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监测基础与实战【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监测基础与实战
  • 颜东成,韩玉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6160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网络管理软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监测基础与实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网络监测必备基础知识第1章 网络接口及IP地址介绍1

1.1 物理层传输介质介绍1

1.1.1 双绞线1

1.1.2 同轴电缆3

1.1.3 光纤5

1.2 计算机网络常用接口6

1.2.1 硬盘接口及接口线缆6

1.2.2 计算机并口和串口11

1.2.3 PS2接口12

1.2.4 显示信号接口13

1.2.5 USB接口17

1.2.6 IEEE 1394接口20

1.2.7 以太网接口21

1.2.8 无线接口22

1.2.9 同轴电缆接口23

1.2.10 光纤接头23

1.2.11 光纤收发器设备26

1.2.12 光纤测试仪简介28

1.3 IP地址介绍29

1.3.1 IP地址发展简介29

1.3.2 IP地址的组成30

1.3.3 IP地址基础概念31

1.3.4 Nat网络地址转换32

1.3.5 Windows系统的IP地址管理32

1.3.6 Linux系统的IP地址管理35

1.3.7 Cisco交换机的IP地址管理38

1.3.8 H3C交换机的IP地址管理40

1.3.9 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40

1.3.10 三类绑定方式详解41

1.4 本章小结43

第2章 常见的网络设备介绍44

2.1 网卡设备介绍44

2.1.1 网卡的分类44

2.1.2 网卡的运行状态46

2.1.3 网卡的管理47

2.1.4 虚拟网卡的配置和应用48

2.2 网络交换机介绍53

2.2.1 交换机的分类54

2.2.2 二层与三层、四层交换机的区别54

2.2.3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55

2.2.4 交换机的接口介绍55

2.2.5 交换机直连方式58

2.2.6 交换机远程访问方式61

2.2.7 命令重启和关闭交换机65

2.2.8 交换机配置视图介绍66

2.2.9 交换机Vlan配置简介67

2.2.10 配置Vlan划分内外网68

2.2.11 配置交换机通过网关互联70

2.3 路由器介绍71

2.3.1 路由器的硬件和软件组成72

2.3.2 路由器的分类72

2.3.3 路由器的重要概念73

2.3.4 路由器的技术指标73

2.3.5 路由器的接口介绍74

2.3.6 路由器的访问和配置76

2.3.7 家用型路由器77

2.4 防火墙介绍77

2.4.1 防火墙的概念介绍77

2.4.2 防火墙的分类78

2.4.3 防火墙重要指标参数79

2.4.4 防火墙的接口79

2.4.5 防火墙工作模式79

2.4.6 硬件防火墙安全防护模式80

2.5 服务器介绍82

2.5.1 服务器的分类82

2.5.2 服务器与个人计算机的差异84

2.5.3 服务器磁盘阵列技术介绍84

2.5.4 各类RAID技术介绍85

2.6 本章小结88

第3章 网络协议的概念及应用89

3.1 网络模型的概念89

3.1.1 OIS七层协议模型89

3.1.2 TCP/IP协议模型90

3.1.3 OSI和TCP/IP模型的关系和对比91

3.2 各类网络协议详解92

3.2.1 ICMP协议92

3.2.2 HTTP和HTTPS协议94

3.2.3 FTP协议95

3.2.4 Telnet协议101

3.2.5 SSH协议111

3.2.6 ARP和RARP协议114

3.2.7 POP3和SMTP协议115

3.2.8 DNS协议117

3.2.9 SNMP协议120

3.2.10 IPX/SPX协议120

3.2.11 TCP/IP协议120

3.3 本章小结124

第4章 SNMP和WMI知识介绍125

4.1 SNMP体系实体组成部分125

4.1.1 SNMP管理者(SNMP Manager)125

4.1.2 被管理的设备(SNMP Managed device)126

4.1.3 SNMP代理(SNMP Agent)126

4.2 SNMP体系系统结构126

4.2.1 SNMP协议概述127

4.2.2 SNMP版本及发展127

4.2.3 SNMP协议的特点128

4.2.4 SNMP协议报文和应用128

4.2.5 SNMP安全性简介132

4.2.6 管理信息结构SMI介绍133

4.2.7 管理信息数据库(MIB)介绍133

4.2.8 MIB结构134

4.2.9 重要的MIB节点对象135

4.2.10 MIB管理工具MibBrowser的使用135

4.3 SNMP服务的配置和应用138

4.3.1 在Windows服务器上安装SNMP Agent138

