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货币总量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赵宏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2581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货币数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货币总量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者的话1
前言1
PREFACE1
第一章 货币超发导论1
第一节 货币超发的研究背景及意义3
一、存贷成差,隐藏复杂的货币超发机制4
二、货币超发,危害金融运行与实体经济9
第二节 货币超发与存差研究综述12
一、存贷差的分析方法过时,“应当淡出”说13
二、存贷差等于初始存款,源于“外汇占款”说16
三、巨额存差反映经济运行矛盾,及“货币失业”说20
四、国外关于存差研究的相关情况25
第三节 本书研究思路与安排27
一、实证研究,才能排除忽左忽右的理论干扰28
二、穷尽货币,才能发现货币总量的运动规律31
第四节 本书的学术要点33
一、补足我国M2统计缺失,实证我国货币总量33
二、扬弃货币供应学派,彻底廓清货币超发34
三、揭示我国经济“第三类非均衡”主要矛盾35
四、倡导少发多贷、创新财政金融布局36
五、构建中国货币总量论的理论体系36
第二章 货币总量运动39
第一节 存款账户约束下货币总量的运动43
一、账户存款与货币总量的界定44
二、轧平我国货币总量的恒等式52
三、“整体存差”等同于“非派生货币”63
四、“货币总量运动”不同于“货币收支运动”67
第二节 整体存差是货币总量的运动结果70
一、破除“存多贷少”误区72
二、解析“外汇占款”误区73
三、“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历史演进78
四、整体存差,源于货币增发与存贷成差80
第三节 货币总量论,是对货币数量论的扬弃82
一、数量与总量在货币理论中的概念差异83
二、传统“交易方程式”的不足之处84
三、“货币总量恒等式”的完善之处87
第三章 货币发行辨析89
第一节 货币发行,开启货币总量运动91
一、一国经济领土上的货币总量运动92
二、货币总量运动源于货币发行、析出整体存差94
三、货币总量运动中的“存贷成差”三大过程100
四、“货币发行”与“基础货币”概念无关103
第二节 整体存差,恒等于货币发行量106
一、我国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历史数据,无法显示货币发行量107
二、重估整体存差,能够准确析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发行量108
三、重估、推导我国过去63年的货币发行量数据109
四、依据整体存差,重设M系列货币总量指标111
第四章 我国货币增发的历史回顾115
第一节 “实物发行”时代(1948—1978年)的财政发行118
一、重估我国1952年财政信贷的货币总量数据119
二、“实物发行”时代的实物调控与现金回笼125
三、1978年底我国货币增发与货币总量图景130
第二节 “贷差发行”时代(1979—1994年)的金融转轨133
一、我国金融转轨与货币增发134
二、增投生产要素与货币增发136
三、“拨改贷”与“贷差发行”140
第三节 “结汇发行”时代(1995—2012年)的被动超发144
一、我国央行定位及货币增发解析145
二、我国的货币总量年均增长19%148
三、我国货币发行量年均增长21%151
第四节 我国货币增发与货币超发的“分水岭”154
一、社会再生产决定各时代货币超发界限154
二、从“1:40”到“1:8”,再到接近“1:5”155
三、“净存差淤积”是当前货币超发的“分水岭”158
第五章 我国货币超发的现实困境159
第一节 21世纪我国金融体系的“超发困境”162
一、金融本质的反思与超发困境164
二、我国货币超发的体制必然性167
三、我国央行1999年底资产负债表纠错168
四、当前我国央行三大货币增发渠道辨析170
第二节 我国净存差淤积的“易增难减”危害性175
一、我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量缩减分析176
二、我国净存差的“易增难减”危害性183
第三节 “入世”以来我国净存差淤积的持续加剧189
一、“何物”填补我国24万亿的结汇超发190
二、净存差淤积,根子不在“4万亿”191
第六章 货币超发加深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第三类非均衡的中国经济”193
第一节 我国央行必须坚持“存准锁定”机制196
一、须防止净存差的过早“出笼”197
二、监控我国整体存差的“流动性”198
三、监测商行“可贷项目”的短缺程度199
四、坚持央行“存准锁定”机制的刚性约束203
第二节 我国商行必须应对“存差损害倍增”效应205
一、实证招商银行的“存差损害倍增”效应205
二、存差淤积并非源于银行“惜贷”的推论211
第三节 我国财政金融深化改革,必须聚焦“第三类非均衡的中国经济”212
一、“第一、二类非均衡”与企业改制、价格闯关212
二、金融要素救助,曾帮助实现经济“软着陆”213
三、“软着陆”总离不开基建投资和土地财政214
四、我国金融淤积不能总依靠财政转移支付215
五、统筹管控我国当前货币总量“五个钱袋子”217
六、我国财政金融相结合具有国别比较优势217
第七章 “少发多贷”,化解经济失衡225
第一节 金融政策局限性与内需培育急迫性227
一、央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228
二、财政转移支付的局限性229
三、产业扩容与内需培育的急迫性231
四、资金可得性、银行可贷性、新城镇化图景232
第二节 概括可贷机理,增量培育“可贷项目”233
一、经济增长与“可贷机理”234
二、我国“可贷项目”持续短缺235
三、应用“可贷机理”、培育“可贷项目”237
四、单纯扩大消费,不如增量培育“可贷项目”239
第三节 化解货币超发,必须追求“增配效率”240
一、从萨缪尔森“配置效率”到“增配效率”240
二、抓住“人、本、盈、需”,追求“增配效率”243
三、尊重“人、本”、调顺“盈、需”,按要素分配244
第四节 少发多贷,化解经济失衡255
一、管控货币超发,锁定淤积的净存差256
二、增配“人、本”要素,盘活18万亿258
三、量化要素增投,宽松市场“盈、需”260
四、少发多贷、授人以渔,重塑财政金融搭配优势262
第八章 货币总量论的理论体系265
第一节 货币总量论的理论体系268
一、信用货币总量论268
二、货币当局增发论269
三、被动结汇超发论270
四、商业银行衍生论271
五、信用货币总量运动的理论总结271
第二节 货币总量论的实践运用273
一、我国信用货币总量运动的调控方针273
二、深化扩大信贷投放,严控流动性泛滥274
三、信用货币易增难减,必须提高增配效率275
四、财政金融深度结合,才能提高增配效率276
五、重塑财政金融搭配的中间道路及批判思考277
附录281
附录一:笔者重新整编的我国人民币发行简史283
附录二:重估我国历年货币总量、超发量数据299
附录三:我国货币总量、超发量的历史趋势图302
附录四: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增发科目解析303
附录五:中国当前的货币总量恒等式305
参考文献307
后记310
热门推荐
- 1531297.html
- 14780.html
- 489599.html
- 2844192.html
- 3645859.html
- 2993009.html
- 1306826.html
- 2768803.html
- 3490933.html
- 12607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4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7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0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7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2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8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0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4488.html