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五编 第10册 姚配中《周易姚氏学》研究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五编 第10册 姚配中《周易姚氏学》研究 上
  • 林庆彰主编;陈詠琳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322116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1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五编 第10册 姚配中《周易姚氏学》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2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探讨5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8

第四节 预期成果与价值10

第二章 嘉庆、道光时期的易学发展析论15

第一节 宫廷易著的停摆15

一、宫廷易著的学术取向16

二、宫廷易著停摆的原因18

(一)官修经书几达饱和19

(二)朝廷对学术界的影响力下降20

三、宫廷易著对士人的影响21

第二节 汉代易学的流转22

一、前期汉易的延续23

(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成员24

(二)张惠言及其《周易虞氏义》25

二、当世汉易的隐忧26

(一)外缘因素27

(二)内缘因素28

三、后期汉易的转化28

(一)专主28

(二)调和29

(三)不隶属两派30

第三节 辑佚易书的普遍31

一、民间对易书辑佚的情景32

二、辑佚对易学发展的贡献34

三、辑佚在易学界中的应用35

第四节 结语36

第三章 姚配中生平、学术及其易学著作39

第一节 姚配中生平简述39

第二节 姚配中学术概况42

一、深邃易理,旁通诸经42

二、精善琴艺,能晓声应44

三、锺爱书学,颇得师承45

第三节 姚配中的易学著作48

一、《周易姚氏学》十六卷49

(一)成书历程49

(二)版本50

(三)体例53

二、《易学阐元》三篇57

(一)从《周易姚氏学》卷首纲领到成书57

(二)版本57

(三)文献记载状况58

三、《周易通论月令》二卷60

(一)撰写动机60

(二)版本62

(三)内容概要63

第四节 结语66

第四章 清代学人对《周易姚氏学》之摩荡71

第一节 学术社群之相辅71

一、间接助益72

二、直接助力74

(一)包世荣74

(二)刘文淇77

(三)薛传均80

(四)柳兴恩81

第二节 惠、张两氏之润泽84

一、汉易奠基者——惠栋84

(一)惠栋生平及易学论著概况86

(二)《周易姚氏学》对《周易述》之征引88

(三)惠栋易学对姚配中的影响92

二、汉易启蒙师——张惠言94

(一)张惠言生平及易学论著概况95

(二)《周易姚氏学》对《周易虞氏义》之征引97

(三)张惠言易学对姚配中的影响100

第三节 其他学者之潜益102

一、惠士奇102

二、秦蕙田104

三、戴震106

四、姚鼐109

五、孙星衍110

第四节 结语113

第五章 《周易姚氏学》博引群籍众说以释易117

第一节 援《周易》经传自证118

一、近人与姚配中对《周易》经传之观点119

(一)近代对《周易》形成的普遍观念119

(二)姚配中对《易传》的定义与理解120

二、援引《周易》自证模式之举例122

(一)称引范围122

(二)引录方式123

三、援引《周易》累计情形125

第二节 取其他经部文献旁证126

一、引《书》类旁证126

二、引《诗》类旁证129

三、引《礼》类旁证132

(一)《礼记》132

(二)其他《礼》类134

四、引《春秋》类旁证136

(一)《春秋三传》136

(二)《春秋繁露》138

五、引《孝经》与《尔雅》旁证140

第三节 博采史书与百家之语142

一、援引历代史书143

二、援引先秦儒家146

三、援引《吕氏春秋》与《淮南子》149

四、援引《白虎通》153

五、援引《太玄》155

六、援引其他诸子158

第四节 结语159

下册161

第六章 《周易姚氏学》考索汉、魏易家之长161

第一节 考《子夏易传》与孟喜易学之文字训诂162

一、《子夏易传》与孟氏易学之文字训诂概述162

二、援说实例165

(一)《子夏易传》165

(二)孟喜易学166

第二节 考京房之「阴阳气说」167

一、京氏「阴阳气说」概述168

二、援说实例171

第三节 考荀爽与《荀爽九家集注》之取象172

一、荀氏与《荀爽九家集注》取象概述173

二、援说实例175

第四节 考虞翻之象数易例176

一、虞氏象数易例概述177

二、援说实例178

(一)互体179

(二)半象180

(三)成〈既济〉定181

(四)虞氏逸象182

第五节 考郑玄之义理易学183

一、郑氏义理易学概述184

二、援说实例185

(一)易三义186

(二)用九体〈乾〉187

(三)以史事证《易》188

(四)以《易纬》治易189

第六节 结语190

第七章 《周易姚氏学》之易学特色193

第一节 对易元的继承与发明193

一、汲取先贤之「元」论194

(一)《易传》之「元」论195

(二)汉、魏、唐之「元」论197

(三)惠栋、张惠言之「元」论201

二、对「易元」的建构与开发205

(一)「元」为气之始206

(二)「元」为「一」为「易」207

(三)「乾元」与「坤元」208

(四)乾元用九、坤元用六210

(五)乾元潜伏于坤元之中213

第二节 训释文字以融入象数体系215

一、汉代方术之学对文字的杂染217

二、《周易姚氏学》文字象数化219

三、《周易姚氏学》数字数术化222

第三节 会通〈月令〉与《周易》227

一、〈月令〉与易学关系228

二、以〈月令〉比附《周易》230

三、以「乾元」贯通两者235

第四节 结语239

第八章 结论243

第一节 《周易姚氏学》之回顾与综述243

第二节 《周易姚氏学》之学术史价值247

一、于嘉、道笃守汉易馀风248

二、继承与检讨惠、张易学248

三、对象数发展过盛之内在反动249

四、重建郑易与易元论250

第三节 《周易姚氏学》之缺失与检讨251

一、文字讹误252

二、引述未当253

三、学说评议255

第四节 本论文之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257

征引书目259

附录277

附录一、姚配中学术年表277

附录二、《礼记·月令》各月份所对应项目总表285

附录三、《周易姚氏学》引《周易述》对照表287

附录四、《周易姚氏学》引《周易虞氏义》对照表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