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开话剧史料丛编 3 编演纪事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崔国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3272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19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6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开话剧史料丛编 3 编演纪事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丛编编辑说明1
一、南开话剧史话3
游仙诗(1908末-1909初)&南开同人3
劝募内国公债演剧布告(1914.10.26)&林兆翰 严修 王劭廉 李金藻4
剧团成立(1914.11.23)&《南开星期报》5
试各述寒假中之事况(1916.2)&周恩来6
京师观剧记(1916.4)&李福景9
新剧筹备(1916.9.18)&周恩来12
高庄编剧记(1916.10)&李福景13
新年假中都门三日记(1918.6)&李福景14
谈南开新剧(1919.3.15)&胡适18
开过三次募款大会以后的话(1923.1.30)&炽 晶19
文学会首次大会纪实(1925.10)&《南开周刊》22
礼堂及各课办公室(1927.10.17)&乐永庆23
国内各剧社公鉴(1930.4)&南开新剧团(曹禺)25
谈浣华刺虎(1930.11.1)&聆风26
群一社之历史(1931.6.4)&沈权吾 施念远27
记银星金焰(1932.4.19)&秋尘28
南开三十周年纪念的三幕话剧《新村正》(1934.10.19)&弃 名30
《新村正》的今昔(1934.11.23)&羊誩33
致梅兰芳电两件(1934.7.11、1935.1.29)&张彭春36
附:梅兰芳致张彭春电函两件38
奎德社的史略(1935.4.30)&秋潭38
记《还乡》(1935.4.4)&(吴)秋尘39
梅剧团回平后团员畅谈在俄演剧情形(节录)(1935.5.9-10)&《大公报》40
介绍女青年游艺会里三个独幕剧(1935.5.26)&浮生41
女青年会举办盛大游艺会记(1935.6.3-5)&丁尼43
《母归》——女青年会游艺会表演最好的一剧(1935.6.7-9)&殷勤47
南开新剧团略史(1935.12.8、9)&陆善忱述 郭荣生记49
南开校友会冬赈筹款——特请南开新剧团公演《财狂》(1935.12.12)&南开校友会53
南开新剧团《财狂》演出冬赈筹款开支报告(1935.12.15)&《南开校友》54
南开出演之《我俩》(1936.10.22)&忱55
《我俩》演出纪实(1936.11.18)&陆善忱56
南开女中公演《少奶奶的扇子》特辑(1937.4)58
《少奶奶的扇子》&圭 颖58
《少奶奶的扇子》演员素描&维正58
《少奶奶的扇子》演员轮廓画&君达59
导演介绍&廷骧60
《少奶奶的扇子》公演前花絮&罗 蕊60
一年来的怒潮剧社(1938.10.1)&符家钦62
怒潮剧社的过去和未来(节录)(1938.10.1)&郑玲才67
励“怒潮”(1938.10.1)&严仁颖70
我与怒潮社(1938.10.1)&华静珊71
祝“怒潮”(1938.10.1)&杜博民73
第一次公演特写(1938.10.1)&白 莹74
第二次公演特写(1938.10.1)&周昌胤76
花花絮絮(1938.10.1)&傻子78
话剧第一人(1939)&颖80
南开是北方话剧的开路先锋(1944.11)&杨晦81
话剧研究社的成立(1946.10)&杜建新82
女中话剧团(1946.10)&佚名84
本刊筹款义演在层层压迫中(1947.5.18)&《南开周刊》通讯85
《夜店》特刊(1948暑假)&高庆琪86
一、《夜店》演出的话86
二、《夜店》本事87
三、《夜店》人物简介88
四、演职员表89
五、《夜店》随笔&王林(苏夫)89
六、关于《夜店》&焦菊隐90
“五·二○”追忆(1950.6.1)&谷书堂 简正方92
南大剧艺社(1950)&倪启华94
校长先生演话剧(1975)&胡适95
从曹禺主演《财狂》说起(1979)&佟荔96
关于南开新剧团(1979)&绾仲98
忆南开剧团(1981.4.19)&杨曾庆99
回忆南开新剧团(1981.4.19)&张德莱101
回忆在南开新剧团的新剧活动(1981.4.19)&陈钢103
回忆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的新剧活动(1981.5.12)&张轮远106
周恩来同志 革命话剧的先驱——《周恩来同志青年时期在天津的戏剧活动资料汇编》代序(1981.9)&曹 禺108
回忆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的新剧活动(1981.9)&管易文109
回忆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的新剧活动(1981.9)&谌小岑111
回忆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的新剧活动(1981.9)&潘世纶113
回忆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的新剧活动(1981.9)&黄钰生115
回忆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的新剧活动(1981.9)&严仁曾118
南开剧话拾遗(1981.10.17)&黄宗江121
我考“南开”(节录)(1982.8.20)&黄宗英124
回忆在天津开始的戏剧生活(1982)&曹 禺125
忆昔日南大喜峥嵘岁月(节录)(1983.4)&黄燕生129
南中的骆驼剧社(1984.10)&石路130
我国话剧史研究的新收获——简介《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85.1.14)&崔国良132
四十五年后重相会(节录)(1985.10)&杜博民135
南开与我(节录)(1986.7)&曹鸿昭137
重庆南开话剧史话(1986)&杜博民138
回忆联大剧团(1986)&张定华145
联大戏剧研究社与《阿Q正传》的演出(1986)&黄辉实155
承先启后的战斗集体——忆联大剧艺社(1986)&萧荻161
张伯苓张彭春兄弟与南开话剧(1986)&夏家善175
忆《少年游》演出前后片段(1987.8)&祖容181
扬州慢——为重庆南开建校五十周年而作(1987.8)&王泽友184
嘉陵江上的文艺轻骑——回忆南开中学怒潮剧社(1987.8)&符家钦186
