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荼叶全书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荼叶全书 上
  • (美)乌克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4017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1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茶叶-百科全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荼叶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第一篇 历史方面3

第一章 茶的起源3

《神农本草》中茶的起源3

《诗经》中关于茶叶的记载4

迦罗传5

公元3世纪时关于茶的记载5

最早的可靠记录5

茶的商品化6

茶被当作饮料7

第一部茶书与第一种茶税7

泡茶的出现8

茶的起源问题9

自然茶园9

茶输入日本11

达摩11

佛教僧侣宣扬文化12

日本的第一部茶书12

第二章 中国与《茶经》15

第一部茶书15

陆羽——一个中国浪漫主义者16

第三章 茶叶传入欧洲19

东方的先驱者——葡萄牙人21

传教士与旅行家的论述21

荷兰人到达东方24

英国人到达远东27

其他国家的采用27

茶叶在欧洲大陆的争论32

法国与斯堪的那维亚的记录34

第四章 茶叶传入英国36

英国人关于茶叶的最早记录36

加威首次公开销售茶叶37

第一张茶叶海报38

波威的文稿39

匹派斯发现茶叶40

伦敦咖啡馆的茶41

最早的茶叶广告42

英国征收茶税43

茶馆与咖啡馆发行代币43

英国妇女开始饮茶44

咖啡馆的取缔46

俱乐部的发展47

咖啡馆的衰退48

杂货店开始售茶48

第一家茶室48

茶叶在民间的普及49

早年苏格兰的茶叶49

茶叶的早期争论50

第五章 茶叶传入美国53

茶在旧纽约54

茶在老费城56

茶税使帝国分裂56

1773年的《茶叶法》57

殖民地怨声载道58

决定阻止卸货60

费城的反抗60

抗税运动蔓延到纽约61

“自由之子”61

波士顿的公众大会62

代理人拒绝辞职63

波士顿抗茶会64

格林威治抗茶会66

查尔斯敦抗茶会67

费城抗茶会68

纽约抗茶会70

阿那不勒斯抗茶会72

爱登顿抗茶会73

不饮茶国家的诞生74

第六章 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专卖公司75

约翰公司的创始77

早年的舰队77

将中国列入专利范围79

船长的利润80

茶的走私81

印度贸易专营权的废止81

东印度公司中关于茶的记载82

老东印度公司83

商业上的做法自毙85

300年间的对华贸易88

茶与美国91

巨人的失败93

国内的约翰公司95

约翰公司中的著名员工98

第七章 快剪船的黄金时代100

“安·迈金号”——第一艘快剪船100

快剪船的演变发展101

“虹”号的惊人表现101

其他早期快剪船102

罗氏兄弟公司的快剪船队104

纽约其他的快剪船106

“远东”号载茶到伦敦106

航行中国的著名快剪船107

唐纳德·麦克凯的船只108

英国的运茶快剪船110

帆船让位于汽船113

快剪船时代的明星巷114

1866年的运茶大赛115

航行的鼎盛时期120

第八章 茶树征服爪哇和苏门答腊124

J.I.L.L.贾克布森的故事126

第一阶段——政府的失败131

栽植制度133

第二阶段——私人所有135

约翰·皮特引入阿萨姆茶籽137

第三阶段——黄金时代137

爪哇的茶业协会138

茶叶试验场139

茶叶评验局141

茶树登上潘加伦根高原142

茶叶限制144

经营茶叶的大家族144

实业前辈E.J.哈默德147

爪哇茶叶的改进148

茶树征服苏门答腊148

种植者协会150

苏门答腊茶业的开创者J.H.马瑞纳斯150

第九章 风行全球的印度茶152

茶在印度的萌芽153

印度茶树的发现155

第一个印度茶叶委员会157

印度总督班庭克爵士157

茶业报告得到的惊人效果160

仍然不能摆脱中国茶种的羁绊161

首次出产阿萨姆茶的成绩166

发现者归属的争执167

C.A.布鲁斯的开创工作168

第一次运到英国的茶叶169

阿萨姆公司的兴起172

其他地区第一次种茶的情形177

茶业的狂潮与恐慌179

阿萨姆茶业的创始情形182

威廉姆·杰克森及其所发明的制茶机184

S.C.戴维森爵士和其所发明的机器186

植茶业的先驱188

加尔各答最早的茶业代理商189

印度茶业协会191

劳工供给协会192

茶税193

科学部194

南印度种植者协会196

南印度科学部196

查尔派古利协会197

茶叶生产限制198

茶叶合作宣传198

第十章 锡兰茶的成功199

种茶的最初尝试200

昔日的咖啡200

转向茶业202

一个大企业的开始202

沃姆斯兄弟——茶业先驱203

鲁尔康特拉——历史上最悠久的茶园204

茶业的兴起205

锡兰的种植者协会206

茶叶研究所207

劳工问题209

近期的茶业210

锡兰园主协会211

第十一章 其他各地的茶树繁殖212

欧洲植茶的尝试212

亚洲植茶的扩展215

非洲茶树的栽植218

北美洲的尝试222

南美洲的尝试224

澳洲及大洋各岛225

第二篇 技术方面231

