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
  • 李林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ISBN:781071403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接触性皮炎 皮肤病(学科: 变态反应病) 皮肤病 变态反应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的基础理论及其临床意义3

第1章 绪论3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3

第二节 皮肤变态反应是不可回避的课题6

第2章 接触性皮炎的发展史8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的历史回顾8

第二节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现状10

第三节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前景11

第3章 过敏性皮肤病的发展史14

第一节 过敏性皮肤病的历史回顾14

第二节 过敏性皮肤病的研究现状与前景17

第4章 变态反应的免疫学机制及其与皮肤病的关系19

第一节 皮肤免疫器官20

第二节 Ⅰ型变态反应与皮肤病22

第三节 Ⅱ型变态反应与皮肤病31

第四节 Ⅲ型变态反应与皮肤病32

第五节 Ⅳ型变态反应与皮肤病33

第六节 交叉过敏、并发致敏、同时致敏与局部高反应性37

第5章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1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的分型41

第二节 皮肤刺激的可能机制42

第三节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免疫学机制及其进展44

第四节 免疫性速发型接触性反应的机制—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50

第6章 过敏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54

第一节 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54

第二节 过敏性疾病的分类55

第三节 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57

第四节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59

第五节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进展60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与过敏性皮肤病的交叉关系63

第7章 接触性皮炎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关系63

第二节 接触性皮炎与过敏性皮肤病的相互促进关系64

第三节 接触性皮炎与过敏性皮肤病不可分割65

第8章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意义66

第一节 特应性66

第二节 特应性皮炎与Ⅰ型变态反应67

第三节 特应性皮炎与Ⅳ型变态反应70

第四节 不同亚类T淋巴细胞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调控72

第五节 微生物与特应性皮炎74

第六节 特应性皮炎的诱发因素及预防76

第9章 湿疹的分类与可能机制79

第一节 湿疹的概念79

第二节 湿疹的分类80

第三节 湿疹的可能发病机制82

第四节 湿疹皮炎与皮肤微生物的关系84

第五节 湿疹的诊断88

第10章 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意义90

第一节 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的概念与分类90

第二节 变态反应性荨麻疹的可能病因93

第三节 C1INH缺陷导致的血管性水肿95

第11章 机体免疫机能对变态反应的影响97

第一节 高IgE血症与机体免疫机能97

第二节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与机体免疫机能99

第三节 机体免疫功能检测试验99

第12章 环境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101

第一节 紫外线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101

第二节 其他环境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103

第13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中的应用105

第一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主要功能105

第二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中的系统应用106

第三节 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08

第一节 抗组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分类113

第14章 抗组胺类药物与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在皮肤变态反应中的应用113

第二节 抗组胺类药物的适应证115

第三节 抗组胺类药物的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115

第四节 肥大细胞膜保护剂117

第15章 免疫调节剂在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中的应用118

第一节 免疫抑制剂118

第二节 生物反应调节剂120

第三节 外用免疫调节剂120

第二部分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的临床125

第16章 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125

第一节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25

第二节 皮肤刺激127

第三节 速发型接触性反应131

第四节 光毒性及光变态反应133

第五节 非湿疹样接触性反应139

第六节 系统性接触性反应144

第17章 接触性皮炎的个体易患因素151

第一节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个体易患因素151

第二节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个体易患因素152

第18章 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诊断155

第一节 病史采集155

第二节 接触性皮炎的皮肤检查156

第三节 接触性皮炎的实验室检查159

第四节 接触性皮炎的鉴别诊断160

第五节 对接触性皮炎最后诊断的建议161

第六节 接触性皮炎病案162

第19章 斑贴试验168

第一节 斑贴试验的目的168

第二节 测试系统、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169

第三节 斑贴试验的变应原172

第四节 斑贴试验的注意事项、影响因素和合并症176

第五节 结果解释178

第六节 常见接触变应原简介180

第七节 常见交叉变应原183

第八节 不同职业人群主要可疑接触致病物质184

第20章 检测速发型变态反应的皮肤试验188

第一节 实验方法及适应证188

第二节 影响速发型变态反应检测的因素190

第三节 速发型变态反应检测试验的合并症及注意事项190

第21章 日光相关性皮肤病与光斑贴试验192

第一节 日光相关性皮肤病的分类192

第二节 日光相关性皮肤病的诊断196

第三节 光斑贴试验的适应证及测试系统196

第四节 光斑贴试验的变应原197

第五节 光斑贴试验的操作方法及结果解释198

第一节 检测Ⅰ型变态反应的体外试验200

第22章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体外检测试验200

第二节 检测Ⅱ、Ⅲ型变态反应的体外试验203

第三节 检测Ⅳ型变态反应的体外试验203

第23章 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病理206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206

