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性能通信网络【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高性能通信网络
  • (美)Jean Walrand,(美)Pravin Varaiya著;韩毅刚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5997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性能通信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1章 概述1

1.1 通信网络的历史2

1.1.1 电话网络3

1.1.2 计算机网络6

1.1.3 有线电视网络11

1.2 网络要素13

1.2.1 数字化13

1.2.2 经济规模15

1.2.3 网络的外部特征15

1.2.4 业务集成16

1.3 将来的网络16

1.3.1 Internet16

1.3.4 胜利者是谁18

1.3.3 视频拨号方式18

1.3.2 纯ATM网络18

1.4 小结20

1.5 说明20

1.6 习题20

第2章 网络服务与分层体系结构23

2.1 应用24

2.1.1 固定比特率25

2.1.2 可变比特率25

2.1.3 报文25

2.1.4 例子26

2.1.5 其他要求27

2.2 网络服务28

2.2.1 面向连接服务28

2.2.2 无连接服务28

2.3 高性能网络28

2.4 网络组成部分29

2.4.1 主要的网络组成部分30

2.4.2 网络组成部分与服务特点31

2.4.3 例子31

2.5 基本网络机制33

2.5.1 多路复用34

2.5.2 交换37

2.5.3 差错控制40

2.5.4 流量控制45

2.5.5 资源分配46

2.6 分层体系结构47

2.6.1 层次47

2.6.2 层次的实现48

2.7 开放数据网络模型51

2.9 说明53

2.10 习题53

2.8 小结53

第3章 分组交换网络56

3.1 OSI参考模型56

3.1.1 第1层:物理层56

3.1.2 第2层:数据链路层56

3.1.3 子层2a:介质访问控制58

3.1.4 子层2b:逻辑链路控制58

3.1.5 第3层:网络层59

3.1.6 第4层:传输层60

3.1.7 第5层:会话层61

3.1.8 第6层:表示层61

3.1.9 第7层:应用层62

3.1.10 总结62

3.2 以太网(IEEE 802.3)62

3.2.1 物理层63

3.2.2 MAC65

3.2.3 LLC67

3.3.1 物理层68

3.3 令牌环网(IEEE 802.5)68

3.3.2 MAC69

3.3.3 LLC70

3.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70

3.5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73

3.6 帧中继75

3.7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77

3.8 分组交换网络的总结81

3.9 Internet81

3.9.1 IPv4、多址通信IP、移动IP、IPv6、RSVP82

3.9.2 TCP和UDP90

3.9.4 实时协议91

3.9.5 更快的传输协议91

3.9.3 SMTP、rlogin和TFTP91

3.9.6 Internet的成功与局限性92

3.10 小结93

3.11 说明94

3.12 习题94

第4章 电路交换网络97

4.1 电路交换网络的性能98

4.2 SONET100

4.3 光纤入户107

4.3.1 AT T用户环系统107

4.3.2 英国电信TPON系统108

4.3.3 无源光纤环109

4.3.4 混合方案110

4.4 ISON110

4.5 智能网络112

4.5.1 服务举例113

4.5.2 智能网络的体系结构114

4.5.3 功能组件115

4.6 视频点播116

4.6.1 布局116

4.6.2 控制和视频网络118

4.6.3 MPEG119

4.7 小结120

4.8 说明120

4.9 习题120

第5章 异步传输模式123

5.1 ATM的主要特征123

5.1.1 面向连接服务124

5.1.2 固定信元长度126

5.1.3 统计多路复用129

5.1.4 资源分配130

5.2 ATM信头结构130

5.2.1 VCI与VPI131

5.2.2 其他字段132

5.2.3 保留的VCI/VPI133

5.3 ATM适配层133

5.3.1 类型1134

5.3.2 类型2134

5.3.3 类型3135

5.3.4 类型4135

5.3.5 类型5135

5.4 管理与控制135

5.4.1 容错管理136

