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油气地质特征【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金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593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268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油气地质特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油气地质结构概要1
第一节 中国大陆深部地质概况2
一、我国上地幔低速带2
二、中国大陆深部均衡作用2
三、地壳厚度变化特征4
四、地壳与上地幔速度模型和构造稳定性6
五、中国地热场与油气构造关系10
六、深部结构与大陆上部构造关系11
第二节 小陆拼合、多旋回、陆内构造运动12
一、小陆拼合12
二、多旋回15
三、陆内构造19
第三节 中国含油气沉积区(盆地)结构概述35
一、盆地型与非盆地型沉积区35
二、中国主要含烃沉积领域(盆地)36
第二章 中国油气地质特征与问题54
第一节 两种油气构造体制(印支运动为转折)54
一、印支运动的重要转折54
二、印支运动以前海相油藏的辉煌史57
三、印支运动以来新构造体制对油气的改造和建树59
第二节 多期叠合盆地61
一、下叠大旋回海相沉积体系与展布63
二、叠合盆地的中间大旋回沉积体系与展布63
三、上叠陆相盆地与其下主要叠合方式64
第三节 中国陆相油气65
一、陆相生烃层沉积66
二、陆相油气成藏69
第四节 中国储层致密化问题73
一、川西的实践与思考73
二、我国比较典型的深盆气(致密砂岩气)区76
三、中国致密砂岩含气展望77
四、碳酸盐岩致密化问题80
第五节 油气垂向运移(烟囱作用)突出82
一、构造断裂导致油气向上穿层运移83
二、高压油气突破盖层向上渗漏89
三、天然气浓度差异导致的扩散作用91
第六节 中国烃源、资源、储量的严重反差94
一、反差情况94
二、历次构造破坏是古生界海相烃源成藏后的最大杀手94
三、过于深埋对古生界油气的后果严重96
四、适时成藏与早聚晚藏101
五、努力缩小反差103
第三章 早古生代自由陆块海相油气巨系统106
第一节 华北自由陆块106
一、陆块形成及中、新元古界油气问题106
二、华北陆块下古生界油气110
第二节 扬子自由陆块116
一、扬子自由陆块形成116
二、扬子自由和半自由陆块阶段(Z—01,02—S)的沉积和烃源(以下简称“早古生代”或“下古生界”)116
三、扬子陆块在燕山运动前具有特殊优越的成藏条件119
四、燕山运动中、晚幕对扬子陆块早期油气聚集造成严重的改造121
五、扬子自由陆块期烃源巨系统问题讨论121
六、关于上扬子区122
七、关于中扬子125
八、关于下扬子132
第三节 塔里木自由陆块139
一、塔里木陆块形成概述139
二、关于下古生界烃源岩140
三、塔里木陆块富含烃层的复杂地史经历141
四、塔里木下古生界油气评价的主控因素145
五、塔里木下古生界油气远景评价意见149
第四章 陆块拼合过程中的上古生界(海陆过渡为主)油气巨系统162
第一节 华北陆块上古生界海陆过渡天然气成藏系统162
一、控制上古生界沉积的区域构造背景162
二、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与生、储、盖组合163
三、华北陆块构造发展与上古生界油气165
四、华北陆块上古生界油气评价意见166
五、巴彦浩特、六盘山上古生界远景评价175
六、东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成藏可能性探讨175
第二节 拼合后华南陆块油气系统177
一、概况177
二、华南晚古生代(含T1+2)沉积与烃源岩177
三、华南上古生界(含T1+2)油气分区论述181
第三节 西北地区古陆块及海西期增生陆块207
一、塔里木古陆块上古生界油气207
二、海西期增生陆块上古生界油气218
第五章 中国新特提斯拼合区(西藏)油气232
第一节 羌塘陆块232
一、羌塘陆块的发展及烃源条件232
二、油气成藏经历三个重要阶段234
三、羌塘盆地的油气评价意见236
四、羌塘陆块向东南延伸地区油气地质分析236
第二节 拉萨(冈底斯)陆块238
第三节 藏南(原印度陆块大陆边缘)地区238
第四节 拼合中的新生代裂陷盆地240
一、新生代裂陷盆地的发展240
二、伦坡拉盆地成藏有利条件241
三、伦坡拉盆地后期发展的不利因素241
四、伦坡拉盆地油气远景评价243
五、特提斯域拼合大陆新生代裂陷盆地总体分析243
第六章 中国中、新生界陆相油气巨系统245
第一节 中西部印支期(或与喜马拉雅期叠合)压性前陆盆地245
一、塔里木陆相盆地油气246
二、天山北侧中、新生代前陆盆地252
三、祁连山两侧中、新生代前陆坳陷256
四、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陆相油气262
五、“广义四川盆地”陆相油气268
第二节 中国北部拉张盆地群带280
一、酒西地区281
二、银额(巴丹吉林)盆地281
三、二连盆地284
四、海拉尔盆地286
五、松辽盆地290
第三节 东部弧后型拉张盆地296
一、中国东部弧后型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发展297
二、油藏富集规律探讨298
三、弧后型活动大陆边缘陆相裂陷盆地远景论述303
第四节 南海北部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型拉张盆地321
一、新生代裂陷盆地基底构造背景321
二、南海北部新生代裂陷盆地主要特征322
三、南海北部各盆地特色很强,需分别解析研究325
第七章 中国主要控油地质结构与远景展望338
第一节 小陆拼合 外促压张(中国控油地质结构演化)338
一、小陆拼合338
二、外促压张340
第二节 中国油气远景展望345
一、中国石油远景意见345
二、中国天然气远景展望348
参考文献355
热门推荐
- 114309.html
- 1895178.html
- 2764164.html
- 659780.html
- 3180246.html
- 2029645.html
- 3109917.html
- 1048608.html
- 2271401.html
- 2536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3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7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6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8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7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0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