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说史 思想发展与流派渊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学说史 思想发展与流派渊源
  • 朱富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369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85页
  • 文件大小:274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学说史 思想发展与流派渊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前古典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3

第1章 古希腊时期的经济思想3

1.1 古希腊的社会结构和思维特质3

1.1.1 古希腊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思维4

1.1.2 古希腊的思维特质及理性演化5

1.2 古希腊三大哲人的社会经济思想8

1.2.1 经济学的开创者色诺芬8

1.2.2 政治经济学的鼻祖柏拉图10

1.2.3 古希腊思想综合者亚里士多德14

1.3 希腊化时期的三大社会哲学思潮23

1.3.1 希腊化时期的社会背景23

1.3.2 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24

1.3.3 克欲求善的斯多葛主义26

1.3.4 追求享乐的伊壁鸠鲁主义27

第2章 罗马——中世纪的经济思想29

2.1 古罗马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29

2.1.1 罗马法的含义及其演变30

2.1.2 古罗马的两大主要思想家32

2.2 早期基督教的社会经济思想33

2.2.1 基督教的兴起及其经济思想34

2.2.2 教父思想集大成者奥古斯丁35

2.3 天主教会体系的形成38

2.3.1 中世纪的西方地理格局39

2.3.2 拉丁世界的天主教会体系40

2.4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42

2.4.1 经院哲学的形成43

2.4.2 教会的学术垄断44

2.4.3 经院哲学的研究方法45

2.4.4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45

第3章 资本主义崛起期的重商主义51

3.1 社会结构和历史背景51

3.1.1 文艺复兴及其影响52

3.1.2 民族国家的兴起54

3.1.3 宗教改革和新教伦理56

3.1.4 经验主义的兴起59

3.2 重商主义的兴起和特点60

3.2.1 重商主义的社会背景60

3.2.2 重商主义的概念理解61

3.2.3 重商主义的经济理论萌芽62

3.3 重商主义的思想和政策64

3.3.1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64

3.3.2 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65

3.3.3 重商主义的管制和寻租66

3.4 重商主义的思想演进67

3.4.1 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68

3.4.2 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68

3.4.3 德国的官房学派71

第4章 资本主义崛起期的重农学派73

4.1 重商主义后期的思想变革73

4.1.1 数量方法的兴起73

4.1.2 自由主义思潮75

4.2 重农主义的兴起和特点76

4.2.1 重农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76

4.2.2 重农学派的基本含义78

4.3 重农主义的两大思想先驱78

4.3.1 农业辩护人布阿吉尔贝尔79

4.3.2 第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家坎铁隆80

4.4 重农学派的两大关键人物84

4.4.1 重农学派的创立者魁奈85

4.4.2 重农主义的实践者杜尔阁89

第二篇 古典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97

第5章 古典经济学的起源和确立97

5.1 古典经济学的理解和产生背景97

5.1.1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含义97

5.1.2 古典经济学兴起的社会背景99

5.2 古典经济学思想的英国先驱101

5.2.1 劳动价值理论先驱配第101

5.2.2 古典自由主义的主要先驱105

5.3 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斯密112

5.3.1 斯密学说的思想渊源116

5.3.2 斯密经济学的哲学基础120

5.3.3 斯密经济学的主要学说123

第6章 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139

6.1 古典经济学的推进者李嘉图139

6.1.1 李嘉图的研究思维141

6.1.2 李嘉图的主要学说144

6.2 李嘉图学派面临的挑战和解体152

6.2.1 李嘉图学派的形成和挑战152

6.2.2 李嘉图学派的两大主将155

6.3 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约翰·穆勒158

6.3.1 庞杂而有机的思想渊源163

6.3.2 综合中创新的主要学说169

第7章 古典主义核心思想的批判180

7.1 英国学者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舍弃180

7.1.1 李嘉图的反对者马尔萨斯181

7.1.2 纯经济理论倡导者西尼尔191

7.2 法国学者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舍弃197

7.2.1 斯密思想的重组者萨伊197

7.2.2 自由意志主义者巴斯夏203

7.3 反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学者212

7.3.1 劳德代尔的反斯密观点212

7.3.2 自由放任批判者西斯蒙第214

7.4 美国学派的保护主义思想223

7.4.1 美国早期的主要学者223

7.4.2 调和主义者凯里225

第8章 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227

8.1 不列颠的历史主义传统227

8.1.1 培根主义的承袭227

8.1.2 孔德主义的承袭228