半世纪前的南开话剧活动(1987.8)&胡立家190
回忆虹光(1987.8)&龙德麟193
在南大学生赴美演英语《雷雨》之前(1987.8)&史秀198
大洋彼岸再传佳音(节录)——《洋车夫》剧组访美演出札记(1987.8)&蒋华上200
虹光与演剧二队(1988.7)&凌风 杨永203
深切怀念张彭春老师(1988.10)&鹿笃桐206
三七班在昆明演《日出》(1989.4)&高小文208
灿烂的戏剧舞台(1989.5)&胡冬生211
留得清名在人间——亡友张福骈生平(1989.6)&刘颐年213
回忆张彭春教授导演《财狂》(1989.10)&张镜潭217
回忆母校多彩的生活(1989.10)&鲁韧(吴博)220
跟随九先生老伉先生排戏(1989.10)&田鹏224
抗战时期的南开话剧——纪念南开话剧诞生80周年(1989.10)&王铨228
南开舞台一页(节录)——忆三七、记《公敌》、祭福骈(1989.10)&黄宗江238
杂忆南中1930班名人轶事(节录)(1990.3.31)&张介源239
柳亚子赋诗话南开(节录)(1990.3)&张镜潭240
毕业游艺会演舞台灯光工作日记(1990.3)&王继少241
才华横溢的张彭春师(1990.3.31)&黄燕生243
《夜店》和地下交通联络站(1990.3.31)&高庆琪247
几张剧照引起的回忆(1990.10)&林筠因250
值得纪念的演出(1990.10)&赵诏熊253
继承传统 走向世界——记外文系的外语戏剧活动(1990.10)&刘思远255
回忆参加《飞花曲》的演出(1991.3)&王铨260
曹禺在南开学校的成长道路(1992)&崔国良264
缅怀彭春老师(1995)&张英元271
关于虹光的点滴回忆(1995)&凌风273
南开话剧首次载入中国话剧史册(1995.10.13)&崔国良275
演《少奶奶的扇子》同《日出》(1997)&钱华年277
临大话剧团在长沙(1997)&邵曾扬 高小文279
南开戏剧与学运(1999)&龙德麟281
重现南开的戏剧之花(1999)&罗兰·费希尔著 雪红梅译289
记南开女中1932班为毕业纪念演出话剧 《巾帼奇谋》(2001)&马桂官297
回忆一缕——抗战时期的南开中学部分话剧活动及我的一些经历(2002.6)&徐应潮299
从南开的话剧传统说起(节录)(2002.12)&王铨309
追忆张伯苓校长的一次接见(2004)&王世泽312
忆著名电影导演鲁韧(2004)&仲星火314
我的第一个舞台——瑞廷礼堂(2004)&王景愚316
南开中学和我的艺术人生(2004)&骆嘉玺318
笑声响彻“瑞廷礼堂”——忆南开中学“笑的晚会”(2004)&郭法曾321
《桃李春风》贺寿诞(2004)&王铨324
关于本刊刊头徽记的史话(2005.5.20)&张源潜328
心系《凯旋》(2005.5.20)&汪仁霖330
我参加演出《凯旋》和《潘琰传》的点滴记忆(2005.5.20)&伍骅333
南开中学的辉煌年代(节录)——抗战时期的重庆南开中学(2005.12)&赵亚生336
熠耀生辉的南开戏剧(2005)&张国贤338
跨越半个世纪的两次演出(2005)&《永志南开情》编辑部340
复校后南开话剧社的回忆(2005)&杜建新342
曹禺对天津的感情(2006.1)&李玉茹344
啊,就是这里(2006.1)&万方348
曹禺与张彭春的戏剧情缘(2006.1)&崔国良351
曹禺故里行(2006.1)&焦尚志354
学艺在南开(2006.6)&阎肃358
南开话剧的流年碎影(2006.9)&石璐荣361
排演话剧《年关》(2006.9)&陈占勋364
戏如人生 梦圆翔宇——南开大学翔宇剧社(2006)&翔宇剧社366
南开大学首届翔宇话剧节策划书(2006)&南开大学社团联合会 南开大学翔宇剧社368
南开周末乐坛:文学院学生原创话剧专场(2007.10.23)&金鑫373
《李东方》:草根剧社下的蛋375
附:八里台人艺自述(2008.11.22)&张帆375
中国话剧“第一导”(2009.5.10)&龙飞378
二、南开话剧编演纪事(1908—9)387
1908年387
1909年387
1910年387
1911年388
1912年389
1913年391
1914年391
1915年397
1916年410
1917年426
1918年431
1919年434
1920年440
1921年442
1922年445
1923年449
1924年450
1925年454
1926年456
1927年458
1928年461
1929年476
1930年486
1931年492
1932年496
1933年501
1934年505
1935年514
1936年528
1937年533
1938年537
1939年542
1940年544
1941年548
1942年549
1943年549
1944年550
1945年550
1946年552
1947年553
1948年554
1949年555
1950年557
1951年557
1962年558
1963年558
1964年558
1965年558
1966年560
1968年560
60年代560
1977年560
1978年560
1979年561
1984年561
1985年562
1986年563
1987年568
1988年569
1990年570
1991年570
1992年571
1993年571
1994年571
1995年572
1996年572
1997年572
1998年573
2000年573
2001年573
2004年573
2005年573
2006年574
2007年577
2008年589
2009年602
附录:南开演出话剧剧目汇览(1909-1949)607
后记&崔国良617
热门推荐
- 3845957.html
- 170194.html
- 2728095.html
- 3902586.html
- 1634481.html
- 3510066.html
- 3081045.html
- 2000927.html
- 2869050.html
- 1009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8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4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1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5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3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0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5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