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容量硬盘修复技术及数据管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钟澍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5498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221MB
- 文件页数:127664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容量硬盘修复技术及数据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硬盘结构及工作原理1
1.1 硬盘的历史与发展1
1.2 硬盘的内部结构2
1.2.1 盘片2
1.2.2 磁头3
1.3 磁面物理结构及硬盘容量5
1.3.1 磁面(Side)5
1.3.2 磁道(Track)5
1.3.3 柱面(Cylinder)5
1.3.4 扇区(Sector)5
1.4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基本参数6
1.4.1 硬盘容量(Volume)6
1.4.2 硬盘转速(Rotational speed)7
1.4.3 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7
1.4.4 缓冲区(Cache)7
1.4.5 硬盘的格式化基本参数8
1.写补偿(RPECOMP)8
2.着陆区(LANDZ)9
3.类型号(TYPE)9
第二章 大容量硬盘所采用的新技术9
2.1 硬盘的接口技术10
2.1.1 ATA类硬盘10
2.1.2 ATA类硬盘的改良与进化11
1.EIDE接口标准11
2.FAST ATA接口标准12
2.1.3 SCSI接口硬盘13
1.SCSI-113
2.SCSI-213
3.Ultra SCSI与Ultra Wide SCSI14
4.Ultra2 SCSI与Ultra2 Wide SCSI14
2.2 大容量硬盘的信息传送模式14
2.2.1 PIO模式14
2.2.2 DMA模式15
2.2.3 硬盘接口数据传输率比较15
2.3 Ultra DMA新技术16
2.3.1 Ultra DMA/33技术16
2.3.2 Ultra DMA/66技术16
2.3.3 使用Ultra DMA硬盘的条件17
1.硬盘必须支持Ultra DMA17
2.主板必须支持Ultra DMA17
3.操作系统中必须安装有相应的驱动程序18
2.3.4 如何正确使用Ultra DMA/66模式18
1.硬件必须支持Ultra DMA/66模式18
2.必须使用80针专用数据线19
3.操作系统必须支持Ultra DMA/66模式19
2.3.5 使用Ultra DMA硬盘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19
1.对不支持Ultra DMA的硬盘或光驱设置DMA模式19
2.在Windows 98中安装为Windows 95设计的驱动程序20
3.不能成功设置DMA模式20
4.Windows 95下Bus Master驱动程序与声卡或光驱发生冲突20
5.主板不支持Ultra DMA/66硬盘的处理20
2.4 提高大容量硬盘性能的其他新技术21
2.4.1 大容量硬盘的数据保护技术21
1.S.M.A.R.T.技术21
2.Data Lifegurad技术21
3.SPS和DPS技术22
4.Shock Block和MaxSafe技术22
5.Seashield和DST技术22
6.DFT技术22
2.4.2 新型磁头技术23
1.巨磁阻磁头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23
2.光学辅助温氏技术OAW(Optically Assisted Winchester)23
2.4.3 新型大容量硬盘的高转速、大缓存23
1.高速的主轴电机转速23
2.ULTRADSP(超级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应用24
3.大容量硬盘高速缓存24
2.4.4 新型接口技术24
1.Ultra 160/m SCSI24
2.光纤接口24
3.IEEE1394规范接口24
第三章 硬盘信息存储的逻辑组织24
3.1 FAT文件系统对硬盘的管理方式26
3.1.1 硬盘数据的物理存储26