第二节 接触性皮炎的免疫组织病理207

第24章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209

第一节 一般治疗原则209

第二节 持续不愈病例的病因分析211

第三节 接触性皮炎的特殊治疗213

第四节 几种特殊接触性皮炎的治疗214

第五节 接触性皮炎的内用治疗药物215

第六节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进展216

第七节 对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医疗指导216

第二节 特应性皮炎的常见皮肤损害219

第一节 特应性皮炎的分期219

第25章 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219

第三节 特应性皮炎的相关皮肤表现221

第四节 特应性皮炎的皮肤外表现222

第五节 特应性皮炎的诊断223

第六节 特应性皮炎的病程及预后225

第七节 特应性皮炎的重要恶性循环226

第八节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227

第九节 特应性皮炎的预防231

第十节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231

第26章 各类湿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234

第一节 脂溢性皮炎234

第二节 乏脂性湿疹236

第三节 钱币形湿疹238

第四节 手部湿疹238

第六节 淤滞性湿疹239

第五节 汗疱疹239

第七节 感染性皮炎240

第八节 皮肤癣菌疹241

第九节 白色糠疹241

第十节 口周皮炎242

第十一节 湿疹型药疹242

第十二节 代谢型湿疹242

第十三节 自身敏感性皮炎243

第十四节 晕皮炎243

第十五节 创伤后湿疹243

第十六节 未分类型湿疹243

第十七节 湿疹皮炎病人的皮肤护理244

第27章 一些常见的接触性皮炎246

第一节 面部皮炎246

第二节 衣物所致的接触性皮炎248

第三节 植物接触性皮炎249

第四节 气源性接触性皮炎251

第五节 机械性皮炎252

第六节 镍皮炎252

第28章 药物性接触性皮炎254

第一节 药物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254

第二节 常见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外用药物255

第三节 药物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治疗与预防257

第29章 化妆品皮肤病260

第一节 化妆品皮肤病的概念及发病情况260

第二节 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261

第三节 化妆品皮炎的诊断263

第四节 化妆品中常见的过敏原264

第五节 化妆品皮炎的治疗264

第一节 诊断标准与分型标准266

第30章 手部皮炎266

第二节 手部皮炎的发病机制及好发因素267

第三节 手部皮炎的临床表现268

第四节 常见引起手部皮炎的物质270

第五节 手部皮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70

第六节 手部皮炎的治疗及预后271

第七节 不同职业人群的手部皮炎发病情况271

第31章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274

第一节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重要性及发病情况274

第二节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75

第三节 常见致病物质及好发因素275

第四节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277

第五节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及治疗277

第六节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预后278

第七节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预防278

第一节 微生物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与致敏途径281

第32章 微生物变态反应与微生物性湿疹281

第二节 微生物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282

第三节 非变态反应性微生物性湿疹283

第四节 微生物变态反应的诊断284

第五节 微生物变态反应与微生物性湿疹的治疗285

第33章 真菌变态反应286

第一节 真菌感染伴发的真菌变态反应286

第二节 不伴有真菌感染的真菌变态反应288

第三节 真菌变态反应的诊断289

第四节 真茵变态反应的治疗290

第34章 食物变态反应291

第一节 食物变态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发病情况291

第二节 食物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292

第三节 食物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293

第四节 食物变态反应的诊断294

第五节 食物变态反应的治疗295

第35章 吸入物变态反应297

第一节 吸入物变态反应的变应原297

第二节 吸入物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298

第三节 吸入物变态反应的诊断300

第四节 吸入物变态反应的治疗300

第36章 橡胶变态反应303

第一节 橡胶变态反应的发病情况303

第二节 天然橡胶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303

第三节 橡胶变态反应的诊断304

第四节 橡胶变态反应的治疗305

第五节 橡胶变态反应的预防305

第37章 节肢动物皮肤变态反应307

第一节 节 肢动物变态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发病情况307

第二节 节 肢动物皮肤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308

第四节 节 肢动物变态反应的治疗309

第三节 节 肢动物变态反应的诊断309

第38章 药物变态反应310

第一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特点310

第二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好发因素311

第三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312

第四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诊断313

第五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治疗314

第六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预防314

第39章 非标准变应原的斑贴试验316

第一节 选择待测变应原316

第二节 选择非标准变应原制备方法316

第三节 非标准变应原的制备318

第四节 自制非标准斑贴试验变应原注意事项319

第40章 斑贴试验标准变应原321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原则360

第41章 接触性皮炎的预防360

第二节 接触性皮炎的具体预防措施362

第三节 防护霜363

第三部分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的科学研究369

第42章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的科学研究369

第一节 科学研究是医学发展的基础369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在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中的应用370

第三节 临床科学研究在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中的应用373

第43章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科学研究方法374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程序374

第二节 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案377

第三节 常用统计方法379

第四节 临床科学研究的三类基本方法380

第五节 科研论文写作382

第六节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研究举例383

附录 主要英文名词及缩略语表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