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
  • 吴汉东,胡开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381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1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编 无形财产权基本理论3

第一章 无形财产权制度的历史变革3

一、古罗马财产制度的萌生3

二、近代社会财产制度的发展7

三、现代社会财产制度的变革14

四、当代无形财产制度的发展与变化20

第二章 无形财产权的基本理论范畴28

一、财产与物28

二、知识财产、无形财产与知识产品33

三、知识产权、无形财产权与无形资产40

第三章 无形财产权的本体、主体与客体49

一、无形财产权的性质49

二、无形财产权的基本特征53

三、无形财产权的主体64

四、无形财产权的客体72

第四章 无形财产权的利用制度79

一、无形财产权的实现途径79

二、无形财产权的利用对象分析90

三、无形财产权的约定使用制度93

四、无形财产权的许可使用96

五、无形财产权的转让100

六、无形财产权的质押106

第五章 无形财产权的限制115

一、无形财产权限制制度的法理基础115

二、无形财产权均衡机制的构建128

三、影响无形财产权限制的诸因素132

四、无形财产权限制的规范分析135

五、对无形财产权限制的反限制149

第六章 无形财产权的保护164

一、无形财产权的保护范围164

二、侵犯无形财产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168

三、侵犯无形财产权行为的归责原则175

四、侵犯无形财产权的法律救济182

第七章 无形财产权的立法体系190

一、两大法系国家有关无形财产权立法体系的建构190

二、国际组织及经济学界拟定的无形财产权立法体系201

三、创建我国无形财产权立法体系的设想204

第八章 无形财产权的经济分析215

一、产权界定与无形财产权的制度选择215

二、产权交易与无形财产权的利用224

三、产权保护与无形财产权的法律救济233

一、无形财产权评估的发展历程242

第九章 无形财产权的评估242

二、无形财产权评估的特征及意义248

三、无形财产权的价值形成251

四、无形财产权的评估方法263

第十章 无形财产权的管理273

一、无形财产权管理制度设定的始因273

二、无形财产权的授权管理280

三、无形财产权的利用管理285

四、无形财产权的行政保护290

下编 无形财产权具体制度295

第十一章 著作权295

一、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沿革295

二、著作权的性质和特点302

三、著作权的内容概述306

四、现代著作权内容的发展变化320

五、网络时代著作权制度的新展望324

六、我国著作权法的重塑与完善336

第十二章 专利权342

一、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342

二、专利制度的现代化与一体化353

三、我国专利法的修改与变化370

第十三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378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之含义378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之由来381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之立法比较385

第十四章 商业秘密权398

一、商业秘密权的保护历程398

二、商业秘密权的保护对象之界定401

三、商业秘密权的性质与内容之分析404

四、商业秘密权的保护与社会公益之协调410

一、植物新品种权产生的历史必然417

第十五章 植物新品种权417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模式421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425

第十六章 商标权433

一、商标的含义、特征及其功能433

二、商标权保护的历史进程436

三、商标权的性质与特征440

四、商标权的内容分析442

五、商标权制度的发展与变化450

六、我国《商标法》的发展与完善466

第十七章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472

一、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之界定472

二、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之功能评价475

三、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的保护趋势476

四、关于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的保护模式的评价480

五、我国对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的保护481

第十八章 商号权486

一、商号制度的历史沿革486

二、商号权的概念及性质辨析488

三、商号权的取得493

四、商号权的内容498

五、商号权的法律保护503

第十九章 域名权504

一、域名的含义及功能504

二、域名保护的现状及域名权的提出507

三、域名权的取得514

四、域名权的内容521

第二十章 商誉权523

一、商誉的性质、特征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523

二、商誉权的性质、特征与内容529

三、商誉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535

四、商誉权的侵害及其民事救济541

第二十一章 信用权546

一、信用:偿债能力的社会评价546

二、信用权:资信利益的法权形态553

三、信用权的法律保护:制度选择558

第二十二章 特许经营权566

一、特许经营权的发展史566

二、特许经营权的概念探析570

三、特许经营权的客体575

四、特许经营权的法律属性和特征578

五、特许经营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584

六、特许经营权的法律保护590

参考书目6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