3.1.2 硬盘数据的逻辑存储27
3.1.3 硬盘的物理扇区与逻辑扇区27
3.1.4 硬盘物理地址及逻辑地址之间的转换28
1.如何从物理地址计算逻辑地址28
2.如何从逻辑地址计算物理地址29
3.1.5 簇及簇大小的确定29
3.2 FAT文件系统的数据组织结构30
3.2.1 DOS(Windows)对硬盘数据信息的组织方式30
3.2.2 硬盘主引导记录(MBR)33
1.MBR的读取34
2.MBR的组成35
3.MBR中的分区信息结构35
4.MBR的主要功能及工作流程37
3.2.3 DOS引导记录(DBR)37
1.DBR扇区的结构37
2.DBR的主要功能及工作流程40
3.2.4 文件分配表(FAT)41
1.FAT表的大小及位置41
2.文件的簇号链41
3.FAT的组成格式及功能43
4.FAT登记项与文件的簇链关系43
5.查找文件簇链实例44
3.2.5 文件目录表(FDT)45
1.根目录中的FDT45
2.子目录结构47
3.2.6 FAT文件系统对长文件名的支持49
1.8.3文件名格式49
2.长文件名兼容的处理办法49
3.在DOS方式下怎样重新命名长文件名50
4.长文件名存在的问题及使用注意事项51
3.2.7 FAT32与FAT16文件系统的共存与转换51
1.如何检测文件系统是否为FAT32模式51
2.FAT16和FAT32文件系统的共存52
3.FAT32和FAT16模式之间的转换52
3.2.8 使用FAT32文件系统应注意的问题54
3.3 硬盘的逻辑驱动器及目录文件的查找方式55
3.3.1 硬盘逻辑驱动器的分区表链结构55
1.逻辑盘的链接关系55
2.解读硬盘MBR实例56
3.解读第一个虚拟MBR实例56
4.解读第二个虚拟MBR实例57
3.3.2 查找逻辑驱动器起始物理地址的方法58
1.查找指定逻辑盘的起始扇区(DBR)58
2.定位指定逻辑盘的FAT和根FDT59
3.3.3 利用FDT和FAT查找文件的方法59
3.3.4 磁盘的扇区定位61
3.4 NTFS文件系统61
3.4.1 NTFS文件系统的特点61
3.4.2 NTFS的数据组织结构62
1.NTFS卷62
2.B-Tree文件管理62
3.磁盘上的NTFS结构62
3.4.3 NTFS和FAT文件系统的转换63
1.在安装Windows NT过程中转换63
2.在安装Windows NT之后转换63
3.5 OS/2的HPFS文件系统64
3.5.1 HPFS系统的主要特性64
1.HPFS与FAT的兼容性问题64
2.HPFS系统的主要特性64
3.5.2 HPFS的数据组织结构65
3.5.3 HPFS对硬盘文件的存取操作方式65
1.HPFS系统文件的基本组织65
2.HPFS系统文件的查找过程66
3.HPFS系统的目录67
第四章 硬盘的选购、安装与格式化67
4.1 硬盘的选购69
4.1.1 大容量硬盘的合理选购69
1.选择合适的硬盘接口69
2.选择合适的硬盘容量70
3.如何选择硬盘的转速71
4.重视硬盘缓存(Cache)的选择71
5.关于硬盘的平均搜索时间72
6.重视硬盘所采用的数据保护技术72
7.注意硬盘的躁声、震动和发热问题72
8.购买硬盘时的其他注意事项73
4.1.2 主流硬盘的编号识别73
1.IBM硬盘73
2.MAXTOR(迈拓)硬盘74
3.SEAGATE(希捷)硬盘75
4.QUANTOM(昆腾)硬盘76
4.1.3 快速检测硬盘质量的方法77
4.2 硬盘读写速度的测试78
4.2.1 用Norton测试硬盘读写速度78
1.Sysinfo的启动和使用78
2.用Sysinfo测试硬盘速度79
4.2.2 用PCTools测试硬盘读写速度80
1.SI的启动和退出81
2.用SI测试硬盘速度82
4.3 硬盘的磁介质表面检测83
4.3.1 用DOS命令ScanDisk.exe进行磁介质表面检测84
4.3.2 用Norton对硬盘进行磁介质表面检测84
4.3.3 用PCTools对硬盘进行磁介质表面检测85
4.4 硬盘的安装85
4.4.1 安装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85
4.4.2 正式安装前的测试86
1.设置硬盘的Jumper86
2.连接电源线86
3.连接信号线87
4.在BIOS中检测硬盘88
4.4.3 硬盘的机械安装88
4.5 BIOS中硬盘参数的设置和调校89
4.5.1 关于硬盘的逻辑格式化参数89
4.5.2 硬盘逻辑格式化参数的设置和调校92
1.CMOS SETUP的进入92
2.检测硬盘的逻辑格式化参数92
3.硬盘格式化参数的设置和修改93
4.6 硬盘的低级格式化96
