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庄学史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庄学史 上
  • 熊铁基主编;刘国盛,肖海燕,熊铁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2256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33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庄学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庄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1

第一节 庄子生平简述1

一、庄子生活的时代2

二、姓名和身世4

三、故里及其与楚的关系6

第二节 《庄子》其书14

一、从古本到今本14

二、内、外、杂篇之分及真伪问题18

第三节 《庄子》的主要思想24

一、《庄子》内篇的统一性25

二、逍遥论27

三、自然论30

四、无为论34

五、齐物论37

第四节 关于庄子的历史地位41

一、在道家形成中的地位41

二、在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地位44

三、略说当代价值45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庄学47

第一节 社会政治与思想学术47

一、社会政治的主要特点47

二、民心向背问题51

三、士人的社会角色54

四、思想学术的特点58

第二节 潜行的《庄子》61

一、秦汉初期潜行之大概61

二、西汉中期以后潜行的发展67

三、《庄子》潜行的原因76

第三节 《吕氏春秋》、《淮南子》与《庄子》78

一、《吕氏春秋》与《庄子》79

二、《淮南子》与《庄子》83

第四节 《庄子》思想对儒学的渗透87

一、儒家学者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87

二、《庄子》与汉代经学93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庄学101

第一节 社会·士人·玄学101

一、社会动荡与人口流动101

二、士人与士风104

三、玄学113

第二节 庄学的勃兴116

一、读《庄》成风与注《庄》成学116

二、庄子思想的主要影响125

第三节 阮籍与庄学发展131

一、阮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131

二、《达庄论》之意义及其思想136

三、《通易论》、《通老论》和《大人先生传》139

第四节 郭象《庄子注》144

一、郭象其人144

二、向、郭二《庄》及其他148

三、郭象《庄子注》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51

第五节 魏晋般若学与《庄子》161

一、汉晋佛教与般若学161

二、名士与名僧165

三、佛学、佛僧与《庄子》167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庄学175

第一节 政治与文化的特点175

一、统一与开放175

二、承前启后180

三、宗教的兼容183

第二节 庄学的继续发展187

一、从注《庄子》看庄学发展187

二、《庄子》与道教191

三、《庄子》与文学195

第三节 陆德明《庄子音义》201

一、《经典释文》和《庄子音义》201

二、《庄子音义》与诸家注205

三、《庄子音义》之释义208

第四节 成玄英《庄子疏》214

一、成玄英其人214

二、郭象注与成玄英疏216

三、《庄子疏》的主要思想226

四、成玄英疏的价值233

第五节 《庄子治要》、《庄子意林》、《南华邈》236

一、《庄子治要》236

二、《庄子意林》240

三、《南华邈》246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庄学(上)249

第一节 思想学术的转换创新249

一、右文政策249

二、学风丕变252

三、理学繁衍256

四、佛道流行261

第二节 庄学研究概况265

一、《庄子》研究者及其著作265

二、庄学研究的特点270

三、理学视野下的《庄子》279

四、庄学与佛老285

第三节 王安石的庄学思想292

一、融会百家,以儒解《庄》292

二、“庄生之书通性命之分”297

三、“权时之变”:有为无为之间299

第四节 吕惠卿的庄子研究304

一、融合儒释道306

二、以心契道315

三、“真浑沌之术”322

第五节 王雱的庄学思想327

一、道的特点328

二、“圣人体道以为用”333

三、儒释道之调和339

第六节 陈详道的庄学思想344

一、调和儒道345

二、对道的认识351

三、“推无为以寄有为”355

第七节 林疑独《庄子解》的思想旨趣359

一、“三圣立教,其心则一”360

二、性命之理,道德之意366

三、因时乘理370

第八节 黄裳的庄学思想373

一、“三教皆本于一道”374

二、道与性379

三、养生之道383

四、名法与君臣之道390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庄学(下)397

第一节 陈景元的庄子研究397

一、《庄子》的综合研究398

二、体道与修身401

三、治国之要410

第二节 李士表《庄子九论》415

一、“道一而已”416

二、无物无我以体道421

三、性为入道之本,无心乃得425

第三节 程俱的庄学思想430

一、“周之书言道而已”431

二、“庄子之深知孔氏”436

三、“应物而济天下”438

第四节 赵以夫的庄学思想441

一、学术渊源442

二、以儒解《庄》444

三、道之主宰与生化453

四、治世与避世457

第五节 朱熹的庄学思想461

一、与庄子相关的两个问题461

二、对庄子的理解和评价466

三、庄子与释道475

四、朱熹哲学与庄子480

第六节 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483

一、庄子真意484

二、“大宗旨未尝与圣人异”493

三、以禅解《庄》502

第七节 褚伯秀的庄子研究506

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506

二、《庄子》乃救世之书510

三、援儒入《庄》513

四、道教旨趣517

第八节 吴澄的庄学思想520

一、考订《庄子》521

二、以《庄》注我,沟通庄儒525

三、道气关系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