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血管手术麻醉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卿恩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0015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99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924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外科手术-麻醉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血管手术麻醉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3
一、心血管手术麻醉发展简史3
第一篇 心血管手术麻醉学基础3
二、中国心血管手术麻醉发展简史4
三、心血管手术麻醉的必备条件5
四、成绩与展望6
一、心脏的位置及其投影7
第一节 心脏7
第1章 心血管应用解剖7
二、心包8
四、右心室9
三、右心房9
五、左心房11
六、左心室12
七、冠状动脉15
八、心脏传导系统17
二、肺动脉18
一、主动脉18
第二节 大血管及中粗血管18
六、股静脉19
五、股动脉19
三、上腔静脉19
四、下腔静脉19
八、锁骨下静脉20
七、颈内静脉20
一、心脏大体解剖21
第一节 心脏生理21
第2章 心血管手术麻醉与循环生理21
二、心肌细胞结构22
三、心肌细胞电生理24
四、心肌收缩原理26
五、心动周期28
六、心排血量31
七、心功能33
八、心肌的新陈代谢35
四、微循环36
三、静脉压和回心血量36
第二节 血管生理36
一、外周循环血管36
二、动脉压36
五、冠脉循环38
一、中枢神经调节40
第三节 心血管的调节40
二、自主神经调节41
三、心血管反射42
四、体液调节43
一、呼吸道46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生理、解剖46
第3章 心血管手术麻醉与呼吸生理46
第二节 肺的通气及肺容量组成48
三、胸廓48
二、肺与肺泡48
一、呼吸动力49
三、气道阻力50
二、胸和肺顺应性50
四、肺泡表面张力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51
五、肺容量的组成53
六、肺通气功能参数及其意义54
七、无效腔量和肺泡通气量55
八、肺泡的气体分布与闭合气量56
第三节 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57
二、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58
一、氧的运输58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60
二、肺的换气61
一、肺血流的分布61
第四节 肺的换气61
一、影响肺血流和阻力的因素63
第五节 肺循环生理63
二、肺动脉高压64
一、呼吸的中枢调节65
第六节 呼吸的调节65
二、通气的反射性调节66
一、气体交换和运输67
第七节 麻醉对呼吸的影响67
三、呼吸的化学因素调节67
三、围手术期肺功能检查68
二、体外循环对肺脏的影响68
一、麻醉前访视和病情评估70
第一节 工作流程70
第4章 心血管手术麻醉工作流程与学习方法70
二、麻醉前准备75
三、麻醉处理76
第二节 心血管手术麻醉学习的方法79
四、手术后运送病人79
三、科研教学80
二、临床培训80
一、心血管手术麻醉基础知识80
五、搞好人际关系中学习81
四、网络资源的利用81
氧化亚氮83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83
第5章 心血管手术麻醉的相关药物83
恩氟烷84
异氟烷85
七氟烷86
地氟烷87
硫喷妥钠88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88
盐酸氯胺酮89
羟丁酸钠90
依托咪酯91
丙泊酚92
咪达唑仑93
盐酸吗啡94
第三节 麻醉性镇痛药94
枸橼酸芬太尼96
盐酸哌替啶96
枸橼酸舒芬太尼98
盐酸阿芬太尼98
瑞芬太尼99
氯琥珀胆碱100
第四节 肌肉松弛药100
阿曲库铵101
泮库溴铵101
哌库溴铵102
维库溴铵103
罗库溴铵104
盐酸肾上腺素106
第五节 正性肌力药物106
异丙肾上腺素107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108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110
盐酸多巴胺111
盐酸多巴酚丁胺112
氨力农113
米力农114
硝普钠115
第六节 血管扩张药115
硝酸甘油116
甲磺酸酚妥拉明118
乌拉地尔119
前列腺素E1120
硝苯地平121
第七节 钙通道阻滞药与β受体阻滞药121
盐酸地尔硫?122
盐酸维拉帕米123
尼卡地平124
盐酸普萘洛尔125
盐酸艾司洛尔126
盐酸普鲁卡因胺127
第八节 抗心律失常药127
盐酸普罗帕酮128
盐酸利多卡因128
盐酸胺碘酮129
一、心电图监测132
第一节 无创性监测132
第6章 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监测132
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134
三、体温监测135
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136
五、听诊器监测137
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138
六、无创性血压监测138
九、脉搏监测139
八、肾功能监测139
一、动脉压的监测140
第二节 有创性监测140
二、中心静脉压监测143
三、肺动脉压监测148
四、心排血量监测151
五、肝素化效果监测153
六、血气监测155
第7章 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手术的麻醉159
第二篇 心脏手术的临床麻醉159
一、胎儿循环系统160
第一节 小儿生理与病理特点160
二、出生后循环系统调整和过渡161
四、先天性心脏病对心脏发育的影响162
三、新生儿与成人心脏的生理差异162
一、麻醉前评估及用药163
第二节 麻醉163
二、麻醉前准备166
三、监测169
四、麻醉诱导和维持172
五、围体外循环期的处理180
一、室间隔缺损(VSD)185
第三节 特殊心脏缺损的麻醉185
二、房间隔缺损(ASD)186
三、心内膜垫缺损或房室通道187
四、肺动脉瓣狭窄188