8.2 德国早期的历史主义229

8.2.1 历史主义滋长的社会背景230

8.2.2 经济浪漫主义代表缪勒232

8.2.3 保护主义大师李斯特233

8.3 德国的旧历史学派238

8.3.1 历史学派的概念理解238

8.3.2 旧历史学派创建者罗雪尔239

8.3.3 历史语言学者希尔德布兰德241

8.3.4 历史伦理主义先驱克尼斯241

8.4 德国的新历史学派242

8.4.1 新、旧历史学派间的关系242

8.4.2 讲坛社会主义者施穆勒243

8.4.3 财政理论先驱瓦格纳245

8.5 新历史学派的发展和解体246

8.5.1 新历史学派的三大代表246

8.5.2 历史学派的特点和影响250

第三篇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255

第9章 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255

9.1 边际革命的背景和革新255

9.1.1 牛顿力学对主观效用论的改造255

9.1.2 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革新258

9.2 英国的边际效用思想萌芽261

9.2.1 功利主义的集大成者边沁261

9.2.2 英国边际主义的直接先驱262

9.3 法国的边际效用思想萌芽263

9.3.1 数理经济学开创者古诺264

9.3.2 公共品理论先驱杜普伊特268

9.4 德国的边际效用思想萌芽270

9.4.1 区位理论创始人屠能270

9.4.2 三大边际定律首倡者戈森273

第10章 边际主义的数理学派276

10.1 英国学派的边际主义思潮276

10.1.1 英国边际主义创始人杰文斯276

10.1.2 无差异曲线创立者埃几沃斯285

10.1.3 同位分配论创立者威克斯蒂德287

10.2 洛桑学派的边际主义思潮291

10.2.1 一般均衡理论创始人瓦尔拉斯292

10.2.2 新福利经济学开创者帕累托300

10.2.3 投入产出法创立者里昂惕夫305

10.3 美国学派的边际主义思想307

10.3.1 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提出者克拉克308

10.3.2 计量经济学开拓者费雪313

第11章 边际主义的奥地利学派318

11.1 奥地利学派的基本特点318

11.1.1 历史学和诠释学的传承318

11.1.2 奥地利学派的思维特点321

11.2 奥地利学派的三大奠基人324

11.2.1 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门格尔324

11.2.2 自然价值倡导者维塞尔329

11.2.3 迂回生产说创立者庞巴维克334

11.3 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传播者338

11.3.1 计划与市场的论战339

11.3.2 反社会主义斗士米塞斯341

11.3.3 自发秩序阐释者哈耶克342

11.3.4 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348

11.3.5 奥地利经济学的现代发展352

第12章 新古典经济学的综合354

12.1 马歇尔的经济学认知354

12.1.1 马歇尔的思想渊源359

12.1.2 马歇尔的方法特色361

12.1.3 马歇尔的人本主义思潮364

12.2 价格和分配理论367

12.2.1 供求均衡的价格说367

12.2.2 收入分配理论369

12.2.3 垄断与福利理论372

12.3 要素需求和企业生产373

12.3.1 要素需求和联合供给373

12.3.2 行业供给曲线和市场均衡374

12.3.3 规模报酬递增和内部经济375

12.4 国际贸易与货币理论377

12.4.1 国际贸易理论377

12.4.2 货币理论——现金余额说377

第13章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发展378

13.1 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兴起378

13.1.1 不完全竞争分析的沿革378

13.1.2 不完全竞争分析的先驱380

13.1.3 不完全竞争分析的确立381

13.2 福利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384

13.2.1 福利经济学的先驱霍布森384

13.2.2 旧福利经济学的确立者庇古388

13.2.3 新福利经济学的勃兴392

13.3 从基数效用到序数效用396

13.3.1 希克斯的序数论主观价值396

13.3.2 希克斯的一般均衡价值论397

13.3.3 显示性偏好的发展399

第14章 瑞典学派及其他新古典主义思想402

14.1 瑞典学派的先驱402

14.1.1 瑞典学派的主要特点402

14.1.2 激进的社会改革家维克塞尔403

14.1.3 购买力评价说创立者卡塞尔408

14.2 瑞典学派的确立409

14.2.1 要素禀赋说创立者俄林410

14.2.2 公共品理论创立者林达尔411

14.2.3 老制度主义传播者缪尔达尔414

14.2.4 混合经济制度倡导者林德贝克416

14.3 新古典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417

14.3.1 哈伯勒的比较机会成本说418

14.3.2 里昂惕夫之谜419

14.3.3 人力资本说420

14.3.4 产业内贸易理论420

14.4 新古典时期的经济周期理论422

14.4.1 霍特里的纯货币商业循环论422

14.4.2 非货币循环的经济周期理论424

14.4.3 小国开放型经济周期理论426

第15章 美国制度主义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429

15.1 美国制度主义的背景和特点429

15.1.1 美国制度主义的历史背景430

15.1.2 美国制度主义的方法论思维431

15.2 美国制度主义的创建者凡勃伦435

15.2.1 思想来源和研究路线440

15.2.2 凡勃伦的主要学说444

15.3 美国制度主义的两大早期代表453

15.3.1 社会法律派的开创者康芒斯453

15.3.2 经验统计派的开创者米契尔456

15.4 美国制度学派的后期领袖加尔布雷斯458

15.4.1 基本思想和理论459

15.4.2 对现实世界的分析462

15.5 美国制度主义的演化及衰落465

15.5.1 美国制度经济学的兴衰沉浮465

15.5.2 新、老制度经济学的互动468

第四篇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三大流派473

名词解释473

综合思考474

参考文献479

后记4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