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志愿行动与文明社会建设【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志愿行动与文明社会建设
  • 王焕清,魏国华主编;李仁武,童慧,安建国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183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志愿-社会服务-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志愿行动与文明社会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志愿者与人类的志愿行动1

第一节 志愿行动发展的历史回顾1

一、志愿行动的渊源1

二、志愿行动的萌芽5

三、志愿行动的活跃6

四、志愿行动的勃兴7

第二节 志愿行动内蕴的志愿精神9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概要9

二、志愿精神的伦理意蕴11

三、志愿精神的动力来源14

第三节 志愿行动与人的社会本质16

一、志愿行动反映人的社会实践性16

二、志愿行动担当人的社会化途径18

三、志愿行动体现人的社会关系观19

第四节 志愿行动与人的价值实现21

一、志愿行动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21

二、志愿行动对人的价值实现的整合功能23

三、志愿行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效应25

第二章 志愿行动的社会文化引领28

第一节 参与志愿行动的文化认同28

一、参与志愿行动是对社会时尚的追求29

二、参与志愿行动是对社会和谐的期盼31

三、参与志愿行动是自我价值的实现33

第二节 支持志愿行动的价值判断35

一、志愿行动是人类互助精神的具体体现36

二、志愿行动展现出思想道德境界的崇高37

三、志愿行动是公民权利的重要表达方式39

第三节 激发志愿行动的理性力量41

一、国外对开展志愿行动的理性认识42

二、志愿行动在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44

三、志愿行动理性自觉的激发与强化47

第四节 维系志愿行动的文化心态50

一、自觉把志愿行动融入日常生活50

二、分享参与志愿行动带来的快乐52

三、志愿行动创造幸福生活新品位53

第三章 现代社会中志愿行动的功能与效应56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与志愿行动56

