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马向东,陈红歌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1962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食用菌在生物学分类中的地位1
一、食用菌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1
二、食用真菌在生物学中的分类地位1
目 录1
第二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2
一、改变人类的食物构成,增进身体健康2
二、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自然资源3
三、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四、创造财富,增加收入3
第三节食用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3
一、食用菌形美、色香味俱全,食用有特点3
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4
三、食用菌的药用价值5
一、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6
第四节食用菌的发展简史6
二、香菇(Lentinula edodes)7
三、草菇(Volvariela volvacea)7
四、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8
五、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8
六、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9
七、平菇(Pleurotus ostueatus)9
第五节我国食用菌事业的发展前景9
一、我国食用菌的生产优势9
二、我国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10
第二章食用菌的基础理论知识11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学特征11
一、菌丝体11
二、子实体13
三、繁殖体15
第二节食用菌的分类16
四、毒菌的典型特征16
第三节食用菌的遗传和良种选育19
一、食用菌的生活史19
二、食用菌菌丝体的特点及融合19
三、食用菌的有性生殖21
四、食用菌的育种方法22
第四节食用菌的营养和生态26
一、食用菌的营养物质26
二、食用菌的生态31
第五节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生活条件31
一、孢子萌发31
二、菌丝生长32
三、影响菌丝生长的环境条件33
四、子实体的形态发生34
五、子实体分化发育所需的外界条件35
六、食用菌的生物环境37
七、子实体的发育及形成机理40
第三章食用菌的菌种生产43
第一节菌种生产常用的设备、仪器43
一、仓库、配料室、洗涤室43
二、灭菌室和灭菌设备43
三、接种设备44
四、培养室、恒温箱、菌种储存室45
五、生产菌种的容器及其他用具45
第二节培养基的种类与制备46
一、培养基的种类46
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48
三、原种培养基的配制49
四、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50
第三节灭菌与消毒51
一、消毒和灭菌的概念51
二、常用的几种灭菌方法51
三、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53
第四节菌种的制作技术54
一、食用菌菌种的分离、提纯及扩大繁殖54
二、食用菌接种与培养技术59
第五节食用菌菌种质量的鉴定61
一、优质菌种应具备的条件及目测标准61
二、影响菌种质量的原因62
三、菌种感染杂菌与虫害的鉴别方法62
第六节食用菌菌种保藏63
一、斜面低温保藏法63
二、液体石蜡保藏法63
三、沙土保藏法64
四、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65
五、液体超低温保藏法65
六、其他保藏方法65
一、平菇的生物学特征特性66
第一节平菇栽培66
第四章食用菌的栽培技术66
二、平菇的类型及主要栽培品种68
三、平菇的栽培技术70
四、平菇的采收75
五、平菇的保鲜与加工75
六、平菇栽培中的问题及其对策75
第二节双孢蘑菇栽培77
一、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征特性77
二、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81
三、双孢蘑菇的采收与加工92
第三节香菇栽培93
一、香菇的生物学特性94
二、香菇栽培品种及菌株特性97
三、香菇代料栽培技术98
四、香菇段木栽培技术108
一、木耳的生物学特征特性117
第四节木耳栽培117
二、黑木耳的栽培技术120
三、黄背木耳的代料栽培130
四、木耳的采收与加工133
第五节草菇栽培134
一、草菇的生物学特性134
二、草菇的栽培季节和生产周期139
三、草菇的栽培技术140
四、草菇增产措施145
第六节金针菇栽培147
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征特性147
二、金针菇的品系及主要优良菌株150
三、金针菇的栽培技术151
四、金针菇的采收及采收后管理157
一、银耳的生物学特征特性158
第七节银耳栽培158
二、银耳代料栽培技术161
三、银耳的采收、加工与储藏167
第八节猴头菌栽培168
一、猴头的生物学特征特性169
二、猴头的栽培技术170
三、猴头的采收与加工174
第九节灵芝栽培175
一、灵芝的生物学特征特性175
二、灵芝的栽培技术177
三、灵芝的采收与加工181
第十节蜜环菌与天麻栽培182
一、天麻的生物学特性182
二、与天麻共生的真菌的特性184
三、天麻有性繁殖186
四、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188
五、天麻的采收与加工191
一、竹荪的生物学特性192
第十一节竹荪栽培192
二、竹荪的主要栽培种类195
三、竹荪的栽培技术196
第十二节滑菇栽培200
