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外固定治疗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黄克勤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3289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骨折固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外固定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骨伤外固定治疗法的生物力学基础3
第一章 骨伤生物力学与骨伤病因学基础3
第一节 骨伤生物力学概述3
一、什么是骨伤生物力学3
二、研究骨伤生物力学的意义3
三、骨伤生物力学在我国发展的基础4
四、骨伤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4
第二节 骨的基本力学性质及影响因素5
五、骨伤生物力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5
一、拉压力学性质6
二、剪切力学性质17
三、扭转力学性质18
四、弯曲力学性质19
第三节 骨的能量储存和本构关系22
一、骨的能量储存22
二、骨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方程23
第四节 不同载荷下的骨折类型25
一、应力状态25
二、轴向拉压时斜面应力及骨折26
三、剪切骨折28
四、弯曲骨折30
第二章 骨伤病理和治疗学基础33
第一节 骨的功能适应性33
一、骨对应力的适应性33
二、骨的功能结构34
三、骨的功能适应性理论描述37
四、骨重建理论39
第二节 运动负荷对骨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41
一、运动负荷对未成年骨的影响41
二、运动负荷对成年骨的影响42
三、负荷与疏松骨43
第三节 力效应对骨愈合影响的红外光谱分析43
一、样品制备44
二、红外结果与Lindsay和White比较44
三、初步结论45
第四节 功能锻炼对骨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45
第五节 骨组织的重建理论50
一、表面重建理论50
二、骨干表面重建问题51
三、内部重建理论53
一、骨的压电效应55
第六节 骨的压电效应及临床应用55
二、压电效应产生机制59
三、压电效应的数学模型59
四、骨的恒定电位60
五、诱发电场影响骨重建的可能机制60
六、电刺激骨愈合技术61
七、压电膜对骨生成的影响61
第七节 骨折治疗的弹性固定准则——顾孟准则63
一、固定稳定64
二、非功能替代65
三、骨折面生理应力66
第三章 骨外固定疗法及其进展67
第一节 骨外固定进展概况67
一、中医骨折疗法发展简史67
二、西医骨折疗法发展简史67
三、中西医结合骨折疗法发展简史68
四、穿针外固定法历史回顾69
第二节 夹板、石膏-绷带及持续牵引固定71
一、小夹板外固定71
二、石膏-绷带固定72
三、持续牵引固定73
第三节 穿针外固定器的组架结构75
一、平面框架结构77
二、立体框架结构(空间结构)82
第四节 穿针外固定疗法程序和设计要求93
一、手法整复93
二、几何穿针94
三、弹性固定94
四、规范锻炼95
五、设计和使用骨外固定器的一般要求95
第四章 夹板局部外固定疗法的骨伤生物力学研究97
第一节 治疗骨干骨折的受力分析97
一、布带的约束力98
二、夹板的弹性固定力99
三、纸压垫的效应力99
四、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100
五、必要的牵引力100
六、软组织在骨干骨折复位固定中的作用100
七、摩擦力101
第二节 治疗骨干骨折的骨伤生物力学研究101
一、稳定的固定方法101
二、有益于愈合的压应力刺激103
三、无功能替代103
一、原理104
第三节 传统骨折疗法中夹板分布力的实验研究104
四、强调功能锻炼104
二、实验105
三、数据处理106
四、简单结论108
第四节 夹板、压垫与肢体皮肤间摩擦系数的实验研究108
一、实验方法108
二、实验材料109
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109
四、注意事项111
一、张力计结构112
第五节 布带张力计的研制112
二、设计依据113
三、几点说明115
第六节 布带张力仪的研制115
一、张力仪的结构特征115
二、用途和特点116
第五章 穿针外固定器的骨伤生物力学研究117
第一节 力臂式固定器骨伤生物力学分析117
一、股骨头(颈)的受力117