一、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断标准189
第四节 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麻醉处理189
三、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190
二、先天性心脏病与肺血管发育190
五、肺动脉高压恶性循环191
四、肺动脉高压细胞病理改变191
六、肺动脉压力与肺血管阻力192
七、肺动脉高压与心排血量193
九、影响肺血管阻力的因素194
八、肺血管阻力的临床评估194
十、心脏术后PVR升高风险增加的患儿198
十一、降低肺血管阻力的措施199
一、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分类204
第一节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204
第8章 先天性发绀型心脏病手术的麻醉204
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特点205
一、术前评估209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及准备209
二、术前准备212
一、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用药特点214
第三节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214
二、麻醉诱导216
四、围手术期监测217
三、麻醉维持217
五、呼吸管理220
七、体外循环期间须考虑的问题221
六、输血补液221
八、术毕转送及处理223
一、法洛四联征224
第四节 几种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224
二、大血管转位225
四、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227
三、三尖瓣闭锁227
五、动脉干永存228
七、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229
六、三尖瓣下移畸形229
第9章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231
一、病理生理232
第一节 主动脉瓣手术的麻醉232
二、麻醉234
三、手术简介239
一、病理生理240
第二节 二尖瓣手术的麻醉240
二、麻醉处理243
三、手术简介246
第三节 围CPB处理247
第四节 病例简介254
第一节 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生理258
一、病因258
第10章 心包剥脱手术的麻醉258
四、术前准备259
三、临床表现259
二、病理生理改变259
一、麻醉前准备和用药260
第二节 心包剥脱术的麻醉260
三、麻醉维持261
二、麻醉诱导261
四、麻醉中监测262
五、麻醉中管理263
第三节 手术后处理264
四、并发症及预防措施265
三、强心利尿265
一、一般处理265
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65
第二节 病理生理267
第一节 概述267
第11章 心脏肿瘤摘除术的麻醉267
一、不同部位瘤的临床表现268
第三节 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268
一、诊断方法269
第四节 诊断与治疗方法269
二、瘤栓栓塞269
三、全身症状269
第五节 麻醉270
二、治疗方法270
四、术中监测271
三、术前用药271
一、术前访视271
二、麻醉计划271
七、注意事项272
六、麻醉维持272
五、麻醉诱导272
第一节 心脏移植术的发展简史274
第12章 心脏移植术的麻醉274
一、心血管系统的变化275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275
二、呼吸功能的变化277
三、其他器官功能的改变278
一、一般治疗279
第三节 移植术前心功能的维护279
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279
三、抗心律失常281
二、强心药物的应用281
一、心脏移植术的适应证282
第四节 心脏移植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82
四、机械辅助循环282
二、心脏移植术的禁忌证283
第五节 心脏移植术的麻醉284
三、麻醉前准备285
二、麻醉前用药285
一、麻醉前评估285
四、监测286
五、麻醉诱导及维持287
六、围CPB期的麻醉处理288
七、其他处理289
一、原位心脏移植术291
第六节 心脏移植手术技术简介291
第七节 心脏移植术后的处理292
三、再次心脏移植术292
二、异位心脏移植术292
三、肾功能的维护293
二、呼吸功能的维护293
一、循环功能的维护293
五、心脏移植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294
四、心脏移植术后一般管理及治疗294
一、小儿心脏移植术的历史及现状296
第八节 小儿心脏移植术麻醉特点296
三、麻醉处理特点297
二、小儿心脏移植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97
第一节 移植受体的选择300
第13章 心肺联合移植术的麻醉300
一、移植受体的选择标准301
二、心肺联合移植术的适应证302
一、分析麻醉难点304
第二节 器官移植的麻醉前准备304
一、了解和提高病人对麻醉的耐受性307
第三节 心肺植入前的麻醉管理特点307
二、手术室中准备307
二、制定有侧重点的监测项目309
一、影响供体心、肺功能的因素310
第四节 心肺植入后的麻醉管理特点310
三、制定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原则310
二、与麻醉有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311
三、麻醉管理特点313
一、心、肺供体的来源316
第五节 供体心、肺采取术的麻醉316
二、心、肺供体的选择317
三、有心搏脑死亡供体心、肺采取术的麻醉318
一、对麻醉的基本要求323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检查术的麻醉323
第14章 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检查术与造影术的麻醉323
三、麻醉方法324
二、术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324
