规定302

13.1.1 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302

13.1.2 地基基础的设计规定302

13.1.3 岩土工程勘探303

13.1.4 地基基础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303

13.2 地基计算304

13.2.1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304

13.2.2 地基承载力计算305

13.3 无筋扩展基础306

13.3.1 基础的材料和台阶宽高比306

13.3.2 基础底面宽度的确定308

13.4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310

13.4.1 设计的一般要求310

13.4.2 基础底板尺寸的确定311

13.4.3 基础的抗冲切承载力312

13.4.4 基础底板配筋314

13.4.5 现浇柱基础的插筋315

小结318

习题319

第14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321

14.1 地震简介322

14.1.1 地震波322

14.1.2 震级和烈度322

14.2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324

14.2.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324

14.2.2 抗震设防目标325

14.2.3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325

14.3 地震作用的计算328

14.3.1 重力荷载代表值328

14.3.2 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329

14.3.3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331

14.4 结构的自振周期336

14.5 结构的抗震验算336

14.5.1 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336

14.5.2 抗震验算的设计表达式337

14.5.3 抗震变形验算337

小结337

习题338

第15章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340

15.1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341

15.1.1 砌体结构的震害341

15.1.2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342

15.1.3 对结构体系的要求344

15.2 多层黏土砖房的抗震构造344

15.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344

15.2.2 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346

15.2.3 对楼、屋盖的要求347

15.2.4 墙体的拉结钢筋347

15.2.5 对楼梯间的要求348

15.2.6 其他构造要求348

15.3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349

15.3.1 构造柱设置要求349

15.3.2 抗震墙位置350

15.3.3 对楼盖的要求350

15.3.4 钢筋混凝土托梁350

15.4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351

15.4.1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351

15.4.2 抗震验算位置和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351

15.4.3 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352

15.5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352

15.5.1 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352

15.5.2 防震缝设置353

15.5.3 结构布置原则353

15.5.4 截面尺寸选择353

15.6 框架截面的抗震设计354

15.6.1 抗震框架设计的一般原则354

15.6.2 地震作用的计算354

15.6.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和侧移355

15.6.4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355

15.6.5 框架截面抗震验算355

15.7 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358

15.7.1 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358

15.7.2 纵向受拉钢筋的连接358

15.7.3 钢筋在梁柱节点区的锚固和连接358

15.8 抗震框架的一般构造要求361

15.8.1 材料选用361

15.8.2 框架梁的配筋361

15.8.3 框架柱的配筋362

小结364

习题365

附录366

参考文献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