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虚拟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虚拟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 邵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 ISBN:780155984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虚拟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虚拟资本的起源1

一、虚拟资本产生的基本条件1

1.市场经济制度是虚拟货币产生的制度基础1

2.生息资本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最初来源和客观经济基础2

3.信用制度是虚拟资本运营的思想基础3

二、虚拟资本的存在形式5

1.商业票据5

2.债券6

3.股票7

4.金融衍生品9

三、虚拟资本的价值和价格10

四、虚拟资本的能动作用12

1.借贷资本对价值创造的积极影响12

2.银行信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14

3.有价证券具有相对创造价值的功能16

4.金融衍生工具的能动作用17

五、虚拟资本的负面效应19

第二章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20

一、虚拟经济的涵义20

1.虚拟经济不能等同于网络经济21

2.虚拟经济不能等同于符号经济22

3.虚拟经济不能等同于泡沫经济23

二、影响虚拟经济发展的因素24

1.产权:虚拟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24

2.信用:虚拟经济发展的认识前提26

3.技术:虚拟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28

三、虚拟经济的特点30

1.独立性30

2.繁衍性30

3.流动性31

4.风险性32

1.虚拟经济的萌芽阶段33

5.周期性33

四、虚拟经济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33

2.虚拟经济的市场化发展阶段36

3.虚拟经济的规范化发展阶段37

4.虚拟经济的创新发展阶段40

5.虚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阶段45

第三章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51

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51

1.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生存的依托51

2.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利润的源泉53

3.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决定了虚拟经济的运行周期55

1.虚拟经济的功能56

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56

2.发展虚拟经济的客观必然性59

3.发展虚拟经济的战略对策选择62

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68

1.泡沫经济的衡量指标68

2.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及对经济的负面影响70

3.泡沫经济的案例分析72

4.防范泡沫经济产生的对策75

第四章 虚拟经济在中国的发展78

1.我国票据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历79

一、票据市场的发展研究79

2.发展票据市场的重要意义81

3.票据市场存在的弊端和风险83

4.规范和发展票据市场的对策84

二、债券市场的发展研究86

1.我国债券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历86

2.债券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88

3.我国债券市场的结构性矛盾89

4.发展债券市场的战略对策91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研究94

1.我国股票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历95

2.推进股票市场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98

3.培育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总体思路99

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研究102

1.证券投资基金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经历102

2.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功能分析103

3.发展证券投资基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些新问题105

第五章 虚拟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110

一、发展规模比较110

1.股票市场的发展规模与速度110

2.国债市场的发展规模分析112

1.股权结构114

二、市场结构比较114

2.层次结构115

3.产品结构118

4.投资者结构119

三、投资价值比较121

1.中国股市市盈率水平的国际比较122

2.中国股市市盈率水平的价值分析123

四、运行效率比较125

1.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比较125

2.证券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比较127

1.监管职能的内涵不同130

五、监管水平比较130

2.监管机构的地位和设置不同131

3.外部法律环境不同131

第六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134

一、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134

1.不同的股权结构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134

2.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不同的股东行为135

3.不同的股权结构产生不同的治理机制137

二、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根源139

1.“内部人控制”现象产生的弊端140

2.“内部人控制”现象形成的原因143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145

1.推进国有股全流通政策145

2.明确国有股产权主体146

3.积极推行独立董事制度147

4.培育控制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150

5.健全法律保障体系151

四、中国资本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的国家理论分析154

1.诺思的国家理论154

2.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国家理论考察155

3.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国家理论剖析156

一、信息披露制度建设159

第七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建设159

1.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的原则和标准160

2.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161

3.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对策164

二、证券发行制度建设170

1.我国资本市场发行制度的演变进程170

2.股票发行上市实施保荐制度的重大改革173

3.债券发行制度的改革176

三、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建设179

1.建立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对证券市场发展的意义179

2.健全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的难点与对策182

第八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二次革命188

一、股权分置条件下利益冲突的表现189

1.股权分置,同股不同权189

2.股权分置,同股不同价190

3.股权分置,同股不同酬191

4.股权分置,同股不同险192

二、股权分置对证券市场的负面影响193

1.股权分置抑制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193

2.股权分置扭曲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193

3.股权分置造成了股票市场价格的失真194

4.股权分置影响了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195

三、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障碍196

5.股权分置导致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失衡状态196

1.国有股持有主体缺位,产权归宿问题难定论197

2.国有股流通的巨额资金需求与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产生矛盾197

3.国有股流通的合理定价问题,一直是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焦点198

四、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原则199

1.尊重历史的原则199

2.让利于民的原则200

3.循序渐进的原则201

4.各个击破的原则202

1.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是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关键203

五、股权分置改革的对策选择203

2.实施公众股东分类表决制度是奠定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石205

3.实施全流通方式应多样化,由企业自行选择205

4.利用可流通权证系统解决全流通问题208

第九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216

一、创业板市场: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216

1.国外二板市场的发展简况217

2.二板市场的特点218

3.我国建立创业板市场的必要性220

4.我国筹建创业板市场的必要准备条件223

二、股票期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激励工具226

1.股票期权的涵义及发展227

2.建立股票期权机制的积极作用228

3.股票期权的消极影响230

4.我国发展股票期权的必要条件和对策选择232

三、股指期货: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避险工具235

1.股指期货的涵义及发展235

2.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分析237

3.推行股指期货不利因素的分析241

4.我国开办股指期货交易的必要条件和对策思考243

第十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247

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权衡247

1.资本市场开放的有利因素248

2.资本市场开放的不利因素250

3.趋利避害的对策253

二、引入QFII制度的选择257

1.引入QF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257

2.QFII制度引入的风险分析260

3.实施和推进QFII制度的对策262

三、经济国际化与国家经济安全265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265

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选择269

主要参考文献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