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燕山地区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崔盛芹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3469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燕山地区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构造-地貌轮廓及区域地层系统1
第一章 燕山地区构造运动序列及构造区带划分 崔盛芹1
第二节 构造运动序列与构造演化阶段8
第三节 构造区带划分及其基本特征11
参考文献14
第二章 燕山及邻区遥感影像特征 吴珍汉16
第一节 依据资料与解译方法16
第二节 燕山及邻区重要的线性构造、环状构造及其展布规律18
参考文献23
第一节 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24
第三章 燕山及邻区地球物理场特征、岩石圈组构及三维构造格局 崔盛芹24
第二节 岩石圈结构特征及组成-结构模型27
第三节 岩石圈组构特点的大地构造类型33
第四节 岩石圈不同深度的三维构造格局35
参考文献41
第四章 燕山陆内造山带中元古代—古生代古地理-古构造背景 崔盛芹42
第一节 中新元古代区域地层与古地理概貌42
第二节 燕山拗拉槽中新元古代古地理-古构造演化44
第三节 克拉通盖层古生代阶段的古地理-古构造轮廓57
参考文献62
第五章 燕山地区中新生代陆内变形特点与区域断裂系统 崔盛芹 吴珍汉63
第一节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及陆内变形特点63
第二节 燕山及邻区深断裂带与主干断裂带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70
参考文献80
第六章 燕山地区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基本特征 易明初 吴满路82
第一节 新生代陆内造山运动82
第二节 燕山地区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表现类型83
第三节 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的期幕划分96
第四节 构造组合、应力场及力源的初步分析106
第五节 结论107
参考文献108
第七章 燕山中新生代陆内造山带岩浆活动 李锦蓉109
第一节 中新生代岩浆活动时空分布109
第二节 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运动116
第三节 中新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环境119
第四节 花岗岩成因类型、侵位机制与造山作用127
第五节 主要结论140
参考文献143
第八章 燕山陆内造山带构造地球化学及区域成矿作用 尹华仁145
第一节 陆内造山期前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145
第二节 主造山期加强的北东向构造-岩浆岩隆起带及减弱的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的物质特征147
第三节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的物质调整152
第四节 燕山陆内造山运动的区域成矿作用158
第五节 燕山陆内造山作用的构造动力控矿聚矿167
参考文献171
第九章 燕山中新生代陆内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特点 吴珍汉173
第一节 金、多金属矿化类型173
第二节 金、多金属成矿时期174
第三节 金、多金属矿化空间分布规律178
第四节 燕山陆内造山带与其他类型构造带金、多金属矿化特点的比较分析181
参考文献183
第十章 燕山地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演化 沈淑敏185
第一节 中生代(印支—燕山期)区域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及边界力作用方式和方向的三维解析185
第二节 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变形挠度场的模拟、计算及实验研究190
参考文献207
第十一章 燕山地区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演化 马寅生208
第一节 古近纪构造应力场特征208
第二节 古近纪末构造应力场特征215
第三节 新近纪构造应力场特征219
第四节 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特征224
第五节 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演化与造山作用228
参考文献229
第十二章 燕山陆内造山带中新生代造山过程与造山机制 崔盛芹 吴珍汉230
第一节 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230
第二节 陆内造山不同阶段构造应力场概况242
第三节 燕山地区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机制250
参考文献259
第十三章 燕山型陆内造山作用与东亚滨太平洋地区构造演化关系 崔盛芹261
第一节 东亚滨太平洋地区晚古生代古构造环境演变261
第二节 印支期古构造格局变革伊始与陆内始造山作用264
第三节 燕山期古构造格局变革高峰与陆内主造山作用269
第四节 喜马拉雅期区域性强烈裂解过程与陆内重造山作用274
参考文献278
第十四章 燕山型陆内造山带在全球构造带中的位置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崔盛芹280
第一节 对造山作用、造山带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280
第二节 全球性中新生代造山带的类型划分及展布轮廓282
第三节 全球性中新生代陆内造山带鉴别标志、基本类型及发育特点284
第四节 陆内造山作用与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289
参考文献292
内容概要(英文)294
图版说明及图版386
热门推荐
- 2381220.html
- 2092358.html
- 551887.html
- 584609.html
- 3828434.html
- 2411594.html
- 2589953.html
- 646242.html
- 1786060.html
- 1291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9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6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1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2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1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5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0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7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4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