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治理教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公司治理教程
  • 李维安,武立东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4027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8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司治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基础理论篇15

第1章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15

1.1企业制度的演进15

1.1.1企业制度形态15

1.1.2现代公司的产生16

1.1.3现代公司制企业的重要特征18

1.2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石——企业理论22

1.2.1企业的本质和界限23

1.2.2企业内部的等级制24

1.2.3企业的资本结构26

1.2.4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30

1.3.1 公司治理概念的讨论34

1.3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34

1.3.2 公司治理的主要理论流派41

1.3.3 公司治理的功能及意义44

案例分析: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衰45

习题52

第2章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与体系53

2.1股份公司的基本模型与治理问题53

2.2公司治理的权益主体与说明责任58

2.2.1 公司治理的权益主体59

2.2.2 公司治理客体与说明责任66

2.2.3 公司中的说明责任关系68

2.3.1利害相关者利益的实现与公司治理边界的确定69

2.3 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型69

2.3.2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型71

案例分析:美国IBM公司的兴衰及其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78

习题82

内部治理篇85

第3章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85

3.1公司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85

3.1.1道德风险与设计激励机制的必要性86

3.1.2激励相容性原理与激励机制的构造87

3.1.3设计最优公司内部激励机制的原理与条件88

3.1.4公司内部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89

3.2.1设计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一般原理93

3.2公司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93

3.2.2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内容94

3.2.3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实施的主要途径96

3.3公司内部治理的决策机制97

3.3.1设计公司决策机制的一般原理98

3.3.2公司决策机制的主要内容99

3.3.3公司决策机制实施的主要途径101

案例分析:MK公司法人治理机构102

习题104

第4章 股东权利与股东会制度106

4.1股东权利的分类106

4.1.1自益权与共益权106

4.1.4单独股东权与少数股东权108

4.1.2财产权、支配与经营权、救济与附属权108

4.1.3固有权与非固有权108

4.1.5一般股东权与特别股东权109

4.1.6法定股东权与章定股东权109

4.2上市公司的股东投票制度109

4.2.1设计投票规则的重要性110

4.2.2股东投票的基本原则112

4.2.3选票计算规则118

4.2.4投票权的行使123

4.3股东会的基本形式及其运作机制128

4.3.1普通股东会议129

4.3.2非常股东会议130

4.3.3股东会议的表决制度132

案例分析:只有董事长一人参加的股东会137

习题138

第5章 董事会模式及董事的责任140

5.1董理会制度的起源及模式141

5.1.1董事会制度的起源141

5.1.2董事会的性质与职责144

5.1.3 董事会的模式147

5.2 董事的制度及其职责义务162

5.2.1 董事任免制度162

5.2.2 董事会报酬制度167

5.2.3 董事义务、法律责任及免责168

案例分析:未及时披露信息ST黄河科技董事会做检查178

习题179

第6章 独立董事制度180

6.1独立董事问题的产生180

6.1.1直接诱因:经理人员的高薪酬引起争议180

6.1.2间接诱因之一:股东诉公事件大量增加184

6.1.3间接诱因之二:公司法律规制框架体系的变化187

6.2独立性的界定及评价范围193

6.2.1独立性的三个层次193

6.2.2不同独立性层次下的独立董事194

6.2.3各国公司法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195

6.3独立董事的作用与董事会功能的强化201

6.3.1强化董事会功能的压力202

6.3.2强化董事会功能的动力和限制条件205

6.3.3 强化董事会功能的特征206

6.3.4 强化董事会功能的主要措施207

6.3.5董事会战略参与的具体措施:战略审计213

案例分析之一:独立董事——从有名无实悄悄走向脚踏实地215

案例分析之二:CPC国际公司的战略失误217

习题219

第7章 董事会的业绩评价220

7.1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220

7.2董事会的业绩评价222

7.2.1评价董事会的动因223

7.2.2 董事会评价的内容224

7.2.3评价董事会的程序231

7.2.4 董事会和董事评估的基本要求235

7.3 CEO的业绩评价237

7.3.1 CEO业绩评价的作用237

7.3.2 CEO业绩评价的目标与标准239

7.3.3 CEO业绩评价的过程241

7.3.4评价结果导致的行动242

案例分析:关于通用电气与科龙的故事245

习题253

外部治理篇257

第8章 外部治理机制257

8.1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257

8.1.1证券市场在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257

8.1.2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259

8.1.3兼并与收购261

8.1.4公司防御与应变268

8.1.5公司剥离275

8.2机构投资者的战略选择277

8.2.1股东的二重性277

8.2.2法人资本主义中的机构投资者284

8.2.3金融资本主义中的机构投资者292

8.3银行的控制机制301

8.3.1公司融资结构与银企关系301

8.3.2主银行制及相机治理305

8.3.3 “距离”型银行及其监督机制312

案例分析:大港油田、南开戈德的买壳上市317

习题327

第9章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329

9.1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机制329

9.1.1 企业集团的复杂性329

9.1.2 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目标333

9.1.3 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机制334

9.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机制338

9.2.1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机制的比较338

9.2.2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机制的现实表现344

9.3关联公司间的协作机制348

9.3.1关联公司类型的归纳与分析349

9.3.2相互持股型关联公司间的协作机制356

9.3.3战略联盟型关联公司间的协作机制362

9.4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368

9.4.1对子公司债权人的保护368

9.4.2对子公司及少数股东的保护375

案例分析之一:对三家公司控制机制的比较379

案例分析之二:“猴王”变空壳381

习题383

治理模式篇387

第10章 英美股权主导型公司治理387

10.1发展历程和产生原因387

10.1.1英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388

10.1.2美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392

10.2.1英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397

10.2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397

10.1.3英美模式的产生原因397

10.2.2英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401

10.3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406

10.3.1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406

10.3.2外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408

案例分析:罗罗公司的治理模式410

习题415

第11章 德日债权主导型公司治理416

11.1德日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416

11.1.1 德日模式的产生背景416

11.1.2 德日模式的发展历程419

11.2.1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424

11.2 德日模式的本质特征424

11.2.2日本公司的法人相互持股427

11.2.3严密的股东监控机制429

11.3 德日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433

11.3.1 德日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最优的所有权安排”433

11.3.2德日模式能更好地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434

11.3.3 德日模式能够获得更好的交易效率435

11.3.4 德日模式的负面作用436

案例分析:从拜耳股东会看德国企业监管趋势437

习题439

12.1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440

12.1.1 家族治理模式的含义440

第12章 东亚与东南亚家族主导型公司治理440

12.1.2 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441

12.1.3 家族治理模式形成原因446

12.2 家族治理模式的特征448

12.2.1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共性449

12.2.2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差别453

12.3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及发展趋势457

12.3.1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457

12.3.2 家族治理模式的负面作用460

12.3.3 家族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463

案例分析:乐喜·金星——权利实行经营改革的保守财阀467

习题477

13.1.1东欧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478

第13章 转轨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478

13.1东欧国家的私有化改革及相应的治理问题478

13.1.2私有化浪潮的兴起和对股东主权的重新确认479

13.1.3 “内部人控制”现象加剧480

13.1.4内部人控制的表现及其治理482

13.2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的中国治理模式转型486

13.2.1行政型治理的转型486

13.2.2经济型治理的探索及模型设计493

案例分析之一:一项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调查503

案例分析之二: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509

习题516

主要参考文献517

附录: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及其解说5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