四、术中监测及治疗326
一、心律失常327
第三节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327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造影术的麻醉327
二、低血压328
四、心血管造影术中造影剂的不良反应329
三、缺氧发作329
一、病人的防护330
第四节 心导管室中麻醉医师及病人的安全防护330
二、麻醉医师的防护331
一、解剖与生理概述332
第一节 概述332
第15章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的麻醉332
一、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33
第二节 麻醉333
二、工作环境与基本要求333
三、麻醉方法334
二、麻醉前用药334
四、麻醉管理336
三、动脉导管未闭栓塞术338
二、心室间隔缺损封堵术338
第三节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特点338
一、心房间隔缺损封堵术338
六、介入治疗术中异常情况的处理339
五、心血管介入分离术339
四、射频消融术339
第一节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简史343
第16章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343
第三篇 血管手术的临床麻醉343
第二节 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344
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345
一、硝酸甘油类药物345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术前治疗345
六、防止血栓形成药及溶解血栓药346
五、利尿药346
三、钙通道阻滞药346
四、洋地黄制剂346
一、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47
第四节 麻醉347
二、麻醉方法349
三、麻醉中的监测352
四、麻醉中管理354
二、手术方法356
一、手术适应证356
第五节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356
二、麻醉诱导和维持358
一、麻醉前准备358
第六节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358
三、麻醉中监测和治疗359
五、手术技术要点及麻醉配合要求363
四、手术适应证363
二、心脏功能的维护364
一、麻醉方法364
第七节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特点364
第八节 经心肌激光打孔血运重建术的麻醉364
一、心功能维护365
第九节 手术后处理365
二、肺功能维护367
四、其他处理368
三、心肌缺血的预防和治疗368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371
第二节 麻醉371
第17章 胸主动脉手术的麻醉371
第一节 概况371
二、麻醉方法375
三、术中监测377
四、术中病理生理改变和处理379
二、循环系统386
一、呼吸系统386
第三节 术后处理386
四、内脏器官387
三、中枢神经系统387
第二节 临床表现389
第一节 病理生理389
第18章 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389
一、对病情的评估390
第三节 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治疗390
二、手术前治疗391
一、麻醉方法的选择392
第四节 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的麻醉392
三、麻醉中管理393
二、麻醉中监测393
五、麻醉恢复397
四、手术方式397
一、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麻醉方法399
第五节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与麻醉399
二、手术中管理特点400
一、病因401
第一节 布-加综合征的病理生理401
第19章 布-加综合征手术治疗的麻醉401
二、临床病理改变及分型402
三、临床症状、检查与诊断403
第二节 布-加综合征的治疗405
四、手术前治疗405
一、麻醉406
第三节 布-加综合征手术的麻醉406
二、手术后处理408
一、主动脉瓣的解剖409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409
第20章 主肺动脉联合移植术的麻醉409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409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10
二、主动脉瓣狭窄410
一、麻醉前评估与准备411
第三节 麻醉411
四、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411
二、麻醉方法412
三、麻醉中监测413
一、停止体外循环后处理414
第五节 术后处理414
四、麻醉中管理414
第四节 手术技术简介414
二、重症监护室的处理415
一、病理解剖416
第一节 动脉导管未闭416
第21章 动脉导管未闭和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416
三、手术治疗417
二、病理生理417
四、麻醉管理418
二、病理生理420
一、病理解剖420
五、介入治疗420
第二节 降主动脉缩窄420
三、手术治疗421
四、麻醉管理422
第22章 肺动脉栓塞手术治疗的麻醉424
一、急性肺栓塞病理生理变化425
第一节 病理生理425
二、慢性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变化426
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428
一、急性肺动脉血栓清除术428
第二节 手术方法428
第三节 肺栓塞手术治疗的麻醉429
二、麻醉中处理430
一、麻醉方法430
第四节 术后处理431
第五节 病例简介432
三、临床表现435
二、病理改变435
第23章 外周血管手术的麻醉435
第一节 下肢血管手术的麻醉435
一、病因435
六、下肢血管手术的麻醉436
