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妇女教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史静寰分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34159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妇女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篇1
第一章 性别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2
一、性别的定义及性别的形成2
(一)什么是性别2
(二)性别角色3
(三)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4
(四)性别特征5
二、性别形成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6
(一)性别形成的生理学理论6
(二)性别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7
(三)性别形成的认知发展理论8
(四)性别形成的心理分析理论9
(五)性别角色双向化理论10
三、性别形成的政治、哲学与社会理论12
(一)经典的女性主义理论12
(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13
(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13
(四)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理论14
(五)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16
四、当代发展理论与妇女教育18
(一)传统发展战略19
(二)持续发展理论20
(三)妇女发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21
(四)妇女与发展理论的流派分析23
一、工业革命与现代教育28
(一)工业革命与妇女劳动的社会化28
第二章 现代教育与社会性别公平28
(二)工业革命与普及教育30
二、妇女教育权利实现的历史进程32
(一)妇女人权和公民权32
(二)妇女人权和受教育权34
(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妇女教育36
(四)现代妇女教育权利获得的条件和前提39
三、社会性别公平与教育民主化43
(一)教育民主化的内容与进程43
(二)教育是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途径46
四、以社会性别公平为目标的教育改革49
(一)通过立法和制定专门的教育政策以确保妇女和女童教育的发展50
(二)提出社会性别公平的教育改革方案和建立评价社会性别公平的教育指数50
(三)建立无性别歧视的教育教学模式52
第三章 妇女教育研究与妇女教育的国际化趋势54
一、妇女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54
(一)妇女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54
(二)妇女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56
(三)妇女教育研究的内容和形式59
(四)加强我国的妇女教育研究65
二、妇女教育的国际化趋势70
(一)国际公约中的妇女权利和受教育权70
(二)《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中的妇女教育目标75
(三)全民教育目标与妇女教育80
第二部分 发达国家篇84
第四章 西方国家妇女教育的历史文化传统与背景85
一、西方古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妇女教育86
(一)希伯来文化中的妇女及其教育88
(二)古希腊文化中的妇女及其教育90
(三)古罗马时代的妇女教育96
二、西方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与教育98
(一)基督教的妇女观及其教育观99
(二)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102
第五章 近代西方社会变革与女权运动影响下的妇女教育107
一、启蒙运动与妇女教育107
(一)启蒙学者的妇女观和对妇女教育的看法108
(二)受启蒙运动影响,欧美其他国家的思想家关于妇女及其教育的看法109
二、工业革命与妇女教育114
(一)妇女初等和基础职业教育114
(二)妇女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117
(一)欧洲女权运动的兴起及对妇女教育的基本看法120
三、女权运动与妇女教育120
(二)美国的女权运动及为争取妇女教育权的斗争126
(三)女权运动与欧美妇女高等教育的发展129
第六章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138
一、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研究的第二次高潮138
(一)第二次高潮的性质与特点139
(二)《第二性》与女性主义的性别视角140
(三)7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理论的多元发展141
(四)第二次高潮中的女性主义教育研究143
二、对传统性别化教育的批判144
(一)女性主义者眼中的性别化教育145
(二)现行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化教育148
(三)驳“早期教育环境更能满足女孩子需要”的观点151
(一)从强调性别平等到注重性别公平153
三、建立性别公平化教育(学校)153
(二)关于男女混合(分离)式教育的争论155
(三)性别公平化教育的实施159
第七章 当代西方妇女和高等教育研究162
一、女性主义关于妇女和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162
(一)研究兴趣162
(二)研究特点163
二、妇女和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164
(一)社会学研究164
(二)历史学研究180
(三)心理学研究182
三、妇女和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186
(一)问卷研究法186
(二)质的研究方法189
第三部分 发展中国家篇195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况与妇女教育的特殊问题196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况196
(一)经济状况196
(二)政治状况197
二、发展中国家的妇女状况199
(一)立法中的妇女状况201
(二)妇女的政治参与状况202
(三)妇女劳动参与率204
(四)妇女的迁移状况206
(五)女性的死亡与健康208
三、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状况及妇女和女童教育的特殊性212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状况212
(二)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和女童教育215
(三)发展中国家女童和妇女教育的意义216
(四)影响女童和妇女受教育的主要障碍219
