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运筹 共和国元帅重大决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古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905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92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950页
- 主题词:苏云-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运筹 共和国元帅重大决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红色风暴运筹急1
血泊中的大彻大悟,中国共产党人举起了枪杆子1
周恩来交给聂荣臻一项特殊任务7
周恩来:朱德在南昌起义时,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起义后,他出任九军军长,没有多少兵,但是后来却把队伍带上了井冈山,为人民立了大功11
贺龙元帅故地重游,感慨万千16
起义军面临被清洗的危险,叶剑英、贺龙、叶挺筹划“小划子会议”21
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周恩来向陪同的同志介绍说:“伯承同志在南昌起义中是立了功的,他一贯周到细致,作战指挥很有办法。”26
关键时刻,张国焘节外生枝,周恩来、贺龙、刘伯承力主按原计划发动30
南昌起义始于何时?最早应该是从朱德宴请第三军的两个团长开始。这个故事在后来的民间演绎成了“朱老总智擒敌团长”的传奇故事,且流传很广33
“下海”,还是“上山”?南征决策之误41
第二章 选择井冈山的曲折历程41
大军分兵,历史性的决策失误49
三河坝失利。朱德果断作出战略决策:旗帜不能丢60
叶剑英、聂荣臻参与决策广州起义72
大胆决策,朱德、陈毅隐姓埋名,化有为无75
智取宜章,朱德、陈毅独立决策、领导发动湘南起义80
朱德、陈毅进军井冈山的曲折历程85
第三章 古田探索风云92
出击湘南,是战略方向失误,还是……朱德后来说:“当时上面是盲动,下面农民意识那样浓厚。”92
湘南之行使朱毛红军的分与合问题上产生分歧100
柏露会议,事关红军和井冈山根据地存亡的抉择。彭德怀说:不能老是看着自己的脚趾头106
关山阵阵苍,转折大柏地;旌旗遥指赣南和闽西113
在四围白军包围下如何建设一支人民军队?毛泽东、朱德、陈毅进行有益的争论119
上海党中央训练班,陈毅参与确定毛泽东在红四军的领导地位130
朱德奉命率部出击东江137
毛、朱、陈携手召开历史性的“古田会议”141
第四章 反“围剿”战略决策风云146
分与合,彭德怀投了关键一票:政治上以朱德、毛泽东为旗帜146
敌军围困万千重,游击战里操胜算153
排除干扰,毛泽东和朱德“设下弯弓擒猛虎,安排香铒钓大鱼”158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170
蒋介石的增援部队突然包围了红军。是战,是停?毛泽东、朱德再出一步险棋177
“朱毛红军”没有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顶住来自“左”倾路线的压力,率4万红军,与蒋介石的50万大军展开较量181
第五章 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196
忠厚长者的怒颜:“如果继续这样的领导,我们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196
聂荣臻接着朱德的话头说:“毛泽东指出华夫是瞎指挥,我完全赞成,这,我深有所感。”211
林彪的态度有一个戏剧性的变化214
不好惹的战将彭德怀说:你们这完全是“崽卖爷田心不痛”217
刘伯承:“这些错误,其实过去不是没有发现,但谁敢提?提了就被说成是对战争的动摇,就是机会主义,前途就是反革命。这顶帽子吓死人啊。”223
第六章 西陲血路上的生死抉择230
红军会师后,战略方针之争。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坚决支持北上方针230
黑色诱惑,彭德怀、聂荣臻愤然拒绝238
初次公开交锋,朱德、刘伯承坚持北上战略方针243
变幻莫测的政治风浪中,平生第一次最棘手的抉择,右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毫不迟疑地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250