五、外科治疗436
四、诊断方法436
四、临床表现439
三、病理生理439
第二节 下肢动脉取栓手术的麻醉439
一、栓子的来源439
二、栓子的分布439
七、动脉取栓手术的麻醉方法440
六、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440
五、检查和诊断440
一、病理生理442
第三节 大隐静脉剥脱手术的麻醉442
四、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443
三、检查和诊断443
二、临床表现443
一、上肢血管手术方式444
第四节 上肢血管手术的麻醉444
五、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的麻醉444
五、麻醉方法445
四、麻醉监测445
二、麻醉前病情评估和准备445
三、麻醉前用药445
六、麻醉管理重点446
一、术前评估447
第五节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麻醉447
七、术后注意事项447
三、术中监测448
二、术前准备448
四、麻醉选择450
五、术中处理451
六、术后并发症452
一、胸主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455
第一节 病理生理455
第24章 大血管介入治疗术的麻醉455
第二节 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麻醉456
四、创伤性主动脉破裂456
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56
三、透壁性主动脉溃疡456
一、术前访视及评估457
三、术中监测458
二、术前准备458
四、术中管理459
五、麻醉方法461
第三节 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464
六、术后处理464
一、器官系统并发症466
第四节 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466
二、神经系统并发症467
三、设备相关并发症468
第25章 低温麻醉技术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471
第四篇 心血管手术麻醉辅助篇471
二、体温调节472
一、正常体温472
第一节 正常体温和体温调节472
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473
一、对代谢的影响473
第二节 低温的生理473
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474
六、对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影响475
五、对肝肾功能的影响475
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75
第三节 低温麻醉的适应证476
九、pH稳态和α稳态476
七、对血液系统的影响476
八、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476
二、脑保护477
一、心脏大血管手术477
四、其他478
三、脊髓保护478
二、麻醉中监测479
一、术前准备479
第四节 低温麻醉的方法479
四、降温方法480
三、麻醉处理480
五、复温481
二、低温期间的注意事项482
一、低温并发症482
第五节 低温麻醉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482
第26章 控制性降压术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484
一、控制性降压对组织血流的影响485
第一节 控制性降压对生理的影响485
二、控制性降压对重要脏器的影响486
第二节 控制性降压在心血管手术中应用的适应证489
一、吸入麻醉药490
第三节 控制性降压的应用方法490
三、血管扩张药491
二、神经节阻滞药491
四、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493
六、其他495
五、钙离子阻滞药495
第四节 控制性降压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496
一、心肌顿抑和辅助循环501
第一节 辅助循环的病理生理501
第27章 辅助循环在心血管病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501
二、左心室辅助循环对右心功能的影响502
一、滚压泵504
第二节 体外辅助循环装置504
二、离心泵505
三、ABIOMED泵507
四、Thoratec泵509
五、Berlin泵510
一、HeartMate泵511
第三节 体内循环辅助装置511
二、Navacor泵512
三、轴流泵513
一、病人的选择515
第四节 辅助循环的选择515
四、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515
二、辅助循环装置的选择516
一、队伍建设517
第五节 辅助循环的管理517
二、并发症的预防518
第二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523
第一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发展简史523
第28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523
一、球囊反搏导管525
第三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系统的组成525
二、反搏控制主机527
一、适应证528
第四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适应证、应用指标和禁忌证528
一、球囊导管的选择529
第五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操作方法529
二、临床应用指标529
三、禁忌证529
三、球囊导管的插入方法530
二、抗凝处理530
五、停止IABP的指征及方法531
四、球囊反搏机器的操作及IABP注意事项531
第六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效果及经验532
六、球囊导管的取出532
五、感染、败血症534
四、球囊破裂534
第七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并发症534
