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队建设战略转变思想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队建设战略转变思想研究
  • 释清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37716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毛泽东军事思想-军队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队建设战略转变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内涵2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15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20

上编 由革命战争时期向和平时期转变27

第一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历史条件27

一、革命战争胜利与国家政权建立是战略转变的基本前提27

二、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是战略转变的时代根据32

三、国家安全形势日益稳定是战略转变的可靠保证41

四、现代战争要求与军队落后的现状是战略转变的重要动因47

第二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总牵引53

一、新中国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逐步确立和基本内容53

二、战略方针的防御性要求军队建设转入和平时期59

三、战略方针的积极性要求毫不放松加强军队建设64

第三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内容69

一、确立“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主题69

二、由强调革命化建设向重视全面建设转变78

三、由传统建设模式向学习苏军模式转变87

四、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97

五、由强调数量建设向重视质量建设转变104

第四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途径110

一、统筹兼顾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突出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110

二、以原子条件下的机械化为中心加强现代化建设123

三、围绕“五统四性”的要求推进正规化建设136

四、以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国家制度为重点进行革命化建设142

第五章 第一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历史评价146

一、根据客观实际变化及时实施战略转变,适应了国家及军队建设的需要146

二、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并有效掌控进程节奏,确保了战略转变的顺利进行148

三、着眼世界军事发展大势选择突破口,实现了军队建设的“跳跃式”发展152

下编 由和平时期向临战状态转变157

第六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历史条件157

一、周边安全环境不断恶化是战略转变的根本原因157

二、爆发世界战争的可能性加大是战略转变的时代依据176

第七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总牵引189

一、提出“备战整军”方针,以战备的要求加强军队建设189

二、提出“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和“诱敌深入”思想,确立应付全面战争战备方针196

三、正式确立“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略指导思想,军队建设完全转入临战状态202

第八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内容207

一、立足最坏的可能确立“备战”的主题207

二、由长远性、基础性建设,向应急性、临战性建设转变218

三、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强调革命化建设与数量规模建设223

第九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途径229

一、突出国防建设的首要地位,经济建设让步于国防建设229

二、重视恢复我军建设传统做法,迅速提升反侵略战争能力235

三、针对新的战争样式与作战方式,发展现代战争作战能力244

第十章 第二次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历史评价258

一、着眼战争威胁实施战略转变,增强了应对战争能力并维护了国家安全258

二、立足以劣胜优“超常规”地做好战争准备,有效推进了战略转变进程263

三、“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导致在战略转变中出现了一些偏差265

结束语 军队建设战略转变的基本经验与启示280

一、综合分析军队建设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转变、何时转变、怎样转变280

二、深刻认识平时与战时战略转变特点规律,妥善处理提高建设水平与应对战争的关系282

三、宏观把握政治与军事的关系,既注重现实政治需求又遵循军队自身发展规律283

四、以战略方针调整为牵引,根据作战对手、作战形式的变化及时启动战略转变284

五、确立科学的战略转变主题,并根据客观形势发展及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285

六、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既根据一定历史条件有所侧重又使两者保持同步286

七、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战略转变要求,并着眼战争形态发展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288

八、始终不放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全面建设,并科学定位“三化”内部关系290

九、以科学理论指导战略转变全程,并着眼新的时代需求创新发展战略转变理论291

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推进战略转变,并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93

主要参考文献296

后记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