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激励【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正周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9229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理激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1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1
二、研究的指导理论和方法6
第二节 研究的逻辑思路和主要内容8
一、研究的逻辑思路8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9
第二章 管理激励的一般问题14
第一节 管理激励的定义与作用14
一、激励的定义14
二、激励的作用18
第二节 激励思想的发展和激励理论的分类20
一、激励思想的发展20
二、激励理论的分类24
一、管理激励的必要性25
第三节 管理激励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5
二、管理激励的重要性28
第四节 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的关系30
一、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关系的绝对性30
二、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关系的相对性31
第三章 管理激励的人性假设33
第一节 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34
一、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34
二、薛恩的复杂人性假设36
三、莫尔斯、洛希的超Y理论和大内的Z理论39
四、西蒙的决策人假设40
五、对西方人性研究和人性假设理论的评价4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和中国现阶段的人性分析43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43
二、中国现阶段的人性分析45
第四章 管理激励的基点49
一、需要的定义及其分类50
第一节 需要的一般问题50
二、需要的特征52
三、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53
第二节 西方需要理论评介56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6
二、阿尔德弗的ERG理论59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61
四、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63
第三节 中国现阶段企业员工需要的分析65
一、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来认识中国现阶段企业员工的首位需要65
二、从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来辨别中国现阶段企业员工的合理需要68
三、从员工个人的判断来把握中国现阶段企业员工的真实需要69
第五章 组织中的激励因素71
第一节 外在性激励因素与内在性激励因素72
一、外在性激励因素的含义72
二、内在性激励因素的含义73
三、外在性激励与内在性激励的关系74
第二节 工作的工具性78
一、工具性理论的基本含义78
二、弗洛姆的期望理论79
三、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82
第三节 正面激励因素与反面激励因素84
一、正面激励因素与反面激励因素的含义84
二、正面激励因素与反面激励因素的关系85
三、反面激励因素的负效果86
第四节 去激励因素88
一、去激励因素的含义88
二、中国现阶段企业中的去激励因素88
第六章 激励机制90
第一节 激励机制的含义及其作用性质90
一、激励机制的含义90
二、激励机制的内涵93
三、激励机制的作用性质95
第二节 激励机制设计97
一、激励机制设计的含义及其模型97
二、激励机制设计模型中的三个支点98
三、激励机制设计模型中的三条通路104
第三节 激励机制的运行105
一、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105
二、激励机制运行中的信息交流107
第七章 管理激励的静态分析110
第一节 面向普通员工的激励政策110
一、把握普通员工的真实需要110
二、对普通员工的奖酬形式112
三、激励普通员工的基本原则115
一、管理人员需要的特点117
第二节 面向管理人员的激励政策117
二、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方法118
第三节 面向经营者的激励政策120
一、经营者的需要120
二、面向经营者的激励政策121
第四节 面向群体的激励措施124
一、以群体为激励单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24
二、对群体的激励方法125
第八章 管理激励的动态分析128
第一节 员工的成长与发展128
一、员工个性的发展128
二、员工事业的发展130
三、员工需要的发展对激励方式的要求135
第二节 与员工个人成长与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方式137
一、生命周期领导理论137
二、事业发展与规划管理139
一、激励系统中的心理契约143
第三节 激励系统的动态平衡143
二、相互支持关系146
第九章 管理激励的结构化方法148
第一节 个体工作设计148
一、工作设计的意义及其内容148
二、工作设计理论的发展149
三、工作特征模型151
第二节 群体工作设计153
一、影响群体工作设计的因素153
二、自我管理的工作群体154
三、工作群体的构造与维护155
第三节 目标设置与目标管理157
一、目标设置对激励工作的意义157
二、目标设置模型158
三、目标管理160
一、组织同化的含义及其作用162
第四节 组织同化162
二、组织归属感164
第十章 激励性组织167
第一节 激励性组织的特征167
一、工作方式方面的特征167
二、人际关系方面的特征168
三、群际关系方面的特征169
五、组织文化方面的特征170
四、组织结构方面的特征170
第二节 组织员工的自我激励172
一、员工自我激励的含义和意义172
二、员工自我激励的修炼173
第三节 建立激励性组织174
一、建立激励性组织的基本原则174
二、建立激励性组织的步骤177
主要参考文献181
后记187
热门推荐
- 3885262.html
- 3463890.html
- 1900075.html
- 1634779.html
- 3602961.html
- 2246484.html
- 869006.html
- 2052531.html
- 3241538.html
- 2226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7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2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9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8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5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3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0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4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