一、下肢缺血534
二、动脉损伤534
三、动脉栓塞534
七、血小板减少535
六、出血和血肿形成535
一、心肌损伤536
第一节 心肌保护536
第29章 心血管手术中主要脏器的保护536
二、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537
三、心肌保护措施538
一、脑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S100蛋白541
第二节 脑保护541
二、脑损伤的预防和保护措施542
一、CPB相关性肺损伤544
第三节 肺保护544
二、肺损伤机制545
三、肺保护措施546
一、体外循环相关肾损伤547
第四节 肾保护547
二、肾损伤防治549
一、食管超声心动图工作原理551
第一节 食管超声心动图简介551
第30章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551
二、设备552
三、适应证、禁忌证和检查并发症553
一、探头放置554
第二节 TEE的检查方法554
二、探头操作555
三、检查方法556
一、心功能评估559
第三节 TEE的临床应用559
二、心肌缺血的监测562
三、TEE对心脏结构变化的术中诊断564
四、TEE在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手术中的应用565
一、肝素的药理作用570
第一节 肝素抗凝570
第31章 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抗凝与凝血治疗570
二、肝素剂量与监测571
三、肝素耐药572
四、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ITS)573
一、鱼精蛋白的作用与用量574
第二节 肝素拮抗574
五、肝素涂抹技术574
二、鱼精蛋白的不良反应575
第三节 体外循环后凝血障碍577
三、肝素反跳577
二、血小板功能低下578
一、肝素中和不全578
五、DIC579
四、纤维蛋白溶解亢进579
三、凝血因子缺乏579
一、抑肽酶580
第四节 抗纤溶药580
二、合成抗纤溶药583
二、凝血酶原复合物585
一、酚磺乙胺585
第五节 促凝血药585
五、冻干人凝血因子Ⅷ586
四、巴曲酶586
三、冻干纤维蛋白原586
六、重组的Ⅶ因子激活物587
一、现代血液回收技术的发展588
第一节 目的与意义588
第32章 血液回收技术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588
二、同种输血不良反应589
三、血液回收的重要性591
一、适应证592
第三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592
第二节 方法分类592
一、按处理方法分类592
二、按回收时间分类592
一、非洗涤式血液回收机593
第四节 血液回收机593
二、禁忌证593
二、洗涤式血液回收机594
一、血液成分变化598
第五节 回收血血液学变化598
二、红细胞功能变化600
一、凝血功能障碍601
第六节 并发症601
四、DIC、细菌感染和败血症602
三、肺功能障碍602
二、血红蛋白血症和肾功能不全602
五、预防并发症603
二、自体血浆输血604
一、自体血小板输血604
第七节 自身成分输血604
三、自体纤维蛋白胶605
一、体外循环概况和原理609
第一节 体外循环原理和用品609
第五篇 体外循环与心血管手术麻醉609
第33章 体外循环概论609
二、体外循环用品610
一、生理指标的监测635
第二节 体外循环中灌注指标及监测635
二、灌注指标的监测637
一、生理、解剖及代谢特点643
第一节 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643
第34章 不同病种的体外循环管理643
二、体外循环管理特点644
一、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646
第二节 换瓣体外循环管理646
二、CPB管理647
一、冠心病的病理生理650
第三节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体外循环管理650
二、CPB管理651
一、病因656
第四节 大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656
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手术656
二、分类657
三、CPB的方法658
四、脑保护662
五、脊髓保护665
一、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特点666
第五节 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666
二、供体心脏的保护668
一、适应证675
第一节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675
第六篇 其他675
第35章 心血管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675
一、适应证676
第二节 心肌缺血性梗死并发症的手术治疗676
二、外科处理676
三、麻醉管理676
四、继发性室间隔缺损677
三、心室破裂677
二、临床表现677
第三节 急诊瓣膜置换术678
五、乳头肌断裂及急性二尖瓣功能不全678
一、病理生理679
第四节 胸部大血管急诊手术679
一、病因679
二、病理生理特点679
三、麻醉管理要点679
一、开放性穿透伤的病理生理特点680
第五节 心脏外伤手术的麻醉680
二、麻醉管理680
一、病理生理681
第六节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急诊手术681
二、手术处理681
三、麻醉管理特点681
三、麻醉管理682
二、手术治疗682
一、快通道心血管手术麻醉实施的基本条件684
第二节 快通道心血管手术麻醉的实施方法684
第36章 快通道技术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684
第一节 概述684
二、麻醉前用药685
三、麻醉用药方法686
五、术中监测及管理687
四、胸段硬膜外麻醉在快通道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687
六、选择性早期气管拔管689
二、浅低温体外循环690
一、常温体外循环与温血停搏液690
第三节 快通道心脏手术与体外循环690
第五节 快通道心脏手术与术后ICU管理691
第四节 快通道心脏手术后镇痛691
第六节 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92