4.6.1 低级格式化的主要功用96
4.6.2 什么时候需要对硬盘做低级格式化97
4.6.3 关于硬盘的间隔因子97
4.6.4 用QAPlus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98
1.用QAPlus V4.52对硬盘做低级格式化99
2.用QAPlus V5.03对硬盘做低级格式化99
4.6.5 用工具软件DM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102
1.DM的启动和使用103
2.手动方式做低级格式化103
4.6.6 用工具软件ADM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105
4.6.7 使用DEBUG对硬盘低级格式化108
1.直接调用ROM BIOS中的低级格式化程序108
2.调用INT 13H中断的7号功能109
3.调用INT 13H中断的5号功能109
4.7 硬盘的分区及高级格式化110
4.7.1 硬盘分区的主要功用110
1.硬盘分区的类型及特点110
2.关于硬盘的分区和逻辑盘的划分110
3.硬盘分区的主要功能111
4.7.2 如何选择合适的硬盘分区及逻辑盘大小112
4.7.3 FDISK的基本功能113
1.建立DOS分区或逻辑盘113
2.设置活动分区115
3.删除DOS分区或逻辑盘116
4.显示分区信息116
5.改换当前物理硬盘117
4.7.4 用FDISK对硬盘进行分区117
1.选择当前操作硬盘117
2.建立主分区(Primary DOS Partition)117
3.建立扩展分区(Extended DOS Partition)120
4.建立逻辑盘(Logical DOS Drive)122
5.检查分区和逻辑盘划分结果124
4.7.5 硬盘的高级格式化(FORMAT)124
1.高级格式化的功用124
2.FORMAT命令的参数124
3.使用FORMAT命令时应注意的问题124
4.8 用Partition Magic对硬盘分区和划分逻辑盘126
4.8.1 对新装硬盘分区和划分逻辑盘126
1.启动Partition Magic126
2.选择当前操作硬盘127
3.建立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127
4.建立扩展分区中的逻辑盘(Logical Partition)128
5.完成全部设置操作131
4.8.2 硬盘分区和逻辑盘大小的调整133
1.减小单个分区或逻辑盘的容量133
2.增大单个分区或逻辑盘的容量133
3.分区间调整容量134
第五章 硬盘的容量限制及解决办法134
5.1 硬盘容量大小的限制136
5.1.1 影响物理硬盘容量大小的因素136
1.接口方式对硬盘容量的限制137
2.ROM-BIOS服务程序对硬盘容量的限制137
5.1.2 硬盘分区容量的限制140
5.1.3 划分逻辑盘容量的限制140
5.2 硬盘容量受限的处理办法140
5.2.1 对硬盘分区及逻辑盘容量受限的处理141
5.2.2 对物理硬盘容量受限的处理141
1.关于ROM-BIOS142
2.CMOS与BIOS142
3.升级主板BIOS的方法143
4.升级BIOS时的注意事项143
5.2.3 用刻录软件升级BIOS144
1.升级前的准备工作144
2.制作BIOS紧急恢复盘144
3.Award BIOS升级的方法145
4.AMI BIOS升级的方法147
5.2.4 用编程器升级BIOS148
5.2.5 升级BIOS失败后的处理150
1.利用BIOS Boot Block引导块151
2.利用Flash Recover Boot Block引导块151
3.热拔插法重写BIOS151
4.换一个新的BIOS芯片152
5.2.6 用热拔插法重写BIOS的操作密码152
5.2.7 如何在老主板上使用大容量硬盘153
1.安装前的准备153
2.参数设置153
3.安装硬盘155
4.关于EZ-Drive的卸载155
5.安装过程中的常见故障156
第六章 硬盘的日常管理及数据维护156
6.1 硬盘的正确使用及维护157
6.1.1 硬盘的正确使用及日常管理157
6.1.2 硬盘的硬件维护工作159
1.正确的硬盘安装方式160
2.磁头及“00磁道”保护160
3.防震、防静电损坏160
4.注意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清洁条件161
6.1.3 预防病毒对硬盘的入侵161
6.1.4 防止硬盘被误格式化162
1.设置DOS KEY的宏定义命令FORMAT163
