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法教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信息法教程
  • 朱庆华,颜祥林,袁勤俭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0618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25页
  • 文件大小:186MB
  • 文件页数:748页
  • 主题词:信息管理-法规-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法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信息法制建设的意义2

一、信息法制建设的必要性2

二、信息法制建设的重要性4

第二节 信息法概述10

一、信息法的概念10

二、信息法的地位13

三、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16

四、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的比较19

第三节 信息法律关系23

一、信息法律关系的主体24

二、信息法律关系的客体25

三、信息法律关系的内容26

第四节 信息立法28

一、信息立法的含义28

二、信息立法的基本原则29

三、信息立法体系的建构32

四、我国信息立法的发展35

信息产权篇45

第2章 从知识产权到信息产权45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45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47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50

三、知识产权法的概念52

第二节 信息产权的由来54

一、信息产权产生的背景54

二、信息产权产生的意义60

第三节 信息产权的内涵62

一、信息产品的特性及其产权制度的设计62

二、信息产权的定义65

三、相关概念辨析67

第3章 专利权法律制度71

第一节 专利权的客体72

一、发明专利73

二、实用新型73

三、外观设计专利74

四、专利法排除的客体对象75

第二节专利权的主体79

一、发明人、设计人79

二、职务发明创造所属单位79

三、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80

四、外国人或外国企业81

五、委托发明创造81

六、合作发明创造82

第三节 专利的申请与审批83

、专利的授权条件83

二、专利申请原则87

三、专利申请的文件89

四、专利申请的审批91

第四节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94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94

二、专利权期限、终止与无效98

三、专利权的限制100

四、专利侵权和专利保护103

第4章 商标权法律制度110

第一节 商标概述111

一、商标的概念与功能111

二、商标与临近标记113

三、商标的种类118

第二节 商标注册127

一、注册的法定条件127

二、注册申请的主体130

三、申请的原则与程序132

四、审查与核准135

第三节 商标的使用管理136

一、注册商标使用管理136

二、未注册商标使用管理138

第四节 商标权及其保护139

一、商标权的内容139

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141

第5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147

第一节 著作权的客体148

一、受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条件148

二、作品的类别及含义151

第二节 著作权的主体153

一、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153

二、著作权的继受主体154

三、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155

第三节 著作权的内容及限制157

一、著作权中的人身权158

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159

三、著作权的保护期162

四、著作权的限制163

第四节 邻接权166

一、邻接权的内涵166

二、出版者的权利与义务167

三、表演者的权利与义务169

四、音像制作者的权利与义务170

五、广播组织的权利与义务172

第五节 著作权的利用与管理173

一、著作权转让173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174

三、著作权管理177

第六节 著作权的保护180

一、著作权的侵权行为180

二、著作权的侵权责任182

三、著作权纠纷的处理184

第6章 数字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188

第一节 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申请189

一、商业方法的相关概念189

二、商业方法专利的必要性191

三、商业方法专利的主要类型192

四、商业方法专利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194

五、商业方法专利化对我国专利战略的启示196

第二节 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及其解决197

一、域名的性质以及与商标的关系197

二、域名与商标冲突的表现及保护202

第三节 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209

一、数字作品的概念209

二、数字化作品版权保护问题的处理210

三、数据库的产权保护215

第7章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222

第一节 信息在网络传输中的著作权问题223

一、网络传输与复制权223

二、网络传输与发行权225

三、网络传输与信息网络传播权226

第二节 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228

一、合理使用229

二、法定许可231

第三节 权利管理信息与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231

一、权利管理信息的法律保护232

二、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235

第四节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责任239

一、“通知删除”制度239

二、信息披露义务240

三、免除责任241

信息技术篇249

第8章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249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250

一、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与主体252

二、软件著作权保护的权利及限制253

三、软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255

四、软件著作权侵权及其法律责任255

五、软件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258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权保护258

一、专利权保护的优势259

二、作为专利保护的客体260

三、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262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的其他法律保护263

一、计算机软件的商标权保护263

二、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保护264

三、计算机软件的单独立法保护266

第9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法律保护269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及其法律保护模式270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概念270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特点272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律保护的理由273

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律保护的模式274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276

一、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客体和主体277

二、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取得和撤销279

三、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权利内容281

四、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期限与限制282

五、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侵权责任284

第10章 信息技术标准法律规范287

第一节 信息技术标准化概述288

一、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概念288

二、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290

三、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原则292

四、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趋势293

第二节 国内外信息技术标准化现状294

一、国外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294

二、国内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297

第三节 信息技术标准化涉及的范围301

一、信息技术术语标准化302

二、信息表示标准化302

三、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标准化304

四、媒体标准化304

五、软件工程标准化305

六、数据库标准化306

七、网络通信标准化307

八、电子数据交换(EDI)标准化307

九、办公自动化(OA)标准化308

十、电子卡(IC卡)标准化309

十一、家庭信息系统标准化309

十二、信息系统硬件标准化310

十三、计算机集成化制造系统(CIMS)标准化310

十四、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标准化311

第四节 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311

一、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312

二、信息技术标准的实施316

第五节 违反信息技术标准的法律责任318

一、违反信息技术标准的行为319

二、对违反信息技术标准行为的处罚319

信息服务篇327

第11章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327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328