4.3.2 在Windows服务器上配置SNMP Agent139

4.3.3 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第三方SNMP代理141

4.3.4 在Redhat Linux服务器上开启SNMP服务146

4.3.5 Trap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验证149

4.3.6 H3C网络设备的SNMP服务配置151

4.3.7 配置H3C交换机发送Trap消息152

4.3.8 查看H3C交换机Snmp信息153

4.4 WMI概念和介绍153

4.4.1 WMI的功能介绍154

4.4.2 WMI监测与SNMP监测的区别154

4.4.3 WMI体系结构155

4.4.4 WMI包含的类别155

4.4.5 WMI应用工具WMI Exploer介绍156

4.4.6 WMI的简单操作命令158

4.4.7 利用WMI执行脚本命令159

4.5 本章小结160

第2篇 网络监测实战161

第5章 WhatsUp Gold安装和快速上手161

5.1 IpSwitch WhatsUp Gold简介161

5.1.1 WhatsUp Gold功能综述161

5.1.2 WhatsUp Gold版本信息162

5.1.3 安装指南163

5.1.4 卸载WhatsUp Gold程序166

5.1.5 数据库备份和还原167

5.1.6 数据库辅助工具的使用168

5.2 WhatsUp Gold快速入门170

5.2.1 WhatsUp Gold控制台界面介绍170

5.2.2 扫描发现网络设备172

5.2.3 Web界面模式简介175

5.3 本章小结178

第6章 设备发现、报警设置和属性详解179

6.1 扫描发现网络设备179

6.1.1 SNMP SmartScan扫描方式180

6.1.2 IP Range Scan扫描方式187

6.1.3 Network Neighborhood查找网上邻居方式188

6.1.4 Hosts File Import文件导入方式188

6.1.5 手动添加设备到设备组中189

6.1.6 制定自动查找设备任务189

6.2 设备属性详解190

6.2.1 设备状态图标简介190

6.2.2 设备属性概要191

6.2.3 Performance Monitors性能监测192

6.2.4 Active Monitor主动监测194

6.2.5 Passive Monitor被动监测项目197

6.2.6 Actions报警提示动作202

6.2.7 Windows/SNMP Credentials凭证203

6.2.8 Polling轮询205

6.2.9 Notes备注事项210

6.2.10 Menu右键菜单命令210

6.2.11 Attribute增加附加属性212

6.2.12 界面快捷菜单及附加工具212

6.3 报警提示动作及动作策略配置215

6.3.1 报警提示功能介绍215

6.3.2 配置单一提示动作及实例215

6.3.3 配置动作策略222

6.3.4 为监测内容增加报警动作225

6.4 Map View拓扑视图配置226

6.4.1 Arrange菜单命令和图标栏简介226

6.4.2 Map视图应用227

6.4.3 Map视图右键菜单命令简介229

6.5 本章小结230

第7章 网络设备信息采集和状态监测231

7.1 Perormance Monitors信息采集231

7.1.1 Windows系统信息采集231

7.1.2 无法采集Windows信息故障分析232

7.1.3 Linux系统主机信息采集233

7.1.4 网络设备信息采集235

7.2 Performance Monitors性能监测237

7.2.1 在WhatsUp Gold中添加MIB文件238

7.2.2 SNMP方式监测机房温度239

7.2.3 SNMP方式监测UPS状态242

7.2.4 WMI方式监测SQL Server服务245

7.3 Active Monitors主动监测248

7.3.1 WMI方式主动监测非法入侵249

7.3.2 SNMP方式主动监测邮件服务252

7.3.3 详解Exchange服务253

7.3.4 监测Exchange Server服务256

7.3.5 配置Exchange综合监测项目258

7.4 Passive Monitors被动监测260

7.4.1 实例1:添加SNMP Trap被动监测261

7.4.2 实例2:添加Syslog被动监测263

7.4.3 实例3:添加Windows Eventlog被动监测264

7.5 配置WhatsUp Gold多监视器网管结构265

7.6 本章小结268

第8章 Web界面及报表应用详解269

8.1 Home视图介绍269

8.1.1 视图分类270

8.1.2 Home视图270

8.1.3 Device Status视图273

8.1.4 Top 10视图275

8.1.5 自定义新建视图275

8.1.6 添加报表显示区域277

8.1.7 配置显示内容277

8.1.8 删除报表显示区域279

8.2 Device视图介绍279

8.3 Report视图介绍280

8.3.1 Report视图简介280

8.3.2 报表类型和报表分类281

8.3.3 例图介绍常用报表282

8.4 本章小结284