一、急诊手术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693
第一节 心血管手术后急诊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693
第37章 心血管手术后急诊再次手术的麻醉693
二、亚急诊手术常见的原因695
一、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696
第二节 心血管手术后急诊再次手术的麻醉696
第三节 心血管手术后渗血的处理698
二、亚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698
一、渗血的病因699
三、预防与治疗700
二、渗血的表现700
第一节 概述702
第38章 心血管手术后再次手术的麻醉702
一、麻醉危险性评估703
第三节 麻醉危险性评估与术前准备703
第二节 病理生理特点703
二、术前准备704
一、麻醉前用药705
第四节 麻醉方法705
三、麻醉实施的原则706
二、麻醉中监测706
四、麻醉处理707
一、围手术期出血严重的主要原因709
第五节 围手术期出血与处理709
二、预防和处理措施710
一、心血管风险的临床预测指标714
第一节 术前评估714
第39章 心脏病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714
二、手术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717
一、了解心脏缺血机制718
第二节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处理718
二、术前处理719
三、术中处理721
一、Cahalan策略722
第三节 其他心脏病病人的麻醉处理722
四、术后处理722
二、心脏瓣膜疾病病人的麻醉处理723
三、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麻醉处理724
五、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处理725
四、心脏传导和(或)节律异常病人的麻醉处理725
六、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麻醉处理726
九、接受抗凝治疗心脏病病人的麻醉处理727
八、心包疾病病人的麻醉处理727
七、心肌病病人的麻醉处理727
二、胰岛素生理729
一、概述729
第40章 合并内分泌疾病病人施行心血管手术的麻醉729
第一节 糖尿病729
四、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730
三、分类730
七、糖尿病病人麻醉特点731
六、治疗药物731
五、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731
一、生理732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732
八、低血糖732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733
二、实验室检查733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734
二、钙代谢异常735
一、甲状旁腺生理735
第三节 钙代谢和甲状旁腺疾病735
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736
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736
二、药理737
一、生理737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疾病737
一、生理738
第五节 肾上腺髓质疾病738
三、功能亢进738
四、功能低下738
一、腺垂体739
第六节 垂体疾病739
二、嗜铬细胞瘤739
二、临床分型及其特征740
一、概念740
二、神经垂体740
第七节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临床特征及其麻醉特点740
四、麻醉处理特点741
三、诊断741
五、内分泌腺瘤的临床特殊表现形式742
二、正常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743
一、心脏起源传导系统743
第41章 心血管手术中心律失常的原因及诊治743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其分类743
三、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745
一、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747
第二节 心血管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与诱发因素747
四、心律失常的分类747
二、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752
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754
一、心电图的导联及临床应用756
第三节 手术与麻醉中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756
二、正常心电图及生理意义758
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759
第四节 心脏手术中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773
一、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773
二、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781
三、心脏手术中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782
三、安全时限785
二、心肺复苏785
第42章 心血管病人围手术期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785
第一节 基本概念785
一、心搏骤停785
一、严重心律失常786
第二节 心血管病人围手术期心搏骤停的原因786
四、心搏骤停的类型786
五、CPR分期与步骤786
六、血清钾异常787
五、心脏压塞787
二、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787
