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哲学史 第3卷 明清时期【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程雅君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55310578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785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814页
- 主题词:中医学-医学哲学-哲学史-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哲学史 第3卷 明清时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明代医学史1
第一节 医政制度、医家传记与医学著作2
一 医政制度4
二 医家传记7
三 医学著作23
第二节 理论研究与临床进展30
一 理论研究30
二 临床进展41
第三节 中药学、方剂学与传染病学的发展46
一 药物学的迅速发展46
二 方剂学的成就56
三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与传染病学的进步59
第四节 卫生保健与中外医学交流65
一 卫生保健65
二 中外医学交流70
第二章 明代哲医81
第一节 宋明理学知行观对中药理论发展的影响81
第二节 王阳明、王艮、李贽的中医哲学思想86
一 “致良知”与中医药学人文精神87
二 “知行合一”对现当代中医药教育的启示89
三 王阳明对道教养生的批判93
四 王阳明的养生观——养德即是养生98
第三节 罗钦顺、王廷相与中医药学102
一 以王廷相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对五行学说的批判102
二 王廷相思想中的实证科学因素与《本草纲目》中的实验药理学116
第四节 方以智与中医药学128
一 方以智医学成就概述128
二 中西医学汇通思想的启蒙者134
三 方以智中医哲学思想145
第三章 《本草纲目》的哲学渊源153
第一节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概述153
第二节 宋明理学、气学、心学对《本草纲目》的影响157
第三节 道教养生思想对《本草纲目》的影响173
第四节 《本草纲目》中的象数易学思想179
第五节 《本草纲目》中的鬼神巫卜观念188
第六节 《本草纲目》的客观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思想192
一 万物化生本于元气193
二 万有变化不离阴阳198
三 造化之机显示五行生克206
四 论医论药强调天人统一216
第七节 《本草纲目》的科学实证与创新思想222
一 实证精神222
二 批判吸收的客观精神223
三 创新精神225
四 发展了药物学的“十剂”思想226
第八节 《本草纲目》中不科学的思想228
第四章 张景岳的哲医思想230
第一节 张景岳其人其事及其时代背景232
一 平生经历232
二 理学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和体现236
第二节 张景岳的世界观、方法论与思维方式248
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248
二 思维方式252
第三节 张景岳的医易思想256
一 太极思想258
二 阴阳思想271
三 五行291
第四节 张景岳的医兵思想301
第五章 命门学说的哲学渊源306
第一节 命门概述306
一 明清之前的命门学说306
二 明清之际的命门学说308
第二节 命门学说与《周易》313
一 《周易》概述314
二 《周易》哲学思想对命门学说的影响320
第三节 命门学说与道家哲学、道教内丹理论330
一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330
二 道教内丹理论概述335
三 道家哲学与道教内丹理论对命门学说的影响336
第四节 命门学说与宋明道学、理学347
一 宋明道学概述347
二 理学太极论对命门学说的影响357
第六章 清代前中期医学史(1644—1840)382
第一节 医政制度、医家传记与医学著作385
一 医政制度385
二 医家传记388
三 医学著作396
第二节 医学理论与临床407
一 理论研究407
二 临床进展418
第三节 中药学、方剂学、预防学与养生学432
一 中药学研究432
二 方剂学研究435
三 预防学与养生学研究437
第四节 少数民族医学与中外学术交流440
一 少数民族医学440
二 中外医药交流453
第七章 清代哲医459
第一节 黄宗羲459
一 关于《张景岳传》460
二 关于高斗魁464
三 关于易学象数467
第二节 王夫之468
一、王夫之对象数之学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批判470
二 提出了“象数相倚”的方法论473
三 “象数相倚”的科学、中医学意义476
第三节 颜元478
第四节 戴震481
第五节 傅山483
一 傅山的自然观485
二 傅山的辩证法思想488
三 傅山的认识论491
第八章 《医学源流论》的中医哲学思想493
第一节 徐灵胎与《医学源流论》493
一 徐灵胎其人其事494
二 徐灵胎的学术思想渊源498
三 徐灵胎的治学态度和学术思想503
四 《医学源流论》的创作背景及其学术思想价值509
第二节 《医学源流论》的医学思想511
一 关于元气学说512
二 关于运气学说514
三 关于辨证论治518
四 关于辨证用药522
五 关于治疗法则525
第三节 《医学源流论》的哲学思想532
一 元气学说中的哲学思想532
二 运气学说中的哲学思想539
三 辨证施治中的哲学思想546
四 辨证用(方)药中的哲学思想550
五 治疗法则中的哲学思想558
第九章 温病哲学与文化559
第一节 温病之辨559
一 温病源流559
二 温病的内涵与外延588
三 温病、瘟疫、寒疫591
四 伏气温病和新感温病594
第二节 有关温病的文化、哲学、思维研究598
一 瘟疫与中华民俗文化598
二 温病与《易经》611
三 温病与中庸之道——以叶天士“卫气营血”治法为例616
四 《温病条辨》中的若干思维方法619
五 假说在温病学中的作用627
六 温病学派医家取象比类思维特征630
七 其他研究634
八 温病哲学之我见634
第十章 中医原创思维、中药哲学等专题论述639
第一节 论中医原创思维639
一 问题的提出与释名639
二 象与取象思维641
三 数与运数思维646
四 类与察类思维650
五 故与求故思维656
六 理与明理思维662
七 意会、心悟、神会思维667
八 中医原创思维的三种“主义”672
第二节 论数与数思维——以中医学为例675
一 数与数思维676
二 数与数思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地位与作用684
第三节 《本草纲目》药理学的哲学渊源695
一 格物穷理:《本草纲目》药理学的指导思想696
二 气本论:法象药理学的“体”698
三 象数之学:法象药理学的“用”701
四 重效验:实验药理学对法象药理学的自我纠错和补充706
第四节 李时珍《本草纲目》与道教神仙方术712
一 “幼以神仙自命”的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引据的道家道教书目713
二 《本草纲目》对道教养生思想的吸收714
三 《本草纲目》中的鬼神巫卜观念721
第五节 论道家道教健康模式724
一 问题的提出与释名724
二 道家道教健康的基本精神——中和730
三、道家道教健康模式——“形神德世天”五位一体735
四 道家道教健康模式的现当代意义740
第六节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道教情怀——以《妇人大全良方》为例746
一 求子、孕育、分娩等生育文化与道教情怀746
二 关于道教生育文化的思考——以道为本,构建现代人口道德755
第七节 藏医养生与行为医学758
一 藏医养生的指导思想759
二 藏医养生与行为医学764
第八节 西昌泸山三教并存的历史溯源、原因与启示770
一 泸山宗教概况770
二 泸山三教并存、三教并荣的原因分析774
三 泸山三教并存、三教并荣的启示与意义779
后记782
热门推荐
- 965442.html
- 2414383.html
- 351719.html
- 1500122.html
- 1759176.html
- 3243921.html
- 2043902.html
- 3022548.html
- 3372076.html
- 3709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2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5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9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0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4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1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4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