第十二章 世界上的商品茶231

第十三章 茶叶的特性235

锡兰茶236

印度茶238

中国茶241

日本茶249

台湾茶250

法属印度支那茶252

暹罗茶252

缅甸茶253

其他亚洲茶253

爪哇及苏门答腊茶253

斐济岛茶254

非洲茶254

亚速尔及毛里求斯255

外高加索256

茶叶审评256

拼和冰茶259

审评用具259

第十四章 茶叶的栽培与制造263

近代的茶树栽培263

土壤条件264

气候与高度264

整地266

繁殖的理论与实际268

耕作270

遮荫、防风及护土植物270

施肥271

病害及虫害272

修剪、采摘及茶树管理274

茶厂277

茶厂的动力278

红茶的制造278

萎凋的物理状况279

萎凋管理280

萎凋的理想条件282

萎凋的化学状态282

揉捻283

发酵285

发酵的化学变化287

红茶的烘焙289

烘焙的化学变化291

碎切、拣选及包装292

绿茶的制法294

绿茶制造中的化学变化295

乌龙茶的制法295

砖茶、块茶、茶饼及细末296

茶园劳工298

茶叶试验场298

种植者协会299

第十五章 中国茶叶的栽培与制造301

中国茶叶生产者301

土壤的性质302

气候与雨量304

繁殖方法304

栽培方法305

修剪与采摘305

红茶的制造307

绿茶的制造308

半发酵茶310

花香茶310

砖茶、包茶、饼茶及小京砖茶310

中国外销茶的分级313

中国茶商对于茶叶的分类法314

政府的援助314

第十六章 日本茶叶的栽培与制造315

重要茶区315

气候318

有利的地方条件318

茶用土壤320

茶树繁殖法321

地形与排水322

肥料323

耕种324

修剪324

遮荫324

采摘325

病虫害326

制茶的种类326

红茶制造327

制茶的过程328

手工制法328

机械制法330

手工机器混合法331

玉露茶制法331

玉露茶制造中的电热331

碾茶制造法332

复火332

磨光与去梗334

内销茶的复火334

包装334

茶精335

成本335

日本茶的分类336

茶业协会337

茶叶试验场338

第十七章 台湾地区茶叶的栽培与制造340

茶用土壤342

气候、雨量与高度344

茶树品种346

繁殖347

种植与栽培347

修剪348

采摘348

乌龙茶的制造349

日晒或萎凋349

发酵350

烘炒351

揉捻351

焙火351

再火352

包种茶的制造353

茶业的改进354

第十八章 爪哇及苏门答腊茶叶的栽培与制造356

茶区的土壤358

气候、雨量及高度361

茶园的开垦及布置364

土地的开辟364

耕作的开始365

筑路365

排水设备366

蓄水坑367

建筑梯田368

繁殖种子368

无性繁殖370

种植及种植距离370

绿肥371

遮荫及防风372

篱笆372

覆地植物373

肥料373

爪哇茶树的病虫害374

苏门答腊茶树的病虫害376

修剪377

茶叶的采摘379

田间运输380

萎凋381

揉捻383

发酵384

干燥385

筛分386

装箱386

茶园管理387

劳工及工资387

本土茶园388

工人住宅388

植茶者协会389

茂物试验场390

茶叶评验局391

荷属东印度植茶者的生活392

第十九章 印度茶的栽培与制造394

雨量396

印度北部及东北部茶区398

南印度茶区404

垦地406

种子406

苗圃406

移植408

中耕408

遮荫树及防风林409

绿肥409

其他肥料410

壅土及培土411

病虫害411

病害的防治412

剪枝413

采摘415

萎凋417

揉捻418

发酵418

烘焙419

筛分及拣选420

补火421

匀堆及包装421

绿茶422

砖茶的试制424

运输424

过去和现在的劳工问题426

茶园内的铁路与公路(索道)430

从事茶叶的印度人430

印度茶业协会431

科学部432

托格拉试验场433

植茶者协会436

印度南部植茶者联合协会的茶叶试验场437

印度植茶者的生活438

第二十章 锡兰茶的栽培与制造441

茶园土壤446

气候、雨量及高度446

茶地的开垦449

繁殖方法449

道路及排水沟的设计450

种植451

遮荫、防风及覆盖植物451

施肥452

深耕453

茶树的病虫害453

剪枝455

采摘456

萎凋458

揉捻460

发酵462

干燥463

拣选及筛分464

绿茶464

包装及运输465

建筑466

资本及其他466

劳工466

种植者协会468

研究所469

锡兰种植者的生活469

第二十一章 其他各国茶叶的栽培与制造472

第二十二章 制茶机器的发展486

中国古代制造方法486

爪哇及印度的最初方法487

英国最初的专利品489

金蒙德及尼尔逊的机器489

迪克逊的专利品490

迈克米金的最初发明490

热空气代替炭火491

吉布斯及巴里的干燥机491

印度制茶机器的研究492

爪哇的第一台机器499

杰克逊与戴维森的专利产品500

19世纪70年代的其他专利产品500

早期的包装方法501

19世纪80年代的发明501

19世纪90年代的早期专利产品503

19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专利产品505

制造绿茶的机器506

20世纪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