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
  • 管锡华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80659395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标点符号(学科: 汉语史 地点: 中国 年代: 古代) 标点符号 汉语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古代标点符号的发展1

一、古代标点符号的萌芽期——先秦时期1

总序1

二、古代标点符号的发展期——两汉时期3

三、古代标点符号的保守期——魏晋至唐五代时期6

四、古代标点符号的成熟期——宋元明时期8

五、古代标点符号的拓展期——清代11

一、章句之学的兴起与发展期——汉魏晋唐时期13

第二节 古代标点符号理论的发展13

二、标点符号体系的产生、发展与成熟期——宋元明时期16

三、标点符号体系、句读、评点、章句研究的拓展期——清代20

第三节 今人对古书标点的研究26

一、对古书评点的研究27

二、对古书句读正误的研究28

三、对古书标点理论体系的研究28

四、相关学科对古书标点的连带研究29

五、有关名人对古书标点的论述30

第二章 古代标点符号的萌芽期——先秦时期31

第一节 概况31

第二节 甲骨文语言层次的表达方式32

一、使用符号33

二、留空35

第三节 金文中的标点符号39

第四节 《侯马盟书》中的标点符号48

第五节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中的标点符号54

第六节 秦《石鼓文》中的标点符号58

第七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标点符号59

第三章 古代标点符号的发展期——两汉时期65

第一节 概况65

第二节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中的标点符号66

第三节《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中的标点符号69

第四节 《银雀山汉墓竹简》中的标点符号77

第五节 《居延汉简甲乙编》中的标点符号80

第六节 《武威汉简》中的标点符号95

第七节 《流沙坠简》中的标点符号99

第八节 汉代注释书中句读的内容101

一、通过作注的位置反映对古籍的读法102

二、在注释中表明对具体文句的句读的理解104

第九节 汉代标点符号的理论105

一、对章句的不同观点105

二、对字句章篇层次的简述107

三、辞书首次收了标点符号为词目107

四、对“离经”的记述108

第一节 概况109

第四章 古代标点符号的保守期——魏晋至唐五代时期109

第二节 敦煌卷子及其他写刻本中的标点符号和用法110

第三节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的篇章字句理论125

第四节 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内容126

第五节 孔颖达等《五经正义》的章句理论和实践129

第六节 《史记三家注》标点符号理论和说明章句的方法134

第七节 其他书籍中的标点符号理论141

第五章 古代标点符号的成熟期——宋元明时期146

第一节 概况146

一、建安余仁仲刊《春秋公羊解诂》148

第二节 宋本中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148

二、金履祥《尚书表注》155

三、宋刻本《南华真经注》162

第三节 真德秀、黄干、陈骙的标点符号体系178

一、《宋真德秀批点法》178

二、《勉斋批点四书例》179

三、陈骙《南宋馆阁录·校雠式》180

第四节 宋代注释、笔记等书中的标点符号理论和正读实践181

一、对句读作用的认识181

二、对句读、章句、句法的考述183

三、对具体诗文的正读断句188

四、书籍提要中的句读内容189

第五节 元本中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191

第六节 程端礼的句读思想和标点符号体系199

第七节 胡三省《通鉴释文辩误》和吴师道《战国策校注》中的标点符号理论和正读实践207

一、胡三省的《通鉴释文辩误》207

二、吴师道的《战国策校注》209

第八节 明本中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214

一、《永乐大典》中的标点符号214

二、《李卓吾批评水浒传》中的标点符号223

三、《善本戏曲丛刊》中的标点符号227

四、其他明本中的标点符号246

第九节 唐顺之、归有光的标点符号体系254

一、《大明唐顺之批点法》254

二、归有光的《评点史记例意》255

第十节 袁无涯、杨慎等论评点、句读257

第六章 古代标点符号的拓展期——清代260

第一节 概况260

第二节 清本中标点符号种类、用法和使用的特点261

第三节 桐城派的标点符号理论和评点实践269

一、方苞270

二、刘大櫆272

三、姚鼐274

四、吴德旋275

五、曾国藩276

六、吴汝纶281

七、俞樾283

八、姚永朴288

九、林纾290

十、刘声木291

第四节 章学诚与桐城派方东树等关于评点的论争293

第五节 唐彪的标点符号体系296

第六节 武忆《句读叙述》和《经读考异》在句读史上的贡献299

一、《句读叙述》300

二、《经读考异》304

第七节 黄侃《文心雕龙·章句》札记对章句的研究313

一、章句的功用313

二、读、章、句、言的古今义及其关系314

三、章句之体的发展演变316

四、音节句读与文义句读的不同318

第八节 杭世骏、钱大昕、卢文弨、刘宝楠、章炳麟关于标点符号史和标点符号运用的研究319

一、杭世骏319

二、钱大昕320

三、卢文弨323

四、刘宝楠324

五、章炳麟327

第九节 《四库总目》提要中关于标点符号的思想内容329

一、对标点符号的认识330

二、对书籍版本使用标点符号情况的记述334

古代标点符号赘语335

第七章 今人对古书标点的研究339

第一节 对古书评点的研究340

一、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340

二、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343

三、敏泽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345

四、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论文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349

五、吴孟复的《桐城文派述论》351

一、杨树达的《古书句读例释》353

第二节 今人对古书句读正误研究的重要论著353

二、阙勋吾的《古文标点例说》355

三、王迈的《古文标点例析》358

四、《古籍点校疑误汇录》359

五、吕叔湘的《〈资治通鉴〉标点斠例》365

第三节 对古书标点理论体系的研究367

一、管敏义的《怎样标点古书》367

二、张仓礼、陈光前的《古文断句与标点》370

(1)胡朴安的《古书校读法》375

第四节 相关学科对古书标点的连带研究375

一、古书校读论著中标点的研究375

(2)张舜徽的《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377

二、训诂学论著中标点的研究378

(1)陆宗达的《训诂简论》378

(2)洪诚的《训诂学》380

三、古代汉语论著中标点的研究382

(1)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382

(2)郭锡良等的《古代汉语》383

一、关于标点史的论述384

第五节 有关名人对古书标点的论述384

二、关于古书标点必要性的论述386

三、关于古书标点意义的论述386

四、关于古书标点与读者学识的论述386

五、关于古书标点之难的论述387

六、关于古书标点错误的危害性的论述388

附录389

参考书和引用书要目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