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进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罗立强,吴晓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9108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地球化学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金属矿石矿物多元素分析技术进展1
1.1 稀有分散元素分析2
1.1.1 样品分解方法3
1.1.2 分离富集方法3
1.1.3 常规检测技术5
1.1.4 现代光谱分析技术6
1.1.5 分析方法的优势与不足7
1.1.6 展望8
1.2 铌钽矿石分析11
1.2.1 重量法11
1.2.2 光度法12
1.2.3 X射线荧光光谱法12
1.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12
1.2.5 小结14
1.3 稀土元素矿石矿物分析16
1.3.1 化学分析方法16
1.3.2 现代光谱分析技术17
1.3.3 小结19
1.4 铝土矿分析21
1.4.1 样品前处理方法21
1.4.2 铝土矿分析技术22
1.4.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23
1.5 银铅矿中多金属组分分析25
1.5.1 铅的分析方法25
1.5.2 伴生元素镓铟铊的分析方法26
1.5.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27
1.6 镍矿石分析30
1.6.1 化学分析方法30
1.6.2 现代光谱分析技术30
1.6.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32
1.7 硫化铜矿石矿物分析34
1.7.1 X射线荧光光谱法34
1.7.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方法35
1.7.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35
第2章 非金属矿实验测试技术进展38
2.1 凹凸棒石分析39
2.1.1 凹凸棒石基本特性39
2.1.2 凹凸棒石鉴定及物性物相分析40
2.1.3 凹凸棒石化学分析43
2.1.4 凹凸棒石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44
2.1.5 展望44
2.2 芒硝分析45
2.2.1 芒硝矿床与矿物特性及分析需求45
2.2.2 芒硝分析方法应用现状及进展46
2.2.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47
2.3 磷矿石分析49
2.3.1 磷矿石化学分析方法49
2.3.2 磷矿石现代光谱分析技术50
2.3.3 磷矿石标准物质50
2.3.4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50
2.4 重晶石分析53
2.4.1 重晶石经典分析方法53
2.4.2 重晶石现代光谱分析技术53
2.4.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54
2.5 滑石中有害组分分析55
2.5.1 滑石中有害组分分析方法及标准55
2.5.2 滑石中有害组分分析技术研究进展56
2.5.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57
第3章 矿物物相分析技术进展59
3.1 磷灰石物相分析技术60
3.1.1 磷灰石显微镜分析60
3.1.2 磷灰石X射线衍射分析61
3.1.3 磷灰石电子探针分析62
3.1.4 磷灰石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62
3.1.5 磷灰石拉曼光谱分析63
3.1.6 磷灰石红外光谱分析65
3.1.7 磷灰石核磁共振分析65
3.1.8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65
3.2 碳酸盐矿物物相分析技术68
3.2.1 碳酸盐矿物显微镜分析68
3.2.2 碳酸盐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69
3.2.3 碳酸盐矿物电子探针分析70
3.2.4 碳酸盐矿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72
3.2.5 碳酸盐矿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73
3.2.6 碳酸盐矿物化学物相分析74
3.2.7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74
3.3 高磷铁矿石物相分析技术77
3.3.1 高磷铁矿石偏光显微镜分析77
3.3.2 高磷铁矿石电子探针分析78
3.3.3 高磷铁矿石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78
3.3.4 高磷铁矿石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79
3.3.5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79
3.4 萤石物相分析技术83
3.4.1 萤石激光拉曼光谱分析83
3.4.2 萤石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84
3.4.3 萤石固态核磁共振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84
3.4.4 萤石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分析85
3.4.5 萤石阴极射线发光光谱分析85
3.4.6 萤石热释光分析86
3.4.7 萤石热发光分析87
3.4.8 展望87
3.5 硫铁矿物相分析技术89
3.5.1 硫铁矿显微镜分析89
3.5.2 硫铁矿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89
3.5.3 硫铁矿电子探针分析93
3.5.4 硫铁矿X射线衍射分析93
3.5.5 小结94
3.6 耐火黏土矿物物相分析技术95
3.6.1 耐火黏土矿物组成与特性95
3.6.2 耐火黏土矿物物相分析技术与进展96
3.6.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99
3.7 硼矿石物相分析技术100
3.7.1 硼矿石X射线衍射分析100
3.7.2 硼矿石红外光谱分析101
3.7.3 硼矿石激光拉曼光谱分析102
3.7.4 硼矿石显微镜分析104
3.7.5 硼矿石电子探针分析105
3.7.6 硼矿石物相分析的应用106
3.7.7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106
3.8 滑石物相分析技术108
3.8.1 滑石X射线衍射分析108
3.8.2 滑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109
3.8.3 滑石热分析109
3.8.4 滑石偏光显微镜分析110
3.8.5 滑石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110
3.8.6 滑石激光粒度分析111
3.8.7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111
3.9 石棉物相分析技术113
3.9.1 石棉X射线衍射分析113
3.9.2 石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114
3.9.3 石棉偏光显微镜分析115
3.9.4 石棉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116
3.9.5 石棉热分析116
3.9.6 石棉化学分析方法117
3.9.7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117
3.10 高岭石和蒙脱石物相分析技术119
3.10.1 高岭石和蒙脱石样品制备及前处理技术119
3.10.2 高岭石和蒙脱石物相分析技术119
3.10.3 展望123
3.11 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元素赋存状态分析技术126
3.11.1 铂族元素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126
3.11.2 铂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127
3.11.3 铂族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127
3.11.4 铂族元素中子活化分析128
3.11.5 铂族元素其他分析技术128
3.11.6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128
第4章 微区分析技术进展130
4.1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矿物微区元素分析技术131
4.1.1 矿物原位微区分析技术特性与比较131
4.1.2 矿物元素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132
4.1.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标准物质研制133
4.1.4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定量校准技术136
4.1.5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基体效应138
4.1.6 展望139
4.2 矿物包裹体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分析技术146
4.2.1 熔体包裹体分析技术146
4.2.2 单个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152
4.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161
4.3.1 典型含铀副矿物微区铀-铅同位素定年161
4.3.2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精度同位素比值分析169
4.3.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矿物微区同位素分析标准物质173
4.3.4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177
4.4 地质样品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185
4.4.1 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185
4.4.2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形态分析技术187
第5章 现场分析技术进展194
5.1 科学钻探现场分析技术195
5.1.1 随钻实时分析及方法195
5.1.2 科学钻探中的随钻实时分析技术现状195
5.1.3 随钻实时分析研究进展198
5.1.4 随钻实时分析存在的问题198
5.1.5 随钻实时分析展望199