第9章 PRTG安装及配置流量监测285

9.1 PRTG简介及安装285

9.1.1 功能概述286

9.1.2 PRTG特点287

9.1.3 版本信息287

9.1.4 系统要求287

9.1.5 安装指南287

9.2 SNMP helper简介及安装289

9.2.1 SNMP helper系统要求290

9.2.2 SNMP helper安装290

9.3 PRTG相关概念简介291

9.3.1 SNMP相关概念回顾291

9.3.2 PRTG的SNMP工作模式292

9.4 查找和添加节点方式详解292

9.4.1 通过向导增加监测节点292

9.4.2 SNMP监测方式详解293

9.4.3 Packet Sniffing数据包探测方式301

9.4.4 NetFlow Monitoring数据流监测304

9.4.5 Latency Monitoring监测响应时长305

9.4.6 Sensor Aggregation聚合节点监测方式305

9.4.7 3种带宽监测方式的对比307

9.4.8 自动查找和添加网络设备308

9.5 本章小结310

第10章 PRTG功能及设置项详解311

10.1 主界面视图介绍311

10.1.1 Data数据显示视图312

10.1.2 Events事件列表视图316

10.1.3 Sensors节点信息视图316

10.1.4 节点配置——基础属性318

10.1.5 节点配置——Billing账单321

10.1.6 节点配置——PRTG Web模式323

10.1.7 节点配置——报警提示模式324

10.1.8 节点配置——报警提示动作327

10.1.9 节点配置——SNMP属性329

10.2 用户自定义、报表和Web视图331

10.2.1 Custom用户自定义视图331

10.2.2 Reports报表视图334

10.2.3 Browser网页浏览视图336

10.3 PRTG中的其他功能项及设置338

10.4 本章小节340

第11章 Kiwi Syslog安装及设备配置341

11.1 Kiwi Syslog程序简介及安装341

11.1.1 Kiwi Syslog Deamon介绍341

11.1.2 Kiwi Syslog程序功能342

11.1.3 Kiwi Syslog程序特征342

11.1.4 Kiwi Syslog程序安装步骤343

11.2 Syslog系统介绍344

11.2.1 Syslog系统简介344

11.2.2 Syslog消息内容345

11.2.3 Syslog数据格式345

11.3 Windows系统日志管理和配置347

11.3.1 Windows系统日志管理347

11.3.2 Windows XP中创建日志350

11.3.3 配置发送Windows日志至服务器351

11.4 Linux系统日志管理和配置353

11.4.1 Linux主机日志管理353

11.4.2 查看Linux日志命令355

11.4.3 Linux系统日志服务配置356

11.4.4 配置文件的内容解释357

11.4.5 配置Linux发送日志至远程服务器358

11.5 路由器和交换机日志服务器配置359

11.5.1 配置Cisco路由器359

11.5.2 配置H3C交换机359

11.6 本章小结360

第12章 Kiwi Syslog功能与程序配置361

12.1 程序主界面及菜单介绍361

12.1.1 程序主界面361

12.1.2 File主菜单命令362

12.1.3 View主菜单命令365

12.1.4 右键菜单367

12.2 属性设置——过滤规则368

12.2.1 Rule规则介绍369

12.2.2 优先级别过滤方式370

12.2.3 IP地址段过滤方式371

12.2.4 字符串过滤方式372

12.2.5 主机名过滤方式374

12.2.6 时间段过滤方式374

12.2.7 时间间隔过滤方式375

12.2.8 信息来源过滤376

12.3 属性设置——执行动作377

12.3.1 Display显示日志377

12.3.2 Log to file保存日志377

12.3.3 转发日志文件378

12.3.4 执行声音提醒379

12.3.5 调用外部程序379

12.3.6 发送Email报警信息380

12.3.7 发送日志信息382

12.3.8 记录日志信息至数据库382

12.3.9 记录日志为NT系统应用程序事件384

12.3.10 发送SNMP trap信息384

12.3.11 其他执行动作简介385

12.4 属性设置——其他项设置386

12.4.1 设置存档日程安排表——schedule386

12.4.2 设置日志存储格式387

12.4.3 DNS解析设置389

12.4.4 修改设置391

12.4.5 显示和版面设置391

12.4.6 报警设置391

12.4.7 输入设置392

12.5 Kiwi程序故障解决393

12.6 Kiwi辅助工具介绍394

12.6.1 Kiwi SyslogGen简介394

12.6.2 Kiwi SyslogGen配置和使用395

12.6.3 Kiwi Syslog Viewer简介397

12.6.4 Kiwi SyslogViewer配置和使用397

12.7 本章小结399

附录 MIBII节点描述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