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税收学原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玮,王德祥,张惠岚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1276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税收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税收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税收概论1
1.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1
1.1.1 税收的产生1
1.1.2 税收与社会公共需要3
1.1.3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税收的发展5
专栏1-1 税收法定主义的确立7
1.2 税收的概念8
1.2.1 西方对税收范畴的界定8
1.2.2 我国对税收范畴的界定10
专栏1-2 “税”字的由来10
1.2.3 对税收概念的基本认识12
1.2.4 税收的形式特征13
专栏1-3 税收为民生撑起一片绿荫14
专栏1-4 “刘晓庆税案”与税收的强制性15
1.2.5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16
1.3 税收根据17
1.3.1 西方的税收根据理论17
1.3.2 我国的税收根据理论19
1.3.3 对税收根据的基本认识21
专栏1-5 利益赋税思想22
1.4 税收职能与作用23
1.4.1 税收职能23
1.4.2 主流经济理论对税收职能认识的演进25
1.4.3 正确认识税收的作用26
专栏1-6 是是非非筵席税28
本章小结29
重要概念30
复习思考题30
课堂讨论题31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32
网络资源32
第2章 税收活动主体及其约束规则33
2.1 税收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33
2.1.1 税收活动主体的细分33
专栏2-1 我们都是纳税人34
2.1.2 税收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35
专栏2-2 我国纳税人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护吗?36
2.2 税收活动主体的约束规则38
2.2.1 制度的基本逻辑38
2.2.2 重新界定税收制度39
2.3 税收非正式制度安排41
2.3.1 税收非正式制度安排概述41
专栏2-3 革命导师有关税收的部分经典论述41
2.3.2 税收观念43
专栏2-4 纳税人的钱可以这样花吗?45
专栏2-5 纳税人观念·征税人观念·用税人观念49
2.3.3 税收惯例50
专栏2-6 税收法定主义与我国的税收实践51
2.4 税收正式制度安排52
2.4.1 税收基本法52
2.4.2 税种制度53
2.4.3 其他税收正式制度安排53
专栏2-7 纳税人参与政府预算,遏止“白宫”肆意建设54
本章小结55
重要概念56
复习思考题56
课堂讨论题56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57
网络资源57
第3章 税收原则58
3.1 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58
3.1.1 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理论58
专栏3-1 我国古代的治税原则:以傅玄的赋税思想为例60
3.1.2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理论60
3.1.3 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理论63
3.2 税收的财政原则64
3.2.1 充裕原则64
3.2.2 弹性原则65
专栏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弹性67
3.3 税收的公平原则68
3.3.1 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68
3.3.2 受益原则68
3.3.3 支付能力原则70
专栏3-3 从企业所得税看税收公平原则在我国的实现73
3.4 税收的效率原则75
3.4.1 税收的经济效率75
专栏3-4 税收超额负担76
专栏3-5 人头税78
3.4.2 税收的行政效率79
专栏3-6 我国的税收成本80
专栏3-7 从燃油税的开征看现代税收原则的不足81
本章小结81
重要概念82
复习思考题82
课堂讨论题83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83
网络资源83
第4章 税收负担的分配及其调整84
4.1 税收负担概述84
4.1.1 税收负担的实质及其分类84
4.1.2 宏观税收负担85
专栏4-1 我国的宏观税收负担水平89
4.1.3 微观税收负担90
4.1.4 税收负担的分配91
4.2 纳税人对税收负担分配的局部调整93
4.2.1 税收负担转嫁93
4.2.2 税收筹划93
专栏4-2 一个转让定价案例96
4.2.3 偷逃税98
4.3 政府对税收负担分配的调整99
4.3.1 税式支出99
专栏4-3 税式支出理论的产生与应用100
4.3.2 最低税负制104
专栏4-4 最低税负制的实践106
专栏4-5 美国最低税负制的负面效应108
4.3.3 重复征税的免除108
专栏4-6 我国增值税制中的重复征税109
4.3.4 反避税112
专栏4-7 我国反避税进入新阶段112
4.3.5 反偷逃税113
专栏4-8 美国强大的反偷逃税体系114
本章小结115
重要概念116
复习思考题116
课堂讨论题116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117
网络资源117
第5章 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118
5.1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118
5.1.1 税负转嫁118
专栏5-1 4%的税收让网上交易价格稍微涨了一些119
专栏5-2 税收负担转嫁两种不同的观点122
专栏5-3 税负转嫁与房地产市场中的税收调控123
5.1.2 税负归宿123
5.2 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124
5.2.1 税负转嫁与税收负担的分担124
5.2.2 供需弹性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125
专栏5-4 消费税改革会令车价大涨吗?130
5.2.3 市场结构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131
5.2.4 市场期限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133