(五)政府的承诺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女童和妇女教育的重要因素222
(六)针对性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女童和妇女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原则224
第九章 发展中国家的女童教育228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女童教育发展简况229
二、女童教育的意义233
(一)女童教育的经济效益233
(二)女童教育的社会效益234
三、影响女童入学的主要障碍235
(一)校外因素236
(二)学校自身因素237
(三)女童教育不平等的具体表现240
四、女童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246
(一)大规模的行动计划246
(二)依靠社区发展女童教育248
(三)村学模式249
五、促进女童教育的主要措施250
(一)改善入学条件251
(二)建立与女童文化背景适宜的设施251
(三)聘用女教师252
(四)降低教育成本253
(五)提高教育的价值与作用255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成人妇女扫盲教育258
一、发展中国家成人妇女扫盲概况260
(一)世界范围内妇女识字人数的增加260
(二)发展中国家成人妇女文盲的数量与分布261
(一)妇女扫盲理论的流派264
(二)成人妇女扫盲的类型264
二、成人妇女扫盲的理论264
(三)成人妇女扫盲的目标和原则267
(四)成人妇女扫盲的内容269
三、成人妇女扫盲的实践270
(一)成人妇女扫盲项目的原则270
(二)成人妇女扫盲项目的实施274
第十一章 发展中国家女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278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女性职业教育发展简况279
二、影响发展中国家女性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因素281
(一)就业因素281
(三)教育因素282
(二)社会文化因素282
三、发展中国家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283
(一)女性就业比例稳步增长,促进了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283
(二)男女两性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上的性别专业分化286
四、促进女性平等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趋势295
(一)课程与教学297
(二)职业咨询与指导298
(三)他人影响的作用298
(四)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和社会的关系299
第十二章 发展中国家的妇女高等教育301
一、影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303
(一)教育系统本身的因素303
(二)社会文化传统因素303
(三)政府行为因素304
(一)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305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305
(二)政府改革高等教育的动力307
(三)6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307
三、当前妇女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311
(一)高等教育的层次和学科分布312
(二)中等教育中的女生313
第四部分 中国篇317
第十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妇女观及1840年以前的妇女教育317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妇女观318
二、古代对妇女进行教育的书籍与读本321
(一)刘向的《列女传》322
(二)班昭的《女诫》323
(三)唐宋女学读本324
三、明清启蒙思想家对封建礼教的批判326
(一)李贽的观点327
(二)俞正燮和钱泳的观点328
一、各类社会变革运动与倡女学330
(一)太平天国与妇女教育330
第十四章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妇女教育(1840—1919年)330
(二)戊戌变法与妇女教育332
二、办女学的社会实践334
(一)中国人自办女学334
(三)辛亥革命与妇女教育334
(二)女学被纳入教育体制339
(三)教会办女学340
(四)女子留学341
第十五章 现代中国的妇女教育运动、思想及实践(1919—1949年)343
一、主张妇女解放的运动与思想343
(一)五四运动与妇女解放343
(二)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344
二、办女学的社会实践345
(一)共产党所在地区的妇女教育345
(四)明清女学读本345
(二)国民政府的女子学校教育346
第十六章 当代中国妇女教育(1949—1996)353
一、保障妇女权益的法规353
(一)妇女参政354
(二)妇女就业356
(四)妇女的婚姻及家庭地位357
(三)扫除妇女文盲357
(五)妇女的健康保障359
二、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妇女教育的实践359
(一)基础教育361
(二)高等教育368
(三)妇女留学教育380
(四)少数民族妇女教育384
(五)扫盲教育395
三、妇女教育发展之对策403
附录: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教育中的性别问题”课的体会407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女性形象研究416
对我国幼儿教育中的“男孩女性化”忧虑的思考441
男女大学生学术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457
主要参考资料475
热门推荐
- 2881636.html
- 2650001.html
- 3050761.html
- 2051291.html
- 3285443.html
- 1317246.html
- 38017.html
- 1849112.html
- 873222.html
- 1237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0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3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7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0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2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2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5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6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