一、滑菇的生物学特性200
二、滑菇的栽培技术202
第十三节灰树花栽培206
一、灰树花的生物学特性207
二、灰树花的栽培技术208
第五章珍稀菌菇栽培技术211
第一节鸡腿菇211
一、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211
二、鸡腿菇的栽培技术213
一、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219
二、姬松茸的栽培技术219
四、鸡腿菇储藏和加工219
第二节姬松茸219
三、鸡腿菇的采收219
三、姬松茸的采收与加工224
第三节真姬菇224
一、概述224
二、真姬菇的生物学特性225
三、真姬菇的栽培技术226
第四节杨树菇228
一、概述228
二、杨树菇的生物学特性228
三、杨树菇的栽培技术230
第五节阿魏蘑232
一、概述232
二、阿魏蘑的生物学特性233
三、阿魏蘑的栽培技术234
第六节杏鲍菇237
一、概述237
二、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237
三、杏鲍菇的栽培技术238
第七节鲍鱼菇240
一、概述240
二、鲍鱼菇的生物学特性240
三、鲍鱼菇的栽培技术241
第八节姬菇242
一、概述242
二、姬菇的生物学特性242
三、姬菇的生活条件243
四、姬菇的栽培技术243
三、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246
二、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246
第九节大球盖菇246
一、概述246
第十节茯苓248
一、茯苓的生物学特性248
二、茯苓菌种的分离与培养251
三、茯苓的栽培技术252
四、茯苓的管理254
五、茯苓的采收与加工255
一、猪苓的生物学特性256
第十一节猪苓256
二、猪苓的栽培技术257
第十二节金耳259
一、概述259
二、金耳的生物学特性259
三、金耳菌种的制备261
四、金耳的栽培方法262
一、概述264
第十三节冬虫夏草264
二、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特征与特性265
三、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266
第十四节羊肚菌270
一、概述270
二、羊肚菌的形态特征270
三、羊肚菌的自然生态和生理特性271
四、羊肚菌的菌种制备273
五、羊肚菌的栽培技术274
第十五节美味牛肝菌275
一、美味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275
二、美味牛肝菌的驯化概况276
第十六节鸡?菌276
一、鸡?菌的生物学特性276
二、鸡?菌的生态环境276
一、牛舌菌的生物学特性277
第十七节牛舌菌277
三、鸡?菌的驯化培养277
二、牛舌菌的栽培技术278
第六章食用菌病虫害及其杂菌防治279
第一节食用菌病虫害的类型279
一、食用菌的病害类型279
二、食用菌的虫害279
第二节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280
一、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280
二、食用菌虫害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280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281
第四节食用菌病害及杂菌的防治282
一、制种期和袋栽发菌期的病害及防治282
二、粪草生菌床栽常见病害及防治287
三、段木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290
四、子实体的病害及其防治294
一、蘑菇的生理性病害299
第五节食用菌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299
二、香菇的生理性病害301
三、平菇的生理性病害304
第六节食用菌害虫及其防治305
一、代料栽培中的害虫及其防治305
二、段木栽培中常见害虫及其防治310
第七章食用菌实验技术315
实验一食用菌菌丝体形态观察315
实验二食用菌细胞核染色316
实验三食用菌孢子印的制作与担子、担孢子形态观察317
实验四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制作318
实验五食用菌菌种分离319
实验六接种技术322
实验七食用菌菌种的制作323
实验八食用菌菌种的纯化与复壮326
实验九食用菌菌株间的拮抗实验与交配实验327
实验十平菇塑料袋栽培328
实验十一香菇代料栽培329
实验十二黑木耳栽培技术331
实验十三双孢蘑菇栽培技术332
实验十四食用菌杂菌形态的观察333
实验十五食用菌标本采集334
附录1:常用培养基337
附录2:制作菌种基本设备338
附录3:常用化学消毒剂340
附录4:消毒剂的用法与用量341
附录5:主要农药使用方法342
附录6:常用药品的配制方法及用途342
附录7:食用菌各种培养料的营养成分(单位:%)343
附录8:几种有机肥料的成分(单位:%)344
附录9:相对湿度对照表345
热门推荐
- 2654301.html
- 1449366.html
- 2933781.html
- 944049.html
- 597833.html
- 1455627.html
- 1788561.html
- 3249804.html
- 215009.html
- 3475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8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8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1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8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8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4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2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