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志良,瞿伟菁,李小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7276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植物生理学-实验-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性实验3
第一章 水分生理3
实验1-1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3
实验1-2 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5
实验1-3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液体交换法)6
Ⅰ 小液流法7
Ⅱ 折射仪法8
实验1-4 蒸腾强度的测定9
Ⅰ 钴纸法9
Ⅱ 容量法10
实验1-5 环境因子对植物吐水的影响(示范)12
实验1-6 植物叶子气孔密度和面积的测定13
实验1-7 K+和ATP对气孔开度的影响14
实验1-8 气孔运动与K+迁移16
实验1-9 小孔的扩散(示范)17
实验1-10 植物伤流液中糖、氨基酸及矿质元素的点滴分析18
第二章 矿质营养21
实验2-1 植物的元素缺乏症(溶液培养)21
实验2-2 单盐毒害及离子间颉颃作用23
实验2-3 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24
实验2-4 离体根对铵离子的交换吸收26
实验2-5 氧对小麦离体根吸收K+的影响27
实验2-6 根系体积的测定29
实验2-7 根系活力的测定30
Ⅰ α-萘胺氧化法30
Ⅱ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32
实验2-8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33
Ⅰ 活体法34
Ⅱ 离体法35
实验2-9 植物灰分元素的分析鉴定36
实验2-10 植物组织可挥发性元素的鉴别37
实验2-11 植株中硝态氮的测定39
实验2-12 植株磷素的测定(钼蓝法)41
实验2-13 植株中总铁量的测定42
Ⅰ 硫氰化物法42
Ⅱ 邻二氮菲(菲绕啉)法43
实验2-14 微量元素铜的测定45
实验2-15 细胞内游离Ca2+的测量(流式细胞法)46
【附】 FACScan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47
实验2-16 磷酸盐测定(间隔流动分析仪法)49
【附】 间隔流动分析仪的使用原理50
第三章 光合作用54
实验3-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54
实验3-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和吸收光谱曲线56
实验3-3 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测定58
实验3-4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61
Ⅰ 改良半叶法61
Ⅱ 氧电极法63
Ⅲ 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法64
实验3-5 藻类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65
实验3-6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68
Ⅰ 量气法68
Ⅱ 叶圆片上浮法69
实验3-7 离体叶绿体光还原反应(希尔反应)71
实验3-8 叶绿体偶联因子(CF1)提取及ATPase活性测定72
实验3-9 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测定74
实验3-10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羧化活性的测定76
实验3-11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的加氧活性的测定78
第四章 呼吸作用80
实验4-1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80
Ⅰ 简易测定法80
Ⅱ 小篮子法81
Ⅲ 呼吸比重瓶法82
实验4-2 呼吸商的测定84
实验4-3 呼吸抑制剂对呼吸作用的影响85
实验4-4 离体线粒体的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87
实验4-5 NADP磷酸酶活性的测定90
实验4-6 丙酮酸激酶活性的测定91
实验4-7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测定92
实验4-8 植物组织中几种酶的组化定位鉴定94
实验4-9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氧电极法)97
实验4-10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氧电极法)98
实验4-11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100
Ⅰ 比色法100
Ⅱ 化学发光法100
第五章 物质代谢103
实验5-1 糖类含量的测定103
Ⅰ 可溶性总糖的测定103
Ⅱ 还原糖的测定104
Ⅲ 蔗糖的测定106
Ⅳ 葡萄糖的测定106
1.比色法106
2.化学发光法107
Ⅴ 果糖的测定108
Ⅵ 淀粉的测定109
Ⅶ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110
实验5-2 糖类代谢酶的测定111
Ⅰ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111
Ⅱ 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测定113
实验5-3 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114
实验5-4 化学发光法测量脂质过氧化及扰氧化剂115
实验5-5 脂肪水解酶活性的测定117
实验5-6 蛋白质的提取和测定118
Ⅰ 蛋白质的提取119
Ⅱ 微量凯氏定氮法120
Ⅲ Folin-酚试剂法122
Ⅳ BCA试剂法123
Ⅴ 考马斯蓝染料结合法125
Ⅵ 紫外吸收法126
实验5-7 蛋白质特性分析127
Ⅰ 蛋白质组分分析127
Ⅱ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电泳法,Kingsburg系统)129
Ⅲ 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130
实验5-8 转氨酶(GOT、GPT)的提取和测定132
实验5-9 酰脲含量的测定134
实验5-10 次生物质含量的测定135
Ⅰ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135
Ⅱ HPLC法测定黄酮苷元含量137
Ⅲ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138
Ⅳ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140
Ⅴ 穿心莲总内酯含量的测定141
Ⅵ 咖啡碱的提取142
【附】 索氏抽提器的结构及作用原理143
Ⅶ 咖啡碱含量的测定(质量法)144
Ⅷ 总皂苷的粗提及HPLC法测定其中甾体皂苷元的含量146
Ⅸ 挥发油含量及成分分析148
第六章 植物激素151
实验6-1 吲哚乙酸(IAA)的提取、纯化和测定151
实验6-2 生长素含量测定(小麦芽鞘切段伸长法)153
实验6-3 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155
实验6-4 赤霉素(GA3)的生物鉴定(水稻幼苗第二叶叶鞘伸长的“点滴法”)156
实验6-5 GA3对小麦种子α-淀粉酶的诱导形成158
实验6-6 酶联免疫法测定脱落酸(ABA)含量160
实验6-7 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测定(萝卜子叶测定法)162
