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沟通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沟通研究
  • 曹妍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8250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影响-政治-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沟通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网络政治沟通研究和发展——理论综述1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

一、政治沟通1

二、网络政治沟通5

三、网络政治沟通特征6

四、网络政治沟通的主要形态8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14

一、“议程设置”理论15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16

三、“把关人”理论17

四、“数字鸿沟”理论19

五、公共领域理论20

第三节 政治沟通模型21

一、政治系统的模型:来自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架构21

二、政治沟通中的政党、舆论和媒体30

三、政治沟通的改进模型:对简单模型的重构34

第二章 从传统到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的演变42

第一节 传统政治沟通42

一、传统政治沟通方式分类43

二、存在的缺陷和不足48

第二节 传统媒体政治沟通49

一、是重要的政治沟通渠道49

二、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50

第三节 网络时代的政治沟通53

一、网络政治沟通形式54

二、互联网具有媒体特征57

三、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分析59

第三章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兴起透视64

第一节 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兴起的国际背景65

一、网络政治沟通热在全球兴起的时代背景66

二、美国和英国的网络政治沟通热73

三、日本和韩国的网络政治沟通热78

第二节 个案分析:美国政治沟通机制运行——以2008年美国大选中的网络政治沟通为例85

一、历史沿革86

二、网络政治沟通在2008年大选中的新变化87

三、行为主体的沟通动机96

第三节 直面网络的中国政治沟通99

一、初步发展的中国网络沟通100

二、网络全面介入中国政治沟通103

三、网络政治沟通在中国的发展106

四、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热在中国兴起的现实原因111

第四节 个案分析:中国网络政治沟通运行机制——以N市政治沟通为例115

一、案例简述116

二、N市政府推动网络政治沟通的成功经验118

三、N市公民网络政治沟通效用119

第四章 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与挑战121

第一节 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的积极影响121

一、维护和巩固政治秩序121

二、推动科学民主决策128

三、提升政府形象134

第二节 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的挑战140

一、对政治稳定的挑战141

二、对政治决策的挑战145

三、对政府管理的挑战147

四、对主流政治文化的挑战149

五、对国家安全的挑战152

第五章 网络发挥政治沟通功能的内在审视156

第一节 市民社会157

一、市民社会的解释157

二、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161

三、媒体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及网络对市民社会建设的契合性165

四、网络部分补充和替代了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不足169

第二节 公共领域174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174

二、传媒与公共领域182

三、传统媒体公共领域之公共性不足184

四、信息时代网络公共领域的“重兴”186

第六章 面临的问题和对策192

第一节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的主要障碍192

一、沟通要素方面193

二、沟通过程方面204

三、沟通效果方面208

第二节 中国网络政治沟通问题的成因211

一、经济原因211

二、法制不健全原因214

三、文化及观念原因217

四、科学技术原因218

五、教育原因221

第三节 优化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对策222

一、优化沟通要素222

二、改进沟通过程228

三、提升网络沟通效果229

后记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