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质57

二、“第三部门”的兴起59

三、公民社会中的志愿行动61

第二节 志愿组织的社会功能63

一、志愿组织是培育公民精神的载体63

二、志愿组织为公民的社会参与创造条件65

三、志愿组织为公民自治搭建平台66

四、志愿组织为积累社会资本提供助力67

第三节 慈善公益与志愿行动69

一、志愿行动与慈善募捐70

二、志愿行动与社会救济72

三、志愿行动与环境保护74

第四节 志愿行动的社会效应76

一、志愿行动彰显社会关爱76

二、志愿行动强化社会互助78

三、志愿行动凝聚志愿精神79

第四章 志愿行动的现代发展趋势81

第一节 志愿行动的组织化发展81

一、志愿行动组织化发展的必然82

二、志愿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概况83

三、志愿行动及其组织的内部组织管理85

第二节 志愿行动的制度化发展88

一、志愿行动制度化发展的必然88

二、志愿行动制度化的主要内容90

三、推动志愿行动制度化的新发展92

第三节 志愿行动的常态化发展95

一、志愿行动常态化发展的必然95

二、志愿行动常态化发展面临的问题97

三、志愿行动常态化发展的内在要求99

第四节 志愿行动的专业化发展102

一、志愿行动专业化发展的必然102

二、影响志愿行动专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104

三、大力拓宽志愿行动专业化发展之路106

第五章 中国特色的志愿行动模式108

第一节 中国志愿行动的起源与发展108

一、中国志愿行动的兴起与发展历程109

二、当今中国的志愿行动取得了巨大成效113

第二节 中国志愿行动的性质与特点115

一、中国志愿行动的基本性质115

二、中国志愿行动的主要特点117

第三节 中国志愿行动的有序化参与120

一、志愿行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20

二、志愿行动有序参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23

第四节 中国志愿行动的影响与优势126

一、中国志愿行动的影响126

二、中国志愿行动的优势130

第六章 广州志愿行动的成功范例133

第一节 广州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行动133

一、首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热线134

二、成立志愿行动的群众性社团135

三、开创有影响的志愿服务行动136

第二节 广州亚运会志愿行动的特色137

一、借亚运契机推动志愿行动新发展138

二、借亚运契机开展全民志愿行动139

三、打造一系列时尚化的服务品牌140

四、创新志愿精神推广的广州模式146

第三节 广州构建志愿行动组织体系148

一、构建全市统筹的组织运作体系148

二、建立四级志愿者组织网络149

三、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150

四、形成一系列职能化的志愿者队伍151

五、形成志愿组织发展的多元化格局152

六、推行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152

第四节 广州对志愿文化的自觉培育153

一、构建志愿文化的培育模式153

二、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志愿文化154

三、倡导志愿服务的微笑理念155

四、设计开发志愿行动的文化产品156

五、开展志愿文化的体验活动157

六、培养志愿服务的专业人才157

七、创新志愿服务文化传播方式157

八、重视对志愿文化的总结和提升158

第七章 志愿行动引领公民道德建设160

第一节 现代社会呼唤公民道德建设160

一、社会转型引发道德体系变迁161

二、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般规律163

三、志愿行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165

第二节 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的困惑167

一、当代中国道德失范的特征与原因167

二、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困惑169

三、志愿行动带来公民道德建设的希望171

第三节 志愿行动深化道德建设实践172

一、志愿行动本身的道德意涵172

二、志愿行动是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173

三、志愿行动是道德建设的持久推动力175

第四节 志愿行动的发展对道德建设的启示178

一、志愿行动的未来发展及其启示178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探索181

第八章 志愿行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185

第一节 志愿行动激发社会和谐的内在活力185

一、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185

二、调动和激发社会活力的主要途径186

三、志愿行动体现和谐社会的活力特征187

第二节 志愿行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189

一、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189

二、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公平感问题191

三、志愿行动对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194

第三节 志愿行动推动和谐社会的结构优化197

一、第三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197

二、我国第三部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99

三、志愿行动推动第三部门的规范运作200

第四节 志愿行动促进和谐社会的公民意识201

一、公民意识是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201

二、中国公民意识现状及其成因203

三、志愿行动的理性参与有助于培育公民意识206

第九章 志愿行动融入现代社区建设210

第一节 我国社区志愿行动的产生背景210

一、基层社会组织变化的推动211

二、社区逐步成为新的公共生活空间212

三、社区建设滞后呼唤志愿行动214

第二节 志愿行动融入社区建设的实践进程216

一、中国社区志愿行动的历史发展217

二、中国志愿行动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219

三、志愿行动融入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221

第三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建设的志愿行动224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志愿行动的主要经验224

二、国外社区志愿行动的启示228

第四节 推进志愿行动融入社区建设的对策230

一、完善志愿行动介入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230

二、完善志愿行动融入社区建设的组织流程232

三、规范社区志愿行动的服务领域234

四、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法制和政策保障235

五、扩大社区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236

六、大力普及社区志愿服务文化与理念236

第十章 志愿行动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38

第一节 公共服务水平考量社会公平238

一、现代社会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239

二、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240

三、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242

第二节 现代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244

一、公共服务政府一元供给的困境245

二、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现实要求246

三、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实践模式248

第三节 志愿行动对公共服务的支持250

一、志愿行动与志愿服务250

二、志愿行动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251

三、志愿行动对我国公共服务的贡献253

第四节 开拓志愿行动发展的新局面257

一、不断扩大志愿行动的服务范围258

二、提升志愿行动的质量与水平259

三、拓展和改进志愿行动的方式与途径260

四、不断提升志愿行动的服务能力262

五、营造志愿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263

第十一章 志愿行动与做好群众工作265

第一节 志愿行动推动群众工作的思路创新265

一、志愿行动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的挑战266

二、志愿组织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269

三、借志愿行动创新做好群众工作的思路271

第二节 志愿行动有利于改进群众工作方法274

一、传统群众工作方法的现实困惑274

二、志愿行动服务群众的优势276

三、志愿行动对改进群众工作方法的启示278

第三节 志愿行动创新群众工作模式280

一、传统群众工作模式分析280

二、志愿行动对传统群众工作模式的影响282

三、创新群众工作模式的思考285

第四节 借志愿行动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287

一、影响群众工作实效的因素分析288

二、志愿行动对提高群众工作实效的启示290

第十二章 志愿行动与创新共青团工作296

第一节 共青团工作的性质与时代特色296

一、共青团的发展历史297

二、共青团的工作性质299

三、共青团工作的时代特色301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志愿行动的优势304

一、青年志愿行动在当今中国的发展304

二、青年志愿行动在中国发展的特色307

三、共青团组织志愿行动的优势分析309

第三节 志愿行动推动共青团工作创新312

一、共青团工作面临挑战313

二、志愿行动推动共青团工作创新314

第四节 共青团带动志愿行动走向深入319

一、科学集聚志愿人员319

二、实施开放化运行321

三、推进品牌化发展323

四、社会化、本土化运作324

第十三章 志愿行动与改善党的领导325

第一节 党的执政需要群众基础325

一、政党执政合法性问题的理论探析326

二、群众拥护是党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329

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威信332

第二节 党的领导与党员先锋模范行动335

一、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要求335

二、先进性建设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38

三、创先争优与党员的先锋模范行动340

第三节 党员参与志愿行动的榜样作用342

一、党员参与志愿行动的理论依据342

二、党员参与志愿行动的实践价值344

三、党员参与志愿行动的作用347

第四节 党员志愿行动与执政方式变革349

一、志愿组织给党的执政带来的机遇349

二、志愿组织对党的执政功能的挑战351

三、通过党员志愿行动改善党的领导354

主要参考书目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