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心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基础心理学
  • 沈德立,杨治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1363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心理学1

第一节 科学心理学的性质1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二、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3

三、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5

四、人的心理是可知的6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及发展趋势7

一、研究心理学的意义7

二、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0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11

一、反应时新法12

二、信号检测论16

三、间接测量法19

第四节 心理学发展简史23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23

二、现代心理学流派24

三、当代心理学的新趋向26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30

第一节 脑机能定位的新研究30

一、新的科技手段为脑机能定位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30

二、关于行为与脑机能定位的新证据32

一、神经组织的细胞水平活动37

第二节 行为与神经组织的微观变化37

二、神经组织的分子水平活动38

第三节 条件反射43

一、条件反射的遗传准备性43

二、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的功能44

三、环形通路使反射活动更加完善46

四、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48

五、生物反馈是新型的工具性条件反射51

六、不同的强化序列导致不同的强化效果53

第一节 知觉过程57

一、影响知觉的因素57

第三章 知觉57

二、直接知觉与间接知觉59

三、觉察与知觉60

四、知觉加工62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64

一、知觉的选择性64

二、知觉的整体性65

三、知觉的理解性66

四、知觉的恒常性67

五、知觉的组织性69

第三节 模式识别73

一、模板匹配说73

三、关键特征理论74

二、原型匹配说74

第四章 记忆80

第一节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80

一、感觉记忆80

二、短时记忆83

三、长时记忆87

第二节 记忆表象90

一、表象是从感知觉到思维的过渡阶段90

二、表象对学习记忆的作用91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92

四、心理旋转94

第三节 元记忆95

一、元记忆研究的基本内容96

二、元记忆的研究核心:知晓感(FOK)97

三、元记忆监控与记忆成绩的关系研究98

四、元记忆的测量方法100

第四节 内隐记忆102

一、内隐记忆的特点102

二、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103

三、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106

第五章 思维111

第一节 概念的获得111

一、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111

二、概念的改造116

三、概念获得中要注意的问题118

第二节 问题解决120

一、问题解决的一般概述120

二、问题解决中的直观推断123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25

四、关于问题解决的新研究130

第三节 思维的创造性与惯性133

一、创造性思维中的孕育133

二、创造思维的有利条件135

三、思维中的求同与求异137

一、联结派的学习理论141

第六章 学习心理141

第一节 学习理论141

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148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154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155

一、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与学习阶段155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57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162

第七章 情绪168

第一节 情绪的理论168

一、詹姆斯-朗格的情绪理论168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169

三、帕佩兹环路170

四、阿诺德的认知-评估学说171

五、沙赫特的认知-激活理论172

六、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173

七、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情绪173

第二节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175

一、情绪依赖于认知175

二、情绪反作用于认知176

第三节 情绪的生理指标179

一、皮肤电反应179

二、循环系统的指标181

三、呼吸184

四、语图分析法185

五、脑电波186

六、生化指标187

七、指标的综合使用188

第八章 需要、动机与意志191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意志总述191

一、什么是需要191

二、什么是动机192

三、什么是意志192

一、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197

第二节 意志行动与动机冲突197

二、动机冲突199

第三节 动机理论201

一、动机的认知理论201

二、动机的人本理论204

三、动机的强化理论206

第四节 动机与意志的新近研究成果207

一、动机的潜伏性与意志的持久性207

二、意志与行为效果的反馈209

第一节 注意研究的新进展213

一、注意的品质213

第九章 注意213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216

第二节 注意的理论219

一、过滤器理论219

二、资源限制理论222

三、特征整合理论223

第三节 注意的应用224

一、警戒225

二、飞行员的心理负荷226

三、载重车司机的工作负荷227

第一节 智力理论229

一、智力的因素理论229

第十章 智力229

二、智力的系统理论235

第二节 智力的水平差异及其原因243

一、智力的水平差异243

二、智力差异的原因244

第三节 智力开发250

一、斯腾伯格的“应用智力”培养方案250

二、元认知培养方面的研究251

一、效率差异与风格差异261

二、风格差异的先天性与后天性261

第一节 人格概述261

第十一章 人格261

三、质的差异与量的差异262

第二节 气质理论263

一、体型气质理论263

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理论264

三、杰罗姆·凯根的气质理论265

第三节 人格的类型理论与特质理论267

一、人格的类型理论267

二、人格的特质理论270

第四节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277

一、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277

二、家庭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279

三、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280

四、心理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281

第十二章 群体心理283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283

一、群体及其特征283

二、群体的结构与规模284

三、群体的类型285

四、群体的发展阶段287

第二节 群体动力学288

一、群体动力学的历史沿革288

二、群体内聚力289

三、群体规范与压力290

四、群体中的社会促进与抑制292

第三节 群体人际作用293

一、人际吸引293

二、竞争与合作295

三、群体的人际影响296

第四节 群体中的内隐社会心理299

一、内隐社会心理的概念299

二、内隐社会心理的研究领域299

三、内隐社会心理的主要特征305

四、内隐社会心理的研究方法305

主要参考文献308

后记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