5.2.5 其他因素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135
5.3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5
5.3.1 商品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5
5.3.2 生产要素税的局部均衡分析137
专栏5-5 为什么穷人会反对课征奢侈品税?139
5.4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40
5.4.1 税负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概述140
专栏5-6 税负转嫁和归宿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发展141
5.4.2 税收等价关系141
5.4.3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43
本章小结145
重要概念145
复习思考题145
课堂讨论题146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146
网络资源146
第6章 税种设置与税制结构147
6.1 税种设置与税种分类147
6.1.1 国民经济循环与税种的设置147
专栏6-1 我们需要缴纳哪些税?152
6.1.2 税种分类153
6.2 税种制度要素157
6.2.1 纳税人157
专栏6-2 为什么“利息税”的纳税人不用自己去缴税?158
6.2.2 课税对象158
专栏6-3 课税对象、税目与计税依据:以我国的营业税为例160
6.2.3 税率160
专栏6-4 比例税率:以我国的营业税为例161
专栏6-5 定额税率:以我国的车船税为例161
6.2.4 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166
6.2.5 税收优惠167
专栏6-6 “起征点”还是“免征额”?167
6.2.6 税务违章处理170
6.3 税制结构170
6.3.1 税种制度的类型170
专栏6-7 越来越受青睐的单一税172
6.3.2 各国税制结构的演变173
6.3.3 税制结构的现实选择177
专栏6-8 双主体税种:我国税制结构改革的目标模式?180
本章小结181
重要概念182
复习思考题182
课堂讨论题183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183
网络资源183
第7章 商品税184
7.1 商品税概述184
7.1.1 商品税的特点184
7.1.2 商品税的设置186
7.1.3 商品税的分类188
7.1.4 商品税的内部结构189
7.2 增值税190
7.2.1 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190
7.2.2 增值税的课税对象与增值税的类型191
专栏7-1 我国增值税的变迁194
7.2.3 应缴增值税的计算办法195
7.2.4 增值税的税率196
7.2.5 有效推行增值税的社会经济条件198
7.2.6 增值税的经济效应198
专栏7-2 美国为何迟迟不引进增值税?200
7.3 消费税201
7.3.1 消费税概述201
专栏7-3 我国消费税的历史沿革202
7.3.2 消费税的类型203
7.3.3 消费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204
7.3.4 消费税的效应205
专栏7-4 消费税改革对百姓生活有什么影响?206
7.4 关税207
7.4.1 关税的类型208
7.4.2 关税的经济效应209
专栏7-5 世界各国重用进出口关税措施210
7.4.3 关税壁垒211
专栏7-6 各国竞相构筑新的贸易壁垒212
本章小结213
重要概念214
复习思考题214
课堂讨论题214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214
网络资源215
第8章 所得税216
8.1 所得税概述216
8.1.1 所得税的特点216
8.1.2 “应税所得”的界定217
8.1.3 所得税的课税范围219
专栏8-1 税收原则与应税所得的合法性219
8.2 个人所得税222
8.2.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222
专栏8-2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从“富人税”向“大众税”流变222
专栏8-3 韦唯为何在瑞典被指控涉嫌逃税?225
8.2.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226
专栏8-4 国家税务总局:我国个人所得税现阶段不宜以家庭为纳税单位227
8.2.3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模式227
专栏8-5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229
8.2.4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229
专栏8-6 为什么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定额扣除法”?230
专栏8-7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中有哪些费用扣除?232
8.2.5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234
专栏8-8 累进税率的设计235
8.2.6 个人所得税的课征方法237
8.2.7 个人所得税的效应238
8.2.8 负所得税238
8.3 公司所得税240
8.3.1 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公司(企业、法人)所得税的设置240
8.3.2 公司所得税存在的必要性241
8.3.3 公司所得税的类型243
8.3.4 公司所得税的课税范围244
8.3.5 公司所得税的应税所得245
8.3.6 公司所得税的税率247
8.3.7 公司所得税的主要激励措施248
专栏8-9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中的税收优惠248
8.3.8 公司所得税的经济效应249
8.4 资本利得税250
8.4.1 资本利得概述250
8.4.2 资本利得的课税形式251
8.4.3 资本利得的税务处理252
专栏8-10 我国的资本利得课税253
8.5 社会保障税254
8.5.1 社会保障税的产生与发展254
8.5.2 社会保障税的特点255
8.5.3 社会保障税的类型256
8.5.4 社会保障税的制度要素257
专栏8-11 我国的社会保障:缴税还是缴费?258
8.5.5 社会保障税的效应259
本章小结259
重要概念260
复习思考题260
课堂讨论题261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261
网络资源262
第9章 财产及其他税263
9.1 财产税概述263