2.用SETVER屏蔽FORMAT命令163
3.硬盘被误格式化后的紧急补救164
6.2 硬盘使用环境的优化与管理164
6.2.1 硬盘使用环境的优化164
1.随时删除硬盘上无用的文件164
2.压缩暂时不使用的文件165
3.回收丢失簇165
4.规整文件碎片165
6.2.2 磁盘文件目录结构的合理安排166
6.2.3 如何管理好Windows环境中的硬盘167
1.随时“整洁”磁盘空间167
2.关于Windows的交换文件167
6.2.4 公用机房硬盘的安全保护措施168
1.使用ADM实现硬盘分区的写保护169
2.硬盘保护卡对硬盘分区的写保护169
3.用软件方法实现的硬盘写保护170
6.2.5 Windows 9x的系统性能优化171
1.优化CMOS设置171
2.在Windows中设置暂时禁用的外设171
3.优化调整硬盘171
4.定制文件系统提高系统性能172
5.关闭活动桌面和桌面主题174
6.减小Windows 98启动任务174
7.设置合适的磁盘缓冲区175
8.修改MSDOS.SYS中的参数176
9.安装专用VXD(虚拟设备驱动程序)176
10.精简注册表提高系统177
6.3 硬盘错误修正及数据维护工具的使用178
6.3.1 硬盘数据文件的日常保护措施178
6.3.2 用DOS命令CHKDSK/F修正磁盘错误179
1.CHKDSK命令格式179
2.CHKDSK命令的使用方法179
3.运行CHKDSK/F检测错误的屏幕提示信息180
6.3.3 用DOS命令ScanDisk修正磁盘错误182
1.ScanDisk的命令格式183
2.逻辑完整性检查183
3.物理完整性检查184
6.3.4 用PCTools的DiskFix修正磁盘错误185
1.启动DiskFix185
2.进入DiskFix主菜单186
3.修正磁盘逻辑错误187
6.3.5 用Norton中的NDD、DiskTool修正磁盘错误188
1.用NDD修复磁盘错误189
2.用Disktool修复磁盘错误190
6.4 用Norton SystemWorks维护磁盘192
6.4.1 Norton System Check(系统错误检测及修正)192
6.4.2 Norton Disk Doctor(磁盘医生)195
6.5 硬盘数据保护196
6.5.1 DOS的硬盘数据保护命令(MIRROR)197
1.命令格式197
2.使用注意事项198
6.5.2 PCTools的数据保护命令(CPRecupe)198
1.CP Recuperator的安装198
2.配置CP Recuperator199
3.用CP Recuperator保存和恢复系统状态200
6.5.3 Norton的磁盘映像命令(Image)201
6.5.4 Norton中的数据保护命令(SmartCan)202
1.菜单工作方式202
2.命令行工作方式203
6.5.5 Norton中的数据保护命令(DiskReet)203
6.5.6 Norton中的磁盘监视器(DiskMon)204
6.6 硬盘MBR及系统信息区数据的保存与恢复206
6.6.1 硬盘上应该保留的系统信息区数据206
1.硬盘主引导记录(MBR)206
2.各逻辑盘上的DOS引导记录(DBR)206
3.文件分配表(FAT)206
4.根目录的文件目录表207
5.CMOS SETUP中的硬盘逻辑格式化参数207
6.6.2 用DEBUG编程备份与恢复硬盘MBR207
1.MBR的备份207
2.MBR的恢复208
6.6.3 用MS-DOS中的MIRROR/UNF-ORMAT备份与恢复MBR209
6.6.4 用PCTools中的MIRROR/REBULD备份与恢复MBR209
6.6.5 用KV300备份与恢复MBR210
1.MBR的备份210
2.MBR的恢复211
6.6.6 用Norton制作保存系统区数据的应急盘211
1.应急盘的制作211
2.应急盘备份数据信息的恢复213
6.6.7 用PCTools(EDISK)制作硬盘系统应急盘215
1.EDISK.EXE的命令行格式215
2.用EDISK.EXE制作应急盘的菜单操作方法216
3.应急盘备份信息的恢复218
6.6.8 用PCTools(BootSafe)制作硬盘系统应急盘218
1.BootSafe的命令格式及参数218
2.用CPAV中的BootSafe制作应急盘219
3.应急盘备份信息的恢复220
第七章 硬盘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220
7.1 硬盘的引导过程分析222
7.1.1 DOS/Windows的引导过程222