一、立法的动因328

二、立法的原则334

三、立法模式338

第二节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立法实践340

一、国家层面政策立法的发展340

二、地方层面政策立法的发展342

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344

第三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主要内容346

一、公开的权利人与义务人346

二、公开的内容和范围347

三、公开的程序和方式349

四、法律救济和法律责任351

第四节 政府信息公开需要协调的几个问题354

一、公民知情权与个人隐私权354

二、信息公开主体的保密权利与公开义务355

三、信息公开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357

第12章 政府性公共信息服务法律规范363

第一节 统计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365

一、统计信息365

二、统计信息权367

三、统计信息的公布369

四、侵犯统计信息权的法律责任371

第二节 档案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373

一、档案机构及其职责375

二、档案的管理377

三、档案的利用与公布378

四、违反《档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382

第三节 灾情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383

一、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384

二、地震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391

三、疫情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00

第四节 环境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09

一、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和范围411

二、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413

三、违反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414

第五节 突发事件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17

一、突发事件信息系统420

二、突发事件信息的监测报告420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预警发布421

四、违反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的法律责任424

第13章 社会性公共信息服务法律规范427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28

一、图书馆立法的法律渊源428

二、图书馆法的主要内容431

三、现行图书馆法规中对信息服务的有关规定432

第二节 新闻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38

一、报纸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38

二、广播电视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43

三、网络新闻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51

第三节 出版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56

一、图书出版的法律规范459

二、期刊出版的法律规范462

三、音像制品出版的法律规范464

四、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466

第四节 邮政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69

一、邮政普遍服务472

二、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制度474

三、用户合法权益的保护475

四、安全监管的制度和措施476

五、邮政服务的损失赔偿制度477

六、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478

第五节 电信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479

一、国外电信法律规范482

二、我国电信法律规范489

第14章 商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508

第一节 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法律规范509

一、公司在设立过程中的信息登记511

二、在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记载512

三、公司在变更过程中的信息公告513

四、相关机关与组织机构的法律责任514

第二节 证券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516

一、证券信息公开的原因518

二、证券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519

三、证券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521

四、与信息公开相关的其他法律规定528

第三节 消费者信息获取权利的法律规范530

一、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权利532

二、经营者在保护消费者获取信息权利方面的义务534

三、侵犯消费者获取信息权利的法律责任537

第四节 商业广告信息法律规范538

一、《广告法》的适用范围539

二、广告的基本原则540

三、广告准则541

四、广告活动的相关规定543

五、网络广告的法律规范545

信息安全篇557

第15章 国家信息安全法律规范557

第一节 国家秘密概述558

一、构成国家秘密的要素559

二、国家秘密的范围561

三、国家秘密的密级及保密期限562

四、国家秘密泄密的途径和危害性563

第二节 我国保守国家秘密的相关法律法规564

一、《宪法》对国家秘密的保护564

二、《保密法》对国家秘密的保护564

三、其他法律法规对国家秘密的保护570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立法576

一、《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577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578

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579

四、《关于加强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的若干规定》582

五、《保密法》中与网络环境有关的条款585

第四节 侵犯国家秘密的刑法保护585

一、侵犯国家秘密的基本犯罪类型585

二、侵犯国家秘密的刑事责任592

第16章 组织体信息安全法律规范596

第一节 商业秘密概念与法律特征597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597

二、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598

三、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599

第二节 商业秘密与相邻概念的比较603

一、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比较603

二、商业秘密与专利的比较606

第三节 商业秘密权及其限制612

一、商业秘密权的主体612

二、商业秘密权的内容615

三、商业秘密权的限制616

第四节 商业秘密的获取与侵犯618

一、商业秘密的消灭与损失618

二、获取商业秘密的范围和途径620

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与法律责任627

四、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侵害630

第五节 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633

一、管理措施633

二、竞业避止636

第17章 个人信息安全法律规范642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643

一、个人信息643

二、个人数据643

三、个人隐私644

四、隐私权645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背景及意义648

一、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648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意义651

第三节 个人信息保护方式及原则653

一、个人信息保护的方式653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657

第四节 我国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659

一、人格、名誉方面的隐私保护660

二、通信的隐私保护661

三、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661

四、网络隐私保护663

五、其他个人隐私保护663

第18章 信息系统安全法律规范668

第一节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670

一、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迫切性670

二、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675

三、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677

四、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677

五、信息系统安全的目标与任务682

第二节 信息系统安全的保护措施682

一、技术措施683

二、法律措施683

三、管理措施684

四教育措施684

第三节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律规范686

一、信息系统类法规686

二、联网管理类法规690

三、安全等级类法规695

四、我国保护信息系统安全的其他法律法规700

第19章 危害信息安全的计算机犯罪705

第一节 计算机犯罪概述706

一、计算机犯罪的定义706

二、计算机犯罪的手段707

三、计算机犯罪的特点709

第二节 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712

一、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概述713

二、计算机犯罪类型及刑事责任7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