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工程心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劳动工程心理学
  • 李祚编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6868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劳动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劳动工程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劳动工程心理学概论1

第一节 劳动的含义及演变1

一、什么是劳动1

二、工业劳动的社会发展4

三、工人概念的社会发展8

第二节 劳动研究的课题11

一、劳动研究的目标11

二、劳动研究的主要内容13

三、脑力劳动研究的问题与途径16

四、劳动工程心理学18

第三节 工业心理学概观20

一、工业心理学20

二、工业心理学的由来21

三、工业心理学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24

四、工业心理学的内容及学科分支26

第四节 工程心理学与劳动工程心理学29

一、工程心理学29

二、工程心理学的发展30

三、工程心理学研究在中国起步34

四、以人的劳动为活动主体的研究策略35

五、核电运行安全的人因工程问题38

复习思考题40

第二章 劳动动作与测量41

第一节 劳动动作研究41

一、劳动动作测量概述41

二、吉尔布雷斯的动素分析43

三、动素的概念及其分类46

四、动作经济原则47

第二节 动作的时间测量方法48

一、作业动作测量的定义48

二、作业动作测量的技术50

三、作业研究及动作测量的基本程序53

四、动作测量方法的讨论55

第三节 作业程序分析56

一、动作研究的程序分析56

二、程序分析图59

第四节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研究62

一、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PTS)63

二、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产生与发展63

三、使用PTS法制定工作标准的步骤与过程65

四、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研究的分析66

第五节 方法与时间测定法(MTM)67

一、方法与时间测定法67

二、方法与时间测定法的动作分解68

三、MTM理念在工位优化中的应用70

第六节 工作因素法(WF)71

一、工作因素法(WF)的来源71

二、影响动作时间的因素72

三、工作因素法的标准动作单元74

第七节 简明工作因素法(BWF)77

一、简明工作因素法的来源77

二、标准单元77

三、时间单位78

四、研究举例:拿取(Pick Up)78

第八节 模特法(MOD法)79

一、模特法概述79

二、模特法的基本原理80

三、模特法的计时单位81

四、模特法的动作分类82

五、模特法的特点87

复习思考题88

第三章 脑力工作负荷与测量89

第一节 脑力工作负荷的概念、理论与模型89

一、脑力工作负荷的含义89

二、脑力负荷的认知心理学研究92

三、工作负荷理论95

四、基于信息加工的脑力负荷测量模型99

五、脑力负荷的资源理论模型101

第二节 脑力工作负荷的测量104

一、脑力劳动测量方法研究的发展104

二、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106

三、脑力负荷测量方法的评价与期望115

第三节 脑力负荷的主观测量技术118

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负荷指数评估体系(NASA-TLX)119

二、主观负荷评价技术(SWAT)120

三、库柏-哈柏修正法(MCH)120

四、其他脑力负荷测量方法121

第四节 三种脑力负荷的预测方法122

一、西格尔(Siegel)和沃尔夫(Wolf)的时间压力模型123

二、波音公司的方法124

三、奥德里奇的脑力负荷预测方法125

复习思考题126

第四章 劳动情绪:疲劳-倦怠-应激与压力管理127

第一节 疲劳与脑力疲劳127

一、疲劳的定义127

二、疲劳的状态与疲劳观128

三、主观测评的方法133

四、疲劳的客观测评138

五、疲劳的静止休息与主动休息140

第二节 情绪劳动研究142

一、什么是“情绪劳动”143

二、情绪劳动概念的提出143

三、情绪劳动的概念模型145

四、情绪劳动的内在机制147

五、情绪劳动的维度148

第三节 工作倦怠150

一、工作倦怠的概念150

二、工作倦怠研究的进展151

三、工作倦怠的资源保存理论152

四、工作倦怠的测量152

第四节 工作满意度155

一、工作满意感的定义及相关概念155

二、工作满意感的研究156

三、工作满意感的测量方法158

第五节 工作压力与应激161

一、工作压力的定义161

二、压力的表现:应激162

三、工作压力的后果163

四、工作压力的研究165

五、控制应激反应的研究166

第六节 心理干预的员工援助计划(EAP)167

一、EAP的意义167

二、员工援助计划的产生与发展168

三、EAP在中国的发展168

复习思考题169

第五章 劳动认知:注意、警戒、情境意识和作业决策170

第一节 人的信息加工170

一、认知系统工程170

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型173

三、认知加工的信息及测量175

四、反应时影响因素177

五、事故条件下人的可靠性179

第二节 人的注意力及信息加工模型182

一、注意力的有限性182

二、注意力研究的信息加工模型185

第三节 警戒研究190

一、警戒与警戒作业190

二、警戒研究及理论193

三、维持警戒作业效率的策略198

四、事故状态下的报警系统199

第四节 情境意识及测量202

一、情境意识(觉知)的定义203

二、情境意识的研究模型204

三、情境意识的测量技术207

四、情境意识研究的应用210

第五节 风险决策与误操作214

一、什么是决策214

二、决策的偏差216

三、风险决策221

四、决策辅助系统222

复习思考题225

第六章 安全事故的人因分析226

第一节 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226

一、安全与事故的概念226

二、安全事故中的人因问题228

三、以人的因素为中心的两大事故分析模式233

第二节 人为失误研究234

一、人为失误概述234

二、人因安全的理念239

三、人为失误的分析模式243

四、事故成因分析245

五、安全的评价247

六、人为失误的控制249

第三节 事故树分析(ATA)251

一、什么是事故树分析法252

二、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符号254

三、事故树分析法的程序255

四、事故树分析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258

第四节 事件树分析法(ETA)258

一、事件树分析定义258

二、事件树分析特点和功能259

三、事件树分析的方法与步骤260

四、事件树编制260

五、事件树分析261

第五节 其他事故管理、控制和研究方法263

一、安全检查表法263

二、专家评议法266

三、预先危险分析法267

四、故障假设分析法269

五、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271

复习思考题273

第七章 人可靠性分析274

第一节 人因可靠性研究274

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274

二、系统可靠性与人的可靠性276

三、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发展280

四、人员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286

第二节 人的失误率预测技术(THERP)287

一、THERP背景描述287

二、THERP方法描述287

三、THERP模式的特性290

第三节 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HCR)290

一、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HCR的两个假设290

二、HCR使用步骤292

三、对HCR的评价293

第四节THER P+HCR模式293

一、THERP+ HCR模式简介293

二、应用实例294

第五节 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方法(CREAM)297

一、CREAM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98

二、CREAM的共同绩效条件298

三、CREAM的追溯分析方法299

四、CREAM的预测分析方法301

第六节 人的失误分析技术305

一、人的失误分析技术简介305

二、ATHEANA方法的分析框架306

三、ATHEANA法的实施308

四、ATHEANA法应用实例310

复习思考题312

参考文献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