总司令的铮铮誓言:“毛泽东同志我信得过,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是你绝对割不断我和毛泽东同志的关系。”256
生死抉择,朱德果断决策,把南下部队重新引到北上道路263
贺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国焘啊,只讲团结,莫讲分裂,不然,小心老子打你的黑枪!”267
张国焘再度反悔;一向沉稳的朱德总司令震怒了271
第七章 抗战方略费运筹279
困境下的破敌战略:抗击外敌与谨防扒手279
洛川决策283
担心一些高级将领蛮干,毛泽东接连发出指示电288
华北军分会指示电风波295
不断完善抗敌战略方针301
虎狼夹击下的非常决策。彭德怀说:“打了反摩擦战役之后,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310
第八章 百团大战的历史风云310
彭德怀两度派左权前往一二九师师部,与刘伯承、邓小平共同商讨计策315
彭德怀定名百团大战。毛泽东高兴地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323
第三阶段是否还应该打下去?彭德怀希望趁热打铁329
血战关家垴,彭德怀、刘伯承亲临战场。彭副总司令在电话里,对他一向倾心尊重的战友咆哮:“拿不下关家垴,就撤掉你的一二九师的番号!”334
百团大战战略决策,引起质疑,使彭德怀蒙受更大冤屈。历史沉思,请听元帅们自己的评说338
第九章 宝塔下的思想洗礼342
思想洗礼,只整思想不整人342
彭德怀:承认错误不要哗众取宠。聂荣臻为彭德怀打抱不平:“华北会议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显然是过头了,过火了350
刘伯承“自己也重以周”:我在党内近20年了,犯了一次严重的错误355
审干,贺龙起初有些过火,待发现后立即纠正357
有人说批评聂荣臻有“轻敌速胜观念”,聂荣臻不服360
叶剑英:要“脱裤子”赤裸裸地检查自己,看看自己有无犯过错误的“伤痕”365
党的七大,朱德盛赞毛泽东:毛主席是我跟过的领袖中最好的一个领袖366
第十章 运筹四平鏖战急373
国民党军抢占地盘,中共东北许多高级将领都赞成在东北一战,林彪更是乐观,决心在黑土地上打一仗373
毛泽东指示控制四平,林彪主张在铁岭、双庙子等四平外围地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377
林彪建议:保卫四平“应以不造成军队之被迫作战为主”。毛泽东复电同意:“不以固守城市为主”,要“作长期打算”381
毛泽东判断东北停战有望,指示“化四平为马德里”;林彪将重点放在四平,但总意图是掌握主力待机破敌,而不在守城上过多使用主力382
战场对峙,林彪认为短期内难于消灭进攻四平之敌;毛泽东强调应在四平地区作长期打算388
为打破对峙局面,林彪建议开辟第二战场,毛泽东称赞说:“这是一个勇敢的计划。”390
在对国民党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林彪与毛泽东产生分歧392
不待毛泽东批准,林彪便下令自四平撤退,并毅然放弃长春;毛泽东同意林彪对四平防御战的总结394
历史的争议:黄克诚对毛泽东说:“是你的决定也是不对的。”毛泽东答:“那就让历史和后人去评说吧。”398
第十一章 陕北险境共筹谋402
“西北王”胡宗南率25万大军围攻陕北,毛泽东和党中央处境危险。彭德怀以青化砭大捷回答了胡宗南的挑战402
毛泽东希望如法炮制,彭德怀建议改变战法。“磨茹战术”的诞生,彭德怀再次布阵伏击羊马河409
蟠龙攻坚调虎离山。彭德怀笑着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敌人向北,我们向南,各走各的路,各办各的事噢!”419
毛泽东和中央首脑机关处境危险,沙场老将彭德怀急得满头大汗,板着脸一言不发。沙家店之战。毛泽东挥毫赠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424
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创造“新式整军”,毛泽东高兴地说:我们从中央苏区起,就想找到一个教育俘虏兵的好形式,这次诉苦三查的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431
第十二章 千里跃进中的天合之作435