5.4.2 通信量和拥塞控制138

5.4.3 网络状态监视和配置139

5.4.4 用户/网络信令140

5.5 BISDN140

5.6.1 AAL5上的多协议封装141

5.6.2 用ATM实现LAN仿真141

5.6 用ATM网络实现互联141

5.6.3 在ATM上实现IP142

5.6.4 ATM上的多协议互联(MPOA)144

5.6.5 ATM上的FR与SMDS145

5.7 小结145

5.8 说明145

5.9 习题146

第6章 网络控制147

6.1 控制的目的和方法147

6.1.1 综述148

6.1.2 控制方法148

6.1.3 时间尺度149

6.1.4 举例150

6.1.5 服务质量150

6.2 电路交换网络151

6.2.1 阻塞152

6.2.2 路由最优化153

6.3 数据报网络155

6.3.1 排队模型156

6.3.2 关键的排队结果156

6.3.3 路由最优化157

6.3.4 流量控制160

6.4 ATM网络161

6.4.1 控制问题162

6.4.2 确定性方法163

6.4.3 统计过程169

6.4.4 确定的还是统计的178

6.5 小结180

6.6 说明180

6.7 习题181

7.1.2 离散时间183

7.1.1 概述183

第7章 网络的控制:数学背景183

7.1 马尔可夫链183

7.1.3 连续时间187

7.2 电路交换网190

7.2.1 单一交换机190

7.2.2 网络192

7.3 数据报网络194

7.3.1 M1M11排队系统194

7.3.2 离散时间排队系统196

7.3.3 Jackson网络198

7.3.4 MMF业务源的缓冲器占有量199

7.3.5 阻塞概率的不敏感性201

7.4 ATM网络203

7.4.1 确定性的方法204

7.4.2 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的大偏差206

7.4.3 直线上的大偏差208

7.4.4 排队系统的大偏差209

7.4.5 含多类业务源排队系统的大偏差212

7.4.6 Bahadur-Rao定理216

7.5 小结217

7.6 说明217

7.7 习题217

第8章 网络计费219

8.1 网络计费:原理和实现220

8.1.1 计费原理220

8.1.2 计费的现状221

8.1.3 Internet的脆弱性222

8.2 Internet连接的计费系统222

8.2.1 第一阶段223

8.2.3 第三阶段225

8.2.4 Internet的计费功能225

8.2.2 第二阶段225

8.3 Internet上的流量测算227

8.3.1 连接统计228

8.3.2 用量的多样性228

8.3.3 拥塞计费和流量规划的潜力229

8.4 单项计费229

8.4.1 基于用量的计费230

8.4.2 拥塞计费232

8.4.3 资金回报和链路最佳容量234

8.5 ATM服务计费235

8.5.1 ATM资源和服务的一个模型235

8.5.2 最大投资回报238

8.6 小结239

8.7 说明239

8.8 习题240

9.1 光链路242

第9章 光链路242

9.2 光纤243

9.2.1 衰减243

9.2.2 色散246

9.3 光源和检波器250

9.3.1 发光二极管251

9.3.2 激光二极管252

9.3.3 检波器253

9.4 间接调制256

9.4.1 相干检波256

9.4.2 副载波多路复用257

9.4.3 波分多路复用257

9.5 检波的量子极限259

9.6 其他部件260

9.8 说明261

9.9 习题261

9.7 小结261

第10章 交换263

10.1 交换机的性能指标263

10.2 时分交换和空分交换265

10.3 模块化交换机的设计267

10.4 快速分组交换271

10.5 分布式缓冲交换机273

10.5.2 输入缓冲器276

10.5.1 过热点的影响276

10.5.3 减少过热点279

10.6 共享缓冲交换机281

10.7 输出缓冲交换机283

10.8 输入缓冲交换机284

10.8.1 HOL阻塞284

10.8.2 克服HOL阻塞286

10.9 小结287

10.11 习题288

10.10 说明288

第11章 迈向全球多媒体网络290

11.1 全球网络的属性290

11.2 技术领域291

11.2.1 体系结构292

11.2.2 组网292

11.2.3 信号处理293

11.2.4 应用293

11.3 挑战293

11.3.1 体系结构294

11.3.2 服务质量294

11.3.3 移动性296

11.3.4 异构性298

11.3.5 可伸缩性和可配置性299

11.3.6 扩展性和复杂性管理299

11.3.7 安全性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