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
  • 罗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010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科-教育建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内容提要1

ABSTRACT1

序1

第一章 引论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

1.2 相关研究5

1.3 研究方法12

1.4 研究思路14

1.5 本书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或创新之处15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辨析17

2.1 学科17

2.1.1 什么是学科17

2.1.2 学科的分类19

2.1.3 学科分类的成因32

2.2 大学的学科33

2.2.1 大学学科的含义33

2.2.2 大学学科的分类34

2.2.3 大学的学科与专业37

2.2.4 大学的学科与课程40

2.3 大学的学科建设42

2.3.1 学科建设42

2.3.2 大学的学科建设43

2.3.3 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44

2.3.4 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46

第三章 起源与演变: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渊源54

3.1 西方大学的起源与演变54

3.1.1 西方大学的起源54

3.1.2 西方大学学科建设功能的演变56

3.2 我国大学的产生与发展59

3.2.1 我国近代大学的产生59

3.2.2 我国近代大学及学科设置的流变60

3.3 我国重点大学的确立及历史沿革62

3.3.1 新中国对旧高等教育的改造62

3.3.2 我国重点大学的初步确立66

3.3.3 我国重点大学建设格局的演变69

3.3.4 我国重点大学建设新格局的形成73

3.4 对我国实施重点大学建设策略的几点分析78

3.4.1 实施重点大学建设策略是党和政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一贯的指导思想78

3.4.2 实施重点大学建设策略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来办好大学的明智选择78

3.4.3 实施重点大学建设策略要坚持制度创新79

第四章 问题和误区: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81

4.1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1

4.1.1 学科建设目标定位不清82

4.1.2 注重学科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85

4.1.3 重物轻人,没能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89

4.1.4 重视组织机构的调整,忽视学科之间协作、互动机制的形成91

4.1.5 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学术权力94

4.2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认识上存在的主要误区98

4.2.1 认为学科门类齐全就是学科布局合理98

4.2.2 认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101

4.2.3 认为科学研究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103

4.2.4 认为有钱就能搞好学科建设104

4.3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和认识误区的成因分析107

4.3.1 思想上,对学科建设问题认识不够深刻108

4.3.2 实践上,受苏联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108

4.3.3 体制上,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109

5.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本质要求110

5.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110

第五章 理念与理论: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110

5.1.2 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114

5.1.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本质要求117

5.1.4 传统学科建设的弊端阻碍着人的全面发展120

5.1.5 大学学科综合化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22

5.2 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是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合理规范124

5.2.1 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科学发展是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责124

5.2.2 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是进行科学研究、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127

5.2.3 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制不利于其科学研究职能的实现133

5.2.4 重点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实现要求其学科建设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规律为合理规范134

5.3 满足社会发展的高层次需要是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137

5.3.1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门学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137

5.3.2 促进社会发展是大学进行学科建设的终极目的138

5.3.3 社会需求的日益丰富和层次的不断提高是推动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141

5.3.4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应尽快向高层次、高水平、综合性转变143

第六章 经验和教训: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借鉴146

6.1 若干国外著名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147

6.1.1 在学科设置上,不断根据不同时代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增设新的学科门类,促进学科设置由单科向多科发展147

6.1.2 在学科结构上,注重构建以文理学科为基础,以医、工、经、管等应用性学科为主干的多学科相互交叉、促进、融合的学科体系150

6.1.3 在发展战略上,以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为指导思想,反对平均发展和机械模仿152

6.1.4 在管理体制上,遵循学科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规律,建立了科层组织和矩阵机构相结合的管理体制154

6.1.5 在队伍建设上,高度重视人才高原的形成,依靠汇聚一流名师,提升学校的学科水平156

6.1.6 在学科功能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密切结合,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的道路162

6.1.7 在学科环境上,拒绝一切不正当的社会干预,千方百计的保障学术自由的环境不受影响165

6.2 国外著名大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教训168

6.2.1 办学经费不足,必然会导致学科水平下降168

6.2.2 无视学校的学科传统,仅凭主观愿望,着力发展某一学科,则很难使之形成学科高峰169

6.2.3 学术自由的权利得不到有力地保障,学科建设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171

7.1 调整学科结构,改善学科布局174

7.1.1 科学定位,明确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174

第七章 对策和出路: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理性选择174

7.1.2 调整学科结构,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177

7.1.3 突出重点,形成特色181

7.2 以人为本,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182

7.2.1 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要坚持以人为本183

7.2.2 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要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作用185

7.2.3 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要注意形成合理的梯队187

7.3 加强研究基地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平台191

7.3.1 改革实验室建设体制191

7.3.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192

7.3.3 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质量193

7.3.4 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194

7.4 促进学科交叉,催化学科融合195

7.4.1 实施跨学科教育,促进多学科交叉196

7.4.2 高度重视“现代小科学”,加快发展“大科学”199

7.4.3 进行体制创新,促进学科综合202

7.5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学科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05

7.5.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需要给大学以明确的法律地位206

7.5.2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需要确立“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207

7.5.3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规范209

7.6 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管理209

7.6.1 建立和健全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210

7.6.2 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确保相互配合210

结语213

附录一:216

附录二:232

附录三:235

附录四:241

附录五:243

后记247

参考文献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