5.2 野外现场X射线荧光和简易化学分析技术202
5.2.1 野外现场分析202
5.2.2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多元素快速分析技术及应用202
5.2.3 野外简易化学分析法210
5.2.4 野外现场分析中存在的问题212
5.3 野外现场210Po分析技术218
5.3.1 210Po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218
5.3.2 210Po分析技术野外应用的选择218
5.3.3 野外现场210Po分析技术218
5.3.4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222
第6章 油气与海洋实验分析技术进展224
6.1 页岩气分析测试技术225
6.1.1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现状226
6.1.2 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226
6.1.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229
6.2 油气资源地质勘查现代分析技术231
6.2.1 油气资源评价分析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231
6.2.2 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238
6.2.3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分析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240
6.2.4 油气资源地质勘查分析技术展望243
6.3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分析技术250
6.3.1 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保存技术250
6.3.2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分解与收集技术251
6.3.3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仪器分析技术254
6.3.4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分析数据处理技术254
6.3.5 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中色谱在线分析技术255
6.3.6 天然气水合物分析技术发展方向255
6.4 海洋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258
6.4.1 海洋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研究现状258
6.4.2 海洋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262
6.4.3 海洋沉积物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展望262
6.5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分析技术265
6.5.1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分析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265
6.5.2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分析技术研究现状266
6.5.3 展望267
第7章 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进展270
7.1 环境有机污染样品采集及现场前处理技术271
7.1.1 环境有机污染样品采集技术271
7.1.2 环境有机污染样品现场前处理技术273
7.1.3 环境有机污染样品采集技术发展趋势275
7.2 液相微萃取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277
7.2.1 液相微萃取模式发展历程277
7.2.2 液相微萃取技术应用进展278
7.2.3 小结280
7.3 固相微萃取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283
7.3.1 固相微萃取技术283
7.3.2 固相微萃取技术发展历程284
7.3.3 固相微萃取装置286
7.3.4 固相微萃取技术应用进展291
7.3.5 展望292
7.4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296
7.4.1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提取技术296
7.4.2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净化技术300
7.4.3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303
7.4.4 展望305
7.5 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分析技术308
7.5.1 负化学电离技术308
7.5.2 负化学电离质谱在有机污染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308
7.5.3 负化学电离技术在有机污染物断裂机理研究中的应用311
7.5.4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311
7.6 环境介质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源解析技术313
7.6.1 多环芳烃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313
7.6.2 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315
7.6.3 多氯联苯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316
7.6.4 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源解析研究进展317
7.6.5 小结319
第8章 生物地球化学分析与全球气候变化323
8.1 植物样品中无机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技术324
8.1.1 植物样品中无机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324
8.1.2 植物样品中无机元素的分析技术328
8.1.3 展望332
8.2 环境样品中铬砷硒形态分析技术336
8.2.1 环境样品中铬形态分析技术336
8.2.2 生物样品中砷形态分析技术349
8.2.3 生物和地质样品中硒形态分析技术361
8.3 环境中纳米颗粒-重金属分析技术与环境共行为过程研究369
8.3.1 纳米颗粒-重金属环境共行为研究369
8.3.2 纳米颗粒-矿物元素环境共行为研究主要原理与依据370
8.3.3 纳米颗粒-重金属环境共行为研究技术372
8.3.4 纳米颗粒-重金属环境共行为研究进展377
8.3.5 纳米颗粒-重金属共行为研究难点与展望378
8.4 土壤有机质吸附多环芳烃表征技术382
8.4.1 吸附质构建技术382
8.4.2 批量吸附实验模型表征技术383
8.4.3 土壤吸附多环芳烃的影响因素386
8.4.4 土壤有机质吸附多环芳烃表征技术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388
8.5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两类重要指标分析393
8.5.1 碳酸盐含量及其碳氧同位素分析393
8.5.2 酸化方法对环境样品中有机碳氮含量及同位素比值分析的影响397
8.6 全球气候变化有机质的存在特性与分析技术405
8.6.1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生物标志物405
8.6.2 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研究方法407
8.6.3 生物标志物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410
第9章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413
9.1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现状414
9.1.1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种类414
9.1.2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特点416
9.1.3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存在问题416
9.2 我国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研制方法418
9.2.1 标准物质候选物的选采与制备418
9.2.2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与稳定性检验418
9.2.3 标准物质特性量的测试419
9.2.4 数据统计处理及标准值的确定419
9.2.5 不确定度的估算420
9.2.6 溯源性420
9.3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应用421
9.3.1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主要用途421
9.3.2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应用情况422
9.3.3 地球化学标准物质正确使用422
9.4 展望423
热门推荐
- 997086.html
- 2164228.html
- 1211811.html
- 2467552.html
- 2282772.html
- 2011925.html
- 2672127.html
- 3427987.html
- 3389534.html
- 290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9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5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9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1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9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3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1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4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