羊山集之战。毛泽东发来新指示,刘伯承说:蒋介石送上来的肥肉我们不能放下筷子435
邓小平说:“我一生,这一时候最紧张。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441
刘邓决心提前跃进大别山,非凡的决策,毛泽东说:刘邓部署很好。一切决策临机处理,不要请示448
面对突然出现的国民党重兵,刘伯承坚定地说:“狭路相逢勇者胜……”452
第十三章 打锦前的磨石457
毛泽东要东北野战军尽早入关,东北野战军军事主帅林彪说:不急于南下457
林彪迟迟不确定南下时间。毛泽东发“四A”级十分火急电报:“你们如果不同意这些指出,则望你们提出反驳。”466
锦州是东北国民党军的咽喉,毛泽东正准备关闭这扇东北大门,林彪突然发来十万火急的“四A”级电报475
第十四章 决战准海珠联璧合488
济南战役即将结束,粟裕向统帅部和刘陈邓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毛泽东和刘邓不谋而合,拉开南线决战的序幕488
毛泽东授意刘陈邓擂响中原战鼓。将帅协谋,“小淮海”变成“大淮海”496
夺取宿县不谋而合,毛泽东点将刘陈邓粟谭五虎将504
全歼黄百韬兵团,第一口夹生饭吃下。为选择第二个目标,毛泽东与总前委通过无线电波紧急磋商511
第十五章 万古滔滔酝大计520
西柏坡。毛泽东紧握邓小平的手说:“交给你指挥了。”520
为“借助”天功,邓小平与陈毅建议延期渡江,总前委致电最高统帅部526
舌战初有进展。对蒋介石,毛泽东要在政治上做到仁至义尽。为何时发起攻击,在最高统帅与前线将领之间再次开始紧张频繁的电报磋商529
毛泽东叮嘱:下达推迟命令时,要说是“为了友军尚未完成渡江准备工作”。邓小平和陈毅喜欢直来直去532
第十六章 大追击中的交锋538
大军南下,陈赓四兵团如何行动,毛泽东、林彪与陈赓进行频繁的电报磋商538
进军广东之争545
追击大西南之争553
为解放全中国,中共中央请求苏联给予援助560
第十七章 跨越海峡的战略运筹560
为掌握制空权,毛泽东、周恩来亲自选将组建空军565
为掌握制海权,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下决心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572
毛泽东点将,粟裕主持作战准备工作582
解放舟山群岛,积极准备攻取金门,剪除台湾外围屏障586
第十八章 和平进军西藏的曲折历程591
新疆和平解放后,毛泽东令彭德怀派兵进军西藏,彭德怀提出不同建议591
毛泽东从谏如流,采纳彭德怀的建议,令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派兵进军西藏,提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595
历史上几乎没有进藏成功的先例,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慎而又慎600
进军西藏,第一位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给养的补给,毛泽东与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前方将领呕心沥血607
和平攻势,毛泽东、彭德怀对班禅等人的争取609
以打促和,昌都之战,毛泽东与前方将领运筹中国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战役613
第十九章 为惊天动地的举动费思量620
出兵朝鲜,曲折艰难的决策620
邓华、洪学智入朝,林彪送行625
出兵与选将,毛泽东和将帅们进行艰难的抉择627
一波三折,毛泽东令彭德怀两度火速回京639
开天辟地第一次出国作战,毛泽东与彭德怀共同探索制胜之道。中苏两国将领发生争执646
前线告急,彭德怀急闯玉泉山653
毛泽东的三杯酒660
人民空军入朝665
毛泽东说“不要怕鬼”,彭德怀部署炮击金击670
第二十章 武仗与文仗670
炮兵进入发射阵地,一夜过去毛泽东突然改变主意。军委主席和国防部长休假北戴河从容打鬼674
艾森豪威尔惊呼共产党要解放台湾。美国人套上毛泽东的绞索。毛泽东说:中国人就是要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681
毛泽东的文仗:陈毅协助周恩来发动外交“炮战”,吴冷西展开宣传攻势684
美蒋争执愈演愈烈,毛泽东要“偃旗息鼓,观察两天,再作道理。”。彭德怀要求“打而不登,封而不死”687