三、麻醉药过量787
四、过敏反应787
十二、触电788
十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788
七、手术因素788
八、心肌缺血788
九、大出血788
十、人工瓣失灵788
一、人工辅助循环789
第四节 心血管病人围手术期心搏骤停的循环复苏789
第三节 心血管病人围手术期心搏骤停的诊断789
二、电击除颤791
三、药物治疗792
四、心脏起搏术795
二、人工呼吸796
一、维持呼吸道通畅796
第五节 心血管病人围手术期心搏骤停的呼吸支持796
一、小儿心搏骤停的早期诊断798
第七节 心血管患儿围手术期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的特点798
第六节 手术室条件下的心肺复苏798
四、辅助循环799
三、人工呼吸799
二、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799
六、婴幼儿CPR药物应用注意问题800
五、给药径路800
第八节 心血管病人围手术期心肺复苏的经验及教训801
七、电除颤801
第一节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804
第43章 心血管手术后的疼痛治疗804
三、术后疼痛对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影响805
二、术后疼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805
一、术后疼痛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805
第二节 术后疼痛治疗的意义806
七、术后疼痛的其他影响806
四、术后疼痛对胃肠道、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806
五、术后疼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806
六、术后疼痛对凝血功能的影响806
一、口服给药807
第三节 术后镇痛治疗的常用方法807
四、经皮下持续给药808
三、静脉注射与静脉持续输注用药808
二、肌内注射给药808
五、椎管内镇痛809
六、病人自控镇痛813
一、间歇正压通气818
第一节 机械通气方式及临床应用818
第44章 心血管手术后的机械通气治疗818
三、间歇指令性通气820
二、同步间歇正压通气820
四、分钟指令性通气821
五、呼气末正压822
七、压力支持通气823
六、持续气道正压823
八、高频通气824
九、低频通气825
十二、压力控制通气826
十一、反比通气826
十、气道压力释放826
十四、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和容积支持通气827
十三、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827
十五、适宜支持通气和适宜压力通气830
二、呼吸功能监测831
一、常规、简便监测831
第二节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831
第三节 呼吸机治疗期间的监测831
六、经皮氧及二氧化碳分压测定832
五、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832
三、血气分析832
四、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832
一、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的协调833
第四节 呼吸机治疗的常见问题及处理833
七、血流动力学监测833
八、其他监测833
二、呼吸道的湿化和温化834
三、呼吸机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835
二、撤离呼吸机的生理指标839
一、撤离呼吸机的指征839
第五节 呼吸机的撤离839
三、撤离呼吸机的方法840
四、撤离呼吸机失败的原因842
五、影响呼吸机撤离因素的分析843
二、拔管方法845
一、气管拔管的指征845
第六节 气管导管的拔除845
三、拔管后即刻或延迟性并发症及处理846
一、循环系统治疗849
第45章 心血管手术后的基本治疗849
三、体液、电解质与酸碱平衡851
二、呼吸系统的治疗851
四、肾功能的支持与维护853
六、对症处理和激素的应用854
五、抗感染854
七、抗凝药物的应用855
八、术后营养支持856
九、精神支持治疗与疼痛治疗857
一、心肌损伤858
第一节 循环系统并发症858
第46章 心血管手术中主要并发症的防治858
三、血管损伤860
二、心律失常860
四、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61
五、血管麻痹综合征862
第二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864
一、泵肺865
二、肺不张866
一、脑损害867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867
三、肺部感染与肺炎867
二、术后精神障碍870
一、胃肠道功能障碍871
第四节 消化系统并发症871
二、肝损害873
第五节 肾脏损害874
附录A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877
附录B 常用医学名词中英文对照890
热门推荐
- 2246148.html
- 1167948.html
- 2383181.html
- 2838579.html
- 1261202.html
- 468335.html
- 1109907.html
- 2569730.html
- 1236251.html
- 2145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5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3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1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2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6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1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1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