实验6-8 细胞分裂素对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163
实验6-9 生长调节剂对黄瓜性别表达的作用164
实验6-10 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166
实验6-11 香石竹的切花保鲜167
实验6-12 水仙的矮化168
第七章 生长发育170
实验7-1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170
Ⅰ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法)170
Ⅱ 溴麝香草酚蓝法(BTB法)171
Ⅲ 纸上荧光法171
实验7-2 种子活力的测定173
Ⅰ 抗冷法173
Ⅱ 砂压法174
Ⅲ 低温法174
【附】 AOSA规定棉花种苗分级标准175
Ⅳ 电导法175
Ⅴ 加速衰老法176
实验7-3 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177
实验7-4 细胞生长周期测定(流式细胞法)178
实验7-5 花粉活力的测定181
Ⅰ 碘-碘化钾染色测定法181
Ⅱ 过氧化物酶测定法181
Ⅲ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法)182
实验7-6 花粉管生长的测定183
【附】 培养基的配制184
实验7-7 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的形成(示范)186
实验7-8 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的测定187
实验7-9 油类种子萌发时脂肪酸含量的变化188
实验7-10 大豆萌发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189
实验7-11 光对植物叶绿体运动的调控作用191
实验7-12 H+流向与植物生长模式192
实验7-13 植物开花的光周期诱导194
Ⅰ 苍耳的光周期诱导194
Ⅱ 日本青萍6746的光周期诱导194
实验7-14 球根花卉的花期调节197
实验7-15 胚珠的离体受精198
实验7-16 植物的组织培养200
Ⅰ 愈伤组织的培养和分化200
Ⅱ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202
Ⅲ 离体培养下的花芽分化203
第八章 植物与环境205
实验8-1 植物的向性运动(示范)205
实验8-2 花粉管生长的趋性206
实验8-3 高温和低温对植物的伤害207
实验8-4 渗透胁迫与脯氨酸的积累208
实验8-5 冷胁迫对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210
实验8-6 干旱处理对叶片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212
Ⅰ 分光光度法212
Ⅱ 氧电极法213
实验8-7 植物幼苗的超微弱发光214
实验8-8 盐胁迫蛋白的检测215
实验8-9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218
Ⅰ 比色法218
Ⅱ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219
实验8-10 植物组织中活性氧含量的测定221
Ⅰ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221
1.二甲酚橙法221
2.安替吡啉法222
Ⅱ 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测定(羟胺法)223
实验8-11 植物膜脂脂肪酸的分析224
实验8-12 丙二醛的测定227
实验8-1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229
实验8-14 植物根系分泌物230
Ⅰ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观察230
Ⅱ 植物根系分泌的酶231
实验8-15 土壤中的酶233
第九章 分子生物学235
实验9-1 植物基因组DNA的制备及纯度分析235
Ⅰ 植物基因组DNA的制备(尿素法)235
Ⅱ 植物基因组DNA的制备(CTAB法)236
Ⅲ 植物基因组DNA的纯度分析(电泳法)238
Ⅳ 植物基因组DNA的纯度分析(分光光度计法)239
实验9-2 PCR鉴定植物肌动蛋白基因240
实验9-3 植物总RNA的提取242
Ⅰ 植物总RNA的提取(LiCl法)242
Ⅱ 植物总RNA的提取(异硫氰酸胍法)244
实验9-4 干旱胁迫下拟南芥抗逆性特异基因Rd29A的表达246
实验9-5 非洲菊(Gerbera hybrida)花瓣CHS基因的表达检测247
Ⅰ CHS基因片段的获得和探针制备248
Ⅱ Northern印迹法250
实验9-6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基因的操作方法253
实验9-7 用GUS与启动子融合表达法检测特定基因表达时空特性255
实验9-8 叶绿体DNA的制备257
第十章 果蔬采后生理259
实验10-1 果实硬度的测定259
实验10-2 果蔬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260
实验10-3 果蔬含酸量的测定262
实验10-4 果蔬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4
实验10-5 果蔬乙烯释放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65
实验10-6 果蔬ACC含量的测定268
实验10-7 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乙醇含量270
第二部分 综合性实验275
实验1 植物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形态、生理和基因表达方面的适应性变化275
实验2 热激诱导的玉米幼苗耐热性观察及其可能的生理生化机制277
实验3 钙信使系统和活性氧对ABA诱导气孔关闭的影响279
实验4 槐米中芸香苷的提取、纯化与鉴定280
实验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不定根发生的影响283
附录286
附表1 常用酸碱的浓度286
附表2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286
附表3 几种常用缓冲剂的pKa293
附表4 常用酸碱指示剂293
附表5 泛用酸碱指示剂294
附表6 离心机转速与相对离心力的换算294
附表7 提高溶液饱和度(%)时应加入硫酸铵的质量(g)295
附表8 不同温度下以空气饱和的水中的氧含量296
附表9 常用植物激素的一些化学特性296
附表10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常用培养基成分297
附表11 常用培养基附加成分298
热门推荐
- 652485.html
- 3176029.html
- 2255254.html
- 1373067.html
- 1225903.html
- 2544846.html
- 2318475.html
- 3154674.html
- 1855272.html
- 2783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9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5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2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0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5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1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72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2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