7.1.2 硬盘的引导过程224
1.加载MBR224
2.确认分区表224
3.加载DBR224
4.执行DBR225
5.加载系统文件225
7.1.3 硬盘在引导过程中的出错信息225
7.2 硬盘故障的分类228
7.2.1 硬盘的物理故障229
1.硬盘电路故障229
2.硬盘腔体故障229
3.硬盘适配器或接插件故障229
4.硬盘0柱面损坏229
7.2.2 硬盘的软故障230
7.3 硬盘常见故障的判定及处理231
7.3.1 硬盘常见故障的判定231
1.系统不承认硬盘231
2.硬盘不能进行低级格式化231
3.不能从硬盘启动232
4.不能进入逻辑盘232
5.读写数据出错232
7.3.2 硬盘物理故障的一般处理方法232
1.硬盘故障分析与处理步骤232
2.硬盘子系统硬件故障处理方法233
3.硬盘常见硬故障的排除234
7.3.3 硬盘软故障的一般处理方法235
7.4 病毒引起硬盘故障的判定及处理237
7.4.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结构237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237
2.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结构238
7.4.2 计算机病毒的类别及其传播方式238
1.引导型病毒238
2.文件型病毒238
3.混合型病毒239
7.4.3 如何判断计算机是否染上了病毒239
7.4.4 查找及清除病毒的一般方法239
1.查找病毒的一般方法240
2.清除病毒的一般方法242
3.防病毒卡243
4.Kill防病毒软件243
5.KV300防病毒软件244
7.4.5 函件病毒的症状及防治245
1.美丽杀手病毒245
2.“怕怕”病毒245
3.“辛迪加”病毒246
4.Happy 99病毒246
7.4.6 CIH病毒的防治246
1.安装疫苗预防CIH病毒247
2.用KILL 98防杀CIH病毒247
3.用Kill-CIH杀灭内存中的CIH病毒248
4.用SFscan查杀CIH病毒249
5.CIH终结者2.0249
7.4.7 恢复被CIH病毒破坏的C:盘数据250
1.拯救C:盘数据的基本方法250
2.一个拯救被CIH破坏的C :盘数据实例251
第八章 失效硬盘的修复253
8.1 硬盘引导失败的原因分析253
8.1.1 硬盘的关键程序区和数据区253
1.与系统引导有关的关键程序区253
2.与硬盘引导和读写有关的关键数据区254
8.1.2 硬盘引导失败的原因及处理254
1.CMOS SETUP中硬盘配置参数出错255
2.MBR出错255
3.DBR或DOS系统文件出错255
8.2 MBR损坏导致硬盘失效的修复256
8.2.1 用FDISK修复硬盘MBR损坏故障256
1.FDISK的主要功能256
2.使用FDISK修复硬盘故障应注意的问题258
8.2.2 不丢失原有数据用FDISK重建硬盘MBR259
1.不丢失原有数据用FDISK重建硬盘MBR原理260
2.阻止对硬盘除0柱面1扇区以外的写操作的内存驻留程序260
3.重建MBR的具体操作步骤261
4.重建具有DOS扩展分区硬盘MBR的实例262
8.2.3 用DEBUG修复MBR损坏的硬盘262
8.2.4 用KV300修复硬盘系统信息区数据264
1.哪些情况下可修复硬盘系统信息区数据265
2.观察比较主引导信息和分区表是否正常265
3.修复硬盘系统信息区数据265
4.重建硬盘分区表267
8.2.5 用DiskEdit对硬盘进行数据无损重分区268
8.3 其他软故障原因导致硬盘不能引导的修复279
8.3.1 修复硬盘DBR损坏的一般方法280
8.3.2 用SYS.COM修复硬盘不能引导的故障281
1.向磁盘特定空间写入系统文件282
2.DOS引导记录的写入282
3.制作系统引导盘282
4.使用SYS.COM处理硬盘软故障时应注意的问题283
8.3.3 用Norton工具修复硬盘不能引导的故障284
8.3.4 CMOS数据丢失后硬盘逻辑格式化参数的找回与恢复285
1.用DEBUG读取硬盘的格式化参数286
2.用Turbo C 2.0编写读取硬盘格式化参数程序287
8.4 硬盘坏道修复287
8.4.1 硬盘磁道物理损伤的判断及处理287
8.4.2 用DOS/Windows命令修复磁盘损坏扇区288
1.用Windows提供的磁盘扫描命令修复288
2.用DOS/Windows提供的SCANDISK命令修复288
3.用重分区和划分逻辑盘的方法隔离坏道289