9.1.1 财产税的特点263
专栏9-1 我国的财产税265
9.1.2 财产税的发展265
9.1.3 财产税的分类266
9.1.4 财产税的征收管理268
9.2 财产保有税268
9.2.1 一般财产税268
9.2.2 特别财产税269
专栏9-2 我国的土地增值税270
专栏9-3 我国拟开征的物业税272
专栏9-4 我国车船税的历史及其改革273
9.3 财产转让税274
9.3.1 遗产税的性质274
专栏9-5 为什么一些国家纷纷停征遗产税?275
9.3.2 遗产税的类型275
专栏9-6 我国的遗产税:征还是不征?277
9.3.3 赠与税277
9.3.4 契税278
9.4 其他税种278
9.4.1 环境税278
专栏9-7 OECD国家的环境税279
专栏9-8 我国也应开征环境税281
9.4.2 资源税282
专栏9-9 我国资源税的改革何去何从?283
9.4.3 印花税284
专栏9-10 印花税的由来285
本章小结285
重要概念286
复习思考题286
课堂讨论题286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287
网络资源287
第10章 最优税收288
10.1 最优税收理论概述288
10.1.1 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88
专栏 10-1米尔利斯和维克里对最优税收理论的贡献289
10.1.2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290
10.2 最优商品课税291
10.2.1 商品税的最优征税范围291
10.2.2 商品税的最优税率293
10.3 最优所得课税296
10.3.1 埃奇沃思模型296
10.3.2 最优所得课税论的现代研究297
专栏10-2 最优税收理论与税收征管299
10.3.3 最优税收理论的积极意义300
专栏10-3 税制优化的理想与现实301
本章小结302
重要概念303
复习思考题303
课堂讨论题304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304
网络资源304
第11章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305
11.1 税收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05
11.1.1 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305
11.1.2 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07
专栏11-1 欧美用税收引导消费308
11.2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影响309
11.2.1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309
专栏11-2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实证研究312
11.2.2 税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315
11.3 税收与家庭储蓄315
11.3.1 家庭储蓄行为的决定因素315
11.3.2 个人所得税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316
专栏11-3 我国开征“利息税”的目的为何没有达到?319
11.3.3 其他税种对家庭储蓄的影响320
11.4 税收与私人投资321
11.4.1 对私人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321
11.4.2 税收对私人资本使用成本的影响322
11.4.3 税收对资产组合和风险承担的影响324
专栏11-4 税收与外国直接投资325
本章小结325
重要概念326
复习思考题327
课堂讨论题327
本章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328
网络资源328
第12章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329
12.1 税收与经济增长329
12.1.1 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税收因素329
12.1.2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31
12.1.3 宏观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333
专栏12-1 拉弗曲线的提出333
专栏12-2 近年来各国的减税实践336
专栏12-3 最优宏观税收负担率的估计338
12.2 税收与经济稳定339
12.2.1 税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339
12.2.2 税收政策的类型341
12.2.3 税收政策的时滞342
12.2.4 税收政策的局限性344
专栏12-4 相机抉择还是自动稳定?345
12.3 税收与收入分配345
12.3.1 收入分配的衡量345
专栏12-5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346
12.3.2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47
专栏12-6 税收机制不到位加剧贫富分化349
12.3.3 税收收入分配效应的评价349
本章小结350
重要概念351
复习思考题351
课堂讨论题352
本章参考文献的延伸阅读资料352
网络资源352
热门推荐
- 1690329.html
- 3123031.html
- 1649919.html
- 3804742.html
- 680284.html
- 1105135.html
- 2955479.html
- 611994.html
- 2625344.html
- 1558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7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4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7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0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9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0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1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7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1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