美、蒋不听招呼,毛泽东安排战争史上罕见的戏剧性情节,打炮成为国、共、美国三方之间特殊的对话渠道691
第二十一章 “反教条主义”公案的漩涡693
不同寻常的意见书。反教条主义,刘伯承勇于承担责任693
彭德怀视察军事学院。残衰多病的刘伯承递交辞呈,挥泪告别心爱的“讲台”705
林彪推波助澜,克服思想上和工作上缺点的“反教条主义”,演变成一场严重的“路线斗争”714
争论升级,刘伯承成为焦点。陈毅气愤地说:“你写啥子检讨嘛!要写,我替你写,写一百个字就行了。”719
年近古稀残病交加的刘伯承被搀扶着步履蹒跚地迈上主席台。历史发现并纠正了时代的错误722
第二十二章 和平时期决策大练兵732
叶剑英慧眼识英雄,元帅盛赞中尉的创造。毛泽东说:叶帅又找到了一个好办法732
毛泽东说:“后排议员”难以推广,必须让“前排议员”亲自抓742
毛泽东观看大比武,在一个画着蒋介石头像的沙袋前停住了脚步,说:蒋介石,久违了。边说边对着沙袋连打了三拳746
大比武出现了“花架子”,林彪借此大作文章755
第二十三章 托起中国的“两弹”765
毛泽东作出惊人决策:“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弹。”彭德怀、聂荣臻、叶剑英等与科学家们一起探索发展原子弹之路765
聂荣臻搭台唱戏主持制定新中国尖端武器研制规划775
既自力更生,又力争外援。聂荣臻雨夜拜会苏联总顾问780
聂荣臻元帅为科学家们“募捐”。“上马”与“下马”之争,聂荣臻斩钉截铁:“我的意见还是要进。”陈毅元帅风趣地说:“脱了裤子当当,也要把原子弹搞上去。”796
减轻思想负担,老帅为科学家行加冕礼806
核武器试验,牵动着中央领导和老帅的心,聂荣臻亲自到现场坐镇指挥。周恩来:“一切由你现场决定。”810
第二十四章 中流砥柱力挽于狂澜821
最初的抗争,老帅们顶着风浪,慷慨陈词,大“泼冷水”:天下大乱,长城不能毁821
“中央文革”提出“揪军内一小撮”的乱军口号。林彪:“真金不怕火烧,不是真金烧掉了更好。”众老帅“大闹”京西宾馆831
徐向前“闯宫”毛家湾,毛泽东批准“八条”。林彪:“主席,你批了这个文件,真是万岁万岁万万岁啊!”839
“四帅”“大闹”怀仁堂842
第二十五章 四老帅洞察国际风云851
毛泽东主席交给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老帅一项特殊任务851
中国“元帅级”国际形势座谈,年已古稀的老帅们“自由谈”860
慧眼识时事,四老帅洞察国际风云862
中、美、苏国际大三角颇像三国时期的三国鼎立,四老帅破译“大三角”战略关系的奥秘868
战争的空气又甚嚣尘上,四老帅独有看法873
陈毅元帅率先向中央和毛泽东建议打开中美关系877
第二十六章 十月风雷搏激流881
与林彪的政治较量,关键时刻,毛泽东赋予叶剑英以重任881
毛泽东交班,“四人帮”失宠885
面对“四人帮”的猖狂进攻,叶剑英、聂荣臻等老帅韬光养晦,运筹西山891
政治形势更加险恶,叶剑英做华国锋的工作896
西山脚下一险棋,叶剑英设想三个方案901
特殊而复杂的政治环境,要“解决”“四人帮”采取什么方式?叶剑英与华国锋、聂荣臻等反复研究,再三权衡911
主要参考文献919
后记924
热门推荐
- 2214788.html
- 2276116.html
- 3631510.html
- 345986.html
- 1187469.html
- 1384528.html
- 566476.html
- 3367165.html
- 300125.html
- 3494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9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9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2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9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0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1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8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8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7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