二、力臂式固定器稳定性分析121
四、少有功能替代132
三、骨折面生理应力132
第二节 数字式骨科固定器骨伤生物力学分析133
一、结构特征与功能133
二、固定稳定性分析134
三、骨折面生理应力138
四、可实现无功能替代142
五、结语142
第三节 股骨颈骨折面倾斜度与骨折愈合的关系143
一、受力分析143
二、几何分析144
三、变形分析145
四、讨论147
第四节 骨与骨针摩擦力的实验测定147
一、力学模型147
二、实验测定与结果分析148
三、几点说明151
第二篇 骨外固定器及临床应用155
第六章 骨针与外固定器部件155
第一节 固定针(骨针)155
一、固定针(骨针)的构造155
二、固定针的种类158
三、固定针的综述164
四、骨针附件167
第二节 锁针器169
一、顶丝式锁针器169
二、板夹式锁针器(Hoffmann器械)170
三、针栓式锁针器174
四、轴向可调式锁针器176
五、锁针器的综述178
第三节 连接杆、桥架、联结器179
一、连接杆179
二、桥架181
三、联结器186
第四节 支撑杆和骨托188
一、支撑杆188
二、骨托(托板、压板)192
第七章 骨外固定穿针术193
第一节 骨穿针术193
一、骨穿针术概述193
二、骨穿针术形式197
三、“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牵引术198
第二节 骨针间夹角与骨折成角的互补法则199
一、互补法则199
三、推论二200
二、推论一200
四、几点说明201
第三节 骨针的选择与应用202
一、骨针的选择与要求202
二、骨针与骨骼的联系203
三、骨针与固定骨骼的比例203
四、螺钉与钉孔间的应力关系204
五、骨骼穿针外固定形式的转换204
第四节 肢体横截面解剖学与穿针夹角204
一、进针截面的选择204
三、分度测量法205
二、肢体横截面的力学特征205
第五节 骨穿针外固定疗法的X线平片的计算机图像彩色化处理208
一、黑白X线平片彩色化208
二、对病变部位作监督分类210
第八章 肱骨骨折穿针外固定疗法211
第一节 肩臂部的应用解剖211
一、体表标志211
二、主要血管神经干的体表投影211
三、肩部肌肉211
四、肩关节215
六、臂部深层结构216
五、血管及神经分布216
一、骨折部位特点217
第二节 肱骨干骨折217
二、骨折致伤形式218
三、肱骨干骨折的并发症218
第三节 穿针外固定器疗法218
一、穿针外固定术适应证218
二、术前准备218
三、穿针与解剖学关系219
四、感染开放性肱骨干骨折221
五、肱骨干骨折迟延愈合222
七、提要223
六、肱骨干骨折畸形愈合223
第九章 前臂骨折穿针外固定疗法226
第一节 前臂和手的应用解剖226
一、体表标志226
二、提携角226
三、肘关节227
四、肘部深层结构228
五、前臂主要血管神经干的体表投影229
六、腕关节功能位230
七、前臂深层结构230
八、临床意义232
一、穿针外固定疗法适应证234
二、术前准备234
三、骨针施布原则234
四、固定种类234
第二节 前臂骨折穿针外固定疗法234
五、肌间隔综合征危象——闭合骨折238
六、桡尺骨开放骨折238
七、桡尺骨陈旧骨折238
八、前臂特征及穿针术239
九、并发症的处理239
二、X线鉴别要点240
第三节 孟氏骨折240
一、骨折类型240
三、穿针外固定疗法241
第十章 胫腓骨折穿针外固定疗法246
第一节 小腿的应用解剖246
一、体表标志246
二、膝外翻角246
三、血管神经干的体表投影246
七、胫腓骨骨折的解剖关系247
六、小腿深层结构247
五、膝区深层结构247
四、膝关节247
八、踝部深层结构248
九、踝关节248
第二节 胫腓骨的形态、受力与负重值测定249
一、胫腓骨的力学形态249
二、胫腓骨承重与骨穿针249
第三节 骨折分类250
一、Ellis分类法250
二、我国学者主张的分类250
二、术前准备251
第四节 胫腓骨穿针外固定疗法251
一、穿针外固定术适应证251
三、骨穿针术的设计要求252
四、外固定器组装254
第五节 胫腓骨骨折临床负重的生物力学研究255
一、负重力的测试依据255
二、静态负重力检测257
三、动态负重力测试结果258
第一节 股部的应用解剖261
一、主要血管及神经干的体表投影261
第十一章 股骨干骨折穿针外固定疗法261
二、股部深层结构262
三、股骨干骨折与解剖关系263
第二节 股骨干骨折264
一、几何特征264
二、股骨干骨折分类264
三、一般疗法264
二、穿针外固定疗法265
三、术前准备265
一、适应证265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穿针外固定疗法265
四、穿针设计要求266
五、穿针步骤(中1/3骨折为例)266
六、有限手术下穿针外固定术267
七、疗效分析267