8.4.3 用Partition Magic隔离硬盘坏区289
8.4.4 用Norton的Wipeinfo修复坏道293
1.用Norton 8.0的Wipeinfo修复坏道293
2.用Norton Utilities 2000的Wipeinfo修复坏道293
8.5 硬盘“0”磁道损坏的修复296
8.5.1 硬盘不能进行格式化时的处理297
1.0磁道ID标识丢失或损坏297
2.DMA的64KB边界问题297
3.0磁道物理损坏298
8.5.2 硬盘“0”磁道损坏的现象及处理298
8.5.3 硬盘“0”磁道物理损坏的软件修复299
1.硬盘主引导记录(MBR)扇区损坏的修复299
2.DOS引导记录(DBR)扇区损坏的修复300
8.5.4 用PCTools修复逻辑0磁道损坏300
第九章 硬盘数据文件丢失的恢复300
9.1 硬盘数据文件丢失原因及处理方法303
9.1.1 硬盘数据文件丢失的原因及现象303
9.1.2 磁介质出毛病后对硬盘的处理304
1.MBR扇区损坏304
2.DBR扇区损坏304
3.硬盘的其他扇区损坏304
9.2 硬盘文件的查找与定位305
9.2.1 按文件名查找与定位文件305
1.用DOS命令DIR查找与定位文件305
2.用Windows 9x提供的查找工具查找与定位文件305
3.用Norton中工具FL.EXE查找与定位文件306
4.用PCTools查找与定位文件307
9.2.2 按文件内容查找与定位文件309
1.用Windows 9x查找工具查找与定位不知名的文件309
2.用PCTools查找与定位不知名的文件311
3.用Norton中的TS.EXE查找与定位不知名的文件311
9.2.3 汉字文件名故障及解决办法313
1.汉字文件名变成不认识的字符313
2.汉字文件名变成非原用汉字字符314
3.汉字文件名在不同汉字系统中的不同表现314
4.在Windows下使用汉字命名文件遇到的问题315
9.3 硬盘受损介质上数据的恢复315
9.3.1 硬盘出现读写错误的现象及原因315
9.3.2 恢复损坏介质上数据文件的方法316
9.3.3 用扇区读取法恢复受损介质上的数据319
9.4 FAT、FDT出错致使文件丢失的恢复320
9.4.1 FAT、FDT出错的现象及原因320
9.4.2 硬盘丢失簇的原因322
9.4.3 用CHKDSK/F捡回文件丢失的簇322
9.4.4 无效子目录故障的修复323
9.5 被误删除文件的恢复326
9.5.1 DOS/Windows是如何删除一个文件的326
9.5.2 恢复被误删除文件的基本方法326
9.5.3 用DOS命令UNDELETE恢复误删文件329
9.5.4 在Windows中恢复被删除的文件和文件夹330
1.恢复在“回收站”中被删除的文件和文件夹330
2.清空“回收站”331
9.5.5 恢复从“回收站”清除的文件和文件夹332
9.5.6 用Norton中的“UnErase”恢复误删文件336
9.5.7 用PCTools中的Undelete恢复误删文件337
9.5.8 恢复被局部覆盖掉的文件340
1.被删除文件的原数据扇区被全部覆盖340
2.被删除文件的原数据扇区被局部覆盖340
3.恢复被局部覆盖文件实例341
9.5.9 恢复意外格式化的硬盘数据344
1.保存了DBR、FAT、FDT等系统信息区数据的恢复方法345
2.没有备份硬盘系统信息区数据的恢复方法345
3.为顺利恢复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应注意的事项346
9.5.10 硬盘被重新分区后的文件恢复346
1.查询丢失数据库文件所在的簇347
2.计算348
3.修改根目录FDT及FAT350
9.6 常用格式文件丢失的恢复351
9.6.1 受损WPS文本文件的修复352
1.用Norton中的DiskEdit修复352
2.用PCTools修复353
3.用DEBUG修复353
9.6.2 WPS文件密码丢失的查找354
1.密码的手工查询354
2.用Turbo C编程自动查寻密码355
9.6.3 恢复WPS异常退出后丢失的编辑文件357
1.确定被编辑文件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357
2.进行具体修复操作358
9.6.4 防止Word文件损坏的方法359
1.改变Word自动保存文档的时间间隔359
2.恢复自动保存的Word 2000文档359
3.Word 2000文档备份的保存和打开359
4.利用“自动恢复”功能恢复尚未保存的修改360
5.恢复受损文档中的文字361
6.保护Word文档不受“宏”病毒损害361