第四节 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穿针外固定疗法267
一、手法折骨穿针外固定疗法267
二、镶嵌植骨与力臂式外固定器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病例分析268
第五节 单侧固定穿针形式274
一、单侧交叉三针固定法274
二、单侧交叉四针固定法274
五、远端交叉三针固定法275
三、双针交叉固定法275
四、双针平行固定法275
六、平行三针固定法276
七、内交叉针固定法276
八、四针平行固定法276
九、平行、交叉四针固定法277
第六节 单侧固定与骨针受力277
一、内交叉针反向受力277
二、内交叉针外加压受力278
三、内交叉针内加压受力278
五、内交叉针同向受力279
四、内交叉针向骨折线受力279
六、不规则受力280
第十二章 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穿针外固定281
第一节 髋关节生物力学281
一、髋关节的结构与功能281
二、髋关节的活动幅度282
三、髋关节的受力分析283
第二节 单臂式外固定器承载下的广义位移288
一、概述288
二、单侧支架的结构计算简图289
三、广义位移的计算290
四、结论293
五、单侧固定评述294
第三节 力臂式固定器的临床应用294
一、力臂式固定器功能294
二、拱形结构的特点294
三、穿针295
四、固定后受力分析295
五、力臂式固定器的操作步骤296
六、评定标准298
七、病例介绍299
第四节 疗效分析302
一、采用该疗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其特点303
二、股骨颈骨折急症意义303
三、并发症处理304
第十三章 膝内、外翻及其治疗305
第一节 膝内、外翻的病因分类306
一、各种佝偻病306
二、骨发育紊乱性膝内、外翻306
三、非化脓性关节炎所致的膝内、外翻306
四、外伤性膝内、外翻306
一、发育期的股胫角307
第二节 膝内、外翻诊断307
五、其他原因所致膝内、外翻307
二、生理性膝内、外翻308
三、膝内、外翻畸形的诊断308
四、鉴别诊断要点309
第二节 膝内、外翻的预防314
一、佝偻病的预防314
一、手术适应证315
三、应用外固定器治疗膝内、外翻特点315
二、手术注意事项315
第三节 膝内、外翻的穿针外固定疗法315
二、青春期膝内、外翻的预防315
四、关于术后外翻角度问题318
五、疗效标准318
第四节 膝内、外翻的穿针外固定术319
一、膝内翻手术步骤319
二、膝外翻手术步骤319
三、注意事项320
第五节 肢体牵伸延长术320
四、手术操作步骤321
三、术前准备321
二、禁忌证321
一、适应证321
五、术后处理322
六、并发症322
第十四章 微型外固定器323
第一节 微型外固定器323
一、结构特点323
二、微型外固定器存在的问题323
三、微型外固定器的种类323
一、骨折的分类324
第二节 短状骨与不规则骨的外固定324
四、微型外固定器与骨穿针技术324
二、穿针与外固定技术326
三、穿针原则326
四、各类骨折与骨穿针术326
五、微型外固定穿针技术的注意事项330
六、复合外固定330
七、肩锁关节分离的穿针外固定331
第三节 微型外固定器穿针固定的力学分析333
一、单臂固定的力学分析333
二、单侧双杆和双侧固定的力学分析334
参考文献337
热门推荐
- 209866.html
- 469975.html
- 772967.html
- 1439085.html
- 2233220.html
- 2875614.html
- 506824.html
- 3758704.html
- 3568722.html
- 1927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6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8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5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5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5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2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5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6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