9.6.5 受损数据库文件的一般恢复方法362
1.数据库文件的存储结构362
2.受损数据库的修复方法364
9.6.6 数据库中重要记录被误删除后的恢复366
1.被DELETE/PACK命令误删除记录的恢复366
2.被ZAP命令误删除记录的恢复366
9.6.7 硬盘故障引起丢失数据库文件的恢复367
1.恢复硬盘上丢失的数据库文件实例367
2.数据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70
9.6.8 Windows系统文件丢失的恢复371
1.共享程序文件丢失的恢复371
2.Windows 98系统文件丢失的恢复371
3.Windows 98中其他重要文件丢失373
4.无Windows 98启动盘时的应急恢复374
9.6.9 Foxmail中误删除函件的恢复374
第十章 硬盘使用技巧376
10.1 提高硬盘运行速度的优化措施376
10.1.1 硬盘间隔因子(Interleave)的优化376
1.利用AMI CMOS SETUP中的实用程序选择硬盘的间隔因子376
2.应用Norton工具软件对硬盘的间隔因子进行优化377
3.用人工试探法选择硬盘的间隔因子381
10.1.2 DOS系统中磁盘高速缓存(Cache)的设置381
1.Norton中的NCACHE381
2.PCTools中的PC-CACHE382
3.高版本MS-DOS中配置的Cache工具SMARTDRV.EXE383
10.1.3 Windows系统中磁盘高速缓存(Cache)的设置384
10.1.4 合理设置磁盘Cache应注意的事项384
10.2 硬盘垃圾文件的清除386
10.2.1 垃圾文件是怎样产生的386
10.2.2 利用Windows自身的删除功能清除垃圾文件386
1.清理C:盘根目录386
2.清理Windows 98附件和程序组387
3.删除帮助文件387
4.删除多余的中文输入法387
5.删除多余的字体文件388
6.其他可以考虑删除的文件389
10.2.3 利用DiskClean清除垃圾文件389
1.Default Options & Settings(查看设置)389
2.Hard Drive Space Overview(查看硬盘空间)391
3.Scan & Clean Drives(清除垃圾文件)391
4.Disk Clean Deluxe Online Help(在线帮助)391
10.2.4 利用Clean System Directory清除垃圾文件391
10.2.5 利用SafeClean Utilities清除垃圾文件392
1.清理我的计算机395
2.清理我的痕迹395
3.检测磁盘使用395
10.2.6 利用System Mechanic清除垃圾文件397
1.File功能项398
2.System功能项400
3.Internet功能项401
10.3 硬盘文件碎片的规整和磁盘优化401
10.3.1 磁盘规整软件的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401
1.磁盘规整软件的选用402
2.使用磁盘规整软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02
10.3.2 Windows中的磁盘文件碎片规整程序403
10.3.3 用PCTools工具规整磁盘文件碎片404
1.在DOS命令行启动Compress405
2.使用下接式菜单启动Compress406
3.使用Compress的注意事项408
4.PCTools 9.0中的Optimizer409
10.3.4 用Norton工具规整磁盘文件碎片409
10.3.5 用Norton Utilities 2000优化规整磁盘411
10.3.6 磁盘碎片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办法414
1.虚拟内存管理程序415
2.Windows临时文件目录的设置415
3.我的文档415
4.开始菜单上的文档416
5.IE浏览器416
6.Outlook Express416
7.下载软件416
10.4 磁盘系统的备份与还原417
10.4.1 克隆软件Norton Ghost的主要功能417
1.Ghost的主要功能417
2.Ghost 5.0d的功能及使用方法418
10.4.2 用Ghost对硬盘系统进行备份与还原419
1.分区备份419
2.分区备份的还原422
3.硬盘的克隆422
10.4.3 用Ghost Explorer对硬盘进行备份与还原422
1.启动Ghost Explorer423
2.设置DOS版Ghost.exe文件的所在位置423
3.对分区及物理硬盘的备份423
4.Ghost Explorer的还原及文件管理功能424
10.4.4 在网络中多点广播克隆硬盘425
1.制作客户启动专用软盘425
2.服务器端设置(网络为Windows NT)426
10.4.5 双机互联克隆硬盘或分区426
10.4.6 Ghost软件的使用技巧428
1.Ghost版本的选用428
2.最好在硬盘上备份操作系统428
3.关于Windows系统盘的配置428
4.备份前应先对系统盘进行整理428
5.使用Ghost备份及还原技巧429
10.5 如何在同一硬盘中安装多操作系统430
10.5.1 安装多操作系统的一般方法430
10.5.2 在同一硬盘中多操作系统间的自动转换430
10.5.3 用Bootmanager实现多操作系统间的自动转换433
10.5.4 用MultiWin实现同一硬盘分区安装多个Win 9x版本437
1.MultiWin的特点437
2.MultiWin的使用要点437
10.5.5 在同一硬盘分区中安装DOS、Windows 9x/NT438
1.先安装DOS 6.x和Windows 9x438
2.再安装Windows NT440
3.微软系列操作系统的多重引导问题441
10.5.6 Windows 9x和Windows 2000双系统的安装443
1.双系统的安装443
2.双系统的设置443
3.在双系统下Windows 9x的维护444
4.在双系统下Windows 2000的维护445
10.5.7 如何在同一硬盘上安装DOS/Windows和UNIX446
10.5.8 如何在同一硬盘上安装DOS/Windows和Linux447
1.安装操作系统447
2.用BootStar管理多个操作系统448
10.5.9 如何实现Windows与Linux系统的互访450
1.在Linux下访问Windows 9x451
2.在Windows 9x下访问Linux451
10.5.10 多操作系统的安全卸载453
1.Windows 2000的卸载453
2.Linux的卸载453
10.6 双硬盘的安装与设置454
10.6.1 配置双硬盘系统应注意的问题454
1.注意使用相同的硬盘接口方式454
2.ST506/ST412接口C:盘及D:盘的确定455
3.IDE接口C:盘及D:盘的确定455
4.EIDE接口C:盘及D:盘的确定455
5.注意修改原有配置文件CONFIG.SYS和AUTOEXEC.BAT456
6.注意原压缩盘的处理456
7.注意系统的功耗456
10.6.2 如何配置EIDE接口的双硬盘方式456
1.主从盘方式456
2.双主盘方式457
3.如何选择双硬盘的连接方式458
10.6.3 DMA 33/66模式的双硬盘配置460
1.安装DMA双硬盘的前提460
2.安装前的设置460
3.BIOS相关设置460
4.在Windows下的设置与测试460
10.6.4 多硬盘系统中的逻辑盘编号配置461
10.6.5 逻辑盘符编号变动的处理462
1.逻辑盘符编号对软件运行的影响462
2.逻辑盘符编号变动的处理463
3.使用工具软件处理逻辑盘符编号变动464
热门推荐
- 3548729.html
- 994023.html
- 2095963.html
- 3890996.html
- 1420706.html
- 134623.html
- 2117757.html
- 364296.html
- 2879348.html
- 258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6